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买中国2000辆公交汽车 西方为什么恼了?

来源:观察者网综合

2017-08-07 19:02

8月6日下午路透社发表文章,就缅甸向中国进口2000辆公交车一事大做文章,暗指交易不公平、中国公交车价格低廉质量差。但事实是怎样呢?

昂山素季 图自外媒

路透社开篇指出,从中国进口2000辆公轿车、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是昂山素季领导下的首个主要基建项目。该项目备受瞩目,数百辆崭新的黄色大巴行驶在仰光省仰光市的街头。作为执政党,民盟希望这能够成为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的标志。

图自商用车新网

然而,接下来文章称,该交易引起民盟内部“不寻常的分裂”。有议员质疑交易成本并指责仰光省行政长官漂敏登“任人唯亲”“缺乏责任感”。

随后引用仰光省一名议员的话称,“漂敏登政府缺乏透明性,如果他不改变这一点,将有损政府的形象”。

仰光省行政长官吴漂敏登 图自缅华网

路透社接着引述外交人士们的观点称,这笔涉及到中国公司以及一名与缅军方有关联的商人的交易,恐怕会影响到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在找不到证据证明该交易违反任何法律的情况下,文章又引用欧盟驻缅大使罗兰•考比亚写给缅甸商务部部长丹敏的一封私人信件,抱怨缅甸政府的采购过程缺乏透明度。

“如今,缅甸国内经济依然把持在少部分人手中,他们长期以来的活动妨碍了公平竞争。” 考比亚写道。但是,文章不得不承认这封信并没有提到公交车交易。

路透社还援引考比亚的话,“许多欧洲国家摩拳擦掌准备进入缅甸市场,但他们需要一个更公平的角逐合同的机会。"

路透社通过以上这一系列的叙述,透过字里行间向读者暗示这次公交车交易有内幕、不公平。

然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路透社在文章中也不得不承认,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拥有竞争机会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合作没有谈成。

仰光省政府官员和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就这个公交车提案很早便开始洽谈,但是双方在细节上无法达成共识,去年仰光省政府便拒绝了合作。

据相关外交人士透露,法国和荷兰其实也与仰光政府谈过合作,但是因为在供车速度上无法满足仰光省省长的要求,合作也就不了了之。

最终,仰光省政府控股的仰光公共汽车公司,在中国驻缅甸洪亮大使的推荐下,向两家中国供应商——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购买了1000辆天然气公交车。

2017年4月11日双方签署协议,定价每辆天然气公交车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8万)。

协议签订两个月后,6月10日中国宇通与安凯公司便成功向仰光省政府移交1000辆公交车。

图自中华网

洪亮大使和漂敏登省长体验安凯客车

另外1000辆公交车,由前军方首领奈温之孙牵线搭桥,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购买。

虽然文章企图用中国使馆指定供货商的标准不明确,以及引用仰光公共汽车公司负责人的话佐证交易不透明。

“是的,人们可以认为这次交易不透明,但是公开竞标也不一定会更好。这次交易的目标在于维护两国(中缅)友好关系。”

但是,不难发现,西方国家一样拥有过竞争的机会,只是他们没有把握住。而中国企业用价格和速度争取到了合作机会。路透社就此断言交易不公平,有失偏颇。

抱怨完制度不透明、竞争不公平,路透社在文章中开始明里暗里批中国公交车“廉价物不美”。

路透社在文章中写道,尽管中国的公交车价格是其竞争对手们的一半,但是验收的工程师却预计它们的磨损速度会快于国际标准。

文章引用该工程师的话称,中国的公交车质量比欧洲和日本的差,后期维护会使成本翻倍,而合同期限只有5年。

文章随后引述公共交通方面的西方专家意见称,一般公交车的平均寿命是中国公交车的两倍。

政府官员回应,之后会用电瓶车替换这些天然气公交车,但评论认为缅甸电力供应不足,因此这个想法不切实际。而电力短缺的问题的解决至少需要10年。

同时,文章还引述B+H建筑咨询公司规划和景观部门全球总监Robert Marshall意见,认为这种在短时间内替换新技术的做法很低效。

那么,缅甸的公交系统质量和性价比有多高呢?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从中国进口公交车前,行驶在仰光街头的公交车都是来自日本和韩国近乎报废的N手车。车身还保留着已经褪色但仍清晰可辨的日文和韩文。

“日本制造”“韩国制造”看似有保障、高大上,但是作为N手车,它们并没有体现出高质量和高性价比,相反它们带来的是频发的事故和悲剧。

图自新浪微博

今年7月7日,缅甸仰光市便发生了一场特大交通事故。一主要交通干道上,一辆55路公交车与一辆37路公交车发生剧烈碰撞,当场死亡6人,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10人,受伤30人。

缅甸仰光特大交通事故现场 图自中华网

据环球时报报道,由几家“中国客车标杆企业”生产的崭新公交车正在逐渐替换这些“要命车”。

为缅甸老百姓带去安全和便捷,岂不是一桩美事?

漂敏登在回应此次交易时也曾明确表示,与中国签署“政府对政府”的协议,价格更低,交付更快。

为什么外媒挖空心思来找茬?

环球时报认为,这实际上是西方国家在看到它们所支持的“民主女神”——昂山素季上台后,却越来越倾向和中国做生意后的失望、嫉妒心理作崇。

用路透社文中援引外交人士的话来说便是,与中国的这笔合作,恐怕会影响到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改善民生的好事怎么就成了影响缅甸和西方国家关系了呢?

环球时报分析称,当昂山素季2015年在大选中赢得压倒性胜利时,分析人士预测那些自2011年便开始为缅甸实现民主化转型而欢呼的西方国家将涌入缅甸市场。

但这笔公车交易让昂山素季的西方支持者的希望落空——因为缅甸越来越倾向于和中国做生意。

责任编辑:宋唯亮
缅甸 公交车 路透社 中国 亚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准备好为同志们挺身而出了吗?”“YES!”

哥大挺巴抗议持续,美众议长称国民警卫队应适时出动

中央金融办: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安理会表决:俄方否决,中方反击美方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