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克里米亚半岛战争记忆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7-21 07:33

高原

高原作者

俄罗斯文学研究者,留俄青年学者

如果要理解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执着,那么这座半岛与俄罗斯生死与共的战争记忆一定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19世纪,26岁的托尔斯泰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写下了惊心动魄的《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20世纪,二战的腥风血雨横扫了这座半岛,二战后有十二座苏联城市陆续被授予“英雄城”的称号,以表彰这些城市的英勇战绩,在这十二座城市中,克里米亚就占了两座——刻赤与塞瓦斯托波尔。在如今的克里米亚,有不少以战争为主题的景点和博物馆,算是本次旅行的一大亮点。军事虽不是我熟稔的领域,但笔者还是试着尽量真实地记录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吧。本篇就来讲讲我所看到的刻赤和塞瓦斯托波尔。

刻赤:第一个飘起俄罗斯国旗的城市

刻赤与俄罗斯隔海相望,是我们克里米亚之行的第一站。在经历了上篇文章所述的种种波折之后,我们晕晕乎乎地从刻赤汽车站下车,首先看见的是一辆辆由厢式货车改装成的小巴车。这种交通工具被称为“定线出租车”,也有“苏式小巴”的名称,活跃于俄罗斯和前苏联国家,大多由私营公司运作,其特色是不报站,招手即停,不吭声不停。详细来说,就是在小巴运营线路中任何一点都可以招手上车,也可以在任何一点让司机开门停车,但如果你没有告知司机停车,那么司机就会一路开下去。这样的小巴车随上随下,对当地人来说非常方便,但对旅游者,尤其是不会俄语的旅游者来说却是一大挑战。好在在莫斯科生活了三年的笔者已经摸透了这种交通工具,轻松找到了去往市中心的小巴车。

刻赤汽车站排满了由厢式货车改装成的小巴车

刻赤街边最常见的五层筒子楼

在今年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事件中,刻赤是第一个升起俄罗斯国旗的城市,如今的刻赤城里更是随处飘扬着俄罗斯旗。从小巴车上一路望出去,路边的灯杆和楼房上插满了俄罗斯国旗与克里米亚共和国旗。不过除去这一点,城市的时间像是停在了十几年前的某一刻,此后人去人来,建筑却没有变化过。主干道两边多是苏联时期的赫鲁晓夫式五层筒子楼,城内的道路与建筑也透着四个大字:年久失修。

从笔者到过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来看,不少前苏联国家都充斥着这幅景象,陈旧的楼房填满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东倒西歪,墙皮剥落,显得异常荒凉,而偶尔点缀其中的新式建筑在一片老城中则分外突兀(比如萨卡什维利在第比利斯所建的水晶宫一般的总统宅邸)。

入俄激情已过,大愿得偿,如今的刻赤城里一片祥和。刻赤市中心由列宁像、米特里达梯山和山顶的“光荣方尖碑”组成,这座方尖碑建于1944年8月,被认为是苏联的第一座二战纪念碑。这三样东西原本应组合成一幅肃穆的画面,不过我们看到的是一幅乱糟糟的景象:列宁像前树了一面巨大的俄罗斯国旗,雕像两边搭满了各式儿童游乐设施,辅以响彻广场的动感音乐。适逢周末,当地人在广场上悠闲地散着步。为了避雨,我们到广场边的一家小餐馆吃饭,翻开菜单,发现价格差不多只有莫斯科同类餐馆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顿时感激涕零。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交通、餐饮、门票、住宿等费用都大大低于莫斯科物价,难怪克里米亚刚入俄之时,听闻有俄罗斯人大量购买岛上商品回俄罗斯高价出售,从中赚取差价。

刻赤市中心的列宁像、米特里达梯山和山顶的“光荣方尖碑”

刻赤的“光荣方尖碑”被认为是苏联第一座二战纪念碑

刻赤市中心的米特里达梯山由意大利设计师设计,建于1840年,石头上的裂缝、楼梯上掉落的砖块构成一幅凋敝的景象

1942年,德军占领刻赤,苏军被迫撤离,掩护苏军主力撤离克里米亚半岛的部队被德军包围,随同部分民众共一万三千人撤入暗无天日的阿哲木什凯地下采石场,在缺水缺粮的条件下坚持抵抗了五个月。采石场位于刻赤郊区,在战后几经考察、挖掘,如今开辟成了战争纪念博物馆,是克里米亚最震撼的战争博物馆之一。第二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乘着小巴来到了郊区,远远就看到了采石场门口的巨大雕像。在售票处我们被告知进入博物馆须组团跟随讲解员,而我们两人单独进入将不得不花费一个团的价格。售票员建议我们等待其他游客,我们就去一公里外的刻赤王陵晃了一圈,在回来的时候淋了场突如其来的大雨。

