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长带不动股价,光伏企业面临融资扩张难题和产能过剩风险

来源:观察者网

2023-09-11 16:29

【导读】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热度依然不减,供需两端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光伏产业链企业业绩普遍看涨,然而相关个股股价表现低迷。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观察者网,警示行业产能过剩风险的论调频频见诸报端,与融资扩产规划不断矛盾交织,因此难以提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文/夏峰琳 编辑/徐喆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热度依然不减,供需两端高速增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光伏装机达到78.4GW,同比增长154%,接近 2022年全年装机水平。光伏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相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在此背景下,光伏产业链企业业绩普遍看涨。特别是,中下游企业尤为突出。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阿特斯(688472.SH)、东方日升(300118.SZ)、均达股份(002865.SZ)为代表的电池组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高达324.6%、187.8%、183.8%、326.3%、72.9%、171.9%。

纵然上述光伏企业当前的业绩增长不错,但是股价表现低迷。以晶科能源为例,公司股价较一年前下跌38.4%。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观察者网,警示行业产能过剩风险的论调频频见诸报端,与融资扩产规划不断矛盾交织,因此难以提振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

硅料价格下跌,上游业绩增速放缓

光伏全产业链已凶猛扩张两年多,尤其是硅料环节产能跃进。今年上半年,由于供需关系转变,硅料价格猛跌。

硅业分会6月末的数据显示,硅料环节,国内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6.57万元/吨,较去年30万元/吨以上的高位跌去八成;硅片环节,M10单晶硅片(182mm/150μm)成交均价为 2.80 元/片,G12单晶硅片(210mm/150μm)成交均价为3.75元/片,较去年高点跌去六七成。

在此影响下,上游硅料企业业绩普遍下滑,甚至出现归属净利润对半砍的现象。

新特能源(01799.HK)上半年增收不增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1%;归母净利润为47.59亿元,同比下降15.28%。

大全能源(688303.SH)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降。公司营收为93.25亿元,同比减少42.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26亿元,同比减少53.53%。对于业绩变动,公司表示,因供需关系变化,销售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3.44%。多晶硅市场供给量大幅增加,供需关系变化导致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43.44%。上半年,公司去库存策略初见成效,实现销量76833.25吨,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受价格下跌因素影响,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颗粒硅巨头协鑫科技(03800.HK)实现营收209.5亿元,同比增长41.8%;归母净利润55.18亿元,同比下滑20.12%。

相比之下,通威股份(600438.SH)业务多元,成本占优且较早实施了光伏一体化战略,上半年业绩增速虽然放缓,但未出现下滑。财报显示,通威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40.68亿元,同比增长22.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70亿元,同比增长8.56%。

值得一提的是,受价格下跌的影响,不少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其中,隆基绿能上半年计提了19.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接近2022年全年水平,其中17.5亿元为存货跌价损失。

硅片环节,两大巨头TCL中环和隆基绿能上半年保持了不错的业绩。不过,上半年硅片相关营收仅占隆基整体营收的22.5%左右,而隆基并未详细披露分环节毛利率。中环的硅片业务约占整体营收77%左右,毛利率24.88%,较去年同期提升6.44个百分点。而双良、京运通的毛利率则明显下降,业绩表现分化。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7月以来硅片价格止跌回升,硅料已连续涨价6次,而8至10月是光伏装机旺季,终端需求可能逐步回升,产业链下游积极补库存会推动上游硅料硅片价格企稳回升。

中下游业绩增厚,上调全年出货目标

上游硅料价格回落,下游环节也随之降价。光伏咨询机构PVInfoLink数据显示,6月底,P型182mm/23.1%电池成交均价0.7元/w,210mm/23.1%电池成交均价0.73元/w,较去年高点跌去四五成;组件环节,182mmP型组件成交均价1.40元/w,210mmP型组件成交均价1.41元/w,较去年高点跌去三成。

产业链价格下跌,带动了下游装机需求持续增长,也让组件环节的盈利大幅提升,多数组件厂商的净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上半年,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646.5亿元,同比增长28.4%;净利润91.5亿元,同比增长41.7%。无独有偶,晶科能源同期实现营业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60.5%,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324.6%。

