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事务》:苹果公司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0-19 07:51
【翻译/观察者网马力】最新款的苹果iPhone手机已于9月12日发布,苹果手机永远是媒体的宠儿,这并非偶然。每一次新款iPhone手机的发布都会引发一阵全世界各路媒体争相报道的狂潮,它所应用的最新技术甚至有能力对相关领域内全球技术经济的版图造成重大影响。
其他品牌手机所应用的技术是逐步升级的,这意味着这些手机品牌对全球技术经济所施加的影响是逐步累积的。而iPhone手机则不同,与其说苹果公司每年发布一款新的iPhone手机,不如说这家公司每年都会为全世界带来一个新的手机生态系统。每一部新款iPhone手机都会开启一个全新的技术经济领域,从科技巨头脸书(Facebok)到iPhone手机所涉及到的众多硬件制造商乃至IOS系统App(指“手机应用”——观察者网注)开发者等全球数千家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能从一款新的iPhone手机中获利。
美国《外交事务》网站9月12日刊发文章《中加梦——苹果、iPhone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i经济圈”与中国
苹果公司不断刷新手机产业的面貌,这使其成为全世界利润率最高的公司。这家公司所创造的经济体系横跨太平洋两岸,从美国加州到中国四川省,亚太地区极其广阔的地带都是这一经济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将其称为“i经济”(i-economy),因为该经济体系内的众多公司都严重依赖iPhone手机以及该手机所营造的技术生态系统。
虽然亚太地区“i经济圈”以智能手机为核心,但实际上这个经济圈所涉及的领域已远远超出了手机制造本身,经济圈内众多公司的生存都要依赖于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这些领域不但包括IOS系统的App开发,甚至还包括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网络搜索、叫车服务、餐饮外卖、图片以及网络金融等等众多产业。所有这些产业都已经或正处于转向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的进程之中。
从本质上来说,“i经济”并无任何地域色彩,然而实际上“i经济圈”与亚太经济圈基本是重合的。当然,“i经济”诞生于美国加州的硅谷,加州是“i经济”的创新中心,也是“i经济圈”利润最丰厚的地方。然而,微软和亚马逊的总部在西雅图;索尼和任天堂是日本公司;韩国的三星和LG既是苹果公司的竞争者,同时也是其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台湾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大本营之一,台湾的富士康、和硕两家公司正在以中国大陆为基地组装iPhone手机以及苹果公司其他产品。
事实上,“i经济”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中国息息相关。在过去30年里,“i经济”从中国看似无穷无尽的廉价而高素质的劳动力中获得了强大的驱动力。如今,中国更是成为美国加州之外另一个“i经济”中心。其背景是,“i经济”最有价值的部分正越来越集中于软件产业,而非硬件制造业。中国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公司在规模和盈利水平上已经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竞争对手的全球互联网巨头。除了中国,还没有哪个国家在“i经济”的发展上如此接近美国的水平。
用一部手机撬动周边生态
以手机出货量来计算,世界上每100部手机中,有20部是iPhone。但决定iPhone手机地位的并非手机本身,而是围绕iPhone所形成的一整套价值链。iPhone手机运行IOS系统,与谷歌公司开发的安卓(Android)系统不同,IOS系统仅在苹果产品平台上运行。由于安卓系统的开放特性,而且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品牌众多,一些安卓系统的App在IOS系统中是没有的。可即便如此,为IOS系统开发的App所创造的价值却达到了安卓版本App的两倍。谷歌的安卓系统胜在App的数量,而苹果的IOS系统却以App创造的价值取胜。
另外,由苹果公司率先推出并在iPhone手机上获得成功应用的多点触摸屏(multitouch display)和动作传感器(motion sensors)等创新技术如今即使在最入门级的智能手机上也得到了普及。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在中国最畅销的几个手机品牌。Oppo和Vivo位于中国最具人气的手机品牌之列,虽然它们使用的都是安卓系统,不过模仿的却都是iPhone。中国步步高集团是Oppo和Vivo两个手机品牌的拥有者,该集团制定了一项战略——要一直紧跟苹果的发展步伐。步步高集团的董事长段永平是一位颇具魅力的企业家。他坦言,自己使用iPhone手机,而且还购买了苹果公司的股票。
与Oppo和Vivo不同,中国手机市场的领导品牌华为制订了与iPhone正面竞争的策略。华为手机甚至在iPhone之前就采用了后置双镜头技术。在中国,华为手机的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苹果;即使在全球市场上,苹果的销量在华为面前也甘拜下风。不过,在采用了尖端技术之后,华为在盈利上遇到了困难。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净利润总额的70%至90%都属于苹果公司,而华为公司在手机业务上仅仅是不赚不赔。
虽然中国的手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销量,然而这个国家真正的科技领袖却属于另一个行业——互联网公司。由于“网络长城”的存在,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无法使用美国的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和谷歌(Google),然而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公司却出乎我们的意料,它们已经成长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甚至技术也最先进的互联网公司。当然,他们仍然是苹果所营造的“i经济圈”的一部分。
阿里巴巴可以被理解为是中国版的亚马逊(Amazon),这家公司自称已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阿里巴巴的利润虽然还大幅落后于沃尔玛,但已经是亚马逊网站的两倍。随着中国人的消费行为逐渐向网络转移,阿里巴巴的销售额近些年增长极为迅速。不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人们应该谨慎看待该公司的销售数据。
