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妮妮:离开日语词汇,现代中国人真的不会说话了吗?

来源:观视频工作室

2019-03-16 08:43

潘妮妮

潘妮妮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副教授

【文/ 潘妮妮】

在网上你会时不时——可能隔一年两年——看到一说法,说中国的现代语言离了日语,我们没法讲现代语言;或者再夸张一点,“现代中国人离开日本的翻译,没法说话了。”当这句话一扔出来,网上另一群人马上就会怼过去,说“那你日本人离开中国古籍,也没法说话”。最后变成大家互相杠起来,没有办法形成一个有效的讨论。

有时候社会上有人会担心,今天年轻人的流行词汇里日语词汇是不是越来越多,这是不是一种文化入侵?所以我就想先聊一聊近代的翻译。

这里我想先说下中日语言之间——或者近代我们对一些西方文明产品——翻译过程中的一个路径,比如说想到一个词,叫“电话”。

我们知道“电话”这个词是日本人翻译的,从telephone翻译过来,可以说是比较信达雅的。中国以前曾翻译成“泰来风”(德律风),后来就被淘汰了,我们跟着使用了“电话”一词,大家都能够理解。但是往后看,随着一些新产品的出现,翻译路径就分流了——我们先合流,再分流。比如后来手机出现了,我们就叫“手机”,而日本人在电话的基础上叫它“携带电话”。这里看上去,大家的逻辑仍是差不多的,“手上拿着电话机”和“携带电话”是一样的。而现在呢?Smartphone,中国人叫“智能机”或“智能手机”,日本人就整个不一样了,直接翻译成スマホン。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其实还是有我们自己的国情和道理在的,并没有因为一开始翻译成电话,后来所有的翻译路径都跟着日本人走,并没有这样子。

日本人翻译西方的用语是为了改革——为了明治维新,为了要所谓的推进西化,或者为了实现什么样的政治、社会、经济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我们都要调动大众,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必然规律。但是你要动员大众,就要有一个大众基本上能够理解、接受的语言。我们可以注意到,日本那些主要进行翻译的学者,很多是中下层武士、商人的后代这种比较偏社会中层或中层偏下的一些人物。他们受过一定的教育,想要动员大众,又不会使用那种高层精英才会用的雅致的、复杂的、不想让大众听懂的语言。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他们从汉文古籍里寻找觉得大众看了之后也大致能够明白的意思,再来翻译。

我们中国当时也面临着一个怎么样去发展,怎么样去改变,怎么样去适应现实,又怎么样去超越现实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就会自然地理解,为什么那个时候日语的翻译在中国的现代历史实践中获得了生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并不是说日本人怎么翻,我们就拿来用。

为什么后来我们会分道扬镳呢?为什么日本变成スマホン,中国变成了智能机?

其实分道扬镳也有它自己的道理。日语在长年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是表音体系和表意体系,它有时是可以分离的。我们知道,西方语言基本上是表音体系,而中国的语言是表音和表意统一的体系,所以包容外部文化也好,或是翻译外部文化也好,所使用的方法也必然是不一样的。

比如日本在对应西方语言的时候, 可以自然地使用表音体系的那一套,因为东西本来就是注音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日语里面有大量外来词。但是中国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汉字本身表音、表意是一体的,不分割的,这就决定了如果直接用日语那种外来语方式来翻译的话,汉字的表意性就会带来一定的误解。于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肯定会努力去避免,这是语言本身的性质。

我们再想多一点……日本很多医学名词、科学名词是直接翻译的,它精确地指向曾经的西语概念里有的那个东西,非常的科学,非常的精确,这是它的好处。但是它可能也会产生一个不好的地方,相应来说传播会受影响,特别对于大多数没有进入专业领域的人,或者说在实践当中没有经常使用这个领域的相关术语的人,就与它分离了,科学与大众就分离了。

但是放到中国,我们的翻译尽量追求既是原意,又会获得大众的理解。也许它不够精确,但是相反来说它在科普的时候可能就会相对容易一点。

我们再想多一点,如果直接使用外来语,那意味着进来的每一个词都是新词、新东西,你要重新去接受它。

日本的外来语词典会不断地修订,而且越来越厚,大家记住所有的东西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这样一来,它就会带来一个很直白的(问题),那就是代际之间的沟通肯定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尤其现在流行文化——特别是年轻人的前沿文化——变化是非常快的。今天知道的东西,明天也许就没用了;今天你好像是一个站在前沿的人,到了第二天或过几天之后,你似乎就变成了一个老古董。但你用一种传统的既有的思维方式去重新解释外来事物的话,也许可以找到传统跟现代之间的一种联系。这也是语言的魔力所在。

今天很多在日本流行文化作品里经常出现的词汇,已经进入了大众舆论的范畴,而且被普遍地接受。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元气”这个词,好像已经被普遍地接受了。当然我们用“元气”跟日本人的“元気”的本意又会有点区别。

我们今天很多的宅男们、宅宅们、オタク们等用的词里面,也会大量用到日语里的词。比如我们可以在机甲动画里——可能我举的例子又有点老了——看到“制御不能”,机器不能控制了叫“制御不能”;还有大家很喜欢开玩笑,“立入禁止”。这些都是宅宅文化里很喜欢用的一些词汇,但是却没有办法进入大众范畴;它会变成一种很小众的亚文化,大家用这些词,为了显示很亲密,表明我们是同一种人。

其实我们回顾民国时候,可以看到民国的一些作品里面也经常出现“彼女”这个词——她,女性。但是后来这个词就没有进入现代语言,我们还是用了更符合我们习惯的“他”与“她”的对应。

所以我觉得这东西基本上是不能构成文化入侵,因为它最后依然还是被内化的。它之所以能够被吸收,是它与你本身的文化逻辑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似之处,存在一个可以共荣的部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日本 日本文化 翻译 现代汉语 视频新闻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劝不住?以色列誓言“报复”:美国与我们站一起

法军参与?马克龙:应约旦要求拦截伊朗无人机

德总理率商业天团来华,“没中国不行”

“伏特台风”真相:美方和微软以黑客栽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