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瑾:“高考”出题,从古至今都是个难事儿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6-08 07:35

额尔瑾

额尔瑾作者

历史发烧友

每一年高考首日上午结束,都是一个全面吐槽“高考”作文的大日子。不管作文题怎么出,段子手们总有办法调侃。对于高考语文作文的出题老师们来说,作文题目该怎么出,确实是个大难题,想让所有人满意根本不可能,何况吐槽高考作文已经成了我们每年的习惯。

中国古代可谓是考试大国,科举制度历史悠久。印象中,科举很死板,特别是明清开始固定为八股之后,出题的范围就那么大,所以有人不禁要问,古人出题是不是很简单?恰恰相反,从古至今,出题都是个难事儿。

正是因为出题的范围小,绝大部分的试题都要取自《四书》这类书中,才增加了出题的难题。元朝将朱熹所提倡的《四书》《五经》列在科举考试出题的范围,答题的标准也是按照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到了明代,更加明确规定出题范围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内,采用八股这种标准的考试文体。“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明史·选举志二》卷70)。

就这么几本书,翻来覆去用了这么多年,而且除了秀才、举人、进士三级考试,还有拔贡、举人大挑,以及秀才的平日考试,名目繁多,年年考,每个省都考,能出能用的,也基本用得差不多了。

考生们复习起来自然比现在方便得多,教材就摆在那里,背熟就得了,不像现在,还得学化学物理这么繁琐。坊间的书商们也非常精明,把历代历届的乡试、会试的考题和中试的试卷编辑成册,分门别类把各种类型的题目列出来,有的还会有范文与批注。对考生来说,只要狠下心去背,指不定遇到类似的题目,直接一套范文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考生的素质都不怎么样,明代王鳌在弘治十四年(1501年)说:“夫古之通经者,通其义焉耳,今也穿凿支离,以希合主司之求,人之才不如古,其实由此也。”(《明臣奏议》)


清末光绪年间凤阳府寿州文童胡敏修的乡试卷

但这对考官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没有考官希望题目被轻松压中。遇到认真一点的考官,抱着为国家遴选人才的心思出题,那就更不希望被那些会背书的人押中了。范围就那么大,还不能被猜中,想想也真是难为这帮考官了。

于是,考官们挖空心思,花样百出,誓要把学生难倒为止。有的考官出题就不用一整句话,从一句话里挑出来半句或者干脆几个字,让你摸不着头脑。例如原文是“学而时习之”,他就出“学而”或者“时习”,考生学得不扎实,一时半会可能想不到出处。在科举答题的时候,第一步要说明题目出自哪篇哪章,要是一开始就找错了,那后面自然就白答了。

另一类考官就更加刁钻,两句话里分别截出一段凑一起,搞得不通顺,让你猜。还是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题时直接成了“学而时习之不”,或者干脆把隔着老远的两句话或者几句话拎出来一点,凑着一句,都算不得一句完整的话。这要是让考生遇到,还真是必须得功底深厚,要不真就被唬住了。

话说当年陈独秀考秀才,就曾遇到过第二种类型的题目。当时题目是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叫做“鱼鳖也材木”。原本那一段话是这样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考官出的题目却成了“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陈独秀一看这题目,狗屁不通啊!于是陈独秀就用了一些鸟兽虫鱼草木的难字、怪字和荒谬古文,拼凑成了一篇长文,考官见后,大概是好多字都不认识,竟然让他考中了。


陈独秀

考官为难的不仅是出什么题目。如果因为考题,考生答出了大逆不道的话,考官也要遭殃。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山东乡试,主试官叶经用《论语》出题:“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有一个考生大概对朝廷多有不满,也许考官此刻也有引导士子们批评朝政的嫌疑,总之吧,有个不怕死的考生这么答道:“继体之君未尝无可承之法;但德非至圣,未免作聪明以乱旧章。”嘉靖皇帝一看,这还得了,这是想讽刺我自作聪明是吧!于是,出题的考官与答题的考生都被廷杖致死。这样的例子在明朝并不少见,天启四年(1624)八股文大家艾南英参加江西乡试,在试卷中有批评宦官干政之语,此时大太监魏忠贤正如日中天,你这不是找死吗?还好,他最后只是被逐出考场。

北宋时,苏东坡自熙宁四年(1071年)一月开始担任告院权开封府推官,其间出了一道州试试题。题目取的是“论独断”,全题是“晋武平吴,以独断而亡。齐小白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意思让考生们吐槽历史上的独断之臣,这显然是在暗讽当时的王安石。不久之后,苏东坡就被罢黜了。

清末时,科举逐渐走向衰落,加上西学的冲击,很多地方官员出考题时也大多与时政有所关联。只是,晚清政府对于科举的态度开始时总是暧昧不清,以至于下面的人也只能是案子揣摩慈禧太后的用意。例如在1899年2月,学政王同愈在湖北各府按临时,就出题:“国家设科取士,其意安在?士子所学何事,以应国家之需?试各抒所见。”(顾廷龙《王同愈集》)

又比如1903年武昌府试,该省的学政有意将废科举与兴学堂的两难作为试题,题目的内容为:“问科举进身易,学堂进身难,有科举则学生不能专心,科举可废欤?近日游学日本学生、上海学生,猖狂流荡,不率教,不勤学,学生果可恃欤?然则主持学务者,若不废科举,恐无自强之时。若不惩学生,益重自由之弊。将何道之从,试深虑而畅言之。”(《朱峙三日记》)

虽说此时科举已经不按照八股的办法,就从那基本固定的书中取题目,但面对三千年来未有之变革,这些考官们出惯了八股的刁钻题目,反而不知如何在新事物中取之,所用的题目更加是朝廷与考官心中的困惑,希望有人可以答疑解惑。


晚清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官办近代学校,图为同文馆课堂照片

比较明显的是,在1904年5月末山西甲辰会试的头二场题,试题所涉内容广博,古今中外、史实与时事、外交与内政均有提及,表现了当时考官们对西学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八股旧文的不舍。

在这场考试中,头场的试题题目是: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秦穆尚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议,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圈燕,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便都是与当时时政有关的题目了。主要是: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兴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3)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存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4)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二十余员,遂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利弊得失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以上资料取自刘大鹏《退想斋日记》,1904年5月31日)

此时科举虽废,但科举之风尚遗留,对于未来的迷茫,使得考官在出题上也更加务实。另一方面,这些考官大多仍是科举出身,被当年那些语句不通的题目给折磨过,因此也没有完全放弃古文的题型。这么一看,摆脱了八股束缚的考官,出题仍然是个难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佳静
高考 高考改革 科举 考题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