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经济学家解读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原因

来源:观察者网

2014-12-16 16:59

杰弗里·弗兰科尔

杰弗里·弗兰科尔作者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经济学家

今年6月以来,油价暴跌40%——这对石油进口国是利好消息,对俄罗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其他石油出口国则是个坏消息。有人把油价下跌归因于美国页岩能源的发展。其他人则认为其原因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没能就供应限制达成一致。

不过,这可不是故事的全部。铁矿石价格也下跌了。黄金、白银和铂金的价格,还有蔗糖、棉花和大豆的价格,都下跌了。事实上,大部分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自今年上半年开始就已下跌。虽然很多具体行业因素影响了各种大宗商品的价格,但价格下降的范围如此广泛——大幅价格波动通常如此——这一事实显示,宏观经济因素正在起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宏观经济因素会压低大宗商品的价格?可能是通缩。然而,尽管通胀率很低,少数国家甚至还出现了负通胀,但一定还有其他问题存在,因为相对于整体物价水平,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下跌中。换句话说,大宗商品的实际价格在走低。

最常见的解释是全球经济减速,它导致对能源、矿物和农产品需求减少。实际上,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增长从年中开始就已放缓,并下调了GDP(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值。

美国却是一个主要的例外。美国的经济扩展似乎越来越明确,此前两个季度预估的美国年度经济增长率均超过4%。但美国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得尤其明显。譬如,《经济学人》去年以欧元计价的商品物价指数实际上上升了;只有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指数在下跌——而这一现象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

我们由此想到了货币政策,其作为商品价格决定因素的重要性经常被遗忘。美联储今年10月已结束量化宽松、来年很可能提高短期利率,人们普遍预期美国将收紧货币政策。

这令人想起一个熟悉的历史模式。1970年代、2002-2004年、2007-2008年的实际利率(根据通胀率调整后的利率)下降伴随着大宗商品实际价格的上升而发生;美国1980年代的实际利率的陡然上升则导致了美元商品价格暴跌。

也有一些直观的理解:当美联储“印钞”时,流向商品市场的钞票推高了商品价格——这些商品的价格因此随着利率上浮而下跌。不过,此间的因果机制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实际利率影响实际商品价格(暂不考虑它通过经济活动水平产生的其他影响)的渠道有4个。

第一,利率的提高使尽早开采大宗商品资源更加有利,降低了可贮藏商品的价格,从而促进了石油泵取、黄金开采和森林采伐的速度。

第二,高利率也使企业保有库存的愿望降低。

第三,投资经理以转出商品合约(这现在已是一种“资产类别”了)、买进国库券回应利率上升。最后,高利息加强本国货币,等额国内货币可以买到更多国际贸易商品(尽管按外币计算这些商品的价格没有下降)。

2014年,美国的利率并未真正上升,所以,这些机制大部分没有直接发挥作用。不过,投机者现在就以提前思维转出商品,期待2015年利率上升;其结果就是把明年的价格上涨前移到了当下。

第四个渠道是汇率,其已在发挥作用。美国货币收紧的前景与欧洲央行、日本银行加强货币刺激措施的举动同时存在,导致美元对欧元、日元升值。自今年上半开始,欧元对美元汇率下降了8%,日元对美元汇率则下跌14%。这都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商品的价格按美元计价下降了那么多,按其他货币计价却在上升的原因。

(杰弗里·弗兰科尔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曾任比尔·克林顿经济委员会顾问。本文12月15日原载于捷克世界报业辛迪加,标题为“Why Are Commodity Prices Falling?”。观察者网王璐菲/译)

责任编辑:王璐菲
大宗商品 原油价格 生产资料价格 货币政策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同马克龙共同会见记者

习近平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小范围会谈

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结束

习近平将同马克龙和冯德莱恩举行三方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