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走红 董卿受聘华东师大兼职教授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7-06-12 07:57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节目《朗读者》,又成为现象级文化景观。据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报道,11日,《朗读者》制片人、主持人董卿,回到自己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大学生电视节上与师生们一起研讨“朗读者现象”。

另据中新网报道,当日,董卿受聘华东师大兼职教授。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6月11日,“人文精神能否照亮中国电视变革之路——朗读者现象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中央电视台《朗读者》制片人、主持人董卿,《朗读者》节目总导演田梅、执行总导演邵玉峰、导演荣毅当日现身会场。“读书人”似乎不等于“朗读者”。与叫好又叫座的社会舆论十分不同,来自十多位校内外教授面对董卿与总导演、执行总导演等节目组核心成员,显示出他们独具特点的批判性思维一面,对《朗读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或言美学追求。

“太潮湿”,非刻意煽情

“在网上搜了《朗读者》,几百个标题中,最多的词就是‘泪’。”华东师大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影视评论家毛尖直言,《朗读者》这一节目“太潮湿了”。这么一说,现场反倒发出会心的笑。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毛尖认为,从音乐、镜头到主持,《朗读者》都在“逼”进泪点。尽管身为女性,但她认为,大国文化有其神魂,不宜在“全民节目”中构造一种软弱的东西,有时候“节制”反而可以使感情更为强大,才是节制理性之美、谦谦君子之美。她以“四面楚歌”为例,认为声色的影响往往会破坏情感与理性的平衡。

节目总导演田梅解释说,“朗读者”的那把椅子似乎就是有一种魔力,坐上去就容易真情流露,节目并没有刻意煽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涛甫教授提醒,节目成功之后,除了避免竞争者大量复制之外,也需审慎于受众因此产生偏好转移,甚至审美疲劳、情感疲劳。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总是托着下巴倾听中的董卿,在华东师大的“母系”正是中文系,中文系98岁的文论泰斗钱谷融老先生也在她的节目中朗读了一段,据说读后一场病就好了。

于是,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导朱国华与董卿探讨起“诗”。朱国华说,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过,“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而20世纪诺奖诗人艾略特则说,“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他还举起祥林嫂的例子,认为鲁迅并不希望听了祥林嫂的故事,人人都感觉“她好可怜,哭吧哭吧”,而是去反思害死祥林嫂的是什么社会、什么人性。“不仅仅是感情的感动,更需要反思的空间。”他说。

“太高大”,避免无形压力

许多哲学社会科学教授都感言,自己已经多年不看电视,有些是为了参与节目研讨,才在之前补看了《朗读者》。但不少人看了之后,发现“朗读者”并不是“读书人”眼中那种熟悉的感觉。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教授单世联表示,“朗读者”的读书场景是非常完美的,几乎无可挑剔,不过这种高雅有时会对别人产生排斥感,有时会对自己产生优越感,两者都不利,“本人看了节目就因此感觉阅读压力”。对此,朱国华教授也表示,其实读书是很平常的事,并不需要“高大上”,否则就令人感到“连读书都不是自己能干的事”。同时,个别名人对诗歌等文本的理解事实上排斥了他人不同的理解,荧屏内外的双方无法形成交流。

单世联教授建议,“朗读者”未必都采用“经典文本”,不妨引入一些朴素实用的“生活技术”文本。比如关于道德与法律的话题,有不少“人跌倒了扶还是不扶”的案例,同样具有社会与人性意义。而张涛甫则认为,在节目获得影响力之后,不应附加过多的“使命”,变为“春晚版”。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朗读者》主要在于一个‘者’字,读人的故事。”对于大教授们的意见,总导演田梅表示,节目能够得到人文学者的关注,甚至把教授拉回到电视荧屏前,感到很高兴也很感谢。华东师大党委书记、哲学教授童世骏表示,就词源讲,德语中“理性”一词与“倾听”是同源的,因此“讲理”也包括听理和说理,希望当今社会培养出更高水平的朗读文化、倾听文化和理性文化。

另据中新网报道,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当日,董卿受聘华东师大兼职教授,未来将更多参与并且指导该校新闻传播类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相关工作。

责任编辑:林西
综艺 综艺节目 央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