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顿·沃奈克:中国发展与亚欧时代对话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5-11 08:42

卡斯顿·沃奈克

卡斯顿·沃奈克作者

亚欧基金总干事

【2019年4月27日,亚欧基金总干事卡斯顿•沃奈克做客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发表题为“中国发展与亚欧时代对话”的主旨演讲,探讨亚欧合作的相关前景。

观察者网整理演讲稿,以飨读者。】

卡斯顿•沃奈克:

谢谢大家,非常感谢王文老师对我们的介绍。

女士们、先生们,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受邀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为大家做一个简短的演讲,与大家分享有关中国发展与亚欧时代这个话题。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名字叫卡斯顿•沃奈克,以前是德国的外交官。目前我并不在大使馆工作,但是我负责一家从事外事工作的组织,主要为亚欧基金服务。同时我还担任亚欧基金总干事,我的前任是中国外交官张炎,而我由副总干事成为了总干事。亚欧基金是总部位于新加坡的政府基金,稍后我再给大家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更多内容和信息。

这次我受到中国政府邀请,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昨天我参加了最主要的论坛活动,包括开幕式和招待宴会,印象非常非常深刻。

首先谈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我要讲的就是亚欧这个话题。主要包括亚欧的总体情况,东盟的一些情况,再讲一下亚欧会议与亚欧基金会方面的一些内容,以及亚欧时代的发展未来,在这个话题后我也愿意回答你们的一些问题。

亚洲与欧洲

首先我要引用一句话:让亚欧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爱,而是地缘政治的联系。这是马凯硕,新加坡李光耀学院的前院长,同时也是一位外交官,大约20年前在亚欧基金成立仪式上所说的。当时我邀请他做演讲,他说了这句话,我就把它记录下来,他特别提到了亚欧之间的联系。

在欧洲有这么一个问题,亚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对于亚洲人而言,欧洲又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国家之一。亚洲占据了全球30%的土地,而且人口最多,70亿人口中有45亿都是亚洲人,亚洲总共有48个国家。所以从欧洲人的角度来讲,亚洲一般不包括西亚,我们把它称为中东,将其视为一个单独的区域。因此,亚太地区在亚洲的概念中更加凸现出来。

欧洲是什么样的概念呢?欧洲也是人口相对密集的一个洲,但只占了全球土地面积的6%,拥有7.5亿的常住人口与众多林立的国家。将亚欧共同放在一个大洲上,地缘上存在一定的分隔,不是由水路而是由亚欧的山系所分隔,这个山系穿过了俄罗斯和黑海。这两大洲所构成的亚欧版块,占了全球36%的面积,70%的人口。

欧亚大陆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从历史角度来看,欧洲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主导了地理大发现以及早期的工业革命。亚洲则是印度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大部分主流宗教,在五千年中逐渐形成、发展的发源地。13、14世纪期间,亚洲文明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发展,对欧洲文明产生一定的影响。19世纪期间,中国和日本也是全球非常大的经济体。

亚欧不仅通过地缘政治联系在一起,同时也有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丝绸之路不仅仅是道路,还承担起商贸、文化交流的作用。后来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等来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亚洲就出现了殖民史。过去几十年,亚洲地区的贸易和投资发展状况良好,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西方的投资。由此可见,在这一千年的时段内,亚欧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两者之间的交流发展呈指数级增长。

大约是二十五年前的1994年,亚欧会议的创始国新加坡与法国探讨亚欧之间的关系,当时大家都觉得欧洲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文化上、经济上都非常亲密;美国也与亚洲各个国家,包括新加坡、菲律宾等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亚欧之间的联系,除了传统的贸易和投资外,没有更多的交流点。新加坡就找到了当时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提出将亚欧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亚欧高级领导人之间的峰会。

1996年第一届亚欧峰会举办,26个亚欧国家在泰国曼谷召开大会。各国交流彼此意见,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同时决定将会议常设。由此,亚欧会议成为了政治对话的舞台,形式包括峰会与部长级会议。

