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盖后,中国游客为何又狂扫日本药?
来源:观察者网
2015-10-04 14:52
近日,一组标题为“中国旅游购物者全面‘攻陷’日本”的图片在网上热传。十一黄金周,中国游客满格的购买力再次上演,为形容此种疯狂购物模式,日语还出现了一个新词——“爆買い”。只不过,曾人手一个的电饭煲、马桶盖已成明日黄花,如今,日本家用药独得中国游客恩宠,成为在日扫货第一目标。
日本药店门口写着“国庆节快乐”的字样欢迎中国游客
药品成赴日扫货NO.1
近日,日本最大广告公司电通的调查显示,2015年春季中国游客在日本购物平均消费金额达1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840.86元),比2014年春季增长了近一倍。其中,中国游客最爱购买的是医药用品,其次是化妆品,而大热的电饭煲则排在第五位。其中,60.3%的人会购买3件以上的药品保健品。
日本药的热卖并非始于近期,一条名为“去日本不得不买的12种神药!”的清单曾在各大媒体社交圈中疯传,至今热度不减。据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18日报道,日本社交媒体分析公司霍托林克咨询公司称,春节期间,医药产品已占据了中国人在日本购物清单中的首位。
医药品成为中国游客日本购物清单中的“霸主”
自2014年以来,随着东京各个药店的中国顾客不断增多,店方安装了各种中文标牌,有些店铺还配备了中文导购员。一家药店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因为中国游客的到来,销售额比往年增加了两成。人气药品的范围很广,感冒药、肠胃药、营养剂等什么都有。也有许多游客会事先在网上查好商品,来到店里后直接购买。”
哪些“神药”热卖?
打开这份“神药”清单,观察者网发现,所谓“神药”,并不是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稀缺药品,只是一些治疗头疼脑热、跌打损伤的家用药品,价格也都比较便宜。这些药品包括止痛品、感冒药、眼药水、创可贴、退烧贴等。按照类别来看,儿童药、家用常备药、外用药和保健药最为热门。
比如针对干咳的感冒药“龙角散”,据称能瞬间抵抗雾霾天引起的嗓子不适。
大正制药感冒颗粒,宣传为有百年历史。
Sante天然玫瑰滴眼液,被称为“眼药水中的爱马仕”
太田胃散
日本药店如同便利店一样随处可见。很多医院都将药物的配给交给了周边的药店。但每家药店出售的药品又各有不同,因此你会看到店铺名称也有不同,比如Drugstore-XX、XX药店、XX药品、XX药铺。据在日华人林子小姐介绍,“日本医药品分为三种:第一类必须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第二类则需要和药店专驻药剂师商量,第三类则可以任意购买。其中,第三类药品的范围很广泛,包括治疗脚气、感冒发烧、关节肌肉疼痛等。深受中国游客青睐并大量购买的,就是‘第三类’的药品,也是日本人日常购买服用的药品。”
为何“扫药”?
如果说马桶盖的购买热潮源于传说中的“智能”、“清洁”,然而,药品成为热销商品,并不是那么好理解。日本的家用药到底有什么特别,能够引发消费热潮?
