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心神”试飞结束 日本五代机仍需努力

来源:观察者网

2017-11-05 10:23

施洋

施洋作者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的东亚地区,有关五代机的新闻可以算是相当丰富了,从美军F-35A首次部署东亚再到俄罗斯为自己的苏-57加油打气,在这其中,最不能算五代机的“心神”验证机进行的“可能是最后一次”的试验飞行,不仅引起了日本航空爱好者们的一片感慨,也再次激起了我们对于日本五代机项目走向和进展的关心。

而同样在东亚,从来弱小到几乎会被遗忘的朝鲜海军,其新“护卫舰”总算以全副武装的形态亮相,不过这种“21世纪外观的50年代战舰”对于朝鲜海军的意义,的确也很难说清楚。

“最后一飞”背后的日本五代机

本周二也就是10月31日,日本防卫省研制的x-2先进技术验证机”心神”在岐阜基地由F-2测试机伴飞,进行了第32次测试飞行,在飞机落地后,日本“爬墙党”观察到现场的测试人员打出了“飞行试验终了”的大号标语牌,加上日本军迷界也传言这是该机最后一次试飞,有关“心神”验证机试飞结束的消息不胫而走。

如果这一传言属实,从2016年4月22日“心神”验证机在制造厂进行首次飞行开始到这次所谓的“飞行试验终了”,“心神”的试验总共只持续了1年6个月又9天,算上在厂内的一次试飞和从生产厂转场至岐阜试验场的一次转场飞行,总共也只进行了34个起落的飞行。

对于“心神”这样一款从2006年5月公开全尺寸RCS测试模型时就吸引世人注意力,曝光项目时间比苏-57和歼-20都要早,从2012年3月开始花了差不多一年半时间总装原型机的项目而言,仅仅生产一架试飞验证机进行32次试验飞行就结项,未免太儿戏了。

参考其他国家的各种验证机,且不说美国x-31这种专门验证空战机动性的飞机使用2架在5年时间里试飞了538架次,就算上世纪末经济潦倒的俄罗斯搞出的SU-47前掠翼验证机,在1997年至2000年年中的前两阶段也进行了超过90次试飞,这还没算上该机2001年到2005年为了进一步验证T-50技术进行的第三阶段试飞。

而如果考虑到“心神”在这仅有的32次试飞中还有加装反尾旋改出伞等一些特别科目的飞行,实际32次试飞里真正用于试飞的次数显然更少。按照日本防卫省最初的计划,“心神”的试飞原本要持续到明年,总试飞次数至少有50次左右,如果现在这样草草结束试飞,显然包括当初所谓的RCS的实机测试等等,估计也很难有机会在最初的30多次试飞中就试出个子丑寅卯。

戏谑地想,日本防卫省在最初设计这架验证机的时候就没有加入比如弹仓、机载雷达和先进航电系统等设备,多少也算是有那么些“先见之明”:区区32次试飞,更加不可能去深入测试这些有的没的,不配备它们,多少还能节省国民宝贵的纳税。

当然防卫省并不是因为脑门上开了天眼才这么做,事情本身的缘由可能正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心神”作为一款“先进技术”验证机缺少足够的先进技术,才导致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测试飞行缺乏足够的意义。

按照日本防卫省装备技术厅公布的有关日本未来战斗机关联技术研究规划,日本真正的五代机所涉及的技术里,“心神”先进技术验证机只是一小部分,包括高性能小型化有源相控阵雷达、大推力新一代涡扇发动机、未来红外线和雷达告警装置、战斗机用综合火控系统、主动防御系统等都是极为关键的新技术领域。

而在研制过程中,“心神”为了减少研发成本和技术风险,不仅采取了大量成熟的产品设备,还可以没有承担太多的技术测试任务。根据防卫省装备技术厅的文件介绍,“心神”主要的测试新技术包括使用加力燃烧室的XF5-1型涡扇发动机、实现高机动性而引入的偏流板式推力矢量喷口系统以及相应的综合飞行推力控制系统(飞-推一体)、加莱特进气道、全机隐身化外形、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座舱防雷达反射镀膜等。


如果按照五代机“4S”的要求来看,心神所负责的验证技术主要涉及隐身和超机动能力这两个S,比起歼-20的前身718工程验证机或者YF-22那样将4S集于一身的做法,这确实可以算是一种分散风险,但歼-20和F-22最后都研制成了具备完整作战能力的五代战机,而心神的这个2S不仅不可能变成一款真正的五代机,从技术上说,实际上还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风险集中行为,因为既然不可能最终发展成一架五代机,这些测试的相关技术,原本可以以更低风险的形式来完成。

