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鑫诚:中国有能力摧毁美国500颗卫星?中国人听了都害怕!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9-29 07:17

洪鑫诚

洪鑫诚作者

中国社科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洪鑫诚】

近期,一篇名为《美智库炒作中国大陆有能力摧毁美国500颗卫星》的报导博得了众多眼球。

然而,报导正文的语气远没有标题这么绝对,只是援引台媒消息,称“美国智库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近日提交了一份名为《外国太空战能力》(按报告内容应翻译成《外国太空能力》更为准确)的研究报告,指出解放军已有能力攻击、摧毁或干扰500颗美国卫星,且还有利用强电磁脉冲攻击美国卫星,阻止美军援助台湾的计划。”

把“攻击、摧毁或干扰”直接省略为“摧毁”,确实是一步到位制造大新闻,但显然断章取义了。那么,这个名字让人不明觉厉的“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是什么来头?开头那“500颗卫星”又怎么来的?我们还得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一探究竟。

《外国太空能力》报告封面

擅长军事安全的“小而精”智库

首先,从其官网资料可知,“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NIPP)是一家位于维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Fairfax, VA)的规模不大的智库,包括CEO、正副主席、COO及学者、分析师在内的专职人员仅17人,比起美国主流智库的阵容相去甚远。其主要依靠政府、企业和私人基金会的资助和契约维持研究和教学项目。而在2014-2016年三期《全球智库报告》(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中的世界智库排名(通常入选不到200家)及全美智库排名(通常入选不到100家)上,该智库也都榜上无名。

NIPP官网截图

纵览其研究阵容,并无普遍为人所知的大牌智库学者。不过,从其目的和使命,以及研究人员的主要背景可见,NIPP专注于后冷战环境下美国的外交和国防政策,其重点研究领域大多涉及军事与安全,前述《外国太空能力》报告,便涵盖导弹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导弹防御政策、太空力量与政策、军备控制等等议题,这些正是NIPP的术业专攻。

因而总的来说,NIPP是一家擅长军事安全的“小而精”的智库,太空领域研究也确实是其招牌。这篇《外国太空能力》(Foreign Space Capabilities: Implications for the U.S. National Security)的作者Steven Lambakis身兼NIPP高级分析师(Senior Analyst)及NIPP旗下期刊“Comparative Strategy”的主管编辑(Managing Editor),并以太空力量及政策研究著名。

并未确切提到中国可摧毁卫星的数量

报告长达99页,为了找到“摧毁500颗卫星”的线索,笔者在PDF中搜索“500”,结果,这个后来经过多次传播成为网红的数字在冗长的文章中只出现过1次,并且出于一句相当平和的客观介绍。

原文是这么说的:“美国现在拥有超过500颗军用及民用轨道平台(即卫星)(The United States today has more than 500 military and civilian orbiting platforms)”,这句话只是在对比各国拥有卫星数的部分提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文中根本没有提到中国目前有能力摧毁这些卫星的确切数字,只是指出中国正在发展各种能够攻击或干扰卫星的军事手段。到了记者那里,怕是二话不说直接取用“500”,才有了后来的那个标题党。

全报告唯一一处出现“500”处

事情算是明白了,但话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中国目前到底有能力摧毁多少颗美国卫星?”对此,这篇报告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对中国的反太空能力及可能对美国带来的威胁却做了极其详尽的分析。

中、俄被重点关注

涉及中国对美威胁的部分在报告的第三章——外国太空及反太空能力的发展,在这一章里,作者依序评估了中国、俄罗斯、伊朗和朝鲜四个被认为会对美国太空能力带来威胁的国家。有趣的是,报告先是引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空军上将保罗·塞尔瓦(Paul J. Selva)的话,说他会将各国对美国威胁的次序按俄、中、伊、朝来排。然而,在逐一展开分析的时候,作者却是按照中、俄、伊、朝的顺序。看来,中国在太空领域成长的速度,已令包括该报告作者在内的美国不少军事专家相当有感。

作者在报告中说到,随着反太空武器及其实际运用的不断发展,美国潜在对手国的领导人们已经相信太空是地球战场的延伸。其中,中国和俄罗斯被重点关注,作者指出,已有证据显示,中俄两国都正在积极发展通过陆基激光(ground-based laser)干扰GPS信号及卫星通信、干扰卫星传感器,以及通过陆基制导导弹(ground-based guided missiles)摧毁轨道卫星等反太空能力。有专家认为,俄罗斯或中国仅需要二十余枚反卫星导弹,就可以对美国的情报、导航及通信能力造成重大伤害。

