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质疑幼儿过万圣节:文化转基因 戕害儿童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6-11-03 19:59

【观察者网综合】幼儿该不该过万圣节争议不断,巧的是今年万圣节与我国传统三大“鬼节”之一的寒衣节是同一天,但似乎全国各地幼儿园只布置儿童过“洋鬼节”,却忘了传统节日。对此11月1日,中青网发表评论称,学校本应传递传统文化正能量,却“大张旗鼓组织儿童过鬼节,戕害儿童成长”。今天(3日),该媒体再添一文怒评,“同为传统节日,却冰火两重天。幼儿过鬼节,美其名曰文化体验交流,实则是在转基因。”

评论《幼儿过鬼节谁该担责》称,通过节日感受不同文化,本身也不是坏事。然而当这种“时尚”被当作教育的主题内容,灌输给对文化尚未有清晰认知的儿童,尤其是在浅层次的形式理解加上媒体炒作、商业泛滥,则会演变为低龄化的“恶俗”的狂欢。

同时,另一篇评论《幼儿过鬼节是在转基因》表示,大张旗鼓过鬼节,让幼儿过早淹没在西方文化氛围里,在基础教育中被人为地侵蚀甚至是隔断了传统文化滋养,会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附中青网评论全文:

幼儿过鬼节是在转基因

10月31日,农历十月初一,万圣节最嗨,寒衣节最伤。同为传统节日,却冰火两重天。

洋节日又一次“成功”占据国人视野,成为当天“主流”。中小学校、幼儿园也趋之若鹜大张旗鼓地欢度,本土节日鲜有人问。

幼儿过鬼节,美其名曰文化体验交流,实则是在转基因。

作为一种文化建构,传统节日并不单纯是为了满足人们娱乐需要,更是为了进行深度文化整合。在表达人们共同情感的同时,进行的是一套完整的文化认同仪式。

正如人类拥有遗传基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基因。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中华文化记录着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语言、艺术、思想、文化、历史,彰显着国家的精神。正是借助传统节日特有习俗仪式的从小熏陶,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精神基因才能代代相传。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人生的第一份教育,一切的细节,都会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从小就嵌在脑子里,将会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大张旗鼓过鬼节,让幼儿过早淹没在西方文化氛围里,在基础教育中被人为地侵蚀甚至是隔断了传统文化滋养。本土文化无所依附,失去滋养,外来文化逐渐浸蚀并与之对垒,就必然会产生文化惶惑甚至自卑。如此,怎能激发年轻一代对对本土文化的狂喜和热爱?文化自信又从何谈起?没有了文化自信,又何谈文化安全?

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华《十条禁令》中提出,“—定要尽—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了一半。”“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文化侵略和意识形态颠覆之心昭然若揭。幼儿过鬼节,坠入彀里而不自觉,必须警惕!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专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教育内容明文规定,细化到类,可谓用心良苦。但有规定更须有严格落实。幼儿过鬼节,明知其道而反行之,必须警醒!

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深铸,就必须从小学习,使其成为深刻的文化记忆,并助推形成一个人基本的文化人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乃至精神信仰。根深才能叶茂,深种基因,才能代代传承,从小浸润,未来才能够携载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奋斗前行。

正如民族复兴的进程里,必须把文化之根留住。幼儿的课堂里,必须把传统文化留住。传统文化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幼儿过鬼节该谁担责

万圣节是什么鬼?

10月31日,国内很多学校甚至是幼儿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主题活动,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作业,为这个节日做足了功课。一个原本属于西方的宗教节日,在“文化交融和包容”的大框架下,摇身变为中国儿童教育的课程之一。

洋节日走进中国,并不是新鲜的事。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融互动频繁,各国各具特色的“节日文化”逐渐被他国所接受并喜爱,网络的发展更助推了这种交流的进程。

过洋节成为一种“时尚”,并且逐渐成为人们在沉重的工作之余的一种重要消遣方式,本无可厚非。通过节日感受不同文化,本身也不是坏事。然而当这种“时尚”被当作教育的主题内容,灌输给对文化尚未有清晰认知的儿童,尤其是在浅层次的形式理解加上媒体炒作、商业泛滥,则会演变为低龄化的“恶俗”的狂欢。

