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德龙否认出售中国业务 转型新零售胜算几何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1-02 10:13

日前,有报道称,麦德龙中国业务正在寻求出售,复星国际正在洽谈收购麦德龙股份。麦德龙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及首席执行官Olaf Koch表示:“我们不会出售麦德龙中国业务。”Olaf Koc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麦德龙不但不会出售中国业务,相反,要在中国加大发展,成为一个更好的食品供应商,更好地为中国的消费者服务。“当然,确实我们也在寻找一些本地的合作伙伴来开展合作。”

Olaf Koch在采访中并未明确表示其提到的“本地合作伙伴”是谁。但他谈到:“我们现在的战略,就是要将O2O发展到更高水平。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地探索食品配送领域业务的快速增长。对于这两个方向可能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只有我们在本地真正找到合作伙伴开始谈的时候,才可能确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可以是联盟,甚至是合资。”

陷入发展困境 或加入撤退大军

据路透社10月24日的消息,麦德龙的一位发言人证实了9月彭博的一篇报道,称正在与银行洽商为旗下中国业务寻找一家合作伙伴。一时间,麦德龙在华业务正寻求出售的消息甚嚣尘上。

今年8月30日,知情人士透露,中资公司复星国际目前在洽谈从德国零售公司Ceconomy收购陷入困境的德国批发商麦德龙9%的股权,该股权价值4.26亿欧元 (约39亿港元)。不过收购该股权的谈判处于早期阶段,不一定达成协议。知情人士说,也可能出现私募股权公司等其他买家寻求收购该资产。对此,Ceconomy、麦德龙和复星不予置评。

麦德龙否认出售中国业务背后,是其发展陷入大幅下滑困境。据pitchbook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麦德龙的营收就开始走下坡路。2008年麦德龙营收实现历史最好的655.29亿欧元,之后缓慢下降到2015年的592.16亿欧元,但在2016年其营收下降63%,至218.70亿欧元。


(图/品途)

pitchbook数据显示,2016年亚洲麦德龙亚洲门店数量127家,占其全球门店数量(752)的16.8%,但其营收只占11.8%。而中国是麦德龙亚洲市场的重要阵地,门店数量仅次于德国、法国。

“庞大的门店数量和日渐降低的收入使得麦德龙集团不得不重新考虑中国业务的价值。”电商行业专家、零售行业研究员李成东认为,在麦德龙之前,已有多家外资零售商撤出中国。但这个时候撤出中国并不是一件很“掉面儿”的事。

2009年,TESCO收购了原本属于顶新国际集团的乐购中国剩余股份,实现了对后者中国业务的完全控股。而在全资控股乐购中国4年后,TESCO又将旗下131家乐购门店打包卖给了央企华润集团,股份减持为20%,之后所有乐购门店全部更名为华润万家。其2014年财报显示,TESCO税前亏损602亿元人民币,创96年历史新低,中国业务的亏损超过113亿元人民币,可以说,TESCO“仓皇”出走。

2014年,英国翠丰集团(Kingfisher)对外宣布,向物美集团出售中国百安居70%的股份;2017年,西班牙迪亚天天宣布将中国全部门店出售给苏宁;同年,韩国易买得也将仅剩的几家门店关闭。日前,多家媒体报道:乐天集团旗下零售超市乐天玛特在华 93 家门店宣布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团出售的基础上,余下未能出售的 12 家店铺,也拟在年内彻底关店。

尽管一二线城市是不容失去的重要阵地,却不再是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一二线城市家庭零售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而三四五线城市则达到7.7%。

在2011年之前,麦德龙基本盘踞在一二线城市。但是2011年之后,麦德龙开始在三四线城市下沉。数据显示,卜蜂莲花、大润发、华润万家、家乐福、麦德龙、欧尚、沃尔玛、物美、永辉、永旺十家主流大卖场品牌,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占比已经升至19.2%。但是在区域市场上,早已盘踞着许多诸如红旗连锁、美食林、北国超市等本土强势区域品牌。像麦德龙等会员制商店、主流大卖场品牌想站稳脚跟并非易事。

中购联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主任郭增利向蓝鲸产经记者表示,中国零售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同业态的商业设施,由于在城市规划方面不够专业严谨,造成同业布局密度较高,因而竞争激烈,分流明显,对会员制商店有一定冲击。会员制商店是可行的,但是当前的竞争环境,会员制商店压力较大,只有更加精准匹配会员更细致的消费需求,才能保持会员制商店足够的黏性和成长空间。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强调,大型会员模式的商场,通过促销等模式来捆绑消费者,但是新生代消费者崛起成为消费主流后,更注重产品、便利性及消费场景,大卖场已经不能吸引新生代消费者。

屡次试错 转型新零售胜算几何?