等来了一家五口和我们一起参观,穿着羽绒服的讲解员带我们走到采石场进口,反复提醒:博物馆里非常寒冷,温度常年保持在10度以下,最低将达到6度,请确保您的身体状况可以承受这样的环境,如感觉不适,请一定要提出,我将把你们送回出口。这一番话让浑身湿透的笔者心里一寒,一咬牙一跺脚,还是和讲解员一起进到了漆黑的采石场里。寒冷使得这次参观愈发难忘。

阿哲木什凯地下采石场进口

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情景,采石场里几乎不设灯光照明,也不允许拍照。讲解员发给我们几个手电筒,我们借着手电筒的灯光一路摸向前。

 

采石场里所陈列的一切都是当时的苏军士兵所使用过的真品。锈迹斑斑的武器、铁锅、防毒面具等用具在一片漆黑中显得极其森然。据讲解员说,坚守在采石场里的人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水,每一次外出取水都伴随着激烈交战,以至于有“一桶水、一桶血”的说法。他们也尝试着用钢盔盛接潮湿的石壁流下来的水滴,但这些水远远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用水量,于是他们凿了一口水井。为了不被德军发现,凿井时避免发出巨大的声响,因此进度非常缓慢。这口深达14米的水井有五层楼房那么高,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所面临的重重困难。

在采石场里,人们用钢盔盛接石壁流下来的水滴(网络图片)

采石场如同迷宫般错综复杂,墙上钉有一些电线、轮胎等物品,是为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供人们辨明方向。由于德军使用毒气攻击采石场,在一些较窄的回廊里拉了一些布来阻挡毒气的进一步扩散。随着我们越走越深,气温也逐渐下降,到了温度最低的手术室,我已经冻得瑟瑟发抖。在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采石场里仍需要处理伤员,这间手术室已经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一张手术床,几把手术刀,几个面盆,手术床上方悬挂着防止石灰和水滴落下的白布。

在参观的最后,讲解员将我们带至了士兵的墓地。战后,这里修建了赤红色的墓碑,用以纪念所有在这场战斗中死去的士兵与民众。讲解员提议我们关掉手电筒为逝去的士兵默哀,一刹那,令人窒息的黑暗扑面而来。在那一分钟里,无论眼睛如何适应,都看不到一点东西。在这样的寒冷与黑暗之中,苏军与民众坚持抵抗了5个月,采石场被最终攻破时,除48人被俘外,其余军民全部战死或饿死。

出了博物馆,我们在留言本上写下留言。旁边还有一封签名信,要求荷兰将在阿姆斯特丹巡展的克里米亚金器归还给克里米亚。由于克里米亚入俄一事,荷兰博物馆有意将这些金器交给乌克兰政府,对原本就门可罗雀的克里米亚博物馆来说,此举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我们也在签名信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回廊用布来阻挡毒气的扩散(网络图片)

采石场里士兵休息的地方(网络图片)

手术室,采石场里温度最低的地方(网络图片)

塞瓦斯托波尔:既得此城,夫复何求?

辗转了几座海滨城市之后,我们来到了塞瓦斯托波尔,“传说之城,伟大的命运之城,堡垒之城,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故乡”。与刻赤的破败有所不同的是,塞瓦斯托波尔要光鲜得多。坐拥多个海湾的塞瓦斯托波尔本身就是一个天然港口,在克里米亚战争与二战中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俄罗斯黑海舰队的主基地,城里的大部分居民都多多少少与海军有那么点关系,其对俄罗斯的忠诚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者的俄罗斯友人看来,塞瓦斯托波尔从来都是俄罗斯的,从未属于过乌克兰。

《孤独星球》里这样描写塞瓦斯托波尔:“你很容易明白,为何比起失去庞大帝国的其他部分,俄罗斯会对塞瓦斯托波尔的失守如此痛心疾首……这个城市有大多数俄罗斯城市所匮乏的一切。”这段描写神乎其神,不过笔者还是在抵达塞瓦斯托波尔的几个小时之内就体会到了这一点:小巴车上,身边的乘客耐心地告诉我们应该在哪一站下车;在我们拖着箱子寻找旅馆的时候,身着军服的大叔过来问我们需不需要帮忙,在我们道谢时洪亮地喊出一声“祝身体好!”(一种传统的回应感谢的方式,现在已不多见)。与莫斯科人的冷漠与烦躁相比,这种友好让我们觉得异常愉快。

