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平:和外媒相比,为什么知乎用户对中国经济更悲观?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3-30 08:01

马平

马平作者

媒体人,前工程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马平

因为旁观者往往更具有整体观感,而且更懂得中国的前景要和其他国家作比较。

必须承认,2009-2017的中国经济是靠货币政策,靠一些可能将来要成为坏账的超额基建投资保就业、保增长。但必须看到,在第二次大萧条的年代,其他主要经济体无不靠货币政策续命,搞凯恩斯主义的时候比中国效率更差。而即便这些政策都落实了,经济增长率也远不如中国!

举个例子,德国作为欧盟最强工业国,拼了老命也要维持住欧盟,就是为了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内倾销,同时阻止其他国家用货币政策压低劳动力成本自救(不能自己印欧元),可以说德国把欧盟其他国家的一部分增长率转移到自己身上(英国为什么保留英镑还要退欧?),饶是如此,德国的经济增长率才多少?1.9%!

德国打败英国成2016年G7国家中经济增速最快者

德国取代英国,成为2016年经济增长最快的G7国家。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2016年经济增长1.9%,创下了五年来最高的经济增速。

由于政府和消费者支出增长拉动国内需求,德国2016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了0.4%,好于第三季度的0.1%。IMF曾预测,英国将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G7国家,而德国的情况证明IMF的预测是错误的。

我承认中国6-7%的增长率可能有水分,但再有水分,你喜欢没水分的1.9%吗?或是你希望中国像莫迪那样废一次钞,抢走所有带避税嫌疑的现金?用来补充财政缺口拉动经济?

印度民众抗议废钞政策

其次,知乎用户大多数处于中国收入金字塔的中上部——2016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38万元,平均每个月不到200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36万元,平均每个月2800。

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万元

中商情报网讯 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0883元,增长8.3%。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554元,增长8.3%。

这意味着,扶贫工作的最大成效可能对知乎用户意义不大——金字塔底部向上挪一些,中间阶层没什么感觉,甚至未必开心,因为这意味着可雇佣的廉价劳动力减少了,一些服务性工作的价格可能还有上升。但扶贫和撒福利(我不完全赞同现在的方式)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统计局公布2016年基尼系数

宁吉喆指出,近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2年到2015年,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474、0.473、0.469、0.462。2016年是0.465,比2015年提高了0.003,但是它并没有改变中国基尼系数总体下降的趋势。

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基尼指数从2012的0.474到2016的0.465,显然最底层的福利收入和劳动性收入显著上升。实际上,2015年那个基尼指数已经是十几年来的低点了:

2015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2 创12年来最低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处在全球平均水平0.44之上,2008年达到最高点0.491,之后基尼系数呈回落态势。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0.485,2006年0.487,2007年0.484,2008年0.491。2008年之后逐步回落,2009年0.490,2010年0.481,2011年0.477,2012年0.474,2013年0.473,2014年0.469。

哦,你觉得统计局不可信,那我们看经合组织的报告:

全球贫富差距到达“临界点”

经合组织5月21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中,最富有的10%人口的收入是最贫穷的10%人口收入的9.6倍。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数字还是7.1倍,在本世纪头十年则是9.1倍。”这份报告题为《为何减少不平等有利于所有人》。

…… 中国等另一些新兴国家的贫富差距开始变得稳定,像巴西这样的国家的贫富差距甚至出现缩小。

所以,答案非常明显——在经济保持增长的前提,基尼指数的降低主要体现为中上层(也就是知乎用户)和底层的相对差距缩小,而这一点并不会让知乎用户开心,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自己是中上层或中层,他们的眼里没有底层社会。对于这个事实,外媒的确比我们看的清楚,前几年就尖锐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外媒称中国收入差距缩小 民众仍感觉社会不公平

据美国《商业周刊》网站12月4日报道,过去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2000至2010年,大学入学人数增加了两倍,从220万增加到660万。不幸的是,就业机会未跟上扩招步伐。根据《中国经济季刊》得到的官方调查结果,2013年中,中国每80个白领职位有100名申请者。然而就蓝领岗位而言,情况截然不同,每125个岗位有100名申请者。

