安德鲁·马朗茨:媒体已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反对党”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6-13 07:37

安德鲁·马朗茨

安德鲁·马朗茨作者

美国《纽约客》杂志编辑

【翻译/观察者网马力】(接前文)安德鲁·布赖特巴特(Andrew Breitbart)是史蒂芬·班农(Stephen Bannon)在媒体领域的合作者,此人曾创办了布赖特巴特新闻网,他经常讲一个观点:“政治是文化的延续”。当一个人想就一项刚通过的法案作出评价时,他可能不会直接说什么,而是有倾向性地引用某个朋友、脸书好友、社会名流的观点,似乎他自己客观公正地置身事外,其实引用的那些话就代表了他自己的想法。在布赖特巴特2011年出版的回忆录中,他这样表述自己的思想:“左翼赢了,因为他们掌握了话语权,而话语权是被媒体控制的……因此我一定要夺回我们在美国社会的舆论阵地”。

媒体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反对党”

布赖特巴特2012年去世后,班农成了这场话语权争夺战的主将,他的立场并未随时间有任何弱化。

上个月班农在美国保守派联盟(American Conservative Union)年会上说:“舆论形势每天都在恶化,那些全球化的媒体巨头都强烈反对特朗普的民族主义经济政策……如果你认为可以不费一枪一弹就夺回这个国家的舆论阵地,那可就想得太简单了”。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班农曾将《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列入“与伊斯兰圣战组织相关机构名单”。现在班农坚定地认为,媒体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反对党”。

美国媒体报道:亲特朗普同性恋记者承认,自己去白宫新闻发布会只是为了搅局

特朗普曾将自己与媒体之间关系以“敌人”做比,可实际上这更像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共生关系。几十年来,他一直批评媒体对他报道不公,而且有虚假成分,但他还是很高兴接受采访、还是很愿意买报纸——他从中是获益的。“我读了很多东西,或者换一种说法,我读了很多你们这些媒体人生产的产品”,特朗普曾这样对记者迈克尔·安东尼奥(Michael D’Antonio)说。

去年共和党内辩论时,他被州长和参议员围在中间,一些政治评论家突然意识到,在众多总统竞选者中,特朗普是唯一一位没有任何政界经验的。不过,如果说总统竞选是一场通过电视、报纸、社交媒体等进行自我宣传的战役,那么特朗普又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赢家。

特朗普最近表示,“《纽约时报》、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都是制造假新闻的劣质媒体,这些媒体并非我个人的敌人,他们是全体美国人民的敌人”,这一表述与他竞选以来发表的言论毫无二致。2016年5月,特朗普曾在纽约的特朗普大厦举办了一场记者会,在会上他反复诽谤在场记者,称他们“卑鄙”而且“缺乏诚信”。

“我想你给‘怒斥’一词赋予了新的定义,你是想我们在报道你时也如法炮制吗?”英国《每日邮报》记者大卫·马托斯克(David Martosko)问特朗普。“当然,完全可以”,特朗普回应道。特朗普如此这般与媒体的冲突无论当面还是在网络上都经常发生,也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竞选时被媒体轻视了吧。当然,也许另有原因,比如:他希望通过蛮横的态度展示自己的强硬性格;主流媒体已经被广为诟病,他认为可以从对这些媒体的攻击中获益;通过对媒体“真实性”的攻击,他说谎时可以更加有恃无恐;最重要的是,这种冲突画面可以有效拉抬选情。

就在美国历史上首位真人秀总统上任仅几周之后,这场白宫媒体互怼大戏已经剧透过半了。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曾在CBS新闻台和CNN工作,现在他是福克斯新闻网常驻白宫的记者,他对我说:“过去我也见过政府与媒体之间有些摩擦,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张”。

43岁的奥马罗萨·麦尼考尔特(Omarosa Manigault)是一位商界女强人,她在特朗普主持的真人秀节目《学徒》中人缘不佳,特朗普当时对她说:“没人喜欢你,没关系,只要我喜欢你就行了”,从此这位女士就出了名。在2016年6月的一次采访中,麦尼考尔特曾预言道:“将来每一位时评家、每一个曾诋毁过特朗普的人都不得不向这位新总统低头”。