中国是麦德龙亚洲市场的重要阵地,麦德龙在中国58个城市拥有94家商场。2016年,麦德龙集团宣布拆分为两家新公司,专门从事批发和食品业务的公司为“麦德龙”,消费电子业务的公司为“CECONOMY”。尽量麦德龙全球增速放缓,但麦德龙中国持续增长和盈利,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销售额为213亿元,同比增长10.4%。随着市场风向的转变,不仅是麦德龙,不少外资零售商都要寻求转型。

麦德龙如今重新回归主线业务的同时,也开启了新零售尝试。麦德龙近期在上海普陀商场开设了“美食汇”,试点餐饮+卖场模式,店内已经开辟出了约100平方米的“美食汇”空间,消费者可以点餐并现场食用。主要销售以麦德龙优质食材和调味品制作的套餐产品。麦德龙中国品牌总经理曹湧称,麦德龙同时也在尝试线上线下的新零售融合,比如麦德龙虹口江湾商场网上商城也正式上线。

目前,麦德龙业务集中在门店O2O、福利礼品、餐饮配送、电子商务四大板块。曹湧介绍称,麦德龙在B端业务上的强势地位则一直保持。针对中国企业的福利礼品业务是目前麦德龙的四大业务板块中增长势头最好的部分,该业务在16/17财年的营收增长达30%。

“目前零售业已经进入了新零售发展时代,传统实体零售业者必须在电商、实体业态升级方面作转型。事实上,家乐福等同业者也在尝试向中小店转型。这意味着实体业者在向更有前景的专业业态或小而美业态转变,而原本陈旧的百货等尴尬业态会逐步被替代。大店成本高且选址难,而中小型紧凑门店则选址灵活化,更有利于零售业者的发展。”零售行业专家、商性学院院长庄帅指出。


(图/网络)

麦德龙早在2014年试水便利店,在上海开出第一家便利店“合麦家”,开业前,麦德龙中国CEO席龙曾宣称便利店业务是麦德龙发展的重要支柱,会通过特许加盟的方式,使“合麦家”从上海走向其他城市。然而2017年9月,仅有的4家“合麦家”就宣布全部关闭,自此,麦德龙旗下便利店退出市场。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罗森在上海有461家门店,全家便利店在上海的门店数量接近1000家,可见,“合麦家”的失败更多的应该在其自身寻找原因。

除了正在兴起的便利店吞噬着麦德龙等大卖场,电商的兴起也在悄无声息抢滩零售市场。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麦德龙中国顺应中国市场趋势,于两年前完成了网上商城的建设,创建并维护了麦德龙中国商品的信息库;麦德龙的网上商场和线下实体店完全联动,在选品、价格、促销方面和实体店保持一致;顾客在网上下订单,可在附近的麦德龙商场提货或由门店进行配送,每一家实体门店都是一个O2O服务中心。

在2016年4月入驻天猫超市后,麦德龙去年还推出了全球甄选。此外,麦德龙还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概念,即以实体商场为本体,O2O网上商城与B2C天猫旗舰店作为“两翼”护航,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的购物体验。

进入中国20年后,麦德龙中国区总裁席龙将O2O定位为下一个20年的战略,麦德龙开启的网上商城和跨境电商业务也将更加靠近消费者。不过,席龙也承认,虽然电商方面的增长比较迅速,但是整体上电商还需要找到更成熟的盈利模式。

对于麦德龙在新业务领域的多次探索,首都经贸大学市场陈立平日前表示了肯定。陈立平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说麦德龙多次转型碰壁,就去抨击他战略失败,相反对于麦德龙这种敢于尝试新业务的精神,是值得市场鼓励与学习的。不同于小型业态,越是大卖场、大超市,要转起型来困难越大,市场应该给予敢于创新的企业更多包容与空间。”

(部分内容综合自蓝鲸财经、商学院、中国商报)

责任编辑:陈辰
麦德龙 转型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