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宗泽:现在断言中美“冷战”,低估了美国,更低估了中国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5-29 07:09

阮宗泽

阮宗泽作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近来,美国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以安全为名下令美国公司“封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技术企业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担忧。有专家认为,中美已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举是在透支自己的国际信誉和软实力,更有可能引发欧洲国家在技术领域的危机感。

目前美国对中国的这种封锁和打压是否将会超越贸易摩擦,成为长期战略?中美是否如一些观察家所言即将陷入“新冷战”?对于中国的打压和对立是否已经在美国各种政治派别中形成共识?会不会伴随明年的大选发生变化?针对以上问题,观察者网采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阮宗泽。

【采访/观察者网 戴苏越】

观察者网:美国政府近期运用行政手段“封杀”中国的华为等高技术企业,您认为这一系列操作是否是美国为了逼迫中国在贸易谈判中让步的短期策略?如果未来中美之间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针对中国企业的压力是否会有所放缓?

阮宗泽:应当说,中美经贸摩擦一年多以来,双方都还是在谈判的轨道上往前推进的。但由于最近谈判受到挫折,美国方面对包括华为在内的中国高技术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打压和封锁手段,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动因:

第一个原因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进步持有根深蒂固的成见——他们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高技术发展的。美国有一种偏见,认为中国不可能有创新,所以在科技上的进步肯定是赶不上西方的。而现在的事实是中国出现了一批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相当具有竞争力,而且在一些领域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高科技公司,美国的心理就出现一种不平衡。加上美国一直有一种技术垄断心理,于是对中国的科技公司的成长就进入一个“草木皆兵”的状态。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美国在试图增加和中国下一步谈判的筹码。

最近双方的谈判受到了挫折,美国为了转嫁责任编造了一些说法,妄称中方反悔、退步等,实际上是美国要追求单赢、美国优先。中方当然不能接受。所以美方对中国高技术公司的打压和封锁也是为了在谈判中向中方施压,制造一些筹码,逼迫中国方面做出更大的让步。

图片来源:IC photo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中国高技术公司的“草木皆兵”本质上是和贸易谈判无关的,你只要在技术上取得了进步,他们肯定要打压、防范你,只是现在正好遇到谈判,美国便把打压中国高技术公司和制造谈判筹码两个目的合二为一了。现在美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正在出现长期化的趋势,这意味着今后即使贸易谈判达成阶段性的协议,美国恐怕也很难放松对中国高技术的封锁或者说封杀。

观察者网:在上个月举行的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彭博新经济论坛主编认为中美已经掉进了“修昔底德陷阱”,并且会演变成“新冷战”,您认为这一个多月以来局势的变化是否印证了这样的论断?

阮宗泽:我不这么认为。如果说中美马上就要开始“新冷战”了,这是低估了美国的智慧,更低估了中国的智慧。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如果世界政治还在重复19、20世纪的“陷阱”,这和中美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应该有的远见是不相称的。

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从过去40年的经验来看,中美关系一路风雨兼程,沟沟坎坎甚至大风大浪都很多,这也不是第一次中美之间遇到问题。从一个大的趋势看,中美关系一直在发展,这说明中美双方都有强大的愿望和共同的利益推动发展双方关系。现在的中美关系是世界两大经济体的关系,不仅是对双边关系,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也具有特殊的责任。总的来看,中美各个时期都有自身的特点,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只要双方本着平等协商的态度都是可以得到管控的。

观察者网:近来美国运用行政力量、不惜破坏市场自由竞争的原则针对中国企业,颠覆了很多人心目中对于美国的印象。这种“颠覆”是否也在透支美国的软实力,并且让国际社会尤其是欧洲增加对美国的不信任?

阮宗泽:其实美国自己国内的评论者已经指出了这个问题。美方的单边主义、一意孤行实际上是在透支它的信誉,对美国的形象也是一个损害。单边主义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别人的利益之上,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完全不顾别人的利益,这完全是一种零和的、以邻为壑的心态,这种状况也是不可持续的。

美国当前这种政策不仅给美国自身造成了信誉上、形象上的伤害,同时对美国的外交、对美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比如刚才说到欧洲的问题。其实欧洲并不想在中美经贸争端问题上选边站,特别是作为企业要追求利润,本意是要从双方都获取最大的好处,而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公司进行技术封锁,也要求欧洲的公司选边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目前欧洲内部已经出现了针对美国的危机感,比如美国最近对空客要征收100多亿美元的关税,实际上就是打压欧洲。对于欧洲企业来说,希望能开辟更多的市场,中国市场对于他们也是不可替代的。