·方便购买
一位上海妈妈在接受《新闻晨报》采访时,提到家用药大热首先是易于购买,“在日本买药跟买饮料一样方便,稍微走两步就能买到。而且,除了药店,药妆店里也全是琳琅满目的药品,跟化妆品仅是一个货架的距离。每次看完化妆品,总会顺手带两件药品。”
“里面全是琳琅满目的医药品保健品,生活中随时可以用到,让人欲罢不能。我从东京一路玩到冲绳,不知不觉药品保健品就装满了整整一个箱子。有感冒药、液体创可贴、便秘药、儿童咳嗽水、对抗疲劳的维生素剂等。买了这样又想买那样,其实,我感觉还没有买够。但是,实在没办法装了,只有下次来的时候再买。”来自广东的张女士在接受《日本新华侨报》时也如此表示,在日本药品保健品上花费了30多万日元,携带的一个大皮箱已经变成了“日本药箱”,语气中却透着遗憾。
·服务好
日本各个药店及卖场推出吸引眼球的广告以及商品陈列,并安排更多懂汉语的店员为中国顾客服务,也大大刺激着中国游客的购买欲。另外,各店简化免税办理流程也极大提升了中国游客的购药体验。这也是中国游客对日本药品情有独钟的重要原因。
药店门口标有中文广告宣传语
日本家庭药协会(一个由众多日本制药公司组成的医药行业组织)曾在年初时表示,该组织计划夏天推出一个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的网站。
·“人性化”
当被问及对日本药品为何如此痴迷和疯狂时,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人性化”。
这些常用药绝非什么“灵丹妙药”,也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之所以大受欢迎,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药并非作为纯粹的药品,而是作为快速消费品,如同化妆品一样。在日本药妆店,化妆品和药品是挨着的,日本的常用药未必药效惊人,而是看重用户体验。因而,这些药不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是针对大众,做成“傻瓜化”的消费品。
日本厚生省在内的发达国家管理药品的行政机构,在审批家庭药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审视普通人的使用体验——包括普通人能否看懂标签,普通人能否熟练地掌握服用、使用方法等等。毕竟,普通大众不是受过训练的药剂师,能够对专业的药品知识非常清楚。越是这样,越发地需要用户体验好,最好是“傻瓜”得不得了。
从2004年开始,日本24家制药会社组成了“药的合理使用协会”,针对那些因日语不通而在日本药铺买药的外国人,制成了说明吃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图形文字”,表示药的种类、服用时间、注意点等共计51种。如今,还将日语服药插图说明翻译成简繁体中文、英语、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五种语言。因此,即使不懂日语的中国游客,也可以按图索骥看包装就能明白药品的用途。
·设计感
此外,日本药受欢迎的原因,还有细节和效用。比如液体创可贴,不少人就是冲着颠覆常规创可贴使用方法的有趣体验去购买的。那个刷头不仅让处理伤口像涂指甲油,更可以让有效成分准确地作用在伤口。
液体创可贴
这些热卖的常用药都体现出一定的设计感,比如,液体创口贴和水果味的卡通止咳糖浆代表了一个很多日本家常药都具有的重要特征——用现在时髦的词汇来说是“微创新”。
止咳糖浆的形象是卡通的,对于害怕吃药的小朋友来说,首先就极具亲和力。据上海妈妈毛毛称,吃药对宝宝们来说,变成一件乐事,而不会连哄带骗,哇哇大哭。记者拿起一瓶“面包超人”,打开一闻,香香甜甜草莓味,很想来一口。再仔细看盖子,是专门的小量杯,特殊的安全瓶盖设计,可以防止孩子自己打开瓶盖。
“面包超人”包装的感冒药
退热贴,也略萌
不仅是小孩喜欢,连一些大人也认为日本药的口味较好。来自四川的胡先生在接受《日本新华侨报》中说道:“从小时候开始,我吃到的中药就是苦的、腥的,疗效先不说,但很难下口却是一定的。可是,日本的汉方药就没那么苦、那么腥,很容易下喉。比如武田汉方便秘药,据介绍它是以中医古典《金匮要略》为典范并采用含有药效的植物所制成的汉方药,个人感觉很好下口。一般睡前服用的话,大概8-10小时内就可以达到自然排便。而且同样的药,大多数会有好几种容量的不同包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想要的容量,这点也很方便。”
警惕副作用:有的感冒药含鸦片
同时业内人士提醒,“是药三分毒”,国外买来的药品同样无法确保百分百安全。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2009年至2012年,日本共有131人死于感冒用药副作用。在可能导致副作用的药品中,综合感冒药赫然在列。业内专家指出,日本目前汉方药大多局限于几类固定的汤剂、散剂,如未经辨识体质盲目使用,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据台湾食物药品署药品组科长王博誉举例,人们喜欢赴日旅游携带药品,但包括“新露露”感冒药(取其品名日文译音,新ルルーA锭)及大正制药感冒颗粒(台湾称黄金A微粒感冒药,日文:パブロンゴ-ルドA微粒),由于内含二氢可待因(dihydrocodeine)成分,该成分属于鸦片类止咳药,有致成瘾的可能性,不适合过量或长期使用。