就在上个月,在白宫新闻秘书斯派塞办公室外的走廊上,麦尼考尔特遇到了美国城市广播网驻白宫特派记者爱普罗·莱恩(April Ryan)。据莱恩回忆,当时麦尼考尔特一点也没给她面子,含沙射影地威胁道,白宫会为每一个他们不信任的记者建立特别档案,其中就包括爱普罗·莱恩。《华盛顿邮报》事后希望就此采访麦尼考尔特,她却在电子邮件中回复说:“我只回应一个词:假消息”。

她的这一做法其实与其老板特朗普如出一辙。特朗普曾在美国保守派联盟年度大会上说:“我们正在与假新闻战斗,这个国家到处都是假新闻”。他曾特别指出“CNN其实就是克林顿新闻网(Clinton News Network),不过我非常支持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没人比我更喜欢这个修正案了”。

仅仅两个半小时之后,斯派塞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而且要求不得使用摄影机。布莱特巴特新闻网和《华盛顿时报》的记者也受邀到场,而CNN、POLITICO和《纽约时报》的记者们却被挡在了门外,据分析原因很可能与他们报道“特朗普通俄”一事有关。

2016年12月,POLITICO的一名记者曾当面问斯派塞,以后做了白宫新闻秘书,他是否会给自己不喜欢的新闻机构穿小鞋,甚至拒绝跟他们打交道。斯派塞当时回应说:“我很尊重媒体,我不能阻止媒体报道政府,那是专制国家做的事,而我们美国是民主国家”。

其实,斯派塞对媒体的心结可以追溯到1993年,那时他还是康涅狄格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当时校报刊登了一篇关于校内吸烟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斯派塞关于校园管理的一些言论,但编辑把他的名字肖恩·斯派塞(Sean Spicer)写成了肖恩·斯芬克特(Sean Sphincter)。

“虽然我对报纸编辑工作知之不多,但一句‘不是故意的’并不足以为你们的错误开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了言论自由和媒体自由,我对此表示尊重,但眼下这个事情已经超越了言论自由的范围,如果你们说贵报是根据专业水准编辑发行的,那就应该启用真正有专业水准的编辑”,斯派塞在给校报主编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一般情况下,美国历任总统国务繁忙,并没有太多时间仔细听白宫新闻秘书的记者会,这也是他每天都需要新闻简报的原因。在19世纪早期,那时的美国总统都是亲自上阵不定期会见记者。直到19世纪20年代,代表白宫向外界发布信息开始正式成为一项全职工作,而胡佛也成为第一位配备专职新闻秘书的美国总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特朗普总统经常看电视,尤其在自己成为节目焦点人物时,他更是不会落下。而一位广播电台记者曾对我说:“如果你有机会看到特朗普每天的日程安排,你会发现他每天下午一点到两点之间通常很少安排事情”,而这正是新闻秘书斯派塞召开发布会的时候。如果你以为美国总统会老老实实坐在那里看完整场新闻发布会,那你可就错了。

而据另一位记者透露,斯派塞在发布会过程中经常收到小纸条,而这位新闻秘书看起来正严格按照小纸条的指示,或者在回答问题时措辞变得简短不再展开陈述,或者干脆突然结束发布会。其实那些纸条都来自特朗普本人,而我们这位总统正躲在同一栋建筑里的某个房间紧盯着电视屏幕呢。

温特利希抵达华盛顿

温特利希乘长途大巴到达华盛顿后入住了Hay-Adams酒店,这家酒店距离白宫只有一个街区,对于华盛顿那些圈里人来说,住在这里有两个好处:即便于打探消息,又利于保持曝光度,因为各路媒体经常在这里出没。温特利希刚刚入住就与自己的老板吉姆·霍弗特(Jim Hoft)碰了头,霍弗特第二天要陪温特利希一起去白宫,并把他送进新闻发布厅,另外还有两位从芝加哥来的电影人也要同行,据说是要将这个过程拍进一部纪录片里。

“我不喜欢出差,可这次我必须来。你可能不知道,我是在地下室里创办的Gateway Pundit,而现在我手中这家小小的博客媒体竟然被请进了白宫,这太不可思议了”,霍弗特对我说话时满脸的夸张和兴奋。

