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在这件事上,世界应该以上海为榜样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7-02 07:31

彭博社

彭博社作者

“你是什么垃圾?”成了当下上海人面对的灵魂拷问。从7月1日开始,上海市要求居民和企业将垃圾和可回收物分类投入不同的垃圾箱。这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上海每年产生的垃圾超过九百万吨,而它和中国其他城市、乡镇、农村一样,也缺乏最基本的城市垃圾回收系统。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截止到2018年,人类制造垃圾的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多,其中大部分新产生的垃圾来自发展中国家,而且这种趋势会持续到2050年。这些发展中国家能否建立正规的垃圾回收系统,对管控世界垃圾问题和尽可能减小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至关重要。中国解决垃圾问题的实践将是重要的先行尝试。

在大多数国家,垃圾回收背后的动力都是利益而不是环保,大多数垃圾都是由个体单干的拾荒者回收的。这种垃圾回收方式虽然肮脏却效率极高:比如在距离上海200英里的南京,这里有九百万人口,直到2015年多达80%的城市可回收垃圾(大约五十万吨)还是靠人力分拣的。

如果没有人工垃圾分拣员,城市垃圾很快就会堆积如山。不幸的是,随着各个国家越来越富裕,拾荒作为一门职业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不光因为有更高报酬的工作机会,还因为富裕的房屋业主不愿意看到拾荒者翻检他们的垃圾。一些垃圾回收小公司专门从拾荒者手中收购可回收垃圾,是它们维持着城市里非正规的垃圾回收产业,而如今它们也面临被市政部门清理的命运。

早在2000年,中国政府就预见到了要把垃圾回收的问题,并指定了包括上海在内的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这些城市的尝试全都以惨败收场。它们不但缺乏垃圾回收专用设备和设施,居民也没有受过垃圾分类重要性的教育,缺乏分拣垃圾的积极性。因此多年下来,公众一直对垃圾分类所知甚少。2018年,一项对中国各大城市3600名居民的问卷调查显示,接近3/4的人无法辨别正确的垃圾分类回收方式。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还是开始了新一轮尝试。2017年,中国国务院公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在中国主要城市贯彻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具体执行由当地地方政府官员负责。此后的两年,一些地方政府小范围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项目。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是中国迄今曝光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城市垃圾分类管理计划。该条例要求市民将垃圾分为四类: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比如电池和灯泡),以及干垃圾(包括从清扫物到碎陶瓷的一切其它杂物)。

重要的是,上海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公开的且具有惩戒性。居民必须在规定时间段内丢弃垃圾,这样一来左邻右舍就能看见谁分类正确,谁分类错误。居民在把湿垃圾倒进垃圾桶的时候不能套垃圾袋,所以其他人可以看见他们丢了什么。如果有人没有分类垃圾,等待他们的是最高200元人民币的罚款。政策甚至规定,如果小区居民不按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那么整个小区的生活垃圾都不予收运。

同时,上海动用了一切可能的宣传工具,从社交媒体到本地报纸、甚至全国性报纸,来解释居民为什么应该对垃圾进行分类以及如何分类。在新浪微博上,垃圾分类多次挤入热搜榜,网民尤其关注关于该规定同样适用于外国游客的新闻报道。总体上看,中国年轻一代似乎比较赞同这个垃圾分类项目,尽管他们担心垃圾分类太消耗时间。

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上海和中国其它城市目前还需建设大量基础设施来管理垃圾和储存垃圾。比如需要特殊设计的卡车来运输已分类的可回收垃圾;需要大型的工业级别垃圾回收设施;需要环保的焚烧和降解站点来处理干垃圾和有机垃圾。做到这一切需要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巨额的投资。

不管怎样,上海市民已经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小区里和家中思考与讨论垃圾分类,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它给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启示是,创建现代化的垃圾管理系统要从教育公众开始,树立一种公民集体责任意识。如果世界真的打算清理堆积成山的垃圾,那么完全可以以上海的垃圾分类新政为榜样。

(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彭博社)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杨晗轶
垃圾分类 垃圾处理 垃圾 垃圾分类员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