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昔日备受追捧的香港保险,现在怎么样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9-09 07:51

陈辉

陈辉作者

保险行业从业人员,自由撰稿人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辉】

近日,一则题为“香港假HPV疫苗事件中介:保险代理人的‘灰色兼职’”的报道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一批在香港接种了假HPV疫苗的接种者发现,在自己与接种机构之间,除了内地私人中介,还有香港的保险代理人。一名香港的保险代理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来香港购买保险的内地客户中,“七八名客户中就有一名客户有预约HPV疫苗需求”,作为保险代理人,会为部分客户提供预约服务……

去香港购买保险,曾是中产家庭配置财富的一种方式。而今频频曝出的安全隐患,不由让人感慨——昔日备受追捧的香港保险正在缓缓跌下神坛。

早在2010到2016年,内地居民购买香港地区保险的保费规模呈飞快上升的趋势。这段火爆的时间,正好是踏准了中国中产阶层崛起的周期。客观来说,这些用户比起90年代曾经接触过保险的早期客户,保障意识与风险意识都在提高。

这些群体青睐香港保险,细究起来有特定的原因。

首先,保费低是一个关键因素。依据金融机构的统计,香港人口平均寿命为85岁,内地人口平均寿命为75岁,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内地发病率与死亡率都较高,因而保险公司给出的保费标准也会更高。相较之下,香港保费就显得便宜了。

与此同时,香港保单在一般情况下还具有抗风险能力强、投资回报高的优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香港地区作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其地区保险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美元产品配置,美元通胀率也远低于世界其他货币。所以,对于想要在资产配置中投资美元产品的人来说,买香港保险是一个很划算的选择。

以英国保诚公司的“隽生”长期储蓄产品为例,投资人只需要在投保的前五年每年投入固定的本金 12727 美金,就可以在未来获得一笔相当可观的收益,收益率可高达 7.13%,比之以内地保险不超过4.025%的收益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而且,内地保险公司会设置最高投保保额,超过需要体检。香港保险公司体检保额通常超过内地保险公司,也可算作一种优势。

尽管有上述优势,但香港保险潜在的风险也值得关注。说个最现实的问题:在投保这件事上,由于香港保险条款设计复杂,很少有客户能仔细推敲条款。外加上商业趋利导致香港保险代理人的野蛮式爆发增长,遂使得不专业、不够了解香港保险的一批人将产品兜售给了一批同样不了解行情的客户。这种野蛮增长的业态触发了许多问题,以至于普通百姓在很长时间内闻保险即色变。

由于拒赔案例不断发生以及监管政策收紧,2016年成为香港保险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以后保费规模明显下降,内地的投资者们也开始逐渐回归理性。中国保监会还发布了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同年 10 月,银联发布《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规定境内居民在境外购买与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经常项目保险可以使用银联卡支付,最高限额 5000 美元。其他保险项目则严禁使用银联卡支付,这样一来,买大额保单就变得不方便了。

在支付之外,外汇管理局还规定,境外保险(除旅游意外险等少数情形外)相关资金均不能通过支票兑付、电汇等任何方式提现。个人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都归属于金融和资本交易。

所以,外汇管理局的规定直接让退保和理赔成为了一件麻烦事。毕竟大部分香港保险公司对客户进行理赔或退保时,仍主要以支票的方式支付,可这类保险支票在内地的银行无法办理兑付,客户通常都是到香港开立账户的银行才能兑付。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加上我国大力提倡反洗钱草案的形势,地下大额保单无法遁形,普通香港保单操作越发繁琐,香港保险的规模自然也不断下降。

在这儿,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曾被媒体报道过的故事:

2015年5月,陈飞(化名)通过太太的同事、一名兼职保险代理人(本职为某市大学教师),在香港投保了英国保诚“危疾终身保计划(保额100000美元)—附加免费10年期危疾险(保额35000美元)”,保单自2015年8月27日生效,年缴保费4875美元,20年缴付。

在媒体和金融行业深耕多年的陈飞,对保险向来有研究,“当时觉得保诚的产品保障的病种多且涉及非常早期的癌症,又考虑到美元处于强周期,觉得这份保单很合适。”

由于父母均因癌症离世,陈飞每年都会进行体检,2018年,陈飞检查出胸部右中肺有毛玻璃结节(此前肺部检查没有任何问题),随即于2018年9月10日做了右肺叶切除术,并化验检测为0期原位癌大小2mm。

出院后,陈飞整理了健康资料并与保诚交涉理赔事项。没想到,保险公司竟回复,该情况不予以理赔。原因是,保险公司得知,陈飞在2012年8月10日进行的身体检查中,显示右外耳道栓塞、咽炎、双眼弱视、轻度脂肪肝;于2014年8月31日的身体检查中,显示体重指数高于正常、痔疮、鼻炎、肝血管瘤以及甲状腺结节。由于以上资料均未有在此前签署的人寿保险申请书中申报,因此拒赔且取消保单。