霍弗特对我讲,大选刚刚结束,他就给特朗普团队的人发了封邮件,不久他得到回复说“你应该申请媒体机构执业资格证”。霍弗特并未指明特朗普团队里具体哪个人回了他的邮件,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霍弗特已经认识特朗普班底的大红人史蒂芬·班农很多年。另外,斯派塞在发推特时还附上过Gateway Pundit一篇报道的链接,内容是关于2012年的一次选民舞弊案,不过后来人们发现Gateway Pundit的那篇报道漏洞百出。

在酒店里,温特利希给特朗普的战略沟通总监霍普·希克斯(Hope Hicks)发了一封邮件,还不到3分钟他就得到了回复。“她这人真是不错,这么快就给了我回复,我一定能把她拉到我的朋友圈里”,温特利希兴奋地说。

晚饭时间,霍弗特和温特利希在附近找了一家牛排店,他们边吃边商量第二天该问些什么问题。“千万别忘了‘假新闻’这个词,无论问什么问题,一定要把这个词揉到里面,我会在你的劳动合同里加上一条——你只要提到一次‘假新闻’,我就给你10美元额外奖金”,霍弗特对温特利希说。温特利希抿了一小口马提尼酒,匆匆将老板的叮嘱记在一个小本子上。

“只是上个月,就至少有20条假新闻登在《纽约时报》上,他们快完了,假新闻有什么用?会让特朗普总统的政策推动不下去吗?真是太搞笑了”,霍弗特哈哈大笑,声音大到让邻桌一位女士眉头紧皱。

“也许我们应该在《周六晚直播》(Saturday Night Live)上做点文章”,霍弗特说。“《周六晚直播》的颓势已经很明显了,你觉得这档节目会被砍掉吗?起死回生不太可能了吧?”温特利希问道。“这可是他们的招牌节目”,其中一位纪录片拍摄者杰里米·西格尔(Jeremy Segal)说。“没错”,霍弗特答道。

霍弗特吃完了牛排,又点了一份香蕉奶油派,他问温特利希要不要再来一杯马提尼酒:“温特利希,以后你要记得,只要咱俩在一起吃饭就不用你买单”。“哦,那太好了”,温特利希说。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你们想怎么搅这个局”,另一位纪录片拍摄者安德鲁·马库斯(Andrew Marcus)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噢,搅局的是他”,霍弗特指着温特利希说。有那么一瞬间,温特利希有点怕了,“我们是不是该先问几个关于政府政策的问题啊”,温特利希试探性地问自己的老板。

第二天一早,温特利希特意把头发弄乱,搞成那种很新潮的样式,穿上深蓝色西装,打好有彩色大象图案的领带;而个子高高的霍弗特满头金发,穿着黑色西装,也打好了特朗普牌的黄色领带。虽然一切准备停当,可他们突然被告知斯派塞的每日新闻发布会取消了。不过幸好,特朗普总统和正在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的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Justin Trudeau)要举行一个联合新闻发布会。“看来昨晚我们想好的那些问题都不合适了,提问尽量往特鲁多总理身上靠靠吧,听说特鲁多很崇拜卡斯特罗”,温特利希跟我说。

霍弗特打开笔记本电脑,大声读出了特鲁多就卡斯特罗去世发表的声明:“‘古巴人民对卡斯特罗有着持久而深切的感情’,这句话太搞笑了吧?”随后他用鼠标点又开了Burrard Street Journal网站上一篇文章:《特朗普称美国本不应该让加拿大独立出去》。这篇文章里面还引用了特朗普的一段推特语录,而那段推特的标签里面竟然有#MakeCanadaAmericanAgain(意为“让加拿大再次美国化”——观察者网注)。“这是真的吗?对了,我好像听人说起过这事儿”,霍弗特自言自语道。

很显然,Burrard Street Journal这个网站做的并非新闻,而是新闻恶搞。不过霍弗特还是花了好几分钟仔细读了几段。他用谷歌搜了一下“Make Canada American Again”,结果发现没有任何一家主流媒体(就是他和他崇敬的特朗普总统声称制造“假新闻”的那些媒体)对此有过报道或评论。“真是垃圾,这一定是个垃圾网站”,霍弗特似乎很生气。

