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用中学知识建模,理解医保涨价问题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1-14 08:38

马平

马平作者

媒体人,前工程师

国务院前天发出文件,提出了新的医疗保险政策:国务院:整合城乡居民医保 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例 。

城乡医保指的是没有稳定工作的那些人,本来是没有医保的。后来经济发达了,允许他们交一点象征性的钱也享受医保。不够的部分由政府出钱补上。现在政府依然要补贴这部分人口,但必须提高个人缴费的比例。

十天前还有另一个新闻:财政部长楼继伟《求是》撰文透露退休人员参加医保或缴费

楼部长的新闻则表明,职工医保这一块也要多收钱了,过去退休的人不用交钱直接享受医保,将来可能也得从退休金里拿出一部分补给医保基金。总而言之,从个人视角来看,享受医疗保险的成本将明显提高

我能想象普通民众看到这两则新闻的心情。但政府为何要在新年气氛里急着宣布如此煞风景的政策?我对医疗和社保行业都不算内行,下面我用初中学到的算术知识梳理一下逻辑。

首先,建立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忽视退休问题,忽视贫富差距,忽视每个人健康程度的差异,忽视教育和抚养开支,也不考虑医疗开支随年龄而变动。假设社会拿出10%的财富(随便定的)来承担医疗成本,然后达到了平均年龄是60岁的成就(也是随便定的)。同时社会还拿出50%的财富去搞投资,换取一个10%的经济增长率。

这样,从个人视角看过去,如果每个人每年创造的社会财富是100元(算着方便),有50块被国家或企业拿去搞投资,剩下50元用来个人消费。这50元中,又有10元用来支付医疗保险,雇佣医生、购买药品,修建医院大楼,制造救护车,只有40元用来购买其他消费品。这是一个能正常运转的社会。

每年每人50元的投资。如果我们假设投资回报率是20%(一个产业升级很快的社会),那么第二年的社会财富生产就是110元,全社会的经济增长率是10%。在没有贫富差距的社会中,这意味着第二年的人均消费是55元,其中11元用于支付医疗保险。即医疗开支也增加了10%。

医疗开支的增加势必带来平均寿命的增加,我们可以假设这个社会的人均寿命因此增加了1年,平均死亡年龄变成了61岁。于是民众代表和政府一致认为,这是个好事儿,我们应该持续这个趋势。于是提出了一个政治指标:每年必须提高0.5岁的平均年龄。

听起来这是个比较轻松的任务,因为医疗投入年年指数增长,从11元增长到12.1、13.31、14.64……而平均年龄的提高指标却始终不变,所以难度应该不大。

但是,现实不是玩游戏。要注意到前面的模型有一个假设——医疗开支和平均年龄无关,即61岁的人和59岁、30岁的人都需要同样的医疗开支;把平均寿命从60岁提高到61岁,难度和65岁提升到66岁是一样的。这个前提显然和现实偏离甚远。

从生物学来看,人是一种设计寿命只有30多岁的生物,到了中年就频繁出现各种小毛病,60岁以后器官磨损已经不可逆,维持生命所需的成本急剧上升,多少钱都能填进去。到了100岁左右,无条件维持生命的费用已经迅速接近天文数字,可以打败任何固定额度的经济投入。

当然,医疗费用的增长也不含糊,可以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指数增加。如果每年的增长率是10%,7年就能翻番,25年就能变成十倍。这种增长能填满医疗投入这个无底洞吗?

很遗憾,不能,因为在所有医疗开支中,人力成本占用的比例极高。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各系统之间的作用至今不能用标准化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所以诊断、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经验。手术虽然引进了一定的机械化、电子化辅助,但也依然需要复杂训练的外科医生和护士亲自操作。最后的配药、用药也需要药剂师把关,护士操作,不能完全信赖机器。一个老医生凭直觉做出的判断,往往要比年轻医生借助仪器达成的结果更准确。一个成熟的卫生系统,可能会有一半的成本是医生-护士-药剂师的工资。从我的日常体验来看,患者们也承认医疗系统的核心是人,否则名医和大医院的门前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排队求诊了。

医生和护士也是普通的社会成员。如果全社会的工资以指数增长,他们的收入也必须同步增长。在前面的模型中,医疗投入虽然每年增长10%,但社会平均工资也每年增长10%,即能雇佣的医护人员总量保持不变。换句话说,指数增长的医疗投入不能明显提高医疗服务的数量,更高的医疗需求必须靠医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来拉动。如果一定要短期内迅速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就必须在收入增长的同时雇佣更多的医务人员。中国每年做统计年鉴,社会服务方面一个重要参数就是每千人的医生比例。建国初期这个数字只有0.6-0.7,现在逐步上升到1.7左右,这这也必然意味着医疗开支占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即让所有人都觉得“看病越来越贵”。

