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鹏飞漫谈回归20年香港电影变迁:融入内地共创华语电影辉煌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7-03 07:47

梁鹏飞

梁鹏飞作者

影评人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梁鹏飞】

大概每一个70、80后都是看着港片长大的,对香港电影有着特殊的感情。随着90年代后期港片没落,多年来“港片已死”一直是经久不息的论调。如今香港回归已20年,足以让我们看清楚这些年来香港电影的发展变迁。曾经黄金时代的香港电影确实是过去式了,但香港电影的基因融入到了内地市场,一起创造了华语电影新的辉煌。

第一个十年(1997-2006):探索前进

1、

1997年,香港回归。

2015年上映的电影《夏洛特烦恼》中展现了当年香港回归的一幕。这部成本仅几千万的喜剧片是中国电影史上性价比最高的电影,恐怕没有之一。最终票房过14亿,至今仍列中国电影历史票房榜前十。

《夏洛特烦恼》影片中反映香港回归的一幕(图/腾讯视频)

回到历史上的1997年,中国电影市场却是一片愁云惨淡。当时内地市场就不用说了,曾经的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也已是过去式。

1992年是香港电影的巅峰,此后港片产量和票房同步逐年下滑。从下表可以看出,整个90年代,不论是在香港市场还是在包括台湾东南亚的海外市场,港片票房逐渐式微。与此同时,以好莱坞大片为首的外片票房逐年增加。


面对市场这种断崖式的变化,每一个香港电影人都在问,怎么办?

答案是,向北看。

2、

其实香港电影能够在80-90年代出现盛世,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拥有包括台湾、东南亚在内的市场。否则,光靠人口不到700万的香港本地市场,无法养活整个香港电影工业体系。多年来,海外市场票房一直高于香港本地市场。港片之所以没落,失去了海外市场是一个重要因素。至于原因,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香港电影需要北上,恰巧内地市场也需要港片。

曾经红火的内地电影市场也是在1994年左右陷入低谷,年票房不足10亿人民币。为了救市,有关部门决定“每年引进部分世界优秀电影”,好莱坞大片正式登场,港片也随之而来。成龙《红番区》1995年春节首先上映取得近亿票房,此后一年一个,《简单任务》、《一个好人》都取得了票房成功,也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贺岁档。

成龙电影《红番区》是在内地上映的第一部港片,票房近亿。(图/时光网)

1997年香港回归,引进香港电影的速度开始加快。

1998年香港票房冠军《风云》随着这股春风顺利上映。此后,更多香港电影开始进入内地市场,并都取得了不错票房,甚至可以说成为市场主力。说起来,玩商业片,内地正统学院派毕竟玩不过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香港“尽皆癫狂”派。

举个例子,2001年上映的《我的兄弟姐妹》。主演梁咏琪不过是香港电影工业体系里一个相对平庸的演员,论票房号召力和名气,比她大的多了去。但是,这部电影取得2300万票房,当年票房榜排名第6,国产片里排第3。可以想象,香港电影人在内地市场有多大号召力。当时除了冯氏喜剧以外,那些卖座电影大多是香港电影。《我的兄弟姐妹》和其它港片不同,这是一个内地背景故事,更容易为内地观众接受。所以,香港电影人真的很聪明,他们一早就摸索出了正确模式。

3、

2002年是个里程碑年份,经过几年耳濡目染香港电影商业模式之后,内地电影人开始有样学样。这一年张艺谋的《英雄》吹响了中国电影市场化浪潮的号角,国内也正式开始实行院线制,此后陈凯歌等学院派也纷纷开始玩起商业片。2003年CEPA协议(全称为《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签订,正式进入内地与香港合拍片时代,内地和香港电影的合作迈入高峰。

在那几年港片也暂时走出90年代后期的低谷,涌现了《无间道》、《功夫》、《黑社会》系列等一批口碑票房均不错的优秀电影。我称之为香港电影最后的余晖。为什么是最后的余晖?因为这些电影依然是香港黄金时代那批人拍摄,讲述的也是香港故事,还保留了黄金时代的港味。