至于中国现有的太空相关战略与战力,报告的分析可谓细致,除了反太空武器之外,中国自身军事现代化及太空资产的发展也备受重视。在作者看来,军事现代化以及挑战美国信息霸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军事发展的重大优先项,而太空资产很明显地为实现这些目的贡献极大。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所追求的反介入(anti-access)或区域封锁(area denial)战略的一大关键就是在远距离之外阻止其他军事力量的能力。而一旦缺乏太空设备以帮助定位和锁定远距离目标,这种能力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认为,中国的太空能力和美国还有差距,但却正在持续进步,同时对军事现代化乃至经济和科技发展都有推动力,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能让中国能够挑战美国的信息霸权。在这方面,根据美国国防部消息,中国正在寻求利用太空来建立一套实时、准确的监视、侦察和预警系统,同时强化联合军事行动中的指挥和控制能力。而这些,其实就是美军过去已经通过各类卫星建立起来的全天候信息优势。

报告中所附各国卫星能力图表

我们卫星少,但我们能打的多呀!

该报告对中国太空战略的界定,正是一方面通过运载火箭及卫星技术的发展,将更多、更精密的卫星送入太空,从而正面追赶美国的信息霸权。另一方面,就是发展反太空武器,形成对美国太空资产的潜在威胁,让美国在卫星数量和规模上的整体优势同时成为令其头疼的巨大隐患。正如报告中说到的那样:“美国在太空中拥有最多可得的,也是最多可失去的。”

这个观点早在2008年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的一篇特别报告中被提出。那篇名为《中国,太空武器和美国的安全》(China, Space Weapons, and U.S. Security)的报告,是美国方面对中国在2007年反卫星武器的成功试验所作的快速反应,那场试验标志着中美双方进入可以互相攻击对方卫星的阶段。主笔那篇报告的军事专家麦当劳(Bruce W. MacDonald)相当敏锐地提出:“中国小得多的太空依赖度,诚然限制了其军事潜力,却有点讽刺地赋予其近期内潜在的相对进攻优势:比起美国,中国有能力攻击更多对方(美国)的太空资产。”换句话说,虽然我们的卫星比美国少,但要是现在打起来,美国的靶子可比我们多。

在中美这种太空实力对比结构之下,美方对中国反卫星武器的发展风声鹤唳也就不足为奇了。《外国太空能力》虽并未如媒体报导所说炒作中国有能力摧毁美国多少卫星,却盘点了目前中方可能威胁美国太空资产的诸多军事科技的进展,包括干扰发射台、天基动能武器、陆基反卫星拦截器、电磁脉冲等等。作者警示,通过持续发展多面向的反卫星能力,中国将越来越有办法让美国在不同轨道的卫星处于危险之中。2015年底方才成立的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也被他认为是解放军释放更重视太空的一种讯号。

知己知彼很重要

不过,实战可要复杂得多,美国当然亦非束手无策。未来的战争将是地球和太空一体的,双方在地球和太空的攻防力量将被全面调动和考验,每一环节都关乎胜负。美国的导弹防御体系,就是中国的攻击力量所必须面对的劲敌。而来自美国的反太空武器,中国又应如何应对?

事实上,《外国太空能力》给美国政府的政策建议,除了呼吁更多太空项目研究和拨款等整体性方案之外,在攻防两端都给出了针对性方案,包括“积极太空控制”、“太空体系保护和防御”、“太空导弹拦截”等等。如果这些建议发挥作用,美方未来不止将进一步提升其已属霸主级的太空能力在军事攻防中的运用,还将具有预防性地加强应用“太空截击体”(SBIs)等天基导弹防御体系来应对反卫星武器的攻击。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提醒美国政府应该重视太空政策领域的公共教育,提升民众对美国所受太空及国防威胁的危机意识。作者的笔下不止没有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傲慢,反而充满防微杜渐的谨慎。

相比之下,“摧毁500颗美国卫星”真像是捧杀中国。这样的标题固然能令国人为之一振,对于清醒认识对手却并无帮助。面对现阶段仍在攻防两端处于优势的美国,中国反太空武器的发展恐怕远未达到高枕无忧的地步,而我们自身太空防御能力的建设,更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小婷
中美竞争 中美关系 太空竞赛 卫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