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抗议纽约时报:将政府合法性与李光耀故居去留问题挂钩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7-07-13 11:53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子女围绕其故居的纷争,从6月14日爆发以来,便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其中当然包括了美国媒体的报道。

纽约时报7月14日发表一篇以“李光耀故居争夺战演变成新加坡国家危机”为题的文章。文章称,“表面看来,这是一场不堪的财产争夺战,但因为这些指控演变成了一场国家危机,令外界质疑这个岛国的治理情况,质疑执政党连续58年统治的基础,以及这个国家选择领导人的方式。”

对此,新加坡驻美大使致信纽约时报,驳斥该报关于李光耀故居争端的报道“言过其实”,新加坡政府没有陷入危机。纽约时报7月11日在网站刊登此信。

然而,7月12日,新加坡外交部官网发文质疑纽约时报网站公开的信函删去了部分内容,并全文公示。

“新加坡建国总理故居纷争变成一场国家危机”,截图来自纽约时报

与上文为同一篇文章,截图来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据纽约时报7月4日刊文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去世两年来,新加坡没有为他立纪念碑、雕塑,也不曾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但现在,就他那朴素的住宅发生的一起充满怨恨的公开家庭纠纷,破坏了新加坡作为有序的威权主义典范的形象,同时也暗示出这个国家的政治未来存在着更深层的分歧。李光耀三个子女中的弟妹指控他们的兄长、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滥用职权,违背父亲的意愿,执意保存故居。他们认为李显龙的目的是以此支撑自己的政治合法性,并培养自己的儿子,最终建立起一个王朝。

“表面看来,这是一场不堪的财产争夺战,但因为这些指控演变成了一场国家危机,令外界质疑这个岛国的治理情况,质疑执政党连续58年统治的基础,以及这个国家选择领导人的方式。”

文章介绍,“李光耀故居位于新加坡欧思礼路38号,这间一共有五个卧室的房子本身不算太起眼。这是一座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宅,没有地基,湿气沿着墙壁向上升腾。年久失修之下,墙面斑驳,有的还有裂缝。家具也是多年前置办的。堂屋内的一个小架子上并排摆着两个骨灰瓮,里面装着李光耀及其妻子的骨灰。”

“李光耀在1959年至1990年担任新加坡总理期间,带领新加坡创造了大量财富,而这栋房子既是他的简朴生活方式的写照,也是政府为政清廉的象征。它还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意义。摆有一张长桌和若干椅子的地下室,是最终掌权的独立运动领导人在1950年代开会的地方,是人民行动党的诞生地。”

李光耀曾在遗嘱中明确表示,这栋住了将近70年的房子在他死后必须拆除。他说,不想让自己的故居变成一座博物馆,供游客穿行其中,弄得“乱七八糟”,人们有老照片用来缅怀过去。不过李光耀规定,照顾他晚年生活的女儿(李玮玲)如果愿意可以一直在那里住下去。目前62岁的李玮玲还住在里面,因此对这处房产的最终处置或许要再过数十年才见分晓。

李光耀(已故,中间),李显扬(左三)李玮玲(左五)李显龙(右三)/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称,身为新加坡民航局董事会主席、曾任国际电信公司新电信首席执行官的李显龙之弟李显扬说,他将无限期离开这个国家,因为害怕遭到政府的报复。7月1日,李显扬在Facebook上发表声明,指责李显龙“大动干戈地协调各方力量”对付他和他姐姐、知名神经科医生李玮玲(Lee Wei Ling)。

纽约时报还采访了李显扬长子、哈佛学者李绳武,新加坡学者,社会活动人士等。李绳武称,“对执政党来说,这栋房子是他们的遗产的象征,是一个与他们有着独特联系的象征,给他们以合法性。”

李光耀故居/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还提及,现年65岁的李显龙在3日的国会特别会议上对弟妹的指控加以反驳,认为这些指控“毫无根据”,“待这起不愉快的事件尘埃落定后,人们必定知道政府的运作是透明、公正和得当的”,“在新加坡,就连李先生的故居和他的愿望都是接受法律管辖的。”

