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赵薇事件过后,大V和官员可以有什么心得?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7-20 07:26

沈逸

沈逸作者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

【最近发生的两起事件,让人对新媒体的未来展开想象。一件是土耳其政变,总理埃尔多安通过facetime号召民众上街,这让有些人又想起了阿拉伯之春和推特革命。另一件是赵薇引起的商业删帖事件,在几波发展之后,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媒体生态。观察者网采访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就这一话题进行分析。】

观察者网:我们先从土耳其政变开始谈。政变发生后,埃尔多安用facetime号召大家上街,有些人因此联想到“阿拉伯之春”中的推特革命,认为是新媒体在革命中的又一次运用,您怎么看?

沈逸:我是觉得把埃尔多安这个事扯到新媒体上去,就是瞎扯。这跟新媒体没有任何关系。那篇把这件事解读为“新媒体运用”的文章,有点过度解读了。这个过度解读表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在土耳其政变中,动员民众的工作是通过清真寺来完成的。埃尔多安用facetime给CNN的土耳其频道打电话,最多就是一个视频会议,怎么还能扯到新媒体头上?

第二个,我们现在回过头看,阿拉伯之春中和“推特革命”有关的只有伊朗那一场。其他几个国家,比如说突尼斯和埃及发生的,都是军事政变。突尼斯的领导人可不是因为什么小贩自焚,人民上街了,然后才走了。而是突尼斯军队封锁了机场、码头,只留给本阿里一架飞机,他只好走了。这是一场街头革命掩护下的军事政变。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之前,同样处于被陆军司令部扣留的状态。

推特充其量起到新媒体工具的作用,也就是突发事件发生后把大家串联起来,上街示威游行就结束了。它就是个组织动员的工具,真正导致革命发生的,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结构性力量。是军方的、或者说有组织的力量。“推特革命”是对于新媒体力量的夸张解读,它把上层的斗争、包括军人对政治的斗争给简单化了。

观察者网:大概是“推特革命”的概念挺理想化的,一直被人提及。

沈逸:你去看“推特革命”在谷歌上的热搜频率,它在“伊朗革命”和“茉莉花革命”时,热过一阵,以后就消失了。就连“推特革命”的始作俑者——美国国务院也不怎么提。反而在中国国内,这个词的引用频率比较高。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说这话的,往往是一批受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比较深的人。“推特革命”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一种符合自由主义审美逻辑的想象。也就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可以把暴政给干掉。中国的一些学者,把“推特革命”当一个模式,套用现实,或者说从现实上挖一块下来解读为“推特革命”。

观察者网:您认为今后社交媒体或者说新媒体,会不会在政治事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沈逸:社交媒体作为一个动员工具的价值永远是存在的,但是作为一个工具,它是中性的。所谓中性是说,你不要以为它只能用来把政府干掉,政府也可以用它来团结和动员民众。新媒体就是一个“能力竞赛”,只有那些不会使用它的人会被淘汰。

都说互联网有天然的反权威属性,那么谁是权威呢?不一定是政府。有的人用互联网反掉了政府,自己变成了新的权威,于是在下一轮互联网高潮来临的时候,他成了被反的对象。比如大V用互联网来反政府的权威,他们成了新的权威。大V很享受这一点,以为自己可以永葆权威,但是他们没想到上了互联网这趟车,也会轮到他们被反。赵薇这个事情不就是各种反权威吗?

观察者网:您怎么看这次赵薇事件?

沈逸:赵薇这个事情是分几波的。第一波是说赵薇不好的,第二波是继续说赵薇不好的。第一波和第二波之间有一个微妙的差别,第一波是有明确的证据的,比如说她用了戴立忍,比如说有理由怀疑资本对于网络发布进行商业化删帖操作。到了第二波就扯淡了,说赵薇和什么共济会有关。然后第三波是什么?第三波就是用“共济会这事不靠谱”为赵薇洗白。第四波,利用网上流传的共济会不靠谱证据,说主张爱国、反赵薇的都是一些无脑脑残青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网上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场活的舆论战。这场舆论战跟以往不同的是,大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有一方使用了反宣传的技巧。什么叫反宣传?有一个叫立白的直播主持人,他平时不是一个爱国的人。突然之间他标榜起自己爱国了,用非常恶心的方式,让大家讨厌爱国本身。这就叫“反宣传”,用冷战时期的术语来说,叫“黑色宣传”。

通俗点说,败坏一个人的名誉有两种方式,第一个我直接出来说你不好,第二个是我假冒你的名义做很多事情,抹黑你的名声。说得更直白一点,抗日剧《敌后武工队》里日本对付敌后武工队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搞一个假的敌后武工队,冒名去做一些损害他名誉的事情,来割裂民众和游击队之间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当中,注意不要使用“阴谋”这个词,这是共谋和配合。没法证明也没有必要证明,第四波就是故意用共济会攻击赵薇的人,第三波人的攻击方式为那些想为赵薇洗地的人提供了靶子和帮手。

第三波用“共济会这事不靠谱”为赵薇洗白

观察者网:要怎么应对这种“反串黑”?

沈逸:在赵薇事件过程当中凸显了几件事情。

第一,我们政府的能力不足,没有发展出一套机制。

从这次事情看,政府是时候对商业删帖行为进行规范化处理了。美国政府也会要求谷歌删帖,但是每次提出删帖的要求,法院都要判决。要删东西可以,要告知理由。“他人身攻击了”,“他涉及法轮功违法邪教宣传”,那就应该删掉。被删可以进行申诉,你说“我这不是邪教宣传”,然后有一个程序来判断这是或者不是。如果是就去删,如果不是就把它放出来。

第二个,我们政府部门必须要出来说:“没错,这件事情证明政府的政策创新能力面临巨大挑战,我们是要改的。”网络内容管理终究也是要规范化的。现在很多问题和争议在于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或者作为的创新不够。

从整个中国新媒体发展历程来看,赵薇事件可能在不经意中会成为一个标杆。如果监管部门足够敏锐的话,应该以此为契机,来推动一轮监管政策的创新和改变。但无论是否做出这个重大变革,有一点是已经证明的,就是中国民众或者说大陆民众在删帖问题上,态度、看法已经发生显著变化。

新媒体发展的这些年中,一些商业化的运作规则看上去已经顺理成章。中国存在一个商业化的删帖市场,这大概不是什么秘密。现在网民对商业化删帖规则表示“我不认账”。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出现,民众正在兴起。

这后面甚至可以引出一个很有趣的追问,就是对于那些以“不民主,要自由”为理由向政府发起挑战的自由主义大V们。你们说的“民主”到来了,怎么就不允许网民说话了呢?网民说话怎么就变成暴民了呢?为什么就变成了“叫魂”呢?亲,说好的民主去哪了?搞了半天,你要的“民主”就是,你可以说,我不可以说吗?这算怎么回事?

(实习生王世怡 郝妍 叶娜妮对本文亦有贡献)

千里送民主解读:
独裁不曾封我口,自由让我别说话
高坂保奈美解读:
顺我者民主自由,逆我者暴民小红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钟晓雯
互联网 新媒体 删帖 言论自由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

巴总理召开紧急会议,“事关在巴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