既然医生的收入也要指数增长,那么在平均寿命增长导致医疗需求上升的时候,等比例的医疗开支肯定无法完全填平这个大坑(除非像当前政策这样压制医护合法收入)。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回到最初的模型,回顾一下那个貌似轻松的目标:

这样,从个人视角看过去,如果每个人每年创造的社会财富是100元(也是我随便写的),有50块被国家或企业拿去搞投资,剩下50元用来个人消费。这50元中,又有10元用来支付医疗保险,雇佣医生、购买药品,修建医院大楼,制造救护车,只有40元用来购买其他消费品。这是一个能正常运转的社会。

……政治指标:每年必须提高0.5岁的平均年龄。

这个指标如果是全社会的政治指标,在遇到障碍时就必须牺牲其他方面来完成。现在医疗开支占个人消费的20%,全社会总开支的10%。如果大家不愿意削减其他方面的消费,不愿意把20%的消费比例提高到25%……30%,那就只能在用于全社会投资的那50%里面打主意了。比如说,过去50%的财富用来投资,现在降低到40%,用于医疗的投资就能凭空翻一番,而不影响日常消费。

当然,人无近虑必有远忧,日常消费没有变,医疗水平提高了,必然有某些利益受到了损害。具体到这个问题,就是经济增速被压低了。如果投资回报率保持20%不变,投资率从50%降低到40%,经济增长率就从10%下降到8%。

10%和8%有什么区别?从短期内看几乎没区别。但从长期来看,医疗费用的增速也会跟着经济总量下降。但这个“长期”还是很长的。从同样的起点出发,如果采用10%经济增长、10%医疗开支比例的方案,要将近40年才能追平8%经济增长、20%医疗开支比例的方案。这个周期几乎可以和人的生命相比了,要知道40年前还是文革年代呢。所以,一旦提高医疗水平这个福利指标被上升为政治任务,政府和民众都很容易选择降低投资来换取眼前的高水平医疗服务。至于几十年后的事情……谁在乎呢?

但中等收入陷阱不会因为眼前的安逸而放过你。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掉进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搞错了福利的本质。福利是经济增长的赠品,而不是社会调控的直接目标。一旦福利增长成为不可置疑的政治目标,就会逐渐侵蚀社会的发展潜力。而经济增速越下降,民众对福利的诉求就越高,政府发福利维稳的压力也越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耗尽社会的增长动力,把经济拖入停滞。

正如前面所说,医疗福利和其他福利不同,非常依赖于人力,很难因为经济的指数增长而显著提升。所以,随人均寿命提高而增长的医疗需求非常“危险”,是所有福利中最容易压低投资率的一项。中国的现状是不是如此呢?

就我的回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周围大多数老人(其实也只是60多岁)的死因往往是模糊的“吐血”、“摔坏了”、“喝酒死了”、“一口气没上来”……而不是明确的“肺癌”、“脑溢血”、“肝硬化”。到了90年代依然如此,直到21世纪,县城和乡镇上的老人才逐渐有了明确死因,乃至在去世前数年就开始知道自己的病情,有针对性的治疗或缓解。这反应的就是中国经济总量的提升,以及医疗费用占GDP比例从3%逐步上升到5.2%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正规医疗的支持,人均寿命从60多岁逐步上升到70多岁。尤其是在胡温执政后期,随着城乡医保和新农合的全面推行,中国90%以上的家庭都敢于走进现代化医院的大门(虽然还需要一定的决心),拒绝在70岁的年纪等死。

然而,就我对周围普通中国人的观察,大多数人一方面并没有意识到医疗开支相对提升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也认为预期寿命的提升理所当然的要持续。虽然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70多岁,但许多有能力、有良好医保的家庭会在老人70多岁生病的时候依然不采取保守疗法,而是信心十足地动手术,做积极治疗。当然,这并不耽误他们抱怨医疗费用(自行负担的很少一部分)太高,在涌向少数大城市医院的同时,想方设法逃避医疗费用。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进步,但人道主义如果被当成一个必须实现的政治目标,而不是经济增长的成果,就不可能持续。2010年之后的福利扩张,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实体经济增长和工业繁荣,是政府单方面推动的结果。政府的高比例补贴暂时支撑了福利,提高了医疗消费需求,却没有让民众意识到这是用之于民取之于民的负担。就在很多地方政府靠土地财政支撑福利开支的同时,房价的上涨也饱受诟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福利,乃至完全免除普通人的医疗支出。

