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潇:罕见高规格访华——奥地利正在向东转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4-07 08:09

鸣潇

鸣潇作者

旅居德国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鸣潇】

4月7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总理库尔茨将于4月7日至1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本次访问将创下奥国事访问规格、规模两项纪录。此次随行的还有4位部长:外交部部长,农业部部长,经济部部长和基础建设部部长,代表团共250人,包括奥地利联邦商会(WKOE)主席Christoph Leitl在内的约170位企业家和30名科学研究人员与文化学者。

当地时间2018年3月19日,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和总理库尔茨就访华计划召开媒体会。(@视觉中国)

库尔茨和他在外交部长位置上的继任者

奥地利这位欧洲史上最年轻的31岁总理库尔茨,想必借着他的年龄与外貌,已被大家所了解。但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他的内在甚至还要远超其出众的外在:时年29岁的库尔茨在外交部长任上时,曾在难民危机中表现出非凡的气魄,顶住各方压力,冒着职业生涯终结的危险关闭西巴尔干路线,最终不辱使命,使欧洲转危为安,正是这点使得他能够在2017年10月的国会大选中胜出。

在日前新总理上任100天的民意调查中,他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69%的民众给他打出了从“满意”到“十分出色”的高分,此外他在用人方面也十分可圈可点:尤其他的继任者,新任外交部部长克莱瑟(Kneissl)是一个极其值得注意的人物。

据称,这位部长十分重视此次访问,并为此专门学习中文,以便能更好地向中国致以问候,并介绍奥地利年轻的新总理。事实上克莱瑟外长的语言天分十分高,除母语德语外还会英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以及匈牙利语。 此外她还是奥地利著名的能源分析专家和近东问题专家,在被任命外长之前就出版过一本分析中国崛起的书:换岗-走向“中国世界秩序”之路,在书中她十分明确的展望了中奥未来关系的发展趋势。

克莱瑟在他的《世界秩序的改变和换岗》一书中写到,奥地利向东转的进程事实上在几年前就已拉开帷幕——世界秩序将要进入一种新的“中国秩序”。而欧盟并未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的规划表示希望参与,主要是因为北京方面没有回应他们一贯的意识形态要求(如政府透明,人权以及最低社会保障等问题)。

奥地利外交部长卡琳·克莱瑟(@东方IC)

欧盟一直把自己标榜为法治的和基于合约的,而实际上,这种制度的可靠性已经受损,旧的保证合约安全的基本法对许多欧盟成员国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

这首先要归咎于德国政府。在许多行动上比如2009年的欧债危机,德国在2015年单方面撕毁边境控制合约(难民危机),从能源政策到边境安全政策上的独断专行,都伤害到了其他欧盟伙伴以及第三国,如中国的利益。

克莱瑟在书中说: “不愿承认中国的崛起的做法,恐怕会被将来的历史学家归为‘危险而愚蠢的拒绝接受现实的行为’”——而这却正是布鲁塞尔(欧盟)当局现今的做法。

从地缘政治角度出发来考量,这点并不是欧盟的强项,但奥地利却应当增加此方面的举措。

她指出,由于瑞士作为非欧盟国家,可以和中国进行自由贸易,所以一直保持强劲的经济涨势。所以她呼吁欧盟应正视新的“中国的世界秩序”,并摒弃以往所秉持的意识形态,早日达成对华政策的共识,否则对欧盟自身将会是极大的限制。

毕竟,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可以参见人与人的关系: 对话必须以谨慎的行为,得体的语言,尊敬的称谓为前提——得体的言行举止是建立成功关系的一半。此外,新外长还建议奥地利的年轻人今后如果有计划在中学期间去国外参加交换项目,应首选中国,而不是现在的热门地点英语国家。

此外,他认为:“就像人们都应该掌握英语这门语言一样,甚至比这更要紧的一点是: 我们的下一代应该学习了解另一种文化(中国)的思维方式,这对今后的经济推动和国际关系都是至关重要的。”

库尔茨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奥地利总理的位置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曾经一度是西欧在难民问题上反默克尔的领袖。

库尔茨——难民的噩梦

万事皆有因,让我们从头说起。其实库尔茨早在2011年便当选奥地利主管移民融合的部国务卿,曾推出过“融合良好的移民优先入籍”的政策,其中包括从事医疗,教育行业的移民优先入籍(作者注释:德国的移民政策和美国为代表的传统移民国家非常不同,由于二战的背景,他们对难民的政策非常开放,但同时并未重点关注美国所重视的外来人才,未发展出一套适合自身科学筛选新移民的标准)。他当时提出:“评判生活在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肤色,宗教和出身,而是他们到底想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什么。”