当然这些电影大多以合拍片身份在内地上映,享受国产片待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时的内地市场弥补了香港电影失去的台湾、东南亚市场,补全了曾经黄金时代香港电影需要的市场基础,这才实现了港片的回光返照。

周星驰、徐克、陈可辛,包括从好莱坞归来的成龙,纷纷北上试探摸索新的市场。当时对于大多数香港电影人来说,一面坚守香港阵地,一面又能够进入内地市场,二者兼顾,是最好的生存模式。

如果内地市场一直像曾经的台湾东南亚市场那样,作为香港市场的补充,大概香港电影会找回曾经的荣光,继续作为华语电影中心。

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内地市场要维持在年票房20亿左右,不要超出香港市场太多。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刚好是香港回归十年。

2006年内地电影市场票房超过26亿,彻底把香港市场抛下一个身位。此后内地市场开始井喷,直到2010年突破100亿。

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增长曲线图(图/人民日报)

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要开始了。

第二个十年(2007-2017):全面融入

1、

从2007年开始,局势已很明显,内地电影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电影市场腾飞已势不可挡,华语电影的中心将毫无疑问转向内地。

经过最初的试探,周星驰、陈可辛、徐克开始融入内地市场。他们相继推出新的作品,不同于以往的香港电影拍片模式,无论是《长江七号》,还是《投名状》和《狄仁杰》,统统是内地资金、内地取景,并大量使用内地演员。

周星驰的《长江七号》是其第一部内地背景电影,此后周星驰电影甚少香港色彩。(图/时光网)

成龙自好莱坞归来,完成《宝贝计划》和《新警察故事》后,也一头扎入内地市场。

香港电影人的融入过程,或多或少都走过一些弯路。徐克的《七剑》和《女人不坏》,陈可辛的《武侠》,都算是具有探索性质的电影。成龙直到《十二生肖》才找回在内地市场曾经的票房地位;王晶和周润发最后还是凭借赌片取得了票房成功。

但不管怎么样,香港最顶尖的电影人才,最后大多彻底融入了内地市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香港电影二线梯队也不甘落后。曾经一直在动作片中给李连杰打下手的甄子丹,最终凭借叶伟信的《叶问》系列跻身一线动作明星;至于一直给甄子丹打下手,最终凭《战狼》翻身的吴京,本身就是从内地去香港发展的动作演员。

陈嘉上借执导《画皮》也在内地市场站稳了脚跟,就算是一直不太成功的林超贤,去年也终于凭借《湄公河行动》打出了一番天地。

香港老一辈著名电影人,要算杜琪峰比较特殊。虽然他也拍过《毒战》等几部试水内地市场的电影,但其身影始终没有跨过来。

香港新生代的导演里面,有点前途的也都在内地市场发展。在《西游除魔》中给周星驰打下手的郭子健,得以执导即将在暑期档上映的《悟空传》;郑保瑞则获得了执导两部《西游》系列电影的机会。

曾经的香港,汇集了全球华语电影人,徐克并非香港人,李连杰等人是从内地去往香港发展,李小龙、陈可辛等则是从美国学成归来。时移势迁,华语电影中心已经北移。

2、

香港电影人如此大规模融入内地市场,到底给中国电影带来了什么?

他们带来的并不全是好东西,像刘镇伟这样没有节操的导演,糊弄出了《情癫大圣》(2005年度票房第9)、《越光宝盒》(2010年度第21)这样的老梗烂片;王晶的《大内密探零零狗》(2009年度第16)等烂片也不遑多让。

但香港电影人带来的影响,更多是积极有益的。徐克为开拓中国电影特效大片模式作出的贡献就不必说了,《智取威虎山》还给主旋律大片打开了新思路;陈可辛的《亲爱的》、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等,无不为中国电影开拓了新题材,创造了新模式。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这批电影人毕竟是久经江湖,多年来他们在片场,在电影制作的所有领域,言传身教,为中国电影工业水平的整体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