“土地财政”被误解了吗——基于扩张原因与福利结果的重新考察

低保、城乡医保和新农合保险全面铺开的头几年,一方面居民还没有习惯于使用自己的福利,另一方面经济形势很好,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上下,足以用增长来掩盖问题。等到货币刺激政策效果逐渐退潮,房地产业和实体经济一起停滞,在过去10年间快速扩张的福利经费就逐渐滑向寅吃卯粮的境地:

经济参考网-医保基金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

基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支出增长速度的倾向从2011年开始逐渐显现。2011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5539亿元,支出44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6%和25.2%。收入略高于支出。2012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6939亿元,支出55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和25.1%,两者基本持平。截至2013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8248亿元,支出68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9%和22.7%,收入增幅开始低于支出增幅。

收支增速水平的变化必然影响基金的可持续性,对此《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到2024年就将出现基金累计结余亏空7353亿元的严重赤字。

而这并不是最紧张的日子,因为从人均年龄和就医习惯来说,中国大多数人并没有充分利用医保系统赋予自己的福利。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中国的医院之所以还没有瘫痪,只能说中国老百姓还是太淳朴(无知)了。可以预计,接下来几年,中国的医保开支还会急剧上升。医保和社保基金的破产可能比预计的日期更早到来。

怎么办?

钱不够花,就要从其他地方挪过来。有人说加税,也有人说划拨国企股权,用分红填补社会福利这个大坑。但无论哪一种选择,本质上都是减少长期投资来维持福利

山东国企改革探索:30%股权划社保

该省将山东能源集团(Shandong Energy Group)、山东机场有限公司(Shandong Airport Ltd)以及山东盐业集团(Shandong Salt)三家国企30%的股权——总价值33亿元人民币(合5.32亿美元)——划转到了省社保基金。省政府表示,最终将计划对所有471家省属国企进行类似的股权划拨。

这样的手段作为暂时的调控可以考虑,如果成为长期国策……中等收入陷阱在向我们招手。实际上,考虑到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的双重黑洞,可以说中国已经一只脚踏进中等收入陷阱了。

我们再回到最初的模型:

一个最简单的模型:忽视退休问题,忽视贫富差距,忽视每个人健康程度的差异,忽视教育和抚养开支,也不考虑医疗开支随年龄而变动。假设社会拿出10%的财富(我随便定的)来承担医疗成本,然后达到了平均年龄是60岁的成就(也是随便定的)。同时社会还拿出50%的财富去搞投资,换取一个10%的经济增长率。

我们前面的讨论仅仅考虑了医疗开支随年龄而变动的问题,就已经模拟了现在的医保危机。解释了第一则新闻的背景:《整合城乡居民医保 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例》。但现实生活中还有退休问题。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60岁退休,不再参与财富生产,这意味着之后的医保投入只有投入没有“回报”。老人身体健康,对亲人来说当然是个慰藉,对全社会来说却是一个有进无出的财务“黑洞”。

更要命的是,退休医保开支具有“自我提升”的性质。用我一个朋友的话说:“许多福利给一次就够了,唯独花在退休医保上的每一块钱,都在为将来制造更大的开支”——延长退休者的寿命意味着付出更多的退休金,付出更多的医疗开支。就算用医疗手段根除了某项疾病,减少了眼下的护理开支,自然规律也一定会在10年后或更久的未来重新把类似的开支带回来。所以,一旦把退休问题引入我们的模型,问题只会更严重。所以我们看到了财政部长新年伊始的的另一个表态:楼继伟透露退休人员参加医保或缴费。

当然,我完全能想象普通中国人对政府此举的愤怒心态。两则新闻下面的网友表态是这样的:

《整合城乡居民医保 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例》

《楼继伟透露退休人员参加医保或缴费》

国家控制财政支出,避免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局部政策调整为何会遇到如此之大的阻力?这不能简单地归咎为网友短视、自私。毕竟寿命的延长也意味着他们50年后还会生活在这个国家,没理由他们会希望长期的经济增长减速。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必须引入前面那个模型中忽视的另一个参数:贫富差距。