复合材料和座舱防雷达反射镀膜相对来说最为简单,任何一款飞机都可以作为这两件技术的测试平台,我国当年的座舱、雷达罩和进气道的隐身原理测试使用的就是一架经过改造的歼-7II平台;偏流板式推力矢量喷口系统和XF5-1涡扇发动机的组合因为实际上不可能应用于五代机上,将这两种日本从未实际深入测试的技术结合到一起同样给项目增加了风险(“心神”下线后首飞时间一再推迟的主要原因就是发动机系统的问题);进气道技术同样可以使用其他的普通平台进行测试;隐身外形设计确实需要制造一架新机,但考虑到日本此前已经用空中缩比模型和地面等比模型进行了不少的外形隐身测试,验证机上采用这一设计的关键目的也并不在此……

防卫省原本可以用几架T-4教练机或者F-15进行改进后分项验证的技术,现在却被人为结合到一架验证机上,虽然日本向来有项目少所以盲目在一个项目里堆砌大量不必要技术以进行验证的传统,但这里的原因,显然不完全是技术本身那么简单。

防卫装备厅发布的文件中概括的“心神”需要验证的技术

还记得当年日本坚决不愿屈服于“二等”的JSF项目,辛辛苦苦、反反复复求购美制F-22“猛禽”战斗机的历史么?当年日本启动还叫做ATD-X项目的“心神”战斗机的时候,日本科研界和自卫队都有声音认同这是一个向美国“敲边鼓”,推动美国出口F-22的重要“筹码”这一说法。

既然是“筹码”,那不管实际水平如何,外表看起来必须得显得重一些。考虑到日本自2012-2013年左右才开始推进包括内置弹舱导弹在高机动、高速度状态下弹射导弹的流场分析、XF9-1这种纸面设计推力11吨(加力推力15吨)的大功率涡扇发动机在内的一系列五代机核心技术,在2004年前后“心神”项目启动之时根本不存在等因素,把一些比较简单,甚至不可能用到真正五代机上的先进技术集合到一起,做出一款至少比较复杂,乍一看有五代机影子的先进技术验证机,显然要比用一票明显“半路出家”的简单技术验证机在政治角度更有分量。

日本未来战斗机开发技术需求和时间

当然,虽然“心神”项目看起来已经没有指望了,但是这并不意味这日本防卫省就放弃了五代机的研发努力。

虽然作为整体方案的日本五代机计划从23MDU、24MDU演化到25MDU之后,这个按日本平成年号迭代改进的战机项目已经3年没有推出新的整体方案规划了,但与五代机相关的相关关键技术的开发并没有停止。

按照防卫省装备技术厅公开的情况,已经推进差不多5年的战机弹舱内导弹分离研究课题已经相当细化,不仅进行了多种情况下的风洞缩比模型模拟分离试验,用于地面试验的弹射机构等比样机也已经制造出来,按照防卫省的计划,到明年这套系统才将开始正式进行性能测试以及实际评估。

至于日本寄予厚望的XF9-1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其研制进度至少也早就不是只有等比挂图那样的阶段了。防卫省介绍,该型发动机的核心机已经在今年7月在札幌试验场进行了测试,证明发动机核心机的性能可以满足需求,且其涡前温度可以达到1800摄氏度。按照一般发动机研制的规律,核心机研制成功,很多时候预示着项目初步获得了成功(当然,后期所谓“外部设备”的研制配备同样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

除此之外,类似新一代轻量化机体结构研究等项目也在进行之中,加上日本与英国在空空导弹等领域展开的合作,以及日本在雷达航电设备领域一直不算差的技术水平,在所有声称在自行研制五代机的第二集团国家(中美俄显然属于第一集团)中,日本是看起来子系统准备最为充分的一个,但防卫省有没有能力搞定空前复杂的五代机项目,并为其投入注定天量的资金完成各种实验,最终将其发展到批量生产的阶段,则是另一个值得大家观察的新话题了。


6月28日防卫厅称XF9-1核心机原型机交付测试,日本防卫省发布的PDF文件截图

不甘被遗忘的朝鲜战舰

提起朝鲜人民军的武器装备,一般人最先能想到的自然是其近来进步神速的火星系列弹道导弹和核武器计划,接下来则可能是造型雄伟的主体炮(谷山大炮)和射程足以让汉城北部陷入火海的大口径远程火箭炮,再接下来可能是“天马”“先军”以及其他一系列朝鲜特色的坦克装甲车辆,或者看起来像俄制导弹的朝鲜仿制型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但极少会有人想到朝鲜海军。

即使想到海军,大部分时候首先让人记住的也是有南斯拉夫技术特点的小型潜艇或者小艇大炮的坦克炮艇。而所谓的“大型水面舰艇”不仅没有什么发展,即使有,朝鲜严格的保密制度也极少留出相关的舰艇图像或其他资料。