20多年来,亚欧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是一个双年会。会议吸引亚洲和欧洲高级领导人出席,总共举办63场部长级会议,内容涵盖金融、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领域;举办了有关商界、议会、就业的75个论坛,还有300多场其他会议。

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  图片来源:IC photo

亚欧会议并不是一个国际组织,不像联合国也不像欧盟,不像APEC也不像东盟会议。亚欧会议并未设立秘书处,只是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政府之间的联系。成立伊始,亚欧会议拥有26个成员国,现在已经发展到53个成员国的规模,包括30个欧洲国家与21个亚洲国家。

亚欧会议的成员国家,构成了全球最大的经济圈。可以看到,60%的全球人口生活在这个区域,涵盖了全球60%的GDP,50%的亚洲出口流向欧洲,55%的全球贸易经由东盟成员国完成,70%多的旅游出现在东盟国家。所以亚欧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部长和首脑通过定期地讨论如何更好进行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有关环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防核武器扩散,人口迁移等问题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2018年10月,在布鲁塞尔所举办的亚欧峰会中,女性赋权成为核心话题,各国政府认为向女性赋予更多的权利,让更多的女性参与到工作当中,才能确保亚洲和欧洲社会更有效、更可持续地发展。峰会还讨论了一些其他的话题,例如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和通信技术、电子产品、人工智能都会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到政治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变迁。

亚欧文化交流

亚欧之间的共同交流,包括旅游、商贸、留学,正变得越来越紧密。我们发现很多中国学生到欧洲去学习,也有很多欧洲学生来到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去学习。各国的学者与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我们应当认识到,亚洲对欧洲非常重要,反过来,欧洲对亚洲也非常非常重要,两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进一步发展,我也相信亚欧会议将是一个非常棒的平台。

各国政府领导人深切地体会到政府间联系与合作尚且不足,同时他们也认为非常有必要推动更多的人文交流。所以在亚欧峰会上,我们成立了亚欧基金。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是亚欧基金的总干事,这个组织成立于1997年,主要关注文化、学术交流、教育、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治理以及人权,还有公共健康、卫生经济以及媒体方面的议题。

我们希望做出更多的切实行动,促进普通民众间的沟通和交流。亚欧基金目前已经拥有100多个项目,125个相关合作伙伴,3000个参与机构。但是这还远远不足,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这样才可以鼓励更多人参与到项目和活动中去。

过去几年,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青年人的发展和交流,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欧亚大陆未来的发展。我坚信,大家肯定也非常相信,欧亚大陆的发展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拓展我们的视野和远见。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他们来自51个不同的国家,无论是中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新加坡人、或者是蒙古人、老挝人等等,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这样视野可以拓宽更多。我们发现一些青年项目非常具有影响力,我们也特别重视青年项目,包括一些大学项目与中学项目。让18岁的年轻人独身前往其他国家可能有难度,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与网络课程,让不同国家的孩子和青年人可以充分地沟通、交流、互动。

中外文化交流  图片来源:IC photo

文化方面,我们建立起门户网站来促进艺术文化方面的交流,让他们可以了解另外50多个国家的文化和艺术;我们还有一些旅游项目,让更多年轻人能一起到其他国家走走看看;我们通过更多的对话来促进欧亚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每年举办会议,主要是关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议题;我们打造公共健康网络,来共同应对流行病的爆发;还有人权研讨会进行有关人权的讨论,5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社会代表参与其中。

一般来说,可能很少会有政府官员和NGO代表在一个屋子里讨论人权,可是在我们的平台上却实现了这一点。我们不会举出一些具体的人权案例,而是讨论相对宏观的议题,比如孩子的人权、人权的法律保障。我们打造了一个平台,让人们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想法,进行更多学习,观察其他国家如何看待并且解决人权问题。

地缘政治转变与“一带一路”倡议

放眼亚欧大陆的未来,在过去的几年内,我们已经看到一些非常重大的地缘政治转变。中国正在不断地崛起,不仅仅人口庞大,GDP增速也非常快,最好的案例就是“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个发展的倡议,它包括了建设和投资,重点关注互联互通与合作,涵盖范围主要是欧洲和亚洲,同时也包括中东还有东非、拉美等地。已经有126个国家,以及30个国际组织参与到了“一带一路”倡议中。“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项目规模达到了4.8万亿美元,目标就是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这是习近平主席的原话。

