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少宇:全球变暖争议这么大,得怪我们搞生态的不给力啊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3-20 08:11

岑少宇

岑少宇作者

留澳科普作者,《生物学的足迹》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岑少宇】

16岁女孩因为罢课抗议气候变化,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就算她真的获奖,也一点也不奇怪。毕竟经济学奖已经给了气候变化经济学,远远更为政治化的和平奖当然可能走得更远。

但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脚下不稳,走得远也会摔。

全球变暖的基础到底牢不牢?要看下面几个问题。

1. 全球气候是否变暖?

这个答案基本可以确定。虽然偶尔有冰盖面积恢复之类的新闻,具体温度数值也会有差异,但从各项全球研究的数据看,变暖是确实的。国家层面主要讲“应对气候变化”,更为中性,但并不否认变暖。

甚至连特朗普都不否认这一点。在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后不到一周,他在接受采访时改变了先前的说法,称“我不认为它是一个骗局,但我觉得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人为导致的”。

2. 全球气候变暖是否是工业化引起的?

别看特朗普有的时候“特没谱”,但他的后半句话说到了点子上。很多质疑者都持这样的观点。

目前来说,只能看到具有相关性,虽然相关性很强,但确实很难100%地证明因果性。

加强因果性的尝试之一是建立这样的逻辑链条:工业革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气温升高。NASA曾经给出80万年内温度与二氧化碳的数据,两者几乎完全一致。

但如何估计二氧化碳由人类排放的比例?在一份新闻稿中,NASA的轨道碳观测卫星2号(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团队承认,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大涨这一现实,另一方面却说,目前二氧化碳基数已经很大(达到400ppm),人类一年的排放只带来3ppm的变化,试图淡化人类影响。看上去两边不得罪,求生欲很强了。

欧洲、中东是燃料燃烧,撒哈拉以南是火

支持者则会突出人类持续排放积累几十年的后果,双方都难以说服对方。

国内外媒体还经常根据自己的立场需要,随意解读数据。比如2010年时,国内某媒体曾这样写道,“据了解,与IPCC认定气温上升99%由人为原因所致相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Miller研究小组认为,来源于自然排放的CO2为3000亿吨/年,占97%,来源于人类活动的约80亿吨/年,占3%。”

其实,IPCC当时99%的说法,本来就是把本底扣除的,不能像该媒体那样直接和米勒的数据比较。

米勒本人则与IPCC一样,认为应该重视全球变暖——即使人类排放的80亿吨二氧化碳有一半会被吸收。如果不受约束,碳排放很快就会达到难以忽略的水平。

同样的数据,当然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媒体胡乱引用、歪曲解读、甚至错误呈现研究者的判断,只是为了带节奏,就过分了。

有些怀疑者则从时间上纵向“打脸”:推到更久远的年代,全球温度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就差得很多。

这里体现出问题的复杂性,用更久远年代的数据虽然在舆论上可以营造“打脸”的效果,却未必真能反驳相对晚近的情况,也未必对我们现在的决策有现实意义,因为变化的因素太多了。

在更短近的时间里,依然会有争议,比如非常有名的“中世纪暖期”。

有一条证明中世纪暖期存在的证据,很容易为大众所理解。维京人当时在格陵兰等地建立了定居点,而在随后的冰期离开了。

但后来的实地研究发现,“中世纪暖期”里当地冰川已经到了后来冰期的位置。“中世纪暖期”至少不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当研究逐步深入,更多的证据在否定中世纪暖期的存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也逐步修正了对“中世纪暖期”的看法。

1998年、1999年的研究不支持1965年论文里的“中世纪暖期”的提法

IPCC的调整

虽然IPCC有过几次负面事件,但毕竟报告来源于一项项独立的研究,绝大部分数据还是可靠的。中国当然要积极参与对全球气候的研究,保持学术上的质疑精神,但显然也不可能包办一切,怀疑一切。

3. 全球气候变暖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个问题同样难度指数爆棚,难以有确定的答案。对于普通受众而言,或许可以解释成,输入大气系统的能量增加,会更容易产生极端的扰动。然而,没有另一个地球给我们做实验证明。

从历史上看,有太多的突然变化,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还都是“改朝换代”性质的——顺便为人类划分地质年代提供了依据之一。现存的许多生物甚至应该“感谢”这些温度突变,将其筛选出来。

制图者试图在一张图上整合人类对历史温度的估计,翻译出来主要是给大家看一下历史上重要时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按图索骥。关于这张图的不足之处,可以参看http://www.realclimate.org/index.php/archives/2014/03/can-we-make-better-graphs-of-global-temperature-history

一旦类似的生物灭绝爆发,目前人类是无力回天的。焦点就在于,这样的变化可能发生吗?

完了,又是个无解的问题。

普通的飓风、干旱、严寒,如果小有增加,难以撼动整个生态圈,就算造成一些农业减产,也很难撼动人类社会。

换一种思路,如果全球变暖和相应的灾难导致更多栖息地被破坏、物种灭绝,让我们想象把物种一个个撤掉,显而易见,生态系统早晚要崩溃。可到什么临界点会发生?

不知道!

这就是生态学者“愧对人民”的地方。我们能够对局部地区做生态评估,但在全球尺度上,还有太多难点,无法准确预判。

甚至有的时候局部评估都有困难,比如三北防护林出过大面积死亡的岔子,又比如美国的“蜂群衰竭失调”现象(Colony Collapse Disorder)搞了几年,也没有完全弄清楚,只是看着没有进一步恶化,所以似乎不那么恐慌了。

人类也很难在大尺度上重建生态圈,要不然刘慈欣也不用设想带着地球流浪,现在人类只能期望尽量维持住目前的适宜环境。

4. 低碳是错误的选择吗?

既然上述问题有许多疑点,那么为何全球主流还是支持低碳?低碳对产业影响不可谓不大,各国又自有国情在此,国际政治博弈纷繁复杂,但整体基调还是定位在低碳上。除了大国的话语引领,新兴产业的争夺,国际能源格局转变等因素,如果单单从科学角度看,也是说得通的。

有些人认为,人类主流过于自大,高估了自己对地球循环的影响,我倒觉得,恰恰应该反过来看这个问题。

诸多疑点正说明人类的不足,越是如此,越可能选择谨小慎微,既然不确定对地球会造成什么影响,那么最为稳妥的,就是尽量减少自己产生的增量。低碳不是要扭转全球变暖趋势,或认为人类有能力控制全球问题,而是要减少自身造成的影响,静观其变。毕竟,最乐观的低碳人士,都不觉得有能力把温度降回工业革命前。

中国政府站在低碳的大方向上,不仅在能源自主、占领产业高地上是理性的选择,在纯自然科学方面,同样是正确的,有些“民族主义者”试图以“盲从西方”“受骗上当”等类似的理由攻击既定决策,反倒是背离正途。

至于说将来万一冰期又来了怎么办?希望那一天,人类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说不定可以建几个行星发动机,当空调用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陈轩甫
全球变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欧美将“经济制裁”伊朗?以外长:已致信32国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

德总理率商业天团来华,“没中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