自从上世纪排水量一千多吨的“罗津”级护卫舰升级为导弹护卫舰的时候被人拍下完整的照片以来,过去20年里朝鲜虽然零星建造了几艘吨位可算“舰”的水面舰艇,并力所能及地对现有的水面舰艇做了升级,但无论是奇葩的双体护卫舰苏湖级还是将一艘“罗津”级护卫舰的反舰导弹从“冥河”升级成朝鲜版“天王星”,甚至装备从伊朗引进的山寨“奥托”76毫米舰炮的导弹艇,都只有朝鲜电视台里的“惊鸿一瞥”或者民用照相卫星拍摄的糊成一团的俯视照片。

也正是因此,当几个月前还只是半裸舰状态,没有完全装备武器的朝鲜新型护卫舰以完整的照片出现在外界面前时,立刻掀起了一轮有关朝鲜海军装备的讨论高潮。而本周当一位游客传到youtube上长达1小时40分的朝鲜游记里出现的2张朝鲜海军护卫舰的照片被发现之后,这艘舰“完整配备”的状态才让人所知。

这次发现的朝鲜护卫舰照片有两张,一张是从左舷前方拍摄,另一张则是从左舷后方拍摄,正好为外界提供了难得的朝鲜护卫舰相对全面的视角,而且其中一张照片中的朝鲜护卫舰上所有的武器都没有盖上帆布,也为外界估测这艘护卫舰的尺寸提供了宝贵的参照。

此前西方媒体通过卫星图片估计,朝鲜护卫舰舰长70米左右,宽10米左右,而通过这次曝光的照片看,该舰实际的宽度可能只有9米左右,从该舰的舰型轮廓看,其舰体甚至有一点像拉长的037型猎潜艇。从其尺寸来看,其实际吨位可能和此前外界估测的1000多吨要小不少,大约在中国的037II型导弹艇和苏制1124系列小型反潜舰之间。

从其舰体舯部的排烟口推断,其主要动力应该来自多台中速柴油机,如果考虑到朝鲜曾经在中国的援助下建造过037型猎潜艇,并对其进行“坦克艇”式的改进,这种“拉长型037”轻型护卫舰的动力与037有很大的继承性也不难理解。

这样看,其实是拉长的037,所以大概可以称之为“037III型”?

朝鲜护卫舰作为一种“低科技堆砌”的代表,其舰上的武器大都没有太高的技术难度,但这些武器与国际上相似武器的一点点不同,却能让人领略到朝鲜在封锁之中自行研制武器的困难与不易。

舰上的两种导弹武器与此前朝鲜的椒岛级导弹艇上装备的相同,分别是朝鲜仿制的“天王星”反舰导弹和6联装的短程防空导弹。

而舰上的火炮武器则比较有趣,舰艉成阶梯布置的两门6管30毫米机关炮既不是常见的俄制AK630水冷转管炮,也不是俄罗斯专门研制的低配版AK306气冷转管炮,而是一种朝鲜在仿制AK230基础上研制的气冷转管炮,因此其炮塔外形沿袭了AK230,而与俄罗斯的几款转管炮都不一样。

其舰艏的A炮位在此前更是引发了外界的无限猜想,外界一开始都认为这里会配备上朝鲜引进的伊朗仿制型奥托76毫米炮,甚至在火炮安装之后一度也有人猜测这是加装了隐身化炮罩的76毫米炮,但从后方拍摄的照片则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这只是一门加装了敞开式炮罩的100毫米D-10T坦克炮,也就是此前多款朝鲜“坦克艇”的主炮。这样简陋的武器自然也谈不上什么火控系统,只能靠简单的炮瞄镜和炮手的经验来实现命中。

21世纪风格的隐身设计舰体与这种自1890年代就有的半敞开炮塔式火炮的混搭给人一种强烈的尴尬感,也在此反映了朝鲜在海军技术上全面缺位之下的无奈。

很难说这样一艘使用了隐身设计,武器却依然落后的小型护卫舰在作战效能上能比改进后的“罗津”级护卫舰到底高在哪里,唯一可能的,大约是这型新护卫舰因为是新造,舰况较新,无论是出勤率还是航行表现都会更好,而这种换舰体不换武器的尴尬升级,放眼世界可能也只有中国台湾地区的海军力量存在过。

对于朝鲜而言,其规模不小却彻底过时的海军里可能只有岸基反舰导弹还存在一些意义,而其大量的小艇在上个世纪还能靠着坦克艇大口径火炮的突袭,对同样小吨位的韩国小艇造成意外的重大杀伤,但随着韩国海军的对峙舰艇也逐渐彻底大型化,朝鲜海军想要重现当年的战法,已经是越来越难了。

从这个意义上,朝鲜海军自己可能比谁都更清楚,这样的小型护卫舰根本没有执行什么高危险任务的能力。继续建造这样的舰艇,除了对朝鲜海军进行有限的现代化,更多可能只是为了宣示最高统帅没有忘记他们而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荀越
日本 朝鲜 五代机 护卫舰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指控好比说中餐菜单能监视食客,笑话”

“严看死守,光干部餐食费就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