报道指出,由于中国大学毕业生过剩而低技能劳动者供应不足,过去四年蓝领工资的增幅大于白领工资。2009年以来,专业人员的工资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2%。与此同时,制造业、农业和建筑业的工资年增长速度为14%。

结果是什么?白安儒和加特利说:“所有数据显示,从事较卑微工作和收入较低的家庭的收入增速要高于从事专业工作和较高收入的家庭。中国的收入差距正悄悄缩小。”报道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感觉到竞争环境越来越公平。

恩,我很喜欢上面那则报道的最后一句。

为了证明我没有污蔑知乎用户,我来找点证据:

哪一刻让你终于意识到了和对方阶层(阶级)不同? - 知乎

上面这个问题有7000个回答,我把他们分成三类,第一类谈比自己高的阶层,我标为“富”,第二类谈比自己低的,我标为“穷”,第三类综合性论述,我标为“平”。统计结论如下:

1-4——富

5——平

6-7——穷

8-11——富

12——穷

13——平

14——富

15——平

16-17——富

18——平

19——富

20——平(调侃)

21-23——富

24——平(调侃)

25-27——富

28——平

29-30——富

(2017年3月29日数据)

看到问题所在没有?前30条,有3条描述了比自己穷的阶层,有7条是“平”或调侃,剩下20条描述的全是比自己富的人。而且,考虑到前30条是知乎用户自己点赞点出来的,可以说不仅体现了知乎用户们的直观描述,还体现了他们认为哪些描述更接近(自己眼中的)“事实”。可是你猜猜他们平时见到的穷人多,还是富人多?

这就是知乎主体用户对“阶层”这两个字的概念。即比他们穷的人,过得好一点坏一点他们不会发现;比他们富的人如果和他们继续拉开差距,他们却非常在意。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比最底层的悲观,比最上层的悲观,也比外媒要悲观——虽然我认为盲目乐观也不是什么好事。

中国历史上也一样,从1952年到1979年,国企职工的数量增加到原来的5倍,人均工资增加了50%左右,但从50年代就进入国企的那些职工看来,他们觉得日子在变好吗?

当然没有!

在他们看来,平均工资每年只增加1%多一点,而每年还有200多万劳动力(以及他们赡养的200多万人口)从农村走出来,和自己达到了同样的生活水平!这意味着50年代的体面日子,现在变的不那么“体面”了(因为国企职工占总人口的比例飙升),而50年代双职工本来可以在农村雇一个聪明伶俐的保姆,到70年代只能雇一个粗笨大妈了!(因为知青下乡,招工不由城里人垄断,聪明伶俐的农村人读了中学,会争取进城工作、去社办企业或是当赤脚医生民办教师)这当然很让人不爽。他们当然支持80年代国企用技改资金发奖金,支持下乡知青一律回城就业,国企子弟垄断招工!

今天的知乎用户主体也一样,他们一方面觉得头顶的富人越来越遥不可及,另一方面无视后面的穷人日子在变好。就算他们发现穷人的工资有所上升,也往往认为是坏消息,这几方面感受综合起来,当然对中国经济有不一般的悲观!

然而,这无助于中间阶层改变自己的地位。从历史上看,如果中间阶层抛弃底层,单独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诉求,结果往往是被顶层和底层一起镇压——西欧国王喜欢和农民一起对付贵族(17世纪),东欧权贵喜欢调农民军队进城镇压中等阶层的自由化运动(1848革命)

下文引自《革命的年代》

霍布斯鲍姆:

我承认,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产业升级速度还不够快,以至于技术阶层的上升机会低于预期,而顶层金融资本和官僚资本的膨胀却相当惊人。但这并不能改变最大、最穷的群体生活在改善这一现实啊。既然中等阶层如此痛恨顶层抛开自己,既然知乎用户开始发现金融和权力的结合体不可抵抗,既然大家认为自己属于底层……那就真的关注一下底层,和底层站在一起吧,不要以为单独宣扬悲观情绪就能改变什么。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马密坤
知乎 外媒 外媒看中国 中国经济 贫富差距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