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捷:马来西亚最后的共产党人

来源:文化课

2016-05-24 15:56

梁捷

梁捷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在马来西亚总理访华之际,国际观察家纷纷探讨东南亚是否正转向中国?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矢口否认,又被驳得哑口无言时,他大概忘了马来西亚近年来一直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恐怕更不会知道马来西亚曾经也有过的“红色力量”。今年5月,东南亚问题研究专家、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梁捷在复旦大学举办讲座,带来了长期被遮蔽的泰国南部的一段隐秘历史,文本由澎湃新闻整理。

东南亚问题研究专家、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梁捷。

抗日抗英的马共

2009年4月30日,流亡泰国的马来亚共产党(马来亚为马来西亚独立前的称呼,马来亚共产党以下简称“马共”)原总书记陈平的回国申请,被马来西亚联邦法院驳回,这也宣告了这位曾经马共历史上最著名的共产党人终生无法返回祖国。4年后,陈平客死泰国曼谷他乡,美联社、法新社等国际媒体均给予热切关注。

马共的前身系1926年成立的中共的海外支部,全名叫做“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简称“南洋临委”,当时有党员300余人,全部都是华人。“南洋临委”的主要活动方向如推动工运,一直受广东中共职工会指挥,主要领导成员亦由中共指派。

1930年5月,南洋临委在共产国际代表胡志明的监督下,被改组为马共。但实际上已经处于基本独立发展的状态。二战期间,马共建立了人民抗日军,进行抗日游击战,成为马来西亚抗战的主力。

练习射击的马来西亚游击队战士。

但是因为时任马共总书记莱特是英法的双料间谍,后被日军逮捕后,又成为日方间谍,在莱特的出卖下,马共连遭打击。如1940年5月,马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新加坡秘密开会时全部被英警逮捕,惟总书记莱特例外。1942年9月,莱特召集马共党、军高级干部在吉隆坡黑风洞开会,并将消息通知日军宪兵部,再次使马共高层干部被一网打尽,除远在外地的中委“阿仲”之外,整个马共中央,惟莱特一人幸存。

莱特对马共最沉重的一次出卖,当属日军投降时,与卷土重来的英国殖民当局“谈判”,“同意”解散超过15000人的马共人民抗日军,一举瓦解了马共建立“马来亚共和国”的希望,使英国殖民势力不费吹灰之力,重返马来亚。

马来亚共产党原总书记陈平。

没有尊严的谈判

1945年8月,二战结束,马共结束了对日地下武装斗争,日军开始从东南亚撤退。与此同时,英国人试图恢复大英帝国的荣光,重返过去的殖民地。

在独立运动的浪潮下,马共用罢工、罢课等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双方的斗争越来越激烈。1948年6月20日,英联邦政府宣布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其核心是疯狂镇压马共前抗日人员及其他进步人士。对此,马共决定进行武装斗争,并于1949年2月1日建立了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刚刚接任马共总书记不久的陈平领导马共重返地下,进行武装斗争。

当时的马来亚本土,要求马来亚独立的有多种政治力量,英国人退出势在必行。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英国怎么退?所以英国到处宣扬马共的活动源自外国的阴谋,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运动。也就是说,马来亚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因此英国保留在马来亚半岛的驻军是合理的,就像蒙巴顿将军说的,“是保护,而不是重新征服殖民地人民”。在那“非东即西”两个阵营的冷战年代,只要打出“反共”的大旗,就有“市场”。

因此,亲西方的马来亚当局同样不接受马共。当1955年展开的华玲谈判,本是作为反殖民主义力量的马共向当局释放的一种和解信息,但却因为屈辱的条件,迫使陈平和他的战友不得不再次隐入丛林,重新拿起了武器。

华玲谈判中,马共所提放下武器出山的条件其实很低,若马来亚能够独立,陈平对解散马共亦无意见,但当局却要求马共“投降”,并宣布马共“非法”,其党、军人员须由当局政治部官员审问,审问清楚之前,须关押在扣留营内。

