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哥: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八卦事和正经事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0-16 10:57

大风哥

大风哥作者

工人首陀罗,脑洞病理医生

地球上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很多,但10月10日在北大召开的这一次却在网上火了。首先是因为大会冠上了“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头衔。又是首届又是世界!大风哥不由地脑补出一句:全世界马列学者联合起来!

本届政府做任何事情都大手笔、大气势、大牌子,除了一带一路、亚投行这些物质的,君不见2014年11月中国政府在乌镇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据报道,两天时间里,有7位学者主旨演讲,8场分论坛,3个专场对话,140多位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踊跃发言。国外学者最有名的大约是麦克法夸尔。有北大学生质疑,麦克法夸尔不是专门研究马列的。可是风哥要说了,马克思主义只是马列学院的事情么?风哥见过不少对马克思主义有扎实研究的都来自各个专业。不过中方学者,风哥看了不完全的名单,似乎还是马院的居多,不能不说有点专业条块的局限。

和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类似,会议闭幕式也发布了一个《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学者共识》。其言论宏大、正确。风哥提醒各位童鞋,这些言论有可能收进考研政治科目范围。来感受一段: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也是影响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时代精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面对困扰当今国际社会的各种复杂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

风哥很好奇大会具体内容,可是官方报道里都很笼统,估计小记们马列学习水平一般。于是就去问北大的童鞋们。可是询问结果是这样的:

这么牛的大会,如果只有官样报道就没劲了。不过很快反对党粗线了。一位自称北大毕业生的网友@淇琪不戚戚 撰写了一篇“围观”,引起网络围观。就截图贴一段:

姑娘说“我用党性发誓”,可能不是开玩笑,可能真地和任志强、贺卫方等大V一样是党员。这篇文章对大会从头到尾吐槽一遍,从外宾名单的拼写错误到发言对话的答非所问。全文充满青年的纯真机敏,当然也免不了青年的自以为是。

作者还指出某些媒体无中生有的浮夸报道。果真如此,有些媒体人的素质堪忧。

这文章引起网上热议。很快,反对派的反对派也出来了,比如:

风哥认为,讨论问题还是先看文章,不要先看人。从这篇文章看,会场上是有些尖锐但似是而非的问题,比如:

风哥觉得,女生的问题有点大,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研究文革的著作多了去了,可能平时积累不够,只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作者对上山下乡的看法也代表了宅男宅女养尊处优时代很多人对下工厂、农村锻炼的看法(别忘了习大大也是下过乡,对劳动人民有真实感情的人)。现场女生这么大的问题,更像是抬杠。年轻人有抬杠的勇气,风哥只能鼓掌。

记得房宁教授曾在一篇文章里批评许多党校教授没有主心骨,跟着流行言论跑,不下去考察,只会从饭桌上获得资讯。而梁柱之类老派端正的马列学者,没有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已属难得。他们大方向虽然没错,但是放在新媒体世界里,其话语风格对年轻人有多少吸引力就难说了。而有些官样报道里居然有浮夸风,比不了人家反对党真诚啊。

北大女生文章属于正常质疑,但这篇网文引来了更多的好事者。比如一篇叫作《北大上“马”》的文章热传,文中把很多水段子都用上了,什么全世界就一大四小国家还在讲马列了,什么“前苏联肃反大屠杀、北朝鲜炮决、波尔布特灭绝知识分子、还有文革大饥荒等等”,任志强、潘石屹、荣剑等大V们的吐槽悉数出场。好一场相爱相杀。不过若论文字的尖刻和浅薄,每次老路派话语都要输给邪路派话语一点点,导致许多年轻人选择了邪路派。

风哥觉得,大会上有些老话固然枯燥,微博上的吐槽也就是肤浅吐槽而已。观察者网的专栏作者余亮说:“马克思主义是只有几个国家还有人讲的东东么?你让参加大会的欧美学者情何以堪。理解马克思主义就是扯扯共运史上的灾难那么简单么?人家稍有专业性的自由主义学者也不能同意吧,不然以后一谈自由主义就谈谈芝加哥小子在智利帮衬的皮诺切特大屠杀好了。”

风哥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会议上是有不少干货的。

正确认识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离不开文本研究与编译。

在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商志晓等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研究既要追根溯源,又要返本开新,回到文本深耕原著,挖掘理论富矿。只从当代西方哲学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既不靠谱,也没有出路。”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东等强调,文本研究既要跳出既有范式的束缚,也要转变研究视角,打破学科界限。

在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杨金海看来,我国马恩文本编译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文本考据、笔记鉴定、原文搜集和整理等方面还应积极借鉴国外专家学者经验,并充分发挥中国的政治优势和人才优势,以范式创新和学科协同,推动我国由“编译大国”向“编译强国”迈进。

