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评:华为“被断供”之后,美国航母又来了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5-26 08:38

施洋

施洋作者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华为遭遇美方全面“断供”的消息全面发酵,伴随着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势头最大的一次“文攻”,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航空母舰时隔半年再次离开港口,出现在西太平洋的海面上。作为美国“武吓”最标准的配置,美国海军的航母虽然一直在全球有存在感,但毫无疑问在西太平洋上,它的出现越来越不频繁了。与此同时,伴随着华为的“被断供”,类似的问题也在解放军的军工领域浮现:如果那样一天真的来临,中国军工准备好了吗?

西太平洋的“航母季”又来了

忍了快半年,亚太地区的美国海军终于又有可以持续执行任务的航空母舰部队了。

5月22日“里根”号离开横须贺的照片

5月22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里根”号航母及其打击大队离开横须贺,开始了2019年度的例行巡航。在此之前,“里根”号航母在2018年12月4日完成了2018年的巡航,进入横须贺港进行例行的增量维护工作。

对于美国海军而言,西太平洋毫无疑问是本国海军部署的重点方向,而作为美国海军海上编队行动的核心,航母毫无疑问是这种海上力量存在的标志性装备。既然美国海军六成的舰艇都在太平洋海域,那么前置部署的海域里有航空母舰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里根”号进入船厂维护了半年时间,这段时间的西太平洋上美军的航母存在,就需要别的航母代其完成。

当然,目前“斯坦尼斯”号已经进入大西洋,离返回美国只有一步之遥

在2019年上半年,承担这一任务的是“斯坦尼斯”号航母打击大队。“斯坦尼斯”号航母本轮巡航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变更母港,即从美国西海岸转移到美国东海岸,因此虽然航母本身的巡航需要四处机动,但大方向上是自东向西航行。2018年11月,“斯坦尼斯”号航母抵达菲律宾以东洋面,和“里根”号组成联合编队进行演习后就继续西进,12月便已经进入中东地区,并在2019年1月驶入波斯湾,进行了长达数周的巡航。

但在1月底,“斯坦尼斯”号航母却掉头向东,穿过马六甲海峡,再次回到了太平洋舰队负责的印太水域,一度进入南中国海并停留了10天左右,随后再次掉头向西,在3月中旬返回印度洋,再次进入波斯湾,4月中旬经过红海前往地中海,执行对叙利亚和俄罗斯的威慑活动。

在狭窄的地中海里一下子聚集两个航母打击大队,确实算是一种很强的威慑

也就是说,从3月初到5月底,西太平洋的美国海军实际上没有任何航母力量可以应对本海域发生的挑战,而如果考虑到“里根”号出港后至少需要1个月以上的时间进行恢复性训练,美国海军真正恢复“西太有航母”的时间可能要到6月底之后了。

类似的“航母断档”去年也在西太平洋地区发生过,不过那时候的时间比较短,实际上的“空窗期”也只有一个月左右,如今这一时间拉长到两个多月,对美国来说,自然意味着其在西太平洋“搞事情”能力的下降——虽然在和平时期驶入别国岛礁12海里线确实只需要驱逐舰甚至更小的舰艇就可以,但没有航母编队在后方提供的情报支持和空中掩护,执行这样的行动不仅缺乏底气,也缺少出现突发情况时应对的手段。

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想方设法增加在西太平洋地区的航母存在之外,目前看来美军可能在考虑,也正在进行尝试的手段,就是利用两栖攻击舰搭载一定数量的F-35B战机,作为某种程度上的轻型航母执行一部分任务。正在第七舰队部署的“黄蜂”号两栖攻击舰在今年1月就进行了一个月的类似巡航,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的一个月里,该舰也在执行类似的巡航任务。

两栖攻击舰在搭载F-35B战机以后,一定程度上就相当于一艘轻型航母

当然与正牌的航母相比,两栖攻击舰搭载F-35B的性能差距还是相当巨大的,这不仅体现在后者较小的吨位、飞行甲板尺寸以及机库面积,导致其搭载F-35B时较少的载机量和相对低效的运作效率上,也体现在其他的相关领域,比如由于机种配置的问题,两栖攻击舰上既没有舰载预警机也没有专用的电子战飞机,在编队的态势感知和电磁压制能力上要差得多;加上两栖攻击舰的航速远低于航母,在可部署性和快速性上都有所不足,想要做到“神出鬼没”的难度也更大。除此之外,由于为两栖戒备大队护航的舰艇数量比航母打击大队要少,加上缺乏早期预警,其防御作战能力和抗打击能力也远远无法和航母打击大队等量齐观。

