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新总理首度通伦访华 将全力推进中老铁路建设

来源:澎湃新闻

2016-11-30 10:06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正在对中国进行访问的老挝政府总理通伦·西苏,11月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分别进行会晤。

通伦此次访问从11月28日到12月1日持续四天。《南华早报》称,这是通伦在今年四月担任老挝总理后对中国进行的首次正式访问。

李克强总理会见老挝总理通伦

澎湃新闻11月29日报道称,值得注意的是,通论在会谈中特别提到了中老铁路的建设,“老中铁路对老挝发展意义重要,老方将全力推进相关项目合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执行所长黄日涵对澎湃新闻称。“通伦此次来访是对李克强总理9月份出席由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在万象举行的东盟峰会的回访,为了加强和巩固中老双边关系。”

中老铁路:老挝将从“陆锁国”变成“路联国”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李克强在当天会谈中提到愿同老方进一步对接发展规划和战略,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发挥铁路、经济合作区、综合开发区等大项目的引领作用,推进产能与投资合作。

通伦表示,中国是老挝真诚的朋友和兄弟。老方愿以老中建交55周年为契机,积极对接发展战略,深化在基础设施、金融、农业、开发区建设等领域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通论在会谈中特别提到了中老铁路的建设,“老中铁路对老挝发展意义重要,老方将全力推进相关项目合作。”

“传统意义上来说,老挝是一个‘陆锁国’,现在要变成‘路联国’,所以通伦在讲话中强调了中老铁路建设。”黄日涵指出,“这是中国铁路技术继印度尼西亚之后的重大突破,中老铁路建设是准高铁项目,有利于拉近中老的双边贸易往来,实现基础设施道路的互联互通,是拉近中老民心相通的基础。

“此外,中老铁路也是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由老挝向南延伸到泰国,有利于中国和东盟关系的提升。”黄日涵补充道,“中老铁路的建设对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中老铁路的建设状况一直备受外界关注,早在2012年10月,老挝国会就已经批准中老铁路项目。2015年12月,中老铁路老挝段举行了奠基仪式。但由于资金、环境、沿线开发、偿还方式等多种因素,中老铁路一直未能如期建设。

张德江与老挝国家主席为铁路奠基

今年9月,李克强在访问老挝时与通伦发布了《中老联合公报》,最终落实中老铁路的修建问题。根据中铁公司的公告,中铁中标了中老铁路土建工程6个标段中的4个标段,合计中标金额约为104.06亿元人民币。

《老挝时报》称,中老铁路将对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老友谊和双边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作出贡献。该铁路将成为第一个连接中国和老挝的大型铁路系统,全长427千米,将在2021年完成建设。

中国是老挝最大投资国和贸易伙伴,总统总理接连访华

现年71岁的通伦生于老挝华潘省,曾在前苏联进修,会说俄语。2011年8月,通伦曾以老挝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身份正式访华。而此次为期4天的访问,距离今年5月老挝总统本扬·沃拉吉对中国的访问刚刚过去6个月。

《南华早报》28日援引观察家言论称,外交部长出身的通伦一直试图在区域大国间寻求平衡。

老挝是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通伦在今年9月主持了在老挝万象举行的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当时,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印度总理莫迪、韩国总统朴槿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等均列席期间。李克强当时在会议期间,阐述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

做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访问老挝的现任总统。美国之音认为,奥巴马访问老挝的最主要目的是巩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成果,扩大“亚洲再平衡”的战略支点。

而当时西方媒体热议的南海问题并未写入到东盟峰会声明,美国媒体认为这一结果是由于老挝方面对中国的支持。

美联社当时发表评论称,声明没有提及南海争端的详情或所谓“南海仲裁案”,也没有点名中国,“措辞温和”,是中国在外交、经济和军事影响力的“一场胜利”。

中国与老挝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自2013年起,中国已超过越南和泰国,成为老挝的第一大投资国和贸易伙伴。根据《南华早报》消息,当前中国在老挝有764个投资计划,涉及矿产、农业、电力和旅游等行业,其中522个项目由中国出资,212个项目为合资建设。

而通伦此次访问除了北京外,也特别安排了湖南之行。据新华社此前报道,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大量湖南籍人士赴老挝经商,他们从小五金行业做起,逐渐成长为在摩托车、摩托车配件、超市、手机销售等行业内均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商业力量。

(澎湃新闻记者 樊诗芸;黑色粗体为原文添加)

责任编辑:郭光昊
老挝 李克强 高速铁路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