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观网|中国家庭教育难题: 93%的受访青年与父母存在沟通障碍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8-29 16:18

【观察者网 文/张雅琦】昨天的观察者网关注了一位成绩第一的10岁男孩。奥数、围棋、轮滑样样精通的“完美孩子”却吐槽自己爸妈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只因父母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都没法满足他所想要实现的人生规划。

总而言之就是,“我努力优秀,是为了自己能早日脱离无能无知的原生家庭。”

这位10岁小学生种种现实功利,甚至可以说冷血的想法,让观网的读者有些难以相信。

qzuser解读
相信这篇文章的,还是先把自己的智商提高一下吧
百谬生解读
这个营销号做得漂亮啊
小桥流水人家解读
编新闻的毒鸡汤

不过,还是有同学表示,虽然新闻里10岁男孩的事情真假难辨,但是拥有这种现实想法的早熟孩子并不少见。

LENS解读
题外话: 好多人认为小孩子的思想达不到这么现实尖锐,其实是自以为是,大大低估了许多小孩。排除掉自身资质这一选项,在童年时代,小孩子一般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加之现在接触多元信息轻而易举,所以在10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好些人就已经有了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粗糙的思考,虽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但仍是有许多独到见解的。 这没什么奇怪的,而且从小到大我见到的还不少。

即使10岁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和父母在教育方面的矛盾终究还是会逐渐显现。

Jackpot解读
我十岁的时候没有这种明确的想法,大概十六七岁的时候有了。我的家庭条件不如文中小孩的家庭,假期没那么多钱参加业余爱好班,基本都是去学校补习。我父母都是老师,在那个时候就是教龄近20年的老师。所以他们毫不隐晦地向我传达出一个概念:我们都是带出来过那么多学生的人,很懂什么年龄的孩子该学什么该做什么,所以你只要按照我们说的做就行了,反抗就是你的错。因此现在回望我的成长历程,我感觉我的叛逆期比教科书中的描叙长得多。
即使我现在都快奔三的人了,在很多方面我仍不愿意和他们沟通,因为我的想法和他们的想法一碰撞,就是矛盾的起点。到时候谁也说服不了谁,剩下的只是不愉快。
文章里面或许有不少失实的地方,但其反应出来的问题却不是杜撰出来的——父母因“都是为了你好”的理由,确实过度干涉或者无视了孩子自身的意愿。或许这些意愿本身微不足道,但是被无视或者否定之后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却很大。我高中或者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谈及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教育问题事,基本上都是一个观点:父母养育我们确实很不容易,我们要报答他们,但是他们很多想法却跟不上我们这一代人,所以在很多我们个人的问题上,我们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会发生冲突。
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思想方面的教育,本身就是很难的事,就像一个不会捏泥人,想要捏一个精致的泥人。想法特别好,可想做到并没有那么容易,力度太轻或者太重都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捏出来的泥人就会有缺陷。泥人没有捏好可以再捏一次,可是对孩子的教育能够重新再来吗?

提到了家庭教育,自然也勾起了某些同学并不愉快的童年记忆。

G.O.K解读
这算什么?我爹从小就不理我,只会打,就会说你要学习好你是我儿子,学不好就该去哪里去哪里。长大了,我爹干什么?外遇,赌博,给我妈打的头破血流,我想做什么都不同意,只要他不同意我和我妈就不能做,不然就打我,阻挠我,更别提帮我了,他对我妈更不好,因为我妈挣钱能力强,我妈一出去挣钱他就闹,说我妈外遇。但我爹就是我奶奶儿子中最孝顺的,对他家人也非常好,对外人也非常好,但是别人怎么对他的?他有问题回去借钱每一个人给他,包括我奶奶,我大伯,我家人包括我家每个家庭都有几千万资产,他哭着回来,家人安慰他,抓住他外遇原谅他,他要管钱全给他,可那又怎么样,外面人p大点事,都比家里人重要,所以我感觉这种冷漠,我是明白的,我从没因为别人父母比他好,嫌弃过,我悲伤的只是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家人
翔7086解读
我爸也是脾气暴躁又自以为是那种,农村里呆了一辈子,也就是当地中等略偏上的收入,天天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我儿子出生后我妈过来帮忙带小孩,怕他在家里惹事,两个月后也把他叫过来在我厂里上班干些零碎活,结果员工被他赶走好几个,还夸口说帮我管好工厂了,不然我早倒闭了。其实员工有些可能是有点小错误,有的只是不符合他的想法并不一定就不对,我刚开始还迁就着他,毕竟是自己老爸,后来他越管越宽越执拗,我俩吵得越来越多,我把他赶出工厂了,现在还住在家里不过我跟他交流很少,他现在天天去附近一个广场上跟那些打零工的收烂货的扫地的打打牌,吹吹牛。

不过既然要聊令人痛苦的家庭教育,怎么能不说那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呢?

