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国:今天面对西方,请理性平和一些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0-13 08:58

杜建国

杜建国作者

独立学者,专注产业经济发展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杜建国】

这两天,梁衡先生的文章《40年前开启国门的那一刻》,得到了广泛关注。在网上传播时,此文多被另冠以《1978年,中央派团出访西欧,归来汇报至深夜,听者高呼石破天惊》的标题。

这篇强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的文章,开篇提到40年前,一位副总理带领一队部级干部去西欧参观,处处感到“震惊”。该文举了一个德国露天煤矿的例子,来对比当时中德两国生产率的巨大差异:“西德一个露天煤矿,年产煤5000万吨,只有2000名职工,最大的一台挖掘机,一天就产40万吨。”

一台挖掘机一天产40万吨,仅以工作日来算,一年就是1亿零506万吨了,怎么全矿一年才5000万吨?何况即使是今天最大的轮斗式挖掘机,理论上最多每天挖煤也只有25万吨上下(有说24万吨的,有说26万吨的),可见原文中这组数字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目前世界最大的轮斗式挖掘机Bagger 288(图/网络)

笔者不是说当时德国采煤技术不先进、生产效率不高,毕竟中德差距是一目了然的,而是说在反映和介绍这些差距的时候要严谨,要准确,要实事求是,不应该浮皮潦草粗枝大叶,不应该在一惊一乍中晕头转向乱了方寸。很遗憾,都四十年过去了,“震惊”的效果对于作者还没有消退,以至于在列举数据时把基本的算数规则都忽视了。

该文又举了一个例子,称这些高级官员当中竟然有好多人在国内从来没吃过冰激凌,到西欧才见到冰激凌,因为怕凉,有人还建议在食用时“加热一下”。

从行文来看,也可以理解成这是当时有人在开玩笑,否则这个故事就实在太令人匪夷所思了。虽然改开之前,中国经济的确很落后,食品种类也比较贫乏,但是冰激凌并非没有,像部级官员却不知冰激凌为何物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北京食品厂不仅生产至今仍鼎鼎大名的北冰洋汽水,同时也生产奶油冰棍与冰激凌。餐厅饭店里也有供应冰激凌的,如著名的莫斯科餐厅,就有好多种冰激凌。著名作家王朔诸多描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生活的小说中就有很多与冰激凌有关的故事。前些年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里,有男主角因吃冰激凌过多而拉肚子的情节。昨晚,我的一位朋友,五十年代出生的北京人,他告诉我,他们小时候夏天常常吃冰激凌,装在纸盒子里,商店里到处都有卖的,并不需要去“老莫”、新侨饭店等高级餐厅才享用得到。

《血色浪漫》里出现的北冰洋冰淇淋(图为剧照)

北京之外,如上海,冰激凌对普通民众来说更不是什么稀罕物。解放前,上海就有冰激凌了,不过都是洋品牌的。解放后,国营上海益民食品厂开发了“光明”派冰激凌,质优价廉,通过市场竞争击败了洋品牌——如大名鼎鼎的“美女”派,成为广大上海市民热爱的国货。“解放初期江泽民如何巧妙打败‘洋品牌’冰淇淋?”的故事,讲的就是这段历史。

除了北京上海,哈尔滨的冰激凌也是很有名的。哈尔滨自城市诞生的那一天,就有了冰激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哈尔滨市面上的冰激凌品种很丰富,一般普通冰棍三分钱一根,奶油冰棍五分钱,冰激凌八分一个。哈尔滨有个很有名的华梅西餐厅,文革时一度更名为工农兵西餐厅,那里就有很多种类的冰点心。学者孔庆东的文章中,就提到过他小时候吃冰激凌。

当年除了“一线城市”,一些偏远的较小的城市,也有冰激凌供应。如我本人,出生在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在1970年代,该地是一个比较繁荣的工业城市,城区商店里也有冰激凌出售。