德国MAGE促进会主席鲁夫·黑格就正在编辑中的MAG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德文版的MAGA作为俄文版、中文版和英文版马恩文献最为重要的翻译蓝本,秉持着“绝对的完整性、严格的原始性、丰富的评论性”的原则,为加速马恩研究的“科学化、过程化、国际化”作出了贡献。

法国《马恩大典》主编伊莎贝尔·嘉罗认为,“学术性和可读性的统一”是法国《马恩大典》的编辑原则,一方面坚持文本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杜绝过于晦涩的专业名词,以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

“我要介绍一下黑色非洲的马克思主义。”塞内加尔国家级哲学教授提艾诺·迪奥普直抒胸臆。一幅史卷在他的描述中展开——深受殖民主义侵害的非洲,奴隶贸易盛行,人民苦难深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给非洲人民的斗争指出了全新的方向,被视为一种解放的工具,一种催化剂。”

比利时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玛丽亚·麦克加维干把比利时工人党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带到了会场。“要想让普通工人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要进行思想武装。怎样做呢?一方面激发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剥离他们固有的成见;一方面给他们实际的帮助,也就是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玛丽亚·麦克加维干透露。

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来斌看来,马克思给出了经济落后国家如何解决发展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它启示我们: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是矛盾的共同体,犹如硬币两面,经济落后国家应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教授大卫·科兹认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分析经济增长,让整个经济体系更好地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

报道里的大话也不少,风哥都删了。这篇文章的开篇是:“‘内容太丰盛了!我每场都想听。’10月10日下午,面对着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八场分论坛的布告牌,专程从中国人民大学赶来旁听的博士生谢景海陷入了选择困难。”看来,宣传方缺少一个会讲故事的。不像人家北大女生,可能只听了一场分论坛,就整出洋洋洒洒的吐槽来。学术内容,严肃学者们会吸收,但如何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就有难度了。

澎湃新闻采访了参加会议的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著名政治哲学家、马克思主义政论家亚历克斯·卡利尼科斯(Alex Callinicos)。他认为这次大会“是一次重要的事件,因为据我所知,这次历史上第一次将数量如此众多的中国的和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聚集到一起,这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恰如其分地去理解彼此研究的本质。”他指出,“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仍然是理解社会的最好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第三条路尝试的失败是因为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在本质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解答了几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比如:

第三条路是为了调和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所做出的一种尝试,我很高兴吉登斯最终认识到了这条道路是不可行的。不过,我们大多数人很早之前就意识到了这条道路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社会民主主义在最低限度上来说也上关于建立平等的,而当我们观察英美等国的新自由主义时期,会发现新自由主义的特点是扩大不平等,因此调和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尝试的尝试在原则上就不可能成功。换句话说,第三条路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不好的政策或者某一个政府的愚昧无能(虽然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从根本来说是设计本身的错误导致了失败。

对于不少国人向往的北欧福利社会,他说:

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北欧的福利国家体系是一种成功的中间路线,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是现代社会民主主义的样板。这一地区确实有着相对发达的福利体系,但这是建立在非常特殊的经济地位之上的,例如挪威是石油出口大国,瑞典的一些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不过,全球竞争在不断地激烈化,因此这些国家拥有相对慷慨的福利体系的基础正在被削弱,这种趋势在瑞典挪威和在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适用。几个月前,具有种族主义倾向的极右翼党派瑞典民主党几乎成功获得政治权力,这正是因为瑞典国内的高失业率和经济不稳定性在底层民众中造成了不安,这绝不是健康经济的表征。当然,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有福利体系肯定要好过没有,比如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保障所有人都能免费就医,当然是好事。但英国政府正在试图削弱福利体系并通过重组的手段减少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结果就是理论上公民可以免费享受医疗,但实际上医院经常没有床位。所以从长远趋势来看,资本主义福利体系在走向重组和缩水。

风哥觉得,在大会上,这类学者应该也会说出不少有意思的话来。不过卢荻教授说:Callinicos及其所属的社会主义劳工党对中国有偏见,认为今日中国不仅是极端新自由主义化的资本主义,而且是帝国主义,所以他的论著在港台的“左翼”运动界颇受欢迎、颇有影响。

中国学者方面有什么表现,还是期待不负众望。金融危机、中国崛起、地缘冲突、宗教和难民……世界形势的发展给有识之士提出了那么多问题,作为处理危机的知识——马克思主义,应该有所作为。一位网友对风哥说:“有趣的是,资本精英往往比马列学者和反马列的小清新加起来还要懂马克思。”这话虽然调侃,却让风哥感到一阵心灵的撞击。

至于坊间的争吵,大风哥觉得,打开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姿态,有认真的,有不认真的。微信公众号“保马”发布了一篇文章,谈论打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姿态,点击链接可以看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佳静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北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