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瑾:把冯太后变成“傻白甜”,《锦绣未央》你赢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2-14 08:35

额尔瑾

额尔瑾作者

历史发烧友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额尔瑾】

最近热播的《锦绣未央》,虽说是改编自一部网络小说,但是背景被硬生生地安在了南北朝时期,而女主的原型竟然被说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冯太后!原本,一直觉得现在的编剧死盯着清宫剧不放,像冯太后这么传奇的女子却没有几部相关的电视剧,甚为可惜。但如今看来,拍成“傻白甜”还不如不拍,真是拍谁毁谁。

想了想,还是放一张剧照吧,化个“奸妃妆”也还是浓浓的“傻白甜”味道

先来简单说说文明太后,也就是冯太后的成长经历。文成文明太后是长乐信都人,北燕国君冯跋是她的伯祖父,也就是个汉人。但是他们家深受鲜卑风俗的影响,冯跋的父亲冯安曾是慕容永的将领,也就是说冯氏一门算是鲜卑化的汉人。《魏书》中对冯跋的称呼是“海夷”,更加印证了当时人们对冯家的看法。

北燕国君冯弘就是冯太后的祖父,此时的冯家开始了宫廷斗争。冯弘废元妻王氏,罢黜了世子冯崇,于是冯崇的弟弟冯朗、冯邈都投降了北魏。冯朗的女儿也就是冯太后,《魏书》上有这么一段关于冯太后身世的记载:“父朗,秦、雍二州刺史、西城郡公。母乐浪王氏。后生于长安,有神光之异。朗坐事诛,后遂入宫。”从记载中可知,冯朗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被诛,害得小小的冯太后被迫入了宫。

《魏书》中又言道:“世祖左昭仪,后之姑也,雅有母德,抚养教训。年十四,高宗践极,以选为贵人,后立为皇后。”

这样迅速的攀升,光是一个傻白甜肯定做不到的。冯太后的祖上是北燕王族,有着一定的家学渊源,而史书中也说她入宫之后受到其姑姑的庇佑,获得了良好的教育。这位冯太后的姑姑是冯弘的季女,也就是小女儿。《魏书》卷九七记载:“乞以季女充掖庭,世祖许之。”

冯太后的父亲基本是因为宫廷斗争不得已来到北魏的,这在她的心里多少会有些影响。而且她因为父亲的罪入宫,当时才刚刚10岁出头(有一种说法可能10岁都不到)。这个年纪的姑娘,可以在后宫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贵人,甚至到了皇后,可见她对权力的认知是很深刻的。

拓跋氏自太祖拓跋珪始,深受汉文化影响,之后的历代皇帝们,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濬、拓跋弘到拓跋宏,都自觉认同汉文化。在这样的熏陶下,冯太后自身又有汉人属性,所以汉文化素养也应该是很精深的。

冯太后的心计

从14岁被立为皇后,到拓跋濬死的时候,冯太后已经23岁,夫妻俩在一起差不多10年左右,可是这么久以来却无一所出。当然,恰恰是因为冯太后没有所出才能最后活下来,这与北魏变态的制度有关。

北魏自打道武帝拓跋珪那会儿就立下了“子贵母死”的制度,说是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也就是如果立太子,太子他妈就必须死。亲妈死了,孩子得有人抚养,于是乳母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拓跋焘的乳母窦氏和拓跋濬乳母常氏都是这个制度的受益人。当然,最受益的,肯定是文明太后啊!

冀州冯太后雕像

为什么说冯太后有心计呢?就是在这里啊,根据史书记载,高宗有7个儿子,这就证明他的生育能力肯定不差,但就是在整整9年的时间里,冯氏把皇后宝座掌握得稳稳的,也没有生下儿子害死自己。最后,她靠着抚养太子,成了太后。

冯氏与拓跋濬相爱吗?不好说,根据《魏书》与《北史》的记载:“国有大丧,三日之后,御服器物一以烧焚,百官及中宫皆号泣而临之。后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苏。”在拓跋濬出殡的时候,她甚至差点跳火自杀了。也许他们真的相爱过,可是冯氏当时才23岁,太年轻了,即便后来有了男宠,也不能说他们没有爱过。