节日是文化的载体,代表和蕴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追求,渗透着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情感基础,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借助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是每一个节日的意义所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载体,学校担负着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言传身教,学校及其老师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对待节日所持的态度,对未成年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从幼儿园起,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庆祝万圣节,不论初衷如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认知体验恰似一张白纸的儿童,处于对自己生活区域、自有节日懵懂无知的启蒙阶段,对外来节日营造出的西方感,完全是不加分辨、毫无免疫的接受。缺少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许多专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则日渐淡漠、流失,成为一种标注放假的红色符号,在文化层面几乎断裂。

万圣节有多惨,只有南瓜才知道。传统文化缺失有多严重,每个人都应知道。

对传统文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将传统文化以及蕴含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未来一代,是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普及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合理地吸收外来文化,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要,以此传递美好向上的正能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照进每个青少年的心田,是为正道。对此,学校责任重大。

但问题是,明知其道却反向行之,大张旗鼓组织儿童过鬼节,戕害儿童成长,试问,该谁担责?儿童过鬼节,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的明显缺失,在教而未教,敢问,由谁负责?

新闻链接

幼儿过万圣节:商家高兴数钱 家长叫苦不迭

除了文化意识层面的影响,也有媒体关注到被捆绑消费的家长群体。孩子过节,家长掏腰包布置教室,购买节日道具,另外很多布置给孩子的任务,孩子根本不可能完成,只能麻烦家长,让部分家长们叫苦不迭。

广州一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到万圣节原汁原味的乐趣,特地让家长陪孩子做南瓜灯。据《南方日报》报道,有家长认为这是难得的亲子时光,但也有家长认为,“试问哪个小朋友可以自己做南瓜灯?晚上加班回家已经很累了,还要花几个小时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任务,真是难为了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

一南京幼儿园家长也发帖抱怨,“外国的鬼节也要过,还要带万圣节的服装和道具,我就呵呵了,是不是冬至也要带纸钱去幼儿园烧呀?”

在《扬子晚报》记者的采访中,一些家长更对幼儿园的这种“崇洋”教育表示不解。而节日过后,浪费也比较严重。很多东西本来可以反复利用的,但是基本上用过一次就丢了,明年又要重新买,有家长表示这是明摆着折腾和浪费。

据中青网记者在广州部分街道区域调查,南瓜灯不易存放,大部分在节日当天用过就会被丢弃。

万圣节最高兴的当属商家,一摊主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现在什么万圣节、感恩节、愚人节、复活节“节节高兴”,做洋节的生意怎么都能赚,过去只是大学生喜欢的新鲜玩意儿,如今很多小孩子的家长也来赶时髦,赚的都是家长口袋里的钱。

让幼儿过鬼节,孩子能接受吗?

在《扬子晚报》的采访中,一家长表示,“这鬼脸太丑了,大人看了都有点怕怕的,更何况孩子呢?”比较令人关注还是台湾一家长给小朋友画了一个比较传神的“无脸男”妆,有小朋友远远躲开,有的甚至被吓哭。

在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中,一家长表示,“孩子回家吓的一直做噩梦”,有些装扮大人都深觉惊悚,又何况是年幼的娃娃。有调查显示,“洋鬼节”过后有不少的孩子需要接受心理调节,而孩子受惊,最后还是需要父母来收拾烂摊子。

教育专家:幼儿过洋节,要挖掘“正能量”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杜悦艳认为,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组织的每一项活动,对孩子的认知都是一种启蒙引导,一定要合理地吸收外来文明,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需要,以此来传递美好向上的正能量。

而另据《南方日报》采访,广州一幼儿园园长认为,低龄儿童“过洋节”是一把“双刃剑”。好处在于能够多元接触不同文化,丰富家长孩子活动,坏处则在于由于幼儿的身心正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而且万圣节在中国又缺乏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否能真正地感受到节日的乐趣、理解节日的积极意义,还有待考证。

(观察者网综合中青网评论、扬子晚报、南方日报、新华社等)

责任编辑:弘毅
儿童 幼儿园 万圣节 魔鬼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等发起301调查,商务部:一错再错

“令人鼓舞!无法想象没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

德最大反对党也来华:德国危机,中国紧盯

“我们坚持自由贸易和竞争,没感到中国车企的威胁”

美西方再挥舞制裁大棒,还要中国“协助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