美国电影《危情十日》(Misery,1990)中的安妮被观众认为是“我都是为你好”的“绝杀终极版”。

时间纬度解读
我认为这孩子主要嫌弃的是父母不上进,思想落后,更多的其实是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满。最典型的就是什么年代了竟然还教育“父母不容易,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都要听我的”。他嫌弃的一直都是父母的思想和眼界而已,感觉家长怎么这么不理智,作为大人依旧拥有这么不成熟的思想,甚至都没自己一个小孩子想的明白,说不配做自己的父母,只是恨铁不成钢~如果父母能想明白他想的东西,事情就变成他和他父母一起努力得到更好的生活。这父母在孩子拿第一的时候能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在工作岗位,专业领域有没有取得能让孩子骄傲的对他人说“我爸爸/妈妈可厉害了,是他们单位这方面的专家,带领团队攻克了技术难题/是技术竞赛第一/发表了多篇论文/又取得了很有含金量的资格证”等等的工作成就。前几天才看到一句话,父母…都喜欢拿孩子跟好的比,拿自己跟差的比…

欧洲电影《海洋之歌》(Song of the Sea,2014)中的奶奶对自己的价值观念持有高度的自信。

黄金水岸解读
“父母不容易,我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都要听我的”或者“我为你好难道有错吗?”。这样的父母对子女的说话绝不是个案,相信我,鄙人曾经做过校园心理辅导老师。很多的孩子,特别是初高中的孩子,对我倾诉过这样的问题。他们常说:老师,难道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爱就是错的吗?明明他们(指父母)的爱已经伤害到我了呀!对于这样的情况,我甚至都没什么好劝解的话语,只能用减压法或者移情法转移孩子在这方面的负面情绪。跟家长交流的时候,家长斩钉截铁得说:老师,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走过弯路,我绝不能让我的孩子走弯路。听到这话我都苦笑不已,人生的成功不都是从走弯路里走出来的吗?哪有一辈子都没行差踏错的人生啊?这样想的父母跟那些穿越小说里重活一遍的人又有什么分别呢?
不知道你是否记得曾经有个新闻,说山东的一个母亲毁了儿子十几次的工作,目的就是想让儿子考上公务员当官,她一再声称是为了儿子好,可到头来儿子想方设法“消失”,想方设法“隐姓埋名”,最后一次儿子被警察以“失踪人口”的名义找到之后,见到自己的妈妈竟然说“我恨你!”你觉不觉得,这种母爱令人毛骨悚然?

丹麦电影《总有一天》里,艾尔玛向寄宿学校校长说出自己想当宇航员的梦想,被校长掌掴。

丹麦电影《总有一天》里校长对于自己暴力行为的解释。

这种令双方都痛苦的教育方式可能还是由于沟通问题。

取名困难症解读
固然有一厢情愿的父母,但反过来看,这说明他的父母沟通没做好,小孩子的三观来自社会和网络。看似考虑得清楚,也不过是在别人的抱怨中有样学样罢了。你问他学英语出国留学好在哪里,打算做什么职业。估计他都未必有想法。这是两种思维习惯碰撞的结果,一种是老一辈的父母觉得教育孩子的,就要无条件接受。毕竟出发点是好的,孩子反驳就是顶撞,这是家庭的父子阶层规律,是上对下。另一种是现在小孩子的人权平等意识,觉得除非你用道理说服我,强制什么强迫我接受,是不尊重我的个人权利。加上一些人成天媒体里炒阶级,社会黑暗,父母对小孩的管制不平等,小孩子的敏感情绪越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无规律不成方圆,撑着双方没有利益引发的情绪冲突前,把规律写下来和小孩商量好。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样他犯了,心理清楚违约,至少没了顶撞你的道理。现在很多家庭都没了家规这种东西,平等意识作用下,父母要么过度小心的维护孩子的意识,要么强制贯彻自己的想法。结果都不怎么好。

不要说本身交流能力仍在锻炼中的小孩子了,就连成年人跟父母沟通也是困难重重。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2017年对2001名18至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的受访青年与父母存在沟通障碍,其中9.5%的受访青年坦言非常严重。51%的受访青年表示“有些障碍”,32.5%的受访青年表示程度较小,仅7%的受访青年表示不存在沟通障碍。

交流的话题主要集中在子女学习工作(57.2%)、子女日常生活(55.5%)和父母的健康和生活(53%)。自己的想法、观念(41.9%),自己的兴趣爱好(25.8%),深层次思想问题(13.5%)则聊得较少。

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在《焦虑的意义》中写到:“‘爱’不是被当成克服个人鼓励的建设性方法,而往往被当成是自我扩张的手段,我们为了竞争的目的而利用爱,......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我们因为孩子在大学得到的奖励,或以其他形式为家族增光,就对孩子另眼相待。”“但当它是在泯灭个性的竞争架构下进行时,这样的追逐反而会增加孤立感和敌意,也因此会使人更加焦虑。”

而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张雅琦
家庭教育 父母 子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