对于业绩大涨,多家组件企业均表示,一方面受益于上游硅料供给扩张带动的主产业链价格下行,组件产品毛利率同比修复。另一方面,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电池组件出货量大幅增长。

从半年报披露的数据看,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阿特斯(688472.SH)、东方日升(300118.SZ)以及通威股份(600438.SH)七家组件制造商上半年合计出货量达到140.05GW。其中,晶科能源以30.8GW组件出货量居于出货榜第一,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约27GW,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出货量分别为26.64GW和23.95GW。

简单计算可知,前四家品牌组件出货量合计超过108GW,占比约55%;Top10品牌(含并列)组件出货量合计超过168GW,占比近85%。与之前相比,一线、新一线品牌的市场占比有所降低。分析认为,在产业链价格下降的大背景下,部分一体化企业、二线品牌抢先让利客户,争取订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不过,在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的预期下,头部组件企业也上调了组件年度出货目标。其中,天合光能将全年出货目标由原先60-65GW上调至65-70GW。晶科能源将全年组件出货目标,今年第三季度,其组件出货将环比增长至19-21GW。同时,公司还上调了全年组件出货目标,从60-70GW提高至70-75GW,产能预期同步上调。

业绩向上股价向下,大举扩张下存忧虑

光伏行业炙手可热,从行业来看,国内外光伏装机需求旺盛,光伏行业仍处于高增长状态。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光伏装机达到78.4GW,同比增长154%,接近2022年全年装机水平。华创证券研报指出,硅料供应瓶颈解除,产业链价格快速回落,进一步刺激光伏装机需求,光伏行业预计将延续高景气。

尽管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也相当亮眼,但二级市场的股价却一路下跌。以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为例,三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高达324.6%、187.8%、183.8%,但股价较一年前跌去了38.4%、53.2%、42.2%。

对此,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副主任袁帅分析认为,股价除了受到业绩的影响外还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有时候股价不一定会与业绩同步。光伏产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导致市场对光伏企业的前景持谨慎态度,进而影响股价。

中原证券近日研报指出,光伏行业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目前市场对新能源板块风险偏好较低,资金持续撤离板块,短期难有改观。短期国内市场无论是分布式还是集中式光伏装机需求较为旺盛。经过两年的大幅扩产后,投资者对行业产能过剩存担忧预期。

然而,观察者网注意到,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扩张势头不减。今年以来,光伏龙头企业百亿级投资扩产计划频现。

具体而言,晶科能源宣布,拟投560亿元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规划建设年产56GW垂直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晶澳科技拟400亿元在鄂尔多斯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低碳产业园项目;通威股份拟200亿元在四川乐山建设拉棒、切片和电池片产能等;光伏电池龙头爱旭股份亦在今年加大了组件环节的投入,今年上半年披露规划建设的组件产能就达70GW。

此外,还有不少“跨界选手”官宣大规模扩产。如明牌珠宝拟投资100亿元建设16GW TOPCon电池片产能+4GW HJT电池片产能。

有意思的是,光伏企业一边融资扩产,一边预警行业产能过剩。晶科能源半年报直言,行业扩产已带来了阶段性产能过剩风险。相关企业须从扩规模的传统思路向提高技术含金量转变,同时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管理,控制整体成本。在当前多能互补的背景下,更多关注风光互补、光伏和农业互补、光伏和水电互补等多种能源形式,实现互为补充。

左手是产能过剩,右手是继续融资扩产,如何看待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对此,袁帅则进一步表示,首先,融资扩产可能是为了追逐更多的市场份额,以维持竞争优势。此外,对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来说,融资扩产可能是在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另外,部分企业可能确实预见了市场需求的回暖,扩产是为了迎接潜在的市场增长。

业内人士亦表示,产能过剩为结构性过剩,此轮扩产潮叠加了技术迭代,在扩产的同时,经过市场优胜劣汰后,阶段性过剩的产能会自动出清。

责任编辑:夏峰琳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之旅

“美军还没撤,俄军就把这里占了”

土耳其暂停与以色列所有贸易

菲律宾称在黄岩岛已越过红线?中方回应

以色列警告美国:一旦逮捕令下发,我们就对它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