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柔柔:法国电商,只有羡慕中国的份

来源:观察者网

2016-11-14 08:01

苗柔柔

苗柔柔作者

法国“中国与卢瓦尔协会”秘书长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苗柔柔】

今年中国的“双十一”毫不意外地又创纪录了,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年年增长,年年新纪录。

笔者住在中国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快递员在楼道里穿梭,院子里停着不同公司的送货车。有时在家里就能听到沉重而快速的脚步声和“XXX在家吗?有快递”的吆喝声。而笔者在法国的楼道里则安静极了,除了住户和来客,只有邮递员每天一次在底层分发邮件。快递员?那是什么东西?

中国楼道的喧嚣和法国楼道的安静就是两国网购的形象写照。

根据法国国家经济和统计研究所2012年的统计,法国15岁以上者有78%家里安装了网络,56%已经进行过网上购物,法国最近的三个月内的网购率是42%,高于欧盟27国35%的平均水平;但是低于英国(64 %)、瑞典 (58 %)、丹麦 (57 % 2011)、德国 (55 %) 和荷兰(53 % 2011)。

2012法国人网购种类(%)

法国电商不那么给力,在笔者看来,主要受五个方面的束缚:

一,家庭汽车的普及导致一揽子超市购物模式的盛行。

受到城市面积和成本的影响,市区内的店铺比设在郊区的大型超市价格高,选择少;而欧美家庭汽车的普及率几乎已经达到饱和,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几公里之外的大量购物并带回家中。每逢周末,夫妻两个、一家三四口推着小车,举着购物单的情景比比皆是,一次性买完家里一周所需要的物品。这种模式简单高效,省时省钱,而且其亲身触摸比较商品的感觉是网购无法取代的。平日的所需往往先列在清单上,到时一起购买,不需要零零散散的网购。

二,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

欧美人数超过百万的大城市不多,不到三四十万的中小城市才是主体。西方社会发达和成熟日久,在中小城市里,生活平静安逸,缺少变化,人们也习惯了这种生活。大多数家庭都是习惯地在周末固定的时段、去固定的超市购买固定的生活必需品,没有什么额外的要求。超市的产品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了,除了品牌的一些变动,很少会出现平时认知以外的商品。因为对超市来说,不为人知的新产品意味着很可能不被消费者接受的风险,意味着超市的亏本。又不像中国动不动百八十万人,为了试验少进一点货,有个百分之三五的购买率就把本儿捞回来了。超市的谨慎小心限制住了消费者的购买范围,也阻碍了消费者去寻求更新更广阔的消费领域。

其实,欧美很多中小城市的人,对旧事物的坚持和新事物的拒绝程度往往是超出我们预料的。

一个学生曾告诉过笔者,她在闲暇时间曾顺手请法国同学吃点中国零食,一粒果味牛肉干,做成小粒糖果的样子,包在糖纸里。那个同学一面放在嘴里一面问是什么东西,她说是牛肉,于是,“‘扑’地一下,她就把牛肉从嘴里喷出来了,大叫‘牛肉怎么能是这个样子呢,它应该是肉啊,摆在餐盘里的’,然后就拒绝再吃。”学生绘声绘色地形容。

三,欧盟境内的数字市场壁垒。

欧盟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不到15%的欧洲人通过网络店铺或者其他国家的网络平台购物。互联网公司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各种机会,而且只有7%的销售活动是跨国的。

市场标准的不统一,网络市场的不沟通,语言障碍,对网络购物的不信任,索赔和国际物流,运费太贵等等,共同构成了欧盟统一市场的障碍,从而影响了网络市场的发展。欧盟委员会于2015年5月6日正式公布“单一数字市场”战略的详细规划,几乎所有那些提出这个战略的人的评论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包括单一数字市场的副主席兼负责人安德鲁斯·安西普,但是相当多的人表示不乐观。统一和单一标准就意味着个体必须放弃某些权利和利益,在奉行“个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欧洲,实现它实在是件太难为人的事,只要看看欧盟各国对《欧盟宪法条约》的公投结果和英国脱欧就知道了。

四,语言的隔断作用。

欧盟二十七个国家,二十四种官方语言。一个多语言的市场就是新产品和小量产品的大杀器,因为它天然地把大部分非产品国语言的消费者排斥在外,连引起注意的可能性都没有,更遑论完成购买了。

笔者的一个朋友曾请笔者品尝一种挪威的鱼产品,很美味,他去挪威旅游带回来的。笔者问他怎么不再买一点,他说法国不进口,尽管他拥有博士学位,但是对挪威文的网站无能为力,还是乖乖地去实体店买法国进口的东西吧。

中文面向十三亿七千万人,想吸引欧盟的五亿人,需要准备二十四种语言的广告、产品说明、客服电话,售后服务,想想都觉得艰巨。再说有多少人愿意用非母语搜寻商品呢?中国大学生都得英语四级过关,百分之几有能力在英文网站上搜寻商品?就算有能力,又有百分之几有那个兴致和坚持力呢?

五,物流速度慢。

中国在本市下单,第二天甚至当天送到,外地夜不过两三天内就能到货。然而在法国,物流效率低得让人难以想象,一件货物一周内能送到已经很不错了,个别网站的送货时间竟然长达40天。笔者曾有一件快递,送来的时候本人不在家,居然留下了一个地址让自己去取,那个地点还在郊区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左找右问,搭上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取回来。

原因就是法国的快递员和雇佣制度太不给力了。笔者曾在《法国的经济紧急状态和失业》中有着详细描述。能像中国那样在高峰时段随时雇佣大量临时工吗?不能。能星期天送货吗?不能。能一天跑两趟吗?不能。能按件算酬而不是按时算酬吗?不能。能避开收件人工作外出的时间,选择在家的时间送货吗?不能。

再快捷方便的网络购物最后还是要落到实体的送货上门上的,这一个个不能阻断了电商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电商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网民和消费者众多,经济实力足够,生产能力强大,新产品层出不穷,基础设施广泛,劳动力充足,雇用制度灵活,没有堡垒障碍的物流通道,统一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最大的统一语言的市场,这种种条件打造了中国网络和网购世界第一的地位。其他国家无法同时具备这所有的优势,只能具备有限的几个条件,落后也就是可想而知的事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陈轩甫
电商大战 电商 法国 双十一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