一些其他国家,他们可能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想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但是,无论你怎么看“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最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倡议,任何国家不可能忽视它,也不可能不理“一带一路”倡议,大家对此都已经达成了共识。

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另外一个主要国家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持不理会态度。它退出了多边机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退出了巴黎协议,同时正在退出贸易协定。美国总统特朗普制造了诸多地缘政治问题,质疑全球化,质疑自由贸易,质疑我们在过去70年中所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努力,他也在质疑美国的国家安全以及与亚洲盟国之间的关系。

特朗普  图片来源:IC photo

北约是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军事联盟,突然间特朗普也在质疑北约,对于欧洲人而言,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这么多的事情质疑,让我们也很不解。TPP是美国率先提出来的,而特朗普却撤出了TPP而让亚洲的日本继续推动TPP。中国与美国之间正在进行贸易争端,特朗普却对德国的汽车厂征收关税,同时跟很多其他国家也打响了贸易战。

欧洲是世界第三大角色。但是英国的脱欧,却产生了新的国际变化与偏移,权力中心的空心化趋势逐渐出现。这种趋势迫使亚洲和欧洲不仅要重新评估它们跟美国的关系,同时也要重新地思考自己所在区域在全球扮演的角色。当这些变化在国际范围内发生时,它会形成一系列的挑战,同时也会为亚欧带来一定的机遇。

一方面,我们可以反思自身所在区域扮演的角色,彼此重新看待对方。由于美国已经不再是最主要的霸权者,我们可以重新调整或者是重新构建彼此之间的关系。中国有一词叫“危机”,危代表了危险,机代表了机会。“危机”实际上是机遇的一部分,在一个关键点中充满了变数,在变数的过程中就会有机遇出现。每次危险都会出现机遇,乐观主义者愿意看到好的方面,这是我想要强调的。

亚欧的未来展望

全球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原先由美国所主导的方向正在发生变化。我认为,欧盟可以再次重申自己的立场,或者重新强调自身地位。按照我的观点,欧盟一定要有自己的存在感。它到底代表了什么?欧盟想代表欧洲人做什么?欧盟的价值观又是什么?现在正是欧洲需要讨论的内容。在面临全球挑战的情况下,对于欧洲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重新反思和回答“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去干吗”,这就是欧洲的想法。

与此同时,民粹主义在各个国家内都有盛行的趋势。民粹主义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家为什么要提民粹主义,背后的想法是什么?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威胁。欧盟需要反思自身,过去欧洲一度依赖于美国,尤其是在冷战过程中受到苏联威胁的情况下。如今苏联早已解体,美国又要战略收缩,那么欧洲人怎么办?实际上这也是欧洲人的机会,可以重新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要怎么干?欧盟如何能够团结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的欧洲来为自己发声?欧盟在地缘政治上何去何从?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欧洲人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可以与谁分享价值并且再次结盟?现在正是通过反思和重建寻找解决方法的良机。

这也是亚洲的机会,亚洲也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当然,亚洲人要怎么做、怎么发展,肯定不是由欧洲人来告诉你们。但我认为,亚洲人包括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亚洲人,亚洲不等于中国,中国也不等同于亚洲。中国的人口占了亚洲1/3的人口,但还有2/3的亚洲人不是中国人,我们不要忘记这个问题。我们的问题是,中国在亚洲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还要考虑中国和亚洲邻国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日本、韩国、东盟、东南亚、西亚(中东)。亚洲人彼此之间如何看待?像中日韩之间的三角关系,以及朝鲜核武器的情况,还有东盟与南亚之间,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关系。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一些小岛国,在气候变化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亚洲也应该借此时机重新审视和回顾自己所处的历史进程与价值观念。这样的时机也是亚欧的时机,我们可以重新认识彼此,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对欧洲人来说,目前亚洲看上去非常稳定,至少比美国更稳定、更可靠。亚欧之间没有惊喜,但也不存在弯路,是非常稳定的合作伙伴。有趣的一点是,欧洲每年会举办慕尼黑安全大会,传统来说这个大会一般都是讲欧洲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最近几年里,有关亚洲国家的话题不断出现,这也象征了其重要性。