至于在票房表现上,多年来,香港电影人参与的电影一直是华语电影的票房主力。

我在《比成龙老了更可悲的是,没有下一个成龙》一文中就指出,后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真正建立起票房号召力的内地电影人,严格说起来,就只有宁浩三人组和乌尔善。

相比在商业市场摸爬多年的香港电影人,内地背景的导演大多数还是显得太学院派。张艺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他的电影镜头画面等各方面都无可挑剔,但讲故事的能力一直是其短板。其他有点名气的导演,像《老炮儿》的管虎、《北京遇上西雅图》的薛晓璐、《烈日灼心》的曹保平、和成龙合作多部电影的丁晟,基本都是出身于北京电影学院,甚至现在还是北电的老师。学院派导演能力肯定是顶尖,但对商业类型片的理解恐怕就稍逊一筹。而中国目前最缺的,就是商业类型片。

内地学院派导演群像,和香港导演相比观众们都知道他们是谁吗?

翻翻目前中国电影历史票房排行榜,前5名有4部离不开香港电影人的影子,前10名有6部是香港电影人主导。

假如没有香港电影黄金年代培养出的这批优秀电影人,假如他们没有进入内地引领华语电影商业类型片,光是靠内地成长的电影人来面对好莱坞大片,市场早就沦陷了。还谈什么国产片票房能占据半壁江山呢?

所以,在谈到港片已死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坚定地认为:港片并没有死,相反,香港电影遗留的优秀种子在内地重新生根发芽,一起创造了华语电影新的辉煌。

3、

2003年签署的CEPA催生了香港和内地合拍片,为两地影人合作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当时,合拍片拓展了两地电影市场的空间,吸引了香港电影人北上拍片。

如今香港回归已20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你只看陈可辛的电影《亲爱的》,根本想不到他曾是一个香港电影导演。周星驰、徐克、成龙的电影都具有很大的格局,当我们谈论他们时,我们说的就是华语电影,而不会在意他是不是香港出身。

所以,现在内地与香港合拍片这一叙述其实有点落伍了。同样是大中华文化圈,至少在电影拍摄方面,没必要区分这个导演那个演员是来自香港还是内地。

但是在香港电影界,依然还有一些人在坚持所谓的“纯正港片”。尤其是香港电影金像奖,要求参评电影必须是在香港作首轮公映的“香港电影”。强调必须要有香港导演、香港公司主投或主创16个岗位满足6个为香港居民。

我在文章《获奖者越来越老,香港金像奖越来越封闭?》中说过,金像奖怀念过去港片的荣光,抱着“纯正港片”的执念不放,固步自封,搞得金像奖影帝越来越老。

这多少有点自欺欺人。就拿凭借《踏血寻梅》获封影帝的郭富城来说,如果他不是主演了《西游三打》和《寒战》系列这些在内地大卖的电影,拿到了高额片酬,又怎么有闲心去拍这么一部友情出演的小成本文艺片?他们如果只拍所谓的“纯正港片”,早就饿死了。

如果当年周星驰、成龙等人没有来到内地发展,会怎样?这肯定是他们个人的损失,当然也是中国电影的巨大损失。

但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历史潮流,浩浩汤汤,只能顺应历史进程而不是逆潮流而动。历史就是这么有趣,恰好香港电影8、90年代培育了一批优秀电影人才,恰巧后来香港电影市场没落,恰巧内地市场开始复兴,这批优秀的香港电影人简直就是为内地电影市场复兴准备好的一样。

20年来,香港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和试验田,取得了很大成绩,后来把先进经验带入内地,全面融入华语电影市场,为华语电影起飞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香港电影是这样,香港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李泠
香港 香港回归 电影 国产电影 周星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

习近平: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

驻美大使谢锋:中国不是雅典,也不是斯巴达

王毅会见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中国永远是最坚定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