温特利希走到酒店外面,点上了一支烟,准备向白宫进发了。温特利希和霍弗特二人走到了一个特勤检查站,排队等待签发灰色的临时通行证,而身边几个手持红色通行证的记者直接就走过去了。由于支持特朗普的媒体人大多都没有什么白宫报道经验,统筹安排方面稍显混乱。“任何新政府刚刚上任的时候都有一段调整适应期”,一位国际新闻记者跟我一起排队时说道,“不过看眼前这个情况,还真不好说到底是组织能力不足,还是想故意刁难我们”。

在白宫没有新闻发布会的日子里,各路记者也不愿离开那间新闻发布厅,他们把那里当成了共享空间,有的在窄窄的过道里聊天,有的干脆把那里当成了办公室,坐在蓝色折叠椅上写起了稿子。发布厅隔壁是一个非常小的房间,里面有一些音频设备,这个小隔间里甚至还挤进了一台咖啡机、一台小冰箱和一部自动售货机,你可以买到小零食甚至是金枪鱼罐头。而新闻秘书斯派塞的办公室就在楼上。记者们经常通过邮件或推特与斯派塞展开论战,有时他们甚至会堵在斯派塞办公室门外的走廊上,等待与这位白宫新闻秘书发生一场“遭遇战”。

当然,在近距离互动过程中,难免会有敌意滋生出来。1973年,在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总统亲自主持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火药愈来愈浓,这时一名记者问他如何看待自己与媒体之间充满对抗的关系。“其实你们从未真正激怒过我,除非是我内心真正敬重的人,否则你们很难让我产生什么情绪”,尼克松回应道。

一天我在白宫西翼(白宫的心脏地带,总统、副总统及幕僚的办公室都在西翼——观察者网注),一大群记者堵在斯派塞办公室门口,这时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和史蒂芬·班农(Steve Bannon)走了过来。于是记者们涌了过去,问他们二人对所谓的“特朗普通俄”一事有何看法。普利巴斯见状直接走人,一言未发。而班农对大家笑了笑,说道:“你们这些反对党啊,快排好队伍”。

顺利通过检查站之后,霍弗特和温特利希穿过白宫北侧草坪,径直走进了新闻发布厅。霍弗特给侄女发了一条短信:“最爱你的叔叔正在白宫给你发这条短信”,随后是一长串红心表情。霍弗特和温特利希走上了讲台——那里还空着。他们站在那个小讲台后面,以白宫图案为背景拍了一张合影,拍照时两人还不忘做出OK的手势。随后他们下来找了个位子坐下,温特利希把这张照片上传到了脸书上,后面只附了两个表情:一面美国国旗和一只青蛙(在美国的网络亚文化里,OK手势与青蛙有某种关系——原注)。

大约一小时之后,“致力于纠正保守派媒体向美国社会散布错误信息”的左翼非营利组织Media Matters转发了那张照片,而且还附了一篇很长的博文,文章标题是《一个以搅局为使命的记者正在白宫向外界发出报道》。

当天新闻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Michael Flynn)身上。《华盛顿邮报》4天前就对此做了报道,弗林自己也承认,他曾与俄罗斯官员通过话。而白宫内部匿名人士向CNN记者吉姆·阿科斯塔(Jim Acosta)暗示称,弗林很快就会被从白宫赶出去,不过也有人给出了相反的说法。特朗普总统本人还未对此做出任何评论,几分钟后,他就必须在摄影机前对此表态了。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这整件事完全超乎新闻系教科书的课程设置:想想看,你将有机会抓住美国总统,而且还要逼他对弗林事件表态。

有趣的是,霍弗特和温特利希还在那里琢磨该怎么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提出关于卡斯特罗的问题,他们似乎对新闻场里真正重要的事情毫无察觉。一位法国女记者跟霍弗特打了声招呼,问他来自哪家媒体,“啊,我来自美国中西部的Gateway Pundit,那是一家大网站,非常非常大”,霍弗特说。“噢,你来自中西部,怪不得你这么淳朴热情”,那位法国女记者微笑着答话,似乎对他的网站毫无兴趣。

(未完待续,观察者网马力译自3月20日《纽约客》杂志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马力
美国 白宫 新闻发言人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