坐拥多个海湾的塞瓦斯托波尔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港湾

二战期间,塞瓦斯托波尔的房屋几乎全部被毁,在战后重建时,苏联政府用因克尔曼出产的因克尔曼石灰岩建造了大量房屋,街边齐刷刷的两排白色新古典主义建筑使得城市看起来极其干净、有序,这又与大部分俄罗斯城市破败或欠规划的城景形成了鲜明对比。市内的各大广场均以帝俄时代的几大军事将领命名,象征胜利的乔治丝带也是随处可见。

市内遍布各类战争纪念碑,还有让我们觉得颇有一丝怀旧气息的光荣榜。光荣榜上挂着先进个人和先进企业的照片,不仅有市级光荣榜,各区、各街道的光荣榜也矗立在大街上。所有这些再加上俄罗斯人魂牵梦绕的大海,可以说,塞瓦斯托波尔具备了一个理想俄罗斯城市的所有条件。

塞外斯托波尔城市光荣榜

塞瓦斯托波尔随处可见的街头广告:《瞧瞧我们的战士》,纪念参加二战的俄罗斯士兵。

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为保卫塞瓦斯托波尔,在海湾入口凿沉了多艘俄罗斯船只以封锁海湾。此为克里米亚战争沉船纪念碑。

在塞瓦斯托波尔外的南部有一个小海湾,普京克里米亚演讲中所提及的巴拉克拉瓦就在此处。如今这里风景宜人,是俄罗斯人趋之若鹜的度假胜地,但在冷战时期,这个小海湾里曾藏有苏军的极密核潜艇维修基地“K-825工程”。现在这个基地已经开辟成“冷战博物馆”,吸引了不少好奇心旺盛的游客前去参观。尽管刻赤的阿哲木什凯采石场在布展内容上并不输给冷战博物馆,但这里显然要人丁兴旺得多。同样须跟随导览,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为时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大家都听得很认真。话不多说,看图。

 

巴拉克拉瓦的海湾,极密核潜艇基地就在尖头所指的方位

箭头所指的核潜艇基地进口就在这里,外头挂了一块牌子:禁止在水道内游泳、抓鱼!写给大胆的俄罗斯人看的。

核潜艇基地内景,比我们想象中的小,原来该基地主要负责维修中小型潜艇,两边水道大约能放下六艘中型核潜艇。

进基地须经过一扇扇大门,据讲解员说,这些特制的大门可以经受10万吨当量核弹的直接打击。

装载核弹头的轨道车,现场演示证明,一名小女孩轻轻一推即可沿轨道前进。后面的墙上写着一行字:“不要把知道的都说出来,但始终要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巴拉克拉瓦附近还有一片菲奥连特岬,旅馆店主向我们极力推荐。据她说,以前她曾接待过四位BBC记者,这四位姑娘在塞瓦斯托波尔待了五天,在第一天去了菲奥连特岬之后就再也不想离开了,之后每天都去,说这是“乌克兰最美的地方”。我们将信将疑。俄罗斯人的度假观始终让我们十分费解,比如与我们同住的一对俄罗斯年轻夫妇,从顿河畔罗斯托夫来到克里米亚度假,在塞瓦斯托波尔大约住了有一个星期多,每天去海里游泳。有一天清晨下雨,我们出门转了一天回来,发现他们在旅馆里待了一天没出门。无论我们去到哪一个城市,旅馆店主或出租车司机首先指给我们的都是海滩的方向,这让行程中抽不出一点空来的我们只能报以尴尬的微笑。

费奥连特岬,“(曾经的)乌克兰最美的地方”?勇敢的俄罗斯游客划了艘皮艇到礁石边上,正在礁石上爬上爬下,寻找只属于自己的晒太阳宝地。

对岛上的大部分人来说,今年年初的入俄公投也是一场大胜仗。纪念品摊上早已做起了胜利的买卖,俄罗斯国旗、印有俄罗斯国旗的T恤、普京像等纪念品数不胜数。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印有政治漫画的磁贴,纪念品摊上满满的一墙,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一墙磁贴,强烈建议感兴趣的读者放大欣赏。

当然,此行我们也听到不少反对入俄的声音,有关纠结的克里米亚鞑靼人,且听我下回来讲。

相关阅读:

高原:一路传说,终于到达克里米亚——2014,入俄后的克里米亚游记(一)

责任编辑:张苗凤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