可以说,他今后的一切行动,正是以这个思想为重要基石。此外他一早就开始和中东申请成功的难民打交道,可以说是内行了。2015年7月20日,欧盟外长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其中应如何应对难民危机的重要议题悬而未决。

库尔茨在八月中旬主动请缨接过这个议题。此时他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必须采取措施。与此同时,他也经历了内心的斗争:在他四岁那年父母曾好心接收过波西尼亚难民,对难民他其实是有感情的。而这一次,他要强迫自己狠下心来,果断决定在当天飞往马其顿视察情况。

同时,他把应对计划列成五点,发给了欧盟27个外长及其他同事。计划是这样的:1. 制定针对叙利亚、利比亚难民产生原因的解决方案。2. 将第三国安全区尽可能设立在距离战地不远的地方。3. 加强边境的防护。4. 加强与西巴尔干国家的警力合作。5. 设置欧盟内分配难民比例。这些建议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只是之前从没有人将它付诸实践。

此时此刻的库尔茨已站在马其顿与希腊交界的盖夫盖利亚,这里的铁丝网上,铁道上随处可见散落的鞋子---一场大型骚乱留下的痕迹。这只是前些天发生的事情,而眼下,难民人数正迅猛增长。库尔茨进入简易帐篷和难民谈话,从一个叙利亚的难民那里了解到:他想前往荷兰,因为有人告诉他在那里可以迅速得到工作许可。

库尔茨回到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在新闻发布会上,他正式宣布:“马其顿,塞尔维亚,希腊必须保证边境安全,让难民继续通过绝不是解决方案。”可他也在问自己,到底什么是解决方案呢?他决定必须和巴尔干各国协商,共同解决:当时的南斯拉夫共和国正经历着国家危机,民众对政府的腐败不满。

难民危机对国家领导格鲁埃夫斯基Gruevski来说,这正是个机会。如果处理恰当,不失为一个挽回民心的时机;而匈牙利的情况却不同,奥尔班总理十分强硬,并在边境建造围栏意欲挡住难民。但面对当下的形势,库尔茨已经不相信,单凭栅栏铁丝网便可以拦住难民潮了。

他反复斟酌,和他的同事们(媒体顾问弗莱施曼Fleischmann,内阁长爱博纳Ebner,副手鲁特罗蒂Lutterotti,战略部部长沙仑贝尔格Schallenberg等)讨论每种可能性。此前顾问向他提出的尽可能无声无息的解决方案早已被他否定。

2015年8月25日在德国单方面撕毁都柏林协议后,此前在匈牙利登记的15万难民,以德国所发推特为依据,已不愿留在匈牙利,他们有了新的目标:德国。据德国记者的博客记录:“之后几天,人权组织积极分子在土耳其、黎巴嫩难民营中散发传单,说德国对难民敞开了怀抱。不仅是叙利亚人,伊拉克人也奔走相告,说德国将接收所有的人。蛇头将偷渡地中海的价钱翻倍。”

当地时间2016年6月11日,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支持难民的民众在Stadhalle广场示威游行,反对抵制难民的政治运动Identity Movement Austria组织的极右翼集会“Defend Europe”,示威者与警察陷入冲突。(@东方IC)

匈牙利将难民拦住不让过境,难民被困在布达佩斯火车站,这时默克尔竟做出惊天之举,不顾欧洲各国反对,私自决定用德国自己的火车开过去将难民从匈牙利边境接到德国。而令人哭笑不得是,接来之后,由于德国完全没有能力安置,默克尔还欲将已到达德国的难民再次分配到欧洲各国。

没有人登记有多少难民进入欧洲,没有人知道这些人的身份,即使那些登记过的,部分也早已不知所踪。库尔茨清楚,这是一场和德国的赛跑,欧洲安全方案迫在眉睫,边境必须立即关闭。

而这时,西巴尔干国家的情况却并不乐观,各国各自为政,因为他们深知多数难民并不会留在自己的国家,只会过境,所以对他们来说,最简单安全的方法就是将难民尽快送到奥地利德国,以确保本国的安全。

但长远看来,这却是对欧洲整体,甚至也是对其本国极不负责任的。尤其希腊最为典型:希腊一方面担心马其顿和希腊的边境封闭之后难民会滞留在希腊一边,另一方面希腊又不愿他国帮助自己对海域进行控制,所以竭力阻挠马其顿对巴尔干路径的封锁。并联系默克尔,希望其保证此路径的开放。

库尔茨分秒必争,六天之内拜访了六个国家,波黑,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科索沃,马其顿。他强调,他要的不是涌入难民的减少,而是完全不要让难民继续踏上前往欧洲之路。 他向媒体表示,这时没有“不堪入目”的图片是不行的,他希望难民能向家乡的亲朋好友传播马其顿严密防守的边境照片,以便告诉他们,不要再铤而走险。

毕竟这也是凶险之路,付给蛇头巨款,散尽家财后还有可能家破人亡:距离维也纳东南40公里的高速公路旁曾发现一辆被遗弃的卡车,车上装有40多名偷渡者的尸体。库尔茨在各种场合坚决表明态度:“决定谁能来欧洲的人,不是蛇头!而是我们!”