忽视退休问题,忽视贫富差距,忽视每个人健康程度的差异,忽视教育和抚养开支,也不考虑医疗开支随年龄而变动。假设社会拿出10%的财富(我随便定的)来承担医疗成本,然后达到了平均年龄是60岁的成就(也是随便定的)。同时社会还拿出50%的财富去搞投资,换取一个10%的经济增长率

在一个贫富差距很低,政府廉洁高效、公民参政路线清晰的社会里。社会保险的功能仅限于平摊风险和储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重大疾病,每个人都会衰老,所以我们平时就要存起一些财富用于全社会投资,需要时再取出。即社保本质上是每个人自己的钱,只是在时间和概率上出现了转移。在这种情况下,人均寿命越长,普通人会越理智地考虑社保政策,支持全社会的长期投资。不会随便要求提高眼前的福利标准。至少政府可以通过解释和科普来避免政策遭到全面抵制。

但是,如果贫富差距明显,统一的国家社保和医疗保险就将同时具备“劫富济贫”的作用。一方面社保会通过税收从企业和国家获得支持,另一方面社保对于富人和穷人的性价比完全不一样。富人缴纳5倍的社保,获得的回报可能只有穷人的2-3倍。在这种情况下,占人口大多数的平民会认为削减福利是给富人减负,给穷人增压,从而激烈反对任何降低社保(包括医保)标准的政策。政府为了避免政治动荡,或是减少换届风险,只能年年调高社保标准,直到财政崩溃。欧洲经济停滞,希腊、委内瑞拉国家破产,都是类似的原因,中国的情况如何呢?

报告称中国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的财产

近30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80年代初的0.3左右上升到现在的0.45以上。而据PS2012资料估算,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约为0.49,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财产不平等的程度更加严重。估算结果显示,中国家庭财产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45扩大到2012年的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

这就是新的社保政策招来一片骂声的原因。

进一步说,贫富差距大、政府腐败,意味着平民不信任富人和政府主导的投资,不相信这些投资会在长期改善全社会的福利。虽然大多数富人的财富的确被用用于投资而不是奢侈消费,虽然政府也的确能把大多数税款用于修建基础设施,但从平民的视角看来,富人的奢侈消费、官员的腐败和特权都说明他们投资的的不可信。与其让他们积攒财富进行投资,还不如眼下就尽可能多切分一些社会财富发福利。再加上中国并没有非常清晰的参政路线,官方文宣机构水平极其低下,平民根本不会相信政府和企业说的“长期发展战略”,只会对眼下增加福利感兴趣。

这就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障碍。无论你对平等和效率的关系怎么看,眼前的事实已经证明,没有平等就无法通过激进政策来提高效率;无论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让平民参与政治讨论,政府和平民之间的疏离感已经在消耗国家的潜力了。当然我不是说大锅饭最好,民粹主义万岁,但中国唯一的选择是在21世纪重建新型的平等社会结构,以及更清晰、更合理的平民参政体制。否则现代化之路一定会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通往一个貌似温馨的中等收入陷阱。

放下中国当前的问题不谈,如果没有这些政治性障碍,社保政策可以做出怎样的调整呢?作为一个财政学的外行,让我批判一下现行政策还凑合,让我提方案……我只能说几条直观的看法。

首先,延迟退休势在必行。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随着平均教育年限的增加,60岁退休可能意味着劳动时间在整个寿命中低于一半。既然劳动是财富的最终来源,那么锁定退休年龄反而是破坏了人类社会的旧规则——人生的主要任务是劳动。所以,可以根据财政测算,设定一个人均寿命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式,每当人均寿命增加,就按照一定比例延后退休年龄。当然,为了增加选择自由,也不妨采取弹性退休年龄,即在一定年龄后,越晚退休拿到的退休金比例越高,从而鼓励有劳动能力的人积极创造财富。

其次,医保也可以采取弹性政策,在提高个人自付比例的同时,让不同的人购买不同层次的保险。毕竟不同的人对人生的态度可能大相径庭,有人认为年轻时自在一些很值得,有人觉得寿命长一些更重要。有的人可能希望用余生换一次浪漫的旅游,有的人或许愿意在养老院的走廊里聊天到90岁。如果采取统一的医保政策,在同一个基金下提供卫生服务,很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非自愿地补贴另外一些人,也不利于公平和效率。所以,不妨在提供托底政府医保的同时,提供多种医保套餐供选择。用市场规律来控制医保的无限制增长。

