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韩国飞行员跳槽到中国航企,韩国政企开会寻找对策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7-10 21:00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空企业的迅猛发展,对飞行员的需求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韩国飞行员选择到这些薪水更高、工作环境更好的中国航企发展,其数量之多已经引起了韩国方面的注意。为此,韩国政府和国内多家航空公司高层人士已经召开会议,就培养飞行人才、防止飞行员流失等共商计策。
据韩国《亚洲经济》7月9日报道,韩国大型航空公司认为,廉价航空公司的崛起、中国等海外航空提供的丰厚待遇等,使得“抢”飞行员的竞争更加激烈。
《亚洲经济》报道截图
数据显示,就职于韩国航空公司的韩国籍飞行员人数由2010年3800人增至2014年5000人,截至去年末增至5600人。最近几年,济州航空、釜山航空、真航空、德威航空、易斯达航空等国内廉价航空公司迅速成长,除了诱人的价格优势外,廉价航空还不断增加客机和增设航线,从而令飞行员不足的现象更加严重。尤其是一些新设立的廉价航空公司,愿意为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提供年薪2亿韩元的高薪,积极展开挖人行动。
另一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韩国民用航空飞行员跳槽,其中不少人去了薪水更高、工作环境更好的中国航空企业。
韩国飞行员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大韩航空的离职韩籍飞行员为109人、韩亚航空为78人、真航空为31人、易斯达航空为21人、釜山航空为19人、济州航空为18人、德威航空为10人。其中,2015年国内韩籍飞行员跳槽至海外航空公司的总人数为92人,2016年为100人。
韩国航空业界从中国民航总局获得的资料显示,去年中国航空公司的外籍飞行员占比7.3%,为1500人,其中,韩国籍飞行员203人。
2016年的《中国民航驾驶员年度发展报告》
实际上,在今年的4月,韩联社就曾发文指出了韩国的飞行员流失问题。文章称,虽然韩国的飞行员人数一直在增长,但流失同样需要重视。以大企业为例,大企业机长通常会选择跳槽国外公司,而副机长则会选择去那些廉价的国内航空公司,等升到机长后再去国外的航空公司。
这当中,去中国航企的特别多,以至于韩国航空界把中国称之为“飞行员黑洞”。
大企业承受着国内国外的双重压力,小企业则认为飞行员的数量远远不够,为此韩国政府已经出面建设大型的飞行员培训学校。
实际上,受飞行员流失这一问题困扰的远不止韩国。据此前报道,美国、俄罗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这一现象,而中国正是这些跳槽者的热门目标。
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指出,两年半的时间里,已经有超过300名俄罗斯机长和飞行教官在亚洲找到了工作(其中100人是去中国就业),俄罗斯的维姆航空甚至还遇到了12名机长同时辞职的情况,结果航班被大规模取消。
主要原因在于,飞行员在中国的工资几乎是俄罗斯的4倍,每月高达1.7万-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6万-17万元),每月飞行时间80小时,而在俄罗斯飞行时间达90小时。除此之外,在中国,飞行员全年至少可休假96天,在俄罗斯仅有70天而且休假申请不容易获批。
美国南方航空货运公司飞行员杰夫·格拉哈姆于2015年开始到深圳工作,他在接受CNN采访时说:“以前我每月要飞行80-100小时。在这里(中国),我每月只需要飞行50小时就可以拿到3倍的工资。”
台湾民航飞行员协会前理事长阎骏也表示,如果你是一名台湾民航公司的飞行员,月薪20多万新台币(约4万人民币),突然有一天大陆的航空公司给你开出月薪新台币35万以上(约7万人民币),且工作环境好,不用飞“红眼航班”,外加住房补贴等福利,你会不会动心?
中国的飞行员缺口非常大,据从事飞行员招聘工作的Wasinc公司总经理斯蒂文·杰尔涅尔介绍:“尽管中国人在大量增加飞行员数量,但无论怎样,都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