关于弟妹对其“建立王朝”的质疑,李显龙称他儿子李鸿毅(Li Hongyi)对政治不感兴趣,并否认自己意图通过保存故居来利用父亲的“光环”,“如果我在做了你们13年总理之后,还需要用这种魔法宅子来巩固我的权威,我的处境一定很可悲。”

至于指控中的“秘密委员会”,李显龙坚称与自己无关,并回避任何同故居有关的政府决定。他说,该委员的职责只是列出处置房子的选项,以便日后需要做出决定时有这些选项可供政府考虑。

不过,纽约时报分析认为,尽管李显龙希望此事尽快平息,但危机并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

稍早前6月20日,纽约时报已跟进报道李光耀故居纷争一事。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新加坡驻美大使抗议:言过其实

据纽约时报网站7月11日刊登一封来自新加坡驻美大使米尔普里的信函米尔普里在信中驳斥纽约时报关于李光耀故居争端的报道“言过其实”,新加坡没有因为李家兄妹争端而陷入国家危机。


“新加坡建国总理故居”,截图来自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刊登的信件显示,米尔普里称,文章鼓吹一种荒谬的说法,即将新加坡政府合法性与前总理李光耀故居的去留问题挂钩。

他称,总理李显龙的弟、妹指责他在故居问题上滥用权力,对此,李显龙7月3日在国会上发布了完整声明予以回应。“他就如何回避参与政府处置李光耀故居的决策以及将房子出售给弟弟做出了澄清,因此在故居(处置问题上)他不再拥有任何利益或影响力了。”

米尔普里还表示,“辩论之时,没有国会议员指责总理有不当或非法行为,也没有人提出具体证据来支持弟、妹的‘含糊指控’。”

新加坡驻美大使米尔普里/来源:南洋商报

然而,据新加坡外交部官网7月12日称,驻美大使米尔普里于7月8日向纽约时报编辑詹姆斯·班内特(James Bennet)致函,但纽约时报随后只刊登了信函的部分内容。

外交部称,米尔普里在信函第一段的末尾写道,“纽约时报在撰写报道之前,却没有征询李显龙总理或新加坡政府的任何意见,这令我感到惊讶。”但是,纽约时报网站并未刊载这部分内容。

据悉,7月11日晚间,新加坡外交部将包含完整内容的信函全文发布给媒体,并在官网全文公示。

截图来自新加坡外交部网站,图中红线所示即与纽约时报网站刊登信件的出入部分。

此前,据媒体消息,6月19日晚,李显龙就李家纠纷一事,向新加坡全体国人道歉。7月4日,李显龙国会表明愿意私下与他们处理分歧。7月6日,李显扬和李玮玲在脸书发表联合声明,称将不在脸书上发布更多证据,先决条件是“我们和父亲的愿望不受攻击或曲解”,并对李显龙4日的表态欢迎,“期待在没有律师或政府机构参与的情况下对话”。同一天,李显龙也公开回应储层,同意弟妹的做法,“这正是我一直试图要做到的。” 不过,对于两人重申对他的指控,李显龙予以反驳并坚持自己的立场。

据悉,李显龙与纽约时报“结下梁子”不是第一次。2010年,由于不满《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一篇文章中对于新加坡政坛人事更迭的“诽谤”,李显龙等新加坡政坛重量级人物向该报所属的《纽约时报》提出抗议并要求赔偿,并最终获得胜利。当时,《纽约时报》对于报道中提到李显龙“不是因功劳而获得总理职位”的说法表示道歉,并赔偿11.4万美元损失。

此前,李光耀父子曾多次因诽谤问题起诉政客和外国媒体,并获得胜利。与他们打过官司的外国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彭博社和《经济学人》杂志等。

责任编辑:朱敏洁
新加坡 美国 纽约时报 李光耀 李显龙 抗议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国内矿藏价值万亿,马来西亚向中国寻求稀土合作

“中国电车给美国普通消费者带来希望,老牌车企难眠”

再干6年,普京能带出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吗?

芬兰企业力推中企参与:别谈政治,中国技术遥遥领先

普京得票超87%,就中俄关系、台湾问题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