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权力的游戏》被国内翻拍 可能会出现这些情况

来源:好奇心日报

2017-08-13 11:44

《好奇心日报》8月13日报道,《权力的游戏》回归,风靡全球,看剧正酣,有人适时提出了一个很可能会出现的噩耗:

“权游这么火,我国是不是该考虑翻拍了?”

大胆猜测了一下,如果这事儿成真,大概会出现这些情景:

XX峰演雪诺XX峰演罗勃XX峰来唱主题曲……海报上写着“七国争霸,三峰鼎立”,“峰”字还得加上双引号表示强调。

按照“不能架空历史,解放后不许成精”的规则……龙蛋估计孵不出来了。

小鲜肉坐地起价?片酬告急,那就让这个角色死了吧。编剧表示“这是秉承乔治·马丁精神的改编”。

“凡人皆须侍奉”被翻译成“为人民服务!”。

铁王座上的每一把剑都贴着小广告,色彩斑斓,魔幻异常。

雪诺和龙妈的见面大概会早六季,那么故事的主线将变成俩人:误会-和解-谈恋爱-误会-滚床单-和解-误会-大团圆

黑漆漆的临冬城可能会变得金碧辉煌,大吊灯成为每座城堡的标配……

夜王大军的特效全靠建模师疯狂复制黏贴。

……

近年来被国内翻(hui)拍(diao)的电影电视剧多如牛毛,基本都没有好口碑。不仅如此,大多国外的好东西要么已被“本土化”,要么就是在被“本土化”的路上。

国外热播剧一被翻拍,常常就只有雷声一片,导演编剧强行按照自己的理解抖机灵,结果总是抖偏。

好奇心研究所一项名为“喜欢的影视剧改编为中国版,你最大的担忧是什么”的调查,收到了 34808 个反馈,关于翻拍,人们的不满通常有这些:

演技成谜的当红小鲜肉来演经典角色(18.7%)。

为了适应中国特色/审查,毁剧本(15.9%) 。

不顾剧情需要强行增减情节,改编后逻辑混乱(13.7%)

直译经典台词,听起来超尴尬(10.9%)

每隔十分钟就强行植入矿泉水、牛奶、汽车 logo (10.7%)

无论本来是什么类型的电影,最后都能拍成爱情片(10.7%)

别国场景特有的风味,到国产版总成了城乡结合部(10.0%)

不管了,先加个五毛特效(9.6%)

虽然很多受访者面对这些调查选项,表示自己愤而全选,不过最让人担心的还是“怕演技成谜的当红小鲜肉来演经典角色”,占 18.7%,而担心用“五毛特效”的只有 9.6%,可见观众可以原谅由于电影工业不发达、技术和资金问题导致的画面渣,却无法忍受因演员演技问题而毁掉观众心目中的经典电影形象。

国内翻拍经典影视剧不倦已经够让人糟心的了,广大人民群众还要忍受许多莫名其妙的翻译。

关于“翻译字幕很辛苦没错,但你不太喜欢业界的哪些做法?”的调查显示,21.8% 的观众最讨厌的现象就是“一旦出现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就空着,无字幕”。的确,很多美剧和英剧都包含复杂的文化背景,剧中也经常会出现非英语国家的角色,而这些人往往会是剧情的关键节点,看得正认真,忽然空了一段字幕,着实令人恼火。

不过不求回报给各种“资源”配字幕的团队其实也不容易,毕竟他们付出了爱,但配的内容一直是地下党。

在字幕里插播自己的价值观(15.6%)、硬用本土典故(12.8%)和插播网络流行语(12.0%)也影响了许多观众的观剧体验。毕竟,把 shame on you 翻成礼义廉耻孝悌、“It is ridiculous” 翻成“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都不免让人不禁猜想字幕组是不是在春晚上班。

对于引进的电影配上国语发音,许多观众并不买账,甚至觉得“纯属画蛇添足”。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因“汉化或本土化不好而导致观众频频出戏”的领域,诸如“把日本声优配音换成普通话,太郎入乡随俗成了二虎子”的汉化游戏、没有足够撑起氛围的主持人又照搬国外的综艺节目、为了传达品牌理念而取了个硬拗气十足的中文企业名。相比之下,名著的译本问题抱怨的人并不多……算了说的好像大家都看名著似的。

翻拍作为影视本土化的一种形式,通常会凭着原作的热度吸引到大批流量,又往往因为与原著巨大的落差收到大量骂名。但本土化一词不应该被这些不成功的翻拍拖累,因为作为一种让不同文化间更有效的交流和影响的方式,本土化既是“正义”又是必须。通过市场、媒体、影视、音乐等方面让某种“文化”和生活方式去适应特定的当地文化,可以在一个多元社会中产生更大的张力。

不过零演技的演员、无逻辑的情节、直译的台词、无处不在的植入广告、无论什么类型的故事都能拍成爱情片的调性不仅毁了原作,也让观众感到被侮辱了智商。做不到深入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只想博得眼球,不做功课就去贸然执行本土化这种高段位的操作,多半难以做到无缝连接,更可能的情况是水土不服。

并非观众对外来文化品的本土化没有接受度,而是大量的粗制滥造让观众形成了“翻拍剧=烂片”的惯性印象,耐心被消磨,信任度不断走低。珠玉在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不同的文化产物,我们也不能总是系上一块围裙就觉得自己半夜可以给人做饭了不是?

责任编辑:弘毅
电视剧 翻拍 广告 文体明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