另一方的默克尔也加紧步伐,联合阿尔巴尼亚和想通过讨好默克尔加入欧盟的波黑,并命其不要关闭边境,同时向奥巴马求助。而美国之所以不希望关闭西巴尔干路径的原因是:此路径位于马其顿和希腊之间,一旦关闭,难民将聚集在希腊,而希腊是美国在地中海 NATO 的重要伙伴,对美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美国恐本已深陷经济危机多年的希腊遭此重创,如得不到支援,会转而投靠俄罗斯,因而四处批评库尔茨带领西巴尔干各国关闭西巴尔干路径的行为。

库尔茨审时度势,决定不再等待希腊,果断组织西巴尔干国家开会商讨关闭边境事宜,将希腊排除在外,并给出合理依据:“希腊方面从未表现出为欧洲减少难民涌入的意愿,而只对如何尽快将难民转送他国感兴趣。”但他也同时表示,“欧洲各国也要帮助希腊。”此话并不是空头支票:奥地利随即向希腊送去七亿欧元作为安置难民的资金支持。

此外,他又强调,“需要记住,我们必须确保,难民抵达希腊莱斯沃斯岛并不意味着获得了一张前往德国的船票。”正所谓言而有信,又面面俱到。库尔茨以每月两次以上的频率前往西巴尔干国家,他了解到塞尔维亚在摇摆不定,因为塞尔维亚此前一直在等待默克尔的指令,但却迟迟没有等到,之后便开始动摇。

库尔茨随即两次拜访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Vucic,第一次在总理府,第二次则在其私人家中,渐渐得到其信任。 塞尔维亚总理吐露,他担心波黑会受默克尔影响,而库尔茨表示,自己已经做好冒虎口之险的准备。最终塞尔维亚被说服。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此时站在奥地利一头,可克罗地亚的警长还是错误的传递了“今后将把难民直接送往奥地利”的错误消息。

库尔茨立即做了彻底的否认。这时的他深知自己必须抽离出事情本身,从大局着眼,抛开个人情感,这不是关乎某一个人的命运,而是整个欧洲的命运。整个行动中,奥地利只提供了很少的警力(仅七人),但他们有一张王牌,也是这次行动的领袖,库尔茨。

当地时间2018年2月28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奥地利总理库尔茨。(@视觉中国)

可以说在欧盟内,奥地利一直以来都是德国的忠实盟友,但很显然,15年的难民危机分裂了东西欧,这场危机让德奥两国日渐貌合神离,更不要提,奥地利总理库尔茨本身正是在实际行动上反默克尔其道而行之的第一人。从难民危机伊始到危机之后的今天,身处中欧的奥地利已明显倾向和团结东欧及巴尔干各国,目前库尔茨已渐有东欧领袖之势,德媒曾惊呼“奥匈帝国又回来了”。

结语

事实上,自从欧债危机以来,中国和东欧(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的关系就早已逐渐升温,而受难民危机冲击后的奥地利也将转向加入其中,更加倾向东方是必然趋势。而对德国方面而言,这对其自身正是一种威胁,德国社民党(SPD)的欧盟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Bernd Lange),曾在2017年11月在匈牙利举办的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领导人会晤中就中国与东欧亲近的行为表示:"中国在东欧的投资中隐藏着欧盟进一步分裂的危险。"正如奥地利新任外长所言,欧盟在如何对待当今中国的问题上存在着迥然不同的态度。

难民危机之后欧洲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锁效应就是欧盟各国和中国以及俄罗斯关系的改变。奥地利为永久中立国,历史上也有均势外交的传统。相信这位善于审时度势的年轻总理能够处理好未来来自各方的矛盾,机遇与挑战,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武守哲
奥地利 中国外交 中东欧 难民 欧盟 默克尔 社民党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NASA局长抹黑中国登月,连专业常识都不顾了

“中国报价太香,加税50%都吓不跑美国买家”

挺巴抗议席卷全美高校,大批学生遭逮捕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种地要先交钱?官方再通报:镇党委副书记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