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华:“造血”扶贫,为何说起简单做起难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0-24 09:19

桂华

桂华作者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桂华】

一直以来,行动者和旁观者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都倡导着从“输血”走向“造血”的理念。受此理念影响,我国政府在开展扶贫工作时,将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一种重要行动手段。据日前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显示,仅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累计向连片特困地区投入农业基本建设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1220亿元,安排林业基本建设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1160多亿元。倡导产业扶贫者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试图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让困难农民不仅脱离贫困,而且还能够致富。

鄂西属于国家划定的武陵山连片贫困地区,该地区山高沟深、地广人稀,交通条件相对不便。过去几年中,笔者曾两次到该地区调研,所调查的几个乡镇都享受过财政资金投入的产业扶贫政策。

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在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下,当地农民经历过好几轮产业结构调整,包括种茶叶、发展核桃、种植药材、发展蔬菜柑橘等。通常五年左右一个结构调整周期,上次是林业部门向农民免费发放种苗,号召农民种植某种果树,下次可能就是农业局向乡村干部下达新作物种植面积。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乡镇都是来来回回折腾几次,最终是农民砍掉半死不活的种苗又回到种植传统稻麦玉米等作物上。

当然也有少部分乡镇村庄成功,比如毗邻三峡大坝的秭归县的几个乡镇,就成功发展柑橘种植产业,最近几年秭归脐橙逐渐在全国市场中获得名声。

果农收获脐橙(图源自网络)

总的来看,政府扶持的特色产业发展是失败居多而成功较少。其实,政府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常失败的教训,过去已经有过多次。比如河南省的很多地方政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学习山东寿光发展蔬菜种植做法。当时农业税费负担重,地方政府下达任务要求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目的是让农民致富,然后政府才容易收税。

学术界曾经一度研究过这个现象,称其为政府“逼民致富”行为。这类“逼民致富”行为基本绝大部分是以失败告终。前几年,我们到河南调查,一些农村干部回忆当年整个乡镇发展韭菜种植业的情况。几万亩耕地上统统种植韭菜,通过行政命令将任务下达到每家每户,甚至乡镇领导干部也要带头包几亩地种韭菜,以做示范。结果到了收获季节,韭菜没有销路,农民开着拖拉机将韭菜拖到乡政府大院,发生农民与政府的激烈冲突。

当前部分地方政府依然热衷的产业扶贫政策,与政府要求农民种韭菜行为,在性质上很相似,都属于行政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专项资金扶持,农民通常不需要支付种苗成本。一些农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政府免费发放的种苗领回家种植。但是结果却与种韭菜相似,基本以失败告终。我们在鄂西看到农民将前几年政府引导的发展种植的果树砍掉当柴烧的情况。

农业产业扶贫较难成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受到自然条件限制,二是市场规律影响。

先说自然条件。比如,湖北秭归县的很多乡镇都推行过柑橘种植,但最终只有几个乡镇和村庄成功。我们调查的某个村庄被称为秭归脐橙第一村,这个村有四五千亩荒山,过去几乎是不毛之地,恰恰种出的脐橙品质较高。这个村的农民最近四五年迅速致富,有几个村民组是几乎家家户户购买小轿车。这个被称为秭归脐橙第一村的村庄,也只有一部分小组恰好地处海拔300—600米之间,适合脐橙种植而致富。其他一些海拔超过700米的高寒村,种植的脐橙口感不好且容易受冻害,这些高寒小组的很多农户依然贫困。

很多地方往往是全区域推广某个产业政策,殊不知只有在一定自然条件下才能产出高品质的特色产品,“橘南枳北”的道理不可违。地方政府执行上级政策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是试一试,但是对于农民却是折腾。上面那个村的农民运气好,碰巧适合种植柑橘,因此才敢号称自己是“第一村”。不是所有的村都有这么幸运。

比自然条件更加关键的限制在于,产业结构调整还要受到市场规律支配。

最近几年秭归脐橙的市场名气越来越大,一个重要原因是之前比秭归脐橙名气更大的赣南脐橙产量大幅降低。赣南脐橙比秭归脐橙发展的更早,品质也不差,不幸的是近年来很多南方柑橘种植地区大规模爆发“黄龙病”。“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类的癌症,一旦果树感染,就无法防治,并且是区域性爆发。从一棵树到一个果园到一个地区,“黄龙病”发展的速度很快。