本次国务院提出的医保改革意见在建议增加个人缴费额的同时,也提到了引入多种商业保险。当然,我觉得完全可以由国有公司提供商业保险。

国务院发文:整合城乡居民医保 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例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要把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纳入全民医保体系发展和深化医改全局,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突出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衔接,强化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不过,在提供更多医保选择的同时,对医疗市场本身倒要加强管制。因为这是一个不透明的市场,购买者并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东西(这一点和菜市场完全不同),更无法分辨各种产品的质量。给予患者太多的自由,必然会导致少数大医院爆满,普通医院无人问津;给予医院和医生太多的自由,势必会出现过度消费和强买强卖。为了避免赵本山卖拐成为医疗市场的典型案例,应该对医疗广告、医药代表、患者的就医意愿给予行政管制,成立专门的政府医疗中介以审查所有医疗交易。现在这种少数主任级医生年入数百万(源于医药代表),大多数普通医生拿低工资苦捱岁月的现象必须得到有效制止。

还有,现在中国负责全民健身工作的机构是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卫生工作的是卫生部,但实际上,这本来是同一份工作才对。全民健身意味着给国家,给医保基金省钱,与之相比,商业体育的少许利润根本就是九牛一毛。群众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拆分进行,结果就是体育界醉心于商业体育,鼓励十万个需要锻炼的人坐着看,22个需要休息的人拼命跑(还没跑好);而卫生部门只在医院上下功夫,潜意识里觉得患者(用户)多了是好事儿。或许可以把两个部门合二为一,甚至让医保基金的管理方负责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基层体育竞赛,为优胜者减免保险费来鼓励全民健身。由于大多数需要锻炼的人正处于工作年龄,全民健身的意义可不仅仅限于节约医保开支。

医疗技术的发展也必须优先考虑全社会角度的“开源节流”,优先发展那些能提高劳动能力、增加残疾人工作机会的技术。那些仅仅能延长生命,不能增加全社会劳动力供应的技术,那些罕见病的治疗技术固然也有用,但在政府补贴的排行榜上必须靠后站。否则早晚政府会掏不出任何钱补贴卫生部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快用新技术分担医生的工作。正如前面所说,只要不改变诊断依然靠经验,治疗靠双手的手工劳作现状,医疗福利增长将永远滞后于其他福利。必须用专家系统减轻专家的脑力劳动,用精密器械减少外科医生的培训时间,用机器人替代护士,才能让医疗服务像其他行业那样跟上经济的指数增长。从根本上解决医保相对短板的问题。当然,这依赖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技术进步,不是医疗部门能独立作出的产业升级。同时患者也必须在心理上接受新技术,相信科学而不是“传统”,才能培育出卫生部门的产业革命。

回过头来看前面的几个观点,貌似和新自由主义的观点相当重合。比如说弹性退休金制度、自由选择医保不搞一刀切、增加个人的医保缴费比例,都的确和新自由主义有类似之处。但根本的区别在于,我认为实施这些激烈改革的前提是大幅减少贫富差距,消灭或减少阶级矛盾,然后才可以考虑为公民提供选择自由、促进全社会效率的问题。新自由主义鼓吹自由选择却忽视了平等前提,这既是我和他们的差异,也是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落入社保陷阱的重要原因。

可能还会有人质疑我上述观点的道德性,比如驱使60岁以上的老人劳动,比如说减少对罕见病的国家补贴,提高社保个人缴费额度等等。但道德本来就不是为一个变化的世界设计的,许多道德的形成时期和今天的现实大相径庭,与其等着这些“道德”拖垮社会保险体系文明沦丧,不如我们早点修订一下这些所谓的道德原则。

比如说,大多数古代民族固然不依赖老人的劳动,但自古以来,也从未有过今天这种十亿人可以活到七八十岁的太平盛世,没有60岁老人普遍行动自如的社会健康水准。如果把生命的最后七分之一算作老年,60岁的健康人本来也只能算中年人,当然应该参加劳动去创造财富,促进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把“老年”的标准进一步向后推。既然大多数人类活到原始人的几倍寿命已经打破了“自然状态”,就不要指望我们可以通过因循守旧过的更好。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变规则的话,就是“天道酬勤”——崇拜劳动永远不会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钟晓雯
医疗 医疗保险 城乡 社会保障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明年开工!越南总理:确保中越铁路顺利对接

“若我们曾抱一丝幻想,中国半导体发展不会如此迅猛”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12年造20公里,这条日本承建的越南地铁终于投运

沙利文放话:特朗普跟中国谈不成“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