公元465年5月拓跋濬死后,太原王乙浑开始把持朝政。乙浑在拓跋濬死之后大权在握,“乙浑矫诏杀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禁中。戊申,侍中、司徒、 平原王陆丽自汤泉入朝,浑又杀之。”“秋七月癸巳,太尉乙浑为承相,位居诸王上,事无大小,皆决于浑。”(《魏书·帝纪》)

面对这样嚣张跋扈的乙浑,20多岁的冯太后竟然一点都不害怕,史书上对此只有一句话:“天安元年春正月乙丑朔,大赦,改年。二月庚申,丞相、太原王乙浑谋反伏诛。” (《魏书·帝纪》)而在《魏书·皇后列传》中则称:“丞相乙浑谋逆,显祖年十二,居于谅暗,太后密定大策,诛浑,遂临朝听政。”可见,在诛杀乙浑这件事情上,冯太后是核心,并且杀了他之后迅速临朝听政,说明她的势力已经形成,久在深宫,如果她不涉足前朝政治有怎么可能如此熟练政治斗争?《北史》中也称其“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这哪里是在后宫争宠这种傻白甜可以担当得起的!

冯太后对权力的渴求,显然惹恼了已经登基的献文帝,或者说献文帝势力。在献文帝重新执政之后,对当初冯太后大举提拔的濮阳王立即降爵,一些与冯太后关系的人都被贬或被杀,不过对冯太后的哥哥冯熙倒是升了太傅,可见还是忌惮冯太后的。

冯太后还政给献文帝的时候,他只有14岁,因此与其说还政给献文帝还不如说还给献文帝的势力,这股势力中,京兆王子推就是代表。他本来是拓跋晃之子,也就是献文帝的叔父。到了471年,献文帝18岁,脑壳坏掉了一样非要让位给京兆王。有人分析他这么做,无非是觉得自己斗不过冯太后,希望可以通过京兆王来置冯太后于死地。

此时他已经有儿子拓跋宏了,但是仍然要牺牲掉儿子。拓跋宏出生之后一直是冯太后亲自抚养的,她也是借着抚养拓跋宏退居后宫的。拓跋宏二岁不到就成了储君,他的母亲也被赐死了,这更加深了献文帝的仇恨情绪。

从史书的一些记载上看,献文帝不算是昏君,也许没有冯太后的干涉,他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冯太后需要权力,特别是献文帝竟然杀了自己的宠臣李弈,她也绝对不能再容忍献文帝了。

471年,算是双方较量的最关键时期。这年6月,献文帝亲自去了西部边界,趁着他不在宫中,冯太后大肆活动,这让回宫后的献文帝很受刺激。于是决定孤注一掷禅位给子推,但是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有意思的是,大臣们反对的不是他让位,而是你让位要给皇太子不能给子推。而献文帝很清楚,让给拓跋宏那就是让给冯太后,太子才5岁,还不是都挺冯太后的。

大臣们对献文帝的让位之举没有不赞同的,《魏书·高允传》中提到,献文帝一提出禅位,高允就说:“臣不敢多言,以劳神听,愿陛下上思宗庙托付之重,追念周公抱成王之事。”他丝毫没有流出挽留的意思,反而举出了周公的例子,这让献文帝哭笑不得。

最终,迫于压力,献文帝禅位给了5岁的拓跋宏,他被上尊号为太上皇帝。虽说是太上皇帝,但是仍然可以处理朝政大事,冯太后虽然此刻还处在幕后,但随时准备消灭自己的对手。

短短几年,她能逼得一个皇帝在自己正值青年的大好时光里放弃皇位,这能是傻白甜?这得有多厉害的政治手腕啊!

