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鑫诚:台湾人最喜欢大陆哪个城市?知道真相的我热泪盈眶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7-11 07:53

洪鑫诚

洪鑫诚作者

中国社科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洪鑫诚】

一直想做一个小调查,关于台湾人最喜欢的大陆城市。远因是几年前到台湾交换的时候,和一个台湾妹子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那时我问她:“你家人会让你去大陆发展吗?”她先是不假思索地说到:“不会吧,其实我爸蛮绿的。”但还没等我做出回应,她又补了一句:“但上海可以吧。我爸还蛮喜欢上海的。”

这场景简直微妙得有些令人错愕,仿佛在部分台湾人的语境里,上海不是大陆的城市,或至少是个超然的例外。这让当时的我非常好奇,好奇这部分台湾人如何形成此种认知,进而也开始好奇“台湾人最喜欢哪个大陆城市”这个问题本身。

由于这个远因,最近我突然来了兴致,利用社交媒体做这个调查之前,就预感答案大概会出现上海、上海、上海和上海。毕竟后来这几年,也听过不少台湾人对上海的夸奖。而介绍上海的文章,或是关于台北与上海之间对比的文章,更是常常出现在台湾的媒体版面。

所以看起来,台湾人对政治气氛相对淡薄、形象清新且洋气的魔都情有独钟,是个很合理的推论。

不超过两千年的城市都不喜欢!

但在通过私信和公开发文向台湾朋友们征集意见之后,画面可以说是相当精彩,相当超乎既定的想象了。

我收到的第一个回复是距离上海千里之遥的古都西安,这位陈同学还很有力地给他的答案下了三个关键字做注脚,分别是古都、民族风情和大漠。末了不忘补充解释到:“不超过两千年的城市都不喜欢。”

这时我才想起,陈同学对历史兴趣浓厚,平时就研读不少中外历史书目。我们一同到北大访问期间,他几乎把一切空闲的时段都用在探访古迹,从故宫到长城,从颐和园到圆明园……当时每天聊起他的行程,又结合史料侃侃而谈的时候,我都在一旁略感遗憾,想说凭陈兄这么好的脚力,不玩微信运动,真是可惜了。

颐和园

而细想起来,从北京回来之后,他也确实数次跟我提及,说若下次得空,好想去西安走走。不过,我们很快意识到他的意见在台湾可能不是主流。毕竟,在这个年轻世代没少被批评与历史疏离,不少试图逃避厚重感,追求小清新的时代,像陈同学这样对历史兴奋的,恐怕是有点少。他也提到,台湾人比较常去的香港、上海,其实更多属于观光性质。

重庆有浓浓的江湖味,上海不知如何形容

紧接着,另一位张同学的答案又一次离“标准答案”很远,她的原话是这么说的:“重庆,重庆有浓浓的江湖味,我遇到的人都很友善热情,食物还特别好吃,要是有机会,我真想永远住在哪里~”这个因与民国政治息息相关而在台湾广为人知的城市,在她的描述下,全无刻板印象的痕迹,反而充满了亲历的温度。在我直呼特别时,她又记起山城的美好风景,并称自己当时虽然是炎炎夏日去的重庆,却觉得特别舒心。

我仍未放弃对上海的执念,便顺着话茬与她聊起台湾人的上海印象。这才知道,其实张同学的奶奶是浦东人,但这依旧未能撼动重庆在她心目中的地位。究其原因,她认为上海是一个会让人想去工作的大城市,生活感却不那么强,这样的上海让她很难找到什么特定的词来形容。

我不认同上海缺乏自己的味道,就直说到:“但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事实上,外地人很难在上海找到归属感,当然不易体会本地社群真正的味道?”她附和了我的看法,又说上海其实也兼有热闹和安静淳朴的地方。至于这个城市为何成为台湾人常答的“标准答案”,在她看来,“是因为很多台湾人习惯在大都市(生活)。”

在讨论意犹未尽的时候,我的公开发文上不断地跳出新的答案。它们有些非常在情理之中,有些算是“意料之外,也情理之中”,还有些,就纯属意料之外了!

印象里上海全是很美好的样子

评论区里,代表“标准答案”的上海开始收复部分失地,但当战线拉得越长,它显然有点招架不住。

“去过上海跟北京,对北京印象比较好欸!”

“北京,超迷恋皇城气息!“

“比较爱北京。”

……

除了预想得到的京沪之战,一些朋友直接谈起台湾人的“上海迷思”,像是许多没去过上海的台湾人反而更有好感,去过之后的反而有点激情退却。

“虽然没去过上海,但感觉也是上海。”

“去过但没怎么喜欢,可能是因为去之前期待太高。”

“可能是‘夜景’一直印在我的印象里,上海全是很美好的样子。”

看来,台湾人会被认为有独特的“上海情结”,绝非没有道理的。而从去过和没去过上海的台湾人的话语中,反而更突显了上海在台湾社会语境下好到已显得失真的形象。

“银川蛮让我惊艳的”

除此之外,大陆其他城市对台湾朋友的吸引力也不遑多让。

“当然是成都啊!东西太好吃了!”

“西安,十三朝古都,城墙很惊人,台湾的都拆光光!”

西安古城墙

“如果要选生活的地方,我会选厦门或宁波。最喜欢宁波已经拆掉的双桥,还有厦门以前的曾厝垵,可惜现在越来越商业化:(”

“延吉,很酷的城市,像是小首尔,另外有很棒的韩国菜。”

“西宁或兰州,第三名会是大理。”

“锦州,因为娘家在那。感受最深的是辽沈战役纪念馆。”

“上海或武汉,有漂亮的欧式街道就会虏获我的心!”

“我喜欢南京和广州,有其他地方没有的秩序感。”

“杭州和上海都很好,但如果论生活步调的话,喜欢杭州,如果论整体建设的话,喜欢上海。都喜欢耶!”

“杭州。”

“银川蛮让我惊艳的。”

……

银川沙湖

这些答案也足够让我感到惊艳了,或者说,没想到一个出于好奇的小调查带来了一些值得感动的,在平时两岸关系的大语境下不容易被注意到的细节。

让我挂念已久的问题终于有了比较具体的画面,虽然结果并未印证自己先前那种“上海、上海、上海和上海”的预想,却像是意外发现了什么了不起的事。

这些年来,我领教过台湾老师、同学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如数家珍。我知道有一些台湾年轻人还会回到泉州、漳州等等这些开台先祖当年生活和启航的地方,去溯源、回望。而今看过上面那些出现在我发文评论区的鲜活答案,那些或“肤浅”或“深刻”的喜欢一座城市的理由,让人既熟悉又觉得惊喜。

我想这些东西都很具体,很具体地告诉我们,现在台湾的年轻人并不就是“去中国化”的一代,他们有止于想象,或远超于想象的中国认识。又很具体地告诉我们,在政治、历史的宏大叙事之外,两岸之间有血有肉的、人皆有之的情感和生活,有着难以压缩的张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台湾 台湾年轻人 上海 大陆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