今年上半年,我们到广东清远地区调查,当地一个乡镇曾经盛产砂糖橘,前年开始流行“黄龙病”,不过两三年时间,一半以上的果园绝收。因为产量大幅降低,砂糖橘的价格大幅上涨,一些暂时还没有感染“黄龙病”的农户,去年收入几十万元,让我们这些外来调查者大为惊叹。倒是当地一个村支书对此看的很透,他说,“要是没有‘黄龙病’,砂糖橘就卖不出高价钱,你也就看不到赚钱的情况”。

柑橘感染“黄龙病”,半青不红


这个道理用来解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易成功,很是贴切。农产品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供给少,价格自然上涨,种植这种产品的农民就可以赚钱。我们调查发现,秭归农民种植脐橙也只是最近四五年才开始收益很好,其原因是填补赣南脐橙供给不足的市场空缺。问题是,原来种植赣南脐橙的农民已经带着技术开始到福建、广东等地包地包山种植脐橙,未来赣南农民种植的脐橙又有可能重新大规模上市。

因为种植脐橙很赚钱,所以就会有很多人会自然发展种植。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自然会引导供给规模扩大。由于看到种植脐橙很赚钱,这两年开始秭归本地农民不需要政府推动,也是大力扩大规模。秭归农民会这么做,其他地方的农民也会这么做,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会将发展脐橙当做扶贫项目来做。

可以预计,随着脐橙种植规模扩大,未来种植脐橙可能就不会那么赚钱。当然,除非指望只有秭归才适合种植脐橙,或者只有秭归的脐橙口感才好,否则供给扩大会降低产品价格,秭归农民也不能继续赚大钱。

更根本的道理在于,尽管种植特殊农产品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是农业的技术门槛总体而言并不是太高。每个农民都有土地,一旦某个农产品具有“超额收益”,在技术、资金和制度门槛都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其他农民都可以学习种植,还会有地方政府号召、帮助甚至强制农民种植。过不了多久,这个农产品所具有的“超额收益”就会随着市场供需均衡而消失。之前看到别人种植赚钱的,会变成人人种植而都不赚钱的局面。

前不久,我们到湖北某个农场调查,当地一些人种植多年南瓜后总结出一个“铁规律”:“必定是一年赚,一年不赚”。南瓜种植周期为一年,前一年价格好,家家户户扩大规模,下一年必然是南瓜烂到地里没有人收购。一个地方或者一户农民想要打破这个铁律,除非他是特别特别的聪明而具有“反周期”眼光,要么就是指望别的地方总是发生灾害唯独本地年年风调雨顺。然而,这又怎么可能?

在市场经济中欲获得“超额收益”,必然要具有一些垄断条件。农产品的种植门槛不高,这种垄断条件很难获得。因此就不可能发生唯独只有你可以种植,别人不能种植,唯独只要你种植才能卖出好价钱,而别人都卖不出好价钱的好事情。

我们在武汉郊区农村调查发现,当地农民种植蔬菜,无论种什么品种,或者怎么种植,最终都是夫妻两口劳动收益与外出务工基本持平,或者略高一点。其原因在于,假若种植蔬菜比外出务工的收入高很多,则会吸引更多的农民返乡发展蔬菜种植,蔬菜价格随着供给规模扩大而降低,更多农民种蔬菜就变得不赚钱。

总体而言,种植农产品并不具有保障其获得“超额收益”的垄断条件,因此就不可能让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而致富。当前,国家所认定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通常自然条件不好,我们不能指望在这些自然条件不好、交通不便的地区,都发展出那些自然条件好且交通便利地区都无法发展到的农业水平。

除非这个贫困地区恰好运气好,受到大自然眷顾,唯独在这个地方才能够生长出别的地方都无法生长出的特殊产品。这么幸运的地区如果有,也只是极少数。正因为如此,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的“造血”式扶贫,成功的案例不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三农 农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