一个在“媒体和金融行业深耕多年”的患者尚且如此,普通人被“忽悠”的情况就更可想而知了。详细考量一下,香港保险还存在以下潜在的风险问题:

1. 监管区别问题

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简称“保监局”)依法对香港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中介人履行监管职责,香港保险受香港保险法的保护,遵循“最高诚信原则”。而在香港买保险的健康告知问题是非常开放式的,比如,“在过去五年内,你曾否遭遇意外或疾病,而没有在上述提及?”这问询,凡是投保人已知或应当知道的重要事实均应告诉保险公司,如果不进行清楚的告知,日后理赔时如果被保险公司发现,便会以投保人不诚信为由拒赔。

在内地,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依法对国内的保险公司履行监管职责。国内保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保护,遵循“如实告知原则”,就是说,保险公司健康告知上问你什么你就回答什么,没问你的,即便有问题,你也可以不用回答。

换句话说,当保单有了法律纠纷的时候,在香港购买的保单适用于香港当地法律,如产生纠纷将按照香港法律执行,内地法律不能干涉。举个例子,依照中国法律,失踪2年即可判断为死亡。但是在香港,7年才能判定为死亡。再如,在香港买的保险在内地不具备避税避债功能。如果有纠纷可以向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但最高只适用于100万港币,大额保单无法处理。

2. 外汇风险

长期来看,港币7年内兑换价从1.2下跌到0.8,如此相当于保单亏损40%,虽然短期看收益高,但长期是亏是盈还真不好说。同时还应看到汇率政策的影响。2017年1月,换汇政策进一步收紧,个人境外资产配置面不断收窄,在汇率波动下,外币的理财收益明显低于内地的存款和理财。

境外结算在香港买保险用美元或港元结算,需要办理香港境内银行卡,因为保险期限较长,未来会存有钱款折汇的风险。并且个人境外购买,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存在一定风险。

3. 安全性风险

香港保险市场化程度较高,未对演示红利作出明显要求,大多数产品通常采用6%来演示。不过,香港保监会主席也明确表示演示收益不得超过9%。

跨境服务因投保期限较长,投保后可能存在服务代理人流失的情形,内地赴港投保如对香港法律或保险条款不够了解,将带来很大不便。

更关键的是,香港保险不像内地保监会有保底设置,相关部门允许保险公司破产,这也就意味着一旦破产,投保人很可能血本无归。而内地保险公司必须按规定提存保险保障基金,并由保监会统一管理,假如保险公司依法破产,这笔基金能使保单持有人损失低于保额的10%。

最近传的沸沸扬扬的香港安盛保险亏掉客户几个亿,导致数百名内地客集体维权的事件,就是香港安盛并未对投资人做专业资格审核,且有投资人所投金额远未达到专业投资人必须的投资底线,从而导致亏损的教训。

4. 医疗制度差别

香港保险的重疾产品适用于内地指定的三甲医院,在保险合同内必须确认自己常住城市哪些医院是香港保单所认可的相关指定医院,否则发生理赔是否被认可也不确定

通常情况下,在内地医疗花销最大的是杂费,而在香港花销最大的是手术费。香港医疗保障部分,手术费限额较高,但内地是医药费限额较高。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果在内地治疗到香港报销,就算把整个额度用上可能都不一定够。

医疗互认投保时简单,但后期大额理赔可能会要求去香港鉴定,这就涉及到两地对医疗诊断互认问题。因此内地投保人在不了解后期理赔说明的情况下就盲目购买香港保险,出现问题即会很麻烦。

5. 重疾定义风险

甲状腺癌这个疾病,是目前内地重疾险中理赔率最高的,可以说一半的重疾理赔都是因为它。而甲状腺癌是所有重疾中最不可怕的,很多人体检就能在最早期发现,并且早期发现的治愈率很高,手术后很快就能重返工作岗位。可是,香港的重疾险的重疾部分是不保T1N0M0或以下级别的甲状腺癌的,部分公司只做轻症处理。

6. 时间成本风险

香港保险的服务便利性不强,涉及到理赔时,可能需要反复前往香港参与鉴定,递交资料。如果资料发生丢失,将进一步增长沟通成本,理赔也将会变得更加繁琐。

另外,保单投保期限长,因分隔两地,如果长时间与代理人缺乏联系,可能等到需要理赔时保单信息已不明确,保险代理人也已流失,需要亲自前往香港处理相关事宜。

当然尽管有这些风险,但笔者关注到,今年2 月,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北京会见香港保险监理处专员梁志仁,签署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险业监督关于开展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此举标志着中国保监会正式认可香港保险在内地的地位,亦开启了香港保险在内地合规化经营的第一步。在不久的将来,内地客户对香港保险的了解会逐步加深,在选择上也会更加理性。

不过,对于不准备去香港长期居住的大陆居民,选择大陆内地的保险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随着时代的进步,内地的保险业也会越来越发达。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已经开始着手修订新的《重疾险定义》并进一步规范内地保险市场,执行双录,维护消费者权益。所以,我们有理由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吴立群
香港 保险业 商业保险 保险公司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