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披露境外债重组计划,阿里已签署支持协议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4-03 17:23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马云回国,士气大振的不仅阿里巴巴,此前阿里重仓的易居企业控股集团同样如此。

4月3日上午,紧随恒大、融创之后,易居也公告披露境外债重组计划,主要包括现金支付、以股抵债两部分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最大单一债权人阿里巴巴集团已经率先和易居签署了债务重组支持协议。

根据公告,此次重组对象主要包含2022年到期利率为7.625%的优先票据与2023年到期利率为7.60%的优先票据,合计本金5.98亿美元,及阿里巴巴持有的可转换票据,合计本金10.319亿港币。

或受此影响,企业股价迎久违大涨,涨幅一度逼近70%,最终报收0.61港元,上涨58.44%,总市值10.67亿港元。

周忻谈三点教训

自2021年年以来,中国住宅物业销售大幅放缓,住宅价格大幅下降,多家中国知名房企开始难以获得境内外融资,整个地产行业均出现下滑的负面影响,导致短期流动性压力巨大。

作为房地产行业服务商,易居身处其中,因为多家地产客户信贷质量恶化,导致易居的规模下降,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出现巨亏,直接影响了及时偿还债务和维持运营的能力。

在同日召开的2022年度业绩会上,易居企业控股董事局主席周忻坦承三点经验教训。

其一,从2018年上市以后,易居过多地追求了规模,之前也有5000亿、1万亿、2万亿元,甚至喊出2.6万亿元GTV的目标,这让企业忽略了账目的问题,导致应收账款的不断积累,在这次地产整个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坏账。

其二,从2007年开始,易居就没有解决好地产客户过于集中的问题,头部客户的集中度非常高,导致了在行业下行的时候,对易居的整个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虽然易居是一个轻资产运营公司,但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过去的20个月中,已经优化3万名员工,在员工的减员与安置问题上,易居付出了巨大的人员处置成本。

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88.66亿元,同比减少43.2%,导致净亏损约49.68亿元,股东净亏损38.96亿元。

其中,一手房代理服务产生的收入约5.865亿元,房地产经纪网络服务产生的收入约15.766亿元,房地产数据及咨询服务产生的收入约5.6亿元,数字营销服务产生的收入约23.1亿元。

房地产代理服务交易总额(GTV)为831亿元,房地产经纪网络服务GTV为878亿元。

"现金+债转股"组合

此次易居的重组方案主要分两部分,即现金偿付和债转股。

现金偿付方面,易居拟以股东供股方式筹集4.8亿港元,支付部分债权人本金、应付利息以及其他费用,大股东拟协议报销。

债转股方面,易居将控股股东TM Home的65%股权置出抵债,TM Home里包括易居的核心资产克而瑞和天猫好房及乐居。

针对此次计划,阿里巴巴已经和易居签署债务重组支持协议,并同意在重组过程中与旧票据持有人为同等债权人。

具体内容为:2021年易居与阿里巴巴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品牌授权协议、业务合作协议等协议终止;易居与阿里巴巴中国重新签订新的合作协议;阿里巴巴授予易居对于天猫房产行业独家招商权(独家TP)、商业定价权、商户运营权,新协议签署有效期至2024年8月31日。

按照重组对价,旧票据持有人将通过单一特殊目的载体(“债权人SPV”)持有TM Home约54.207%的股份,阿里巴巴持有TM Home股权从29.77%降低至约10.793%,易居和经营管理团队分别持有TM Home 20%和15%股份。

如果重组成功,在重组生效日,易居所有未偿还的旧票据和可转换票据将被取消,与旧票据有关的所有担保和抵押将被解除。

轻资产公司化债模式

不同于房地产开发商,易居是一家以地产营销代理、大数据服务和线上线上营收为核心的轻资产服务商,其化债方案自然也要结合自身特点。

本次重组方案,易居采取了直接消债方式,确保债务重组成功后,公司既然解决好债务问题,又能保住业务和团队,能轻装上阵。

首先,易居的核心资产全部置出,包括地产行业数据资产、咨询服务核心板块克而瑞及线上房地产营销核心业务板块天猫好房及乐居的控股权。

其次,通过供股方式获得股东援助,大股东拟协议包销,确保现金支付就位;通过股权激励经营管理团队,保持轻资产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优先票据持有人和可转债持有人,视为同等债权人一同转股,债权人利益一致,共同决策资产变现;确保债权人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债券偿付,并保持对潜在股权上升的收益权。

为了履行债务承诺,易居发出不可撤销重组支持邀请。这意味着只有确保公司还清债务之后,才能重启业务。

企业表示,作为轻资产公司,其未来可持续发展依靠的是专业团队。这次将TM Home的15%奖励给经营管理团队,正是基于此出发点。

总结问题,吸取教训的同时,易居承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战略,不再追求发展规模,在坚持专业至上服务精神的同时,密切关注客户账龄、应收账款等问题,和资产负债情况良好的开发商合作,坚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张志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马上走人了,还要对中国无人机动手

促消费为什么没有起色?这与搞创新不矛盾

中国首次实现!“领先马斯克的星链”

15死!新年首日,“恐袭”疑云笼罩美国

这一领域,普京指示要确保同中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