亚洲与欧洲都需要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已经引发一系列的保护主义。亚欧彼此之间都存在这样的想法,要用新的亚欧联系替换美国,亚洲也有想法希望抓住这样的市场机会,这个机会可能原本属于美国。

中国与德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在过去几年内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替代美国成为德国在欧盟之外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国,中国也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此同时,欧盟是东盟最大的投资者,还是东南亚最大的投资来源,东盟也是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这代表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和投资贸易活动更加密切,在过去几年中,欧盟已经与韩国、新加坡、日本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接下来也正准备与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进行贸易谈判。贸易、投资、货物服务在亚欧之间的流动机会越来越丰富,其背景来自于美国的撤离,欧洲的政治领袖将他们的目光转向亚洲。

亚欧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范围越广大,那么市场成本就会越来越低,进一步促进亚欧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我个人非常乐观、非常看好,但是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我们是德国人,德国人是很苛刻的,所以我们也不能想象得太过美好,尤其是欧洲和中国,大家彼此之间还是有一点担心的。比如说欧盟对于中国的投资还是有点担心,包括经济上的风险,包括国家安全方面,包括核心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的购买。

大部分欧洲人有这样的担心,欧洲仍然不认同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货物进入到欧洲,仍然面临一定的贸易保护情绪。过去一车一车的日本人来到欧洲旅游,现在换成中国人,欧洲到处都是中国人,但是欧洲还没有完成适应。很抱歉需要提及的一点是,中国游客应当要学习一下行为举止。欧洲乐意接纳新文化地区的游客,我觉得这是好的,同样也是文化交流。但欧洲人所担心的问题,也应当得到考虑。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中国与中东欧之间的“16+1合作”领导人会议。“16+1”由中国首先提出,过去是在苏联主导的框架下进行,自2012年起将秘书处移到中国。总体上看,“16+1”标志着亚欧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但是还有一些欧盟国家持怀疑态度,它会觉得为什么只是中东欧的16个国家,而非28个欧洲国家?中国是不是想要分割欧洲?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样一种怀疑论出现在欧洲。

“16+1合作”  图片来源:IC photo

欧洲对“一带一路”倡议也有一些担心,主要是关于这些项目的可持续性,关于环保问题有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我们看到这些项目开展得非常快、非常高效,这是好事;但这些项目是否考虑了周边环境,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这些项目还会产生采购方面的问题,中国公司参与承办这些项目,可以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但是好处却最终主要流向了中国。因此,也存在一定的质疑,中国是否在这些号称双赢的项目中获得了更多利润?欧洲也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个战略并不具有“一带一路”倡议这么大的规模,更加关注的是规则而非结果。它更多地关注基础设施怎么去建,更多关注可持续性。

不同于中美之间的争端,中美双方正在争夺主导权与控制权。欧洲与中国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主要集中于对知识产权问题的关注、对市场准入方面的担忧。欧洲并不存在大国博弈,更多的是对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投资贸易规则的讨论。

我难以预测中欧关系的未来,但我想提三点我的思考:

第一,现在有这么多不确定的因素,是不是也给亚洲和欧洲国家提供了机遇,使得双方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

第二,双方是否可以重申一些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最为基本的原则,比如说多边主义、全球化、国际秩序、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等等这些问题的原则?

第三,亚洲和欧洲国家是不是可以一起去承担新的全球领导人的角色?

我个人对于刚才谈到的问题其实相当乐观,也抱有很大的希望。亚洲和欧洲将会携手共进,讨论各类双边和全球性问题,并找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的聆听!

本文为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徐杨
一带一路 亚欧关系 文化交流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布林肯来华谈的怎么样?是否不虚此行?

“看看,这就是美国的警察”

习近平会见布林肯:中美应彼此成就,而不是互相伤害

“宁愿关闭在美业务也不卖”

王毅见布林肯,对美方提出三个“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