让出皇位的献文帝开始各种北讨南征,既然宫廷斗争打不过,就去战场上找自信。而他的军事才能也的确厉害,几次亲征都卓有成效。踌躇满志的献文帝要在北郊阅兵,炫耀一下自己。但这却触动了冯太后的神经,因为献文帝此刻已经手握重兵。次年,献文帝就暴崩。对于他的死,《魏书》上说了这么一句话:“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

献文帝领了盒饭之后,冯太后终于痛痛快快地走到了前台,《魏书》说:“承明元年,尊曰太皇太后,复临朝听政。”

宁静版冯太后,剧照来自《胡笳汉月》电影

这个时候她要做的,就是铲除异己,让上上下下都是她冯家天下。从476年到480年,是她大肆清除异己、扶植亲信的时期。特别是当初诬陷自己男宠李弈的献文帝心腹李,更是恨之入骨,对其他人尚且是“赐死”,对他则直接“诛杀”。

冯太后之治

冯太后重新临朝称制后,很快改年号为“太和”,包含着大力推行汉化改革的目的。“太和”年号从冯太后临朝称制延续到孝文帝亲政之终,先后达23年之久。后世将“太和改制”多放在了孝文帝身上,实际上在此期间,冯太后实际掌管大权,为孝文帝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太和七年( 483年)十二月,她下令禁绝“一族之婚,同姓之娶” ,从婚姻制度上改革鲜卑旧俗。太和八年( 484年)六月,她废止北魏建国以来导致官吏贪赃枉法,侵剥百姓的班赏陋习,颁行俸禄制。明确规定实行俸禄后,贪赃满一匹者处以死刑。当然,她最为人称道的当属“均田制”与“三长制”,这可是高中历史必考题啊!此处不再赘述。

孝文帝自小就在冯太后身边长大,肯定有不少冯太后的影子,所以要知道冯太后是什么样的人,看看孝文帝就行了。《魏书》中有过这么一段有意思的记载:“宰人昏而进粥,有蝘蜓在焉,后举匕得之。高祖侍侧,大怒,将加极罚。太后笑而释之。”

在孝文帝长大之后,又有:“进食者曾以热羹覆帝手,又曾于食中得虫秽物,并笑而恕之。”(《北史·孝文帝纪》)

可以说,孝文帝学冯太后学得似模似样,简直如同翻版。为教育孝文帝,冯太后可谓费尽心思,不仅自己亲自作文劝戒,还把朝中大臣也利用起来。而高允对冯太后的评价也颇为肯定,说她“诲而不倦,忧勤备于皇情”,经常想到如何教育群臣,教育孝文帝,如何治理好国家,以致常怀忧虑,也因此而更加勤奋。

而孝文帝也没有辜负冯太后的希望,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魏书》卷二十一中,冯太后评价他“继承先业,统御万机,战战兢兢,恒恐不称”,可见对孝文帝如履薄冰的态度相当满意。

但是冯太后如果这样就放下心来,那可真是“傻白甜”了。她清楚明白,虽然孝文帝现在孝顺,但是等他掌权之后会不会跟他爹一样对自己和冯氏家族不利呢?恐怕谁都说不好,所以她还想过废掉孝文帝。但是也许是孝文帝的“承事孝敬,动无违礼”,让她最终没有这么做。

然而,冯太后也绝对不能放弃对孝文帝的掌握,她又一次利用了“子贵母死”的制度。根据《魏书·皇后列传》记载,孝文帝的皇后林氏,“得幸于孝文,生皇子恂。以恂将为储贰,太和七年,后依旧制薨。帝仁恕不欲袭前事,而禀文明太后意,故不果行。”即便你孝文帝不忍心,冯太后还是坚持要林氏死,其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冯氏的女子做皇后。“皇后冯氏,太师熙之女也。太和十七年,孝文既终丧,太尉元丕等表以长秋未建,六宫无主,请正内位。”(《魏书·皇后列传》)

冯太后墓——方山永固陵

而冯太后就算死也不做皇帝的附庸,在她之前的皇后都是附葬的,但是她偏不,她选择了远离云中金陵的方山。

就是这么一个自小就有着厚黑的心机与城府的女人,从一个罪人之女到太皇太后,光是“傻白甜”可能吗?光是玛丽苏可能吗?就冲着她牢牢坐稳皇后宝座,还可以避免生太子带来的杀机就知道,她绝对不是一个被人诬陷杀了皇后,居然没有办法光会哭的傻女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电视剧 太后 网络小说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准备好为同志们挺身而出了吗?”“YES!”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