现在不排除有个别公司迫于美国的压力不得不和美国站到一起,但是从内心来讲他们并不情愿,因为不仅对他们的利益有损害,这种跟风站队也会使他们失去中国这个市场。中国的市场是世界上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同时中国的市场也是有竞争性的,今天你走了,以后再想要回来,要想恢复原来的份额恐怕不会有现成的位置等着你。

再者,如果这些国际企业在中国需要的时候离开,或者进一步帮助美国封锁中国企业,这些公司的信誉也要遭到打击。而中国的消费者也会为认为他们是墙头草、是投机者,消费者是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选择的。

同时他们也应该考虑到,今天美国打击中国的公司,过两天也有可能会打击欧洲的公司,如此权衡,有关公司和第三方的立场应该更加公正,应该和美国的做法保持距离。你越是随着美国的舞步起舞,就越是纵容美国的单边主义,未来潜在的风险就越大。

观察者网:有人说,中美贸易战同时也是舆论战,您对此怎么看?

阮宗泽:我现在也感觉到,舆论战的热度不仅在中国,在美国烧得也比较高。不可否认,美国在舆论战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中国一般不太愿意主动挑起矛盾,但是现在面对咄咄逼人的进攻,中国必须坚决反击。应该让美方知道,中国的克制并不是软弱的表现,我们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所以中方必定会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舆论的较量是经贸摩擦的延伸,这也是双方心理上的较量,实际上都是在争取各自的听众。目前舆论战变得日益复杂,可能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越是要沉得住气,讲事实,摆道理,这一点非常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美国是强势的一方,然而美国却老是讲别人占了便宜,他吃亏了,其实这样的宣传是经不起推敲的。在过去几十年和中国的关系中,美国获得的益处之大是超出想象的。美方却把责备的帽子戴到中国头上,是不顾事实也是不负责任的,是对过去40年中美关系的误读。

美国应该看到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办法,世界上目前没有人可以遏制中国,美国当然也做不到。想要试图遏制中国,把中国摧毁,简直是痴人说梦。

当然中国的发展,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取代谁。一些人称中国发展的唯一目的是要取代谁,这是对于中国的一大误判。

中国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14亿中国人可以享受现代化的发展成果,过上更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这本身对世界就是巨大的贡献。中国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的发展和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完全一致的。美国人把“人人生而平等”作为立国的宗旨,既然人人平等,你有过好日子的理由,为什么中国就不可以呢?

观察者网:明年美国将迎来大选年,如果特朗普未能连任,中美关系是否会发生质的变化?您刚才提到,对中美的未来持乐观态度,您认为进入新时期,双方共识与合作的基础在哪里?

阮宗泽:首先,美国大选是他们自己的事情,选择什么样的领导人由他们自己决定。同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无论与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打了很多年的交道,而且对两党都是有深度的互动和深入的了解的,因此,不管美国国内的变化怎么样,不管未来他们是什么样的政府,中国都会奉行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指导思想和美国进行交往,所以现在更多地要看美国对中国的认识。

美国是一个多元的美国,美国国内的看法也是多元的,所以恐怕不能轻易下结论,认为美国国内一致要求全方位遏制中国。美国不少人还是愿意看到中美关系向好,而且在为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而奔走,坚持发出理性客观的声音。

因此,我觉得未来虽然中美关系不会简单地回到原来的模式,但是中美关系的大方向还是要走向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因为这更加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也最符合世界发展的大势。假如中美一旦走向对立,就中美之外的大多数国家、企业和相关人员来讲,他们必须要做出选择,也就是“站队”,这是他们不情愿做的事。

总而言之,中美关系目前还是有很多40年交往积攒下的良好基础。如果说冷战期间中美是靠“共同的威胁”走到了一起;冷战结束后中美则是为了“共同的发展”走到一起;未来中美关系的最大动力应该是为了“共同的责任”继续携手合作,这不仅是对双方国家、双方人民的责任,也是对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的责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戴苏越
中美关系 修昔底德陷阱 软实力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

他张嘴就来:不寻求与中国贸易战,但中企作弊…

乌克兰暗示西方“双标”,美欧:你们和以色列不一样

美国对中国造船业等发起301调查,商务部:一错再错

“令人鼓舞!无法想象没有中国的全球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