1957年,谈判无疾而终,陈平带领马共转战到了马泰边境的丛林。从此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流亡抵抗运动。

陈平自传《我方的历史》

泰南的马来亚共产党人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马共就一直活跃在泰南三府。

这里山多林密,重峦叠嶂,便于隐蔽;又有铁路直通马来西亚、新加坡,有海港可达中国香港,是国际犯罪集团毒品走私的必经之地,部队易获经济来源;此外,这里政治力量交织,民族矛盾复杂,既有泰共的游击队,又有依靠国外背景、想脱离泰国成立的“北大年共和国”的国土分裂集团。

马共巧妙地迂回于这些矛盾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们尽量避免与马、泰两国地方军政的正面冲突,而且协助泰政府打击国土分裂集团,并在当地开展群众工作,如开办夜校,组织医疗队,为穷苦百姓送医送药,鼓励控制区居民向泰政府纳税,以改善关系,等等。这就使当时颇得泰边境民心的马共得以在泰国的领土上生存20多年。

但是泰国政府不可能容忍国内的不安定因素长期存在。1982年,东盟第15届外长会议强调东盟国家须加强团结,并各自清除国内的不安定因素。

所以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泰国政府开始强力清剿马共。泰国陆军第四军制订出“征剿”马共的“泰南安宁第11号计划”。“11号计划”分三阶段各个击破泰共、马共和国土分裂集团。消灭马共是其计划的第二阶段,时间定在1982年的7月3-27日, 计划24天完成。

武力攻击外,泰国政府强迫泰南地区的居民离开故乡,迁到由铁丝网围起的指定区域,以使他们无法为马共提供支持。这些大大小小的指定聚落地被称为新村。新村政策压缩了马共的发展空间,外部的强敌攻击,加上内部的肃反,马共武装力量逐渐瓦解。

1989年,陈平与泰、马政府在泰南的合艾市谈判,并在《合艾和平协议》上签了字,宣布马共解散。随着马共的解散,这段隐秘在泰南的历史似乎也随之烟消云散,渐渐被人们淡忘。

直到2009年12月初,《合艾和平协议》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举行,那段记忆才被重新唤起。

纪念活动是由前马共人民军成员发起的。在他们的邀请下,泰国军方和马来西亚政府都派了代表前来参加并致祝贺,共同纪念《合艾协议》二十周年。纪念大会的主席台最上方是“《合艾和平协议》签署二十周年纪念会”的横幅,正中一行大字“一心为人民功绩留青史”,而在这两句话的中间,则是那张著名的照片——泰军方查哇力上将、马政府旺西迪拿督和马共的陈平总书记,三方首席代表当年签署《合艾协议》后握手相庆的历史时刻。舞台布景全部是用泰、马、中、英四国文字。

会议开始后,主持人宣布:“为双方在武装冲突中牺牲的人员默哀一分钟”。此时全场起立,肃静默哀。尽管陈平成为了当天的焦点,但是就像前文所述,当时他的回国申请刚刚被驳回。

马来西亚导演阿米尔·默哈末(Amir Muhammad)经过很多历史研究和实地考察,于2006年拍摄完成的陈平传记性纪录片《最后的共产党人》,与陈平的自传《我方的历史》一样,无法通过马来西亚国安部的审查,面向公众传播。

虽然如此,但是陈平拒绝贩卖悲情,他从不把自己作为大历史下的悲剧人物,但毫无疑问时至今日,已经越来越隐入历史的缝隙中的陈平和马共,仍没有得到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梁捷认为,和很多历史事件一样,“只有当事件终结之后,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地看待这段历史。”

责任编辑:谢珊珊
马来西亚 华人 海外华人 共产国际 共产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伊朗外长否认以空袭:除非遭重大袭击,否则不予回应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