百度可以被理解为是中国版的谷歌。这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搜索引擎和视频服务。与谷歌相同,百度公司也非常依赖人工智能技术。不过与谷歌不同的是,百度尚未将自己在搜索市场上的绝对优势转化为大规模的盈利。当然,搜索业务还是帮百度赚得了一些利润。
腾讯原本被视为中国版的美国在线(AOL),不过与美国在线不同的是,腾讯一直是一家独立的公司,而且发展得相当不错。腾讯公司最有名的产品是即时通讯软件QQ,不过同样由该公司推出的微信却后来居上,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及周边地区领先的社交软件。另外,腾讯公司推出的游戏产品在市场上也相当火爆,腾讯已经借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游戏制作公司之一。
另外,中国还有其他几家较有影响力的社交网站,包括与脸书类似的人人网以及与推特类似的新浪微博。
上面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推出的手机应用都有安卓和IOS两个版本。与世界各地一样,中国的“i经济”也由苹果公司主导,这并不是说苹果会对“i经济圈”内的众多公司直接发号施令,事情的真相远非那么简单。权威的科技市场分析专家本·汤普森(Ben Thompson)指出,在中国,人们一般通过腾讯推出的微信平台接入手机网络,该手机应用的功能十分强大,除了最基本的社交功能,人们还可以通过微信购物、缴纳水电费、扫二维码支付、预约出租车、购买机票、订外卖、订酒店、为信用卡还款,人们甚至还能通过微信购买理财产品。无疑,这将严重损害苹果公司对“i经济”的掌控力。最近,苹果与腾讯就微信支付功能的佣金问题而产生的矛盾表面化了,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人们的传统观念——只有苹果才有资格定义何为手机,只有苹果才有资格告诉人们能用手机做哪些事情,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是如此。
下面以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iPhone 8为例进行说明。据报道,这款手机的最大特色是应用了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这项技术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手机的快速解锁,指纹识别技术将成为过去。可即便如此,科技市场分析专家们认为,聪明的手机应用开发者们暂时还不会太过积极地将前置的人脸识别技术与后置的双镜头结合起来以开发出全新的娱乐或办公应用。不过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们一定会抓住这一机会,他们会与美国同行们同时推出基于这一新技术的手机应用更新。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也许不会对华为追赶苹果产生太大促进作用,不过这对中国“i经济”的未来将意义重大。
中国经济的新版图
在中国,旧的增长模式已经达到了极限,几乎已经没有新的潜力可挖。落后产能的庞大规模拖累了经济,而自然环境也已经不堪重负。在钢铁、化工、纺织乃至消费电子领域,中国向价值链上游攀登的努力遇到了瓶颈。中国的钢产量已经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他制造业领域的情况也大多如此,中国一国的产量就已占全球总产量相当大的比例。在21世纪的今天,在这些传统产业上,已经没有多少新的价值可供中国挖掘了。
21世纪的经济增长点中有很多都附着在“i经济”的价值链上,而且并非如手机制造那么显而易见。截至目前,我们还看不到这些增长点的增长上限。如果中国公司能够从智能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价值,那么他们便不再有必要费尽心力以价格优势抢占全球手机市场。虽然中国公司有14亿人口国内市场的巨大优势,但他们距离真正挑战美国互联网巨头的日子还十分遥远。我们已经看到,他们仅仅通过学习美国公司的一些做法就能获得可观的利润。但目前似乎有一种趋势正在形成,这些中国公司不会仅仅满足于做美国同行的模仿者,他们正在努力促成与美国公司在技术上并驾齐驱的态势。
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国的“网络长城”堪称是全球最大规模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是推动美国对华出口的最大障碍。这是美国的问题,却是中国的机会。当中国手机公司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与iPhone 8争夺市场份额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却在盘算着如何从iPhone 8带来的机会中获利。从苹果不断进化的生态系统中,中国互联网公司可能已经看到了苹果公司自己都未曾觉察到的机会。他们知道,苹果公司在iPhone 8上应用的最新技术将很快出现在华为、Oppo和Vivo的新款手机上,他们的商业机会不会仅仅局限在iPhone用户这个十分有限的群体中。
2012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鼓励中国人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民族的复兴。中国互联网公司也有自己的“中国梦”,他们的目标是成为美国加州同行那样的互联网巨头。新技术也许会助推他们取得成功,不过借助“i经济”的东风取得成功还是比那些依靠制造化工原料或者冶炼钢铁的企业要容易得多。由于中国公司已经深深融入“i经济圈”,这些公司在新一轮发展机会面前绝不会缺席。我们可以将他们的梦称为“中加梦”(Calichina Dream):中国公司不会只是以规模巨大著称,它们还会像加州互联网巨头那样,成为全球最能赚钱的公司。
据《福布斯》杂志报道,2016年,苹果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比中国前十大非金融类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总和还要多。腾讯和阿里巴巴也许在盈利能力上还远远落后于苹果公司,但与谷歌处于同一水平的这些中国公司正在逼近脸书,并已经领先于亚马逊。中国的“网络长城”也许使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免于陷入与美国同行的正面竞争,但这在提升中国公司的创新能力方面并无太大帮助。也许正是iPhone的存在,才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新。
(观察者网马力译自9月12日美国《外交事务》网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