另一种日本药品“EVE止痛片”(取其药品包装上英文品名,イブA锭),含有布洛芬(ibuprofen)成分,副作用可能会引起再生不良性贫血、胃肠出血等症状、有些人可能会产生SJ症候群,造成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之风险。
EVE止痛片
大部分药品未注册 代购属卖假药
2013年年底,香港卫生署曾通报,卫生署突击搜查旺角三间店铺,检获共33款未经注册的日本药,产品包括标示为龙角散、太田胃散等胃药、伤风感冒药和止痛药等,初步数据显示,部分产品标示含有第I部毒药如“布洛芬”、“双氢可待因”、“新斯的明”。
观察者网查询国家药监总局官方网站资料库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有460家企业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其中能够向消费者直接销售药品的网上药店有342家,淘宝未在其列。
在网上售药必须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这是要经过药监部门审核后,取得这样的证书以后,才能够开售网站售卖药店,对个人消费者的零售亦是如此。同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凡是未在中国进行临床验证和任何质量检验,未取得国家药监局进口批准的药品,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均被视作假药。这意味着,网络上代购的日本药品,未获得国家药监总局的进口批准文号,就属假药。
可能携带病毒的日本“人体胎盘素”
购买一些普通家用药,或许无关大碍,但仍有一些日本处方药被夸大甚至更改药效,在中国热卖,危害甚大。
今年4月以来,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续从入境邮件中截获10批注射用人体胎盘提取液,一共3750支,启运地为韩国、日本。这些产品均未办理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属于禁止邮寄进境物品。
“美思满”人体胎盘素
检验检疫部门工作人员介绍,上述数千支人体胎盘提取液全部产自日本,可能携带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病原体,其中一部分人体胎盘提取液将申报信息填写为“酵素”、“保健品”、“食品”等,涉嫌瞒报。
新华社记者登录日本“美思满”公司官方网站,在“美思满”人体胎盘提取液产品界面发现,药品说明项明确标注,该产品属于处方药,而其效果功能是用于“更年期障碍、乳汁分泌不全”。在药品说明项中,未见任何美容功效,而在其“副作用”一栏则明确写道,该产品的第一项重大副作用是“可能导致休克”。
自称是美思满在中国授权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美思满在日本属于处方药,在国内未经过食药监批准注册。
大部分药品非日本专利 国内有“同款”
对于这种“扫药”热,国内一些专家认为,虽然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是游客应避免过于盲目从众。
北京朝阳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陈慧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曾表示,在全球范围来说,日本并不是高精尖原研药品特别多的国家,1000种的进口药品中,日本的专利药达不到20种。即使是日本的专利药品,国内通过审批的仿制药核心功效也与其相同。换言之,中国游客所购买的药品,并不是只有日本才能买得到,或者日本生产的最好。
她介绍,中国游客购买的创可贴等在市面上普遍流行,这类产品的安全系数很高,国内、国外产品质量差异并不大。
如果药的口味差,儿童不愿吃,相当于用不到药,很多年轻妈妈因此成为“海淘一族”,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国外儿童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李在 玲认为,“海淘”药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除非家长对药品的质量、适应症、禁忌症、用量等有充分的了解,否则不建议自己买来给孩子吃。
国内也有水果口味感冒药
在今天的媒体上,日货光环一再被炒作——“日本东西质量就是好”。然而,电饭煲、马桶盖早已遇冷,在国内也并不稀罕,不知日本药还能火多久?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正经点儿”(ID:gczhengjing),观察者网时政组出品,时政资讯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