可见,直到1978年北京的部级高官对冰激凌还一无所知,这种情况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四十年过去了,谈论当年中西方的差距时,我们不需要再继续像当初那样过于情绪化地“石破天惊”般地“震惊”了,心态应该平和、镇定起来,更平静、更从容、更全面、更理性地来讲述、分析这些问题,不要一谈差距,就忘了基本的算术与逻辑,更不应该用“1978年中国部级官员没吃过冰激凌”这样的极端案例、甚至可能是违背常识的传言来作论据。

今天,我们应该走出当年的那种刘姥姥进大观园般的心态了。四十年前,我们的确是仰视西方,西方遥遥领先于中国,这是不容篡改的事实;随后,中国通过对外开放,一方面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了一个庞大的市场,一方面又从国外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几十年后,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中国不仅在经济体量与规模上,而且在技术上在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今天,在大多数工业科技领域中国已经处在了世界前列,好多甚至占据领先地位。

就拿采煤领域来说,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中国的神华等大型煤炭企业的采煤效率是世界顶级的。中国国产的挖煤机械,水平也早就是世界一流的了,像世界上最大的铲斗式挖掘机,就是中国太重集团生产的,挖斗的容积高达75立方米。今天反倒是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到中国时会产生“震惊”、“石破天惊”的反应。

该文还提醒我们要继续保持对外开放,不要走回头路:

“近代以来中国对外的大门总是时开时闭,思想也就一放一收”。

这种观点或担忧,如今有太多人在讲,对此,我觉得这实在是有点儿杞人忧天了。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相较而言,中国的产品在全球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希望自由贸易与开放竞争了。中国的各类产业,从传统的到新兴的,实力普遍异常强大,根本不怕与国外对手竞争——无论在本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上,根本不需要予以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干嘛要中止对外开放转为闭关锁国呢?这样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呢?客观形势决定了保持开放对中国是最为有利的。

与这种盲目担忧中国不再继续开放、要走回头路、闭关锁国的思潮相反,还有种思潮站在另一个极端的立场上,担忧继续开放会引狼入室,让外资击败中国企业。

前不久,6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公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后,引来不少批评的声音。该版负面清单大幅度放宽了外商投资的市场准入,包括电网、铁路、银行、汽车、船舶、种子等22个领域,批评者们认为这是引狼入室,把事关国家命脉的产业领域交由外资控制。

其实,这些产业根本就不用担心外资的竞争,相反,是外资惧怕与中国竞争。比如说电网与铁路,无论在全球什么地方,有哪个国家的企业敢说自己有实力与中国进行平等竞争呢?

电网(资料图/东方IC)

中国今天最担忧的是别的国家不对中国开放,搞闭关锁国!比如,今天的美国就是由昔日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旗手,转变为高树贸易壁垒与单边主义的急先锋。

想当年,自十九世纪末期起,美国就在全球高举自由贸易、“门户开放”的大旗,谁曾料,一百多年过去了,美国工业江河日下,头把交椅被中国抢走,这时候,美国不是自我反思知耻后勇奋起直追强化竞争,反而以破落户自居,惧怕竞争大耍无赖,搞起了贸易保护,一方面保护自己日趋衰落的产业,一方面是以守为攻,通过对中国关闭市场大门来拖延中国经济的增长:我就这样了,反正我好不了了,那我就豁出去也不让你好;我不好,你也甭想好。这就属于典型的无赖思维了。

就在不久前,2018年9月3日,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强调:

“面对时代命题,中国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面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中国坚持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坚定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没有前途!”

在我看来,讲这番话绝不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而是中国决策层在对当今世界形势进行客观分析后提出的真实愿望和要求。

那些担忧中国不继续对外开放的人士,实在是找错了对象,是把颜渊当作了盗跖。他们应该担忧美国才对,他们应该批评挑起贸易战、不对中国开放的美国才是。

今天,中国知识界很多人不去批评美国大搞闭关锁国、贸易保护,反而一个劲地担心中国不继续对外开放,这实在是很令人费解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改开40周年 震惊 中美关系 冰淇淋 对外开放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