换言之,在西太平洋部署以两栖攻击舰搭配F-35B的模式来充当“轻型航母”,如果没有得到诸如其他航母打击大队的支援,其自身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而一旦有航母打击大队在……其本身的存在价值又要受到质疑。

战斗力较弱的两栖攻击舰面临着这样的矛盾

不过虽然一直在亚太地区没有航母,美国海军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却并未减少。就在5月22日,美国海军“普雷贝尔”号导弹驱逐舰和“沃尔特·迪尔”号补给舰还穿越了台湾海峡,其中的“普雷贝尔”号导弹驱逐舰在5月6日和5月19日还先后闯入了中国南沙岛礁南熏礁、赤瓜礁和黄岩岛12海里内的海域,显然是一位专程来“搞事情”的家伙。毕竟是和平时期,中国海军虽然依法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但除此之外,能够做的事情也相当有限。

有基于此,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可能仍然只有“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条道路可走,毕竟虽然美国航母在西太平洋缺席的时间越来越长,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海军的航母辽宁舰的维护和现代化改装工作也直到2019年2月底才全部完成,加上此后还要进行为期数月的恢复训练,中国海军手头也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能够对美军的这种“挑衅”做出底气十足的应对。

辽宁舰在去年年末,今年年初也进入了维护保养周期

进入2019年,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055型大型导弹驱逐舰的正式服役和首艘国产航母的接近装备入列,但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国海军在夯实基础的努力。目前的中国海军已经有20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服役或者下水进行舾装,而056系列轻型护卫舰的可确认建造总数已经达到了60艘,这样一支规模的水面舰艇力量放在欧洲已经足以领衔,但在西太平洋地区这个“怪物房”里,显然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大洋的另一边,美国海军为了弥补濒海战斗舰在高威胁海况下作战和生存能力不足的问题,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推进新一代导弹护卫舰FFG(X)的竞标,旨在建造一种相对低成本,但具备较强作战能力,特别是防空和反舰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艇。

根据参与美国海军竞标的几个方案来看,该型舰最后很可能发展成一款吨位比中国海军054A大,甚至接近052D导弹驱逐舰,性能也与后者接近的中型水面舰艇,并且至少要批量建造20艘;而在经历了“阿利·伯克Block 3”型驱逐舰为了节约经费最终影响舰艇作战性能的教训之后,新一代的大型水面舰艇研制计划也已经提上日程。毫无疑问,未来中美两国之间围绕各种先进海上装备的竞争还会更加激烈。

不管哪一款FFG(X)入选,都不会是容易对付的对手

华为之后,我们需要怎样的国产化

本周,围绕华为公司的新闻已经在各大新闻版块上刷版。作为一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公司遭到了美国政府在美国总统亲自指导下发起的全方位的“断供”,与去年中兴被单独断供芯片不同,这次华为所遭遇的风波更加全方位,甚至连联邦快递和DHL这样看似和华为的研发生产毫无关系的企业也被卷进了风波之中,出现了“联邦快递将华为在途芯片发往美国检查”的“不实传言”,作为一家甚至都没有涉及国防工业之类的中国非国有企业,能够享受到这样全方位的待遇,要么是它真的掌握了什么了不得能够改变世界运转方向的技术,要么就是策划这出的美国总统“疯”了。

当然在我们看来,也许事情的原因兼而有之。不过颇为奇妙的是,本轮针对华为的“断供”之后传出的各种“否认”与“声明”不同寻常地多,也显示出这次看起来来势不小的“断供”背后不同国家与企业对于自身利益的不同考虑。对于美国这样透支本国信誉声望,实际上却对全球产业造成巨大损害的行动,事情的发展应该并不会如美国那些自以为是的决策者所想象的那般“顺利”,而对于华为来说,他们已经为了这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准备多时,虽然形势会注定艰难,但这未尝不是华为再次实现升级发展的重要机遇。

华为的举动体现了一个全球级高技术企业的深谋远虑

华为的遭遇虽然与国防没有直接相关,却引发了人们对于各类产品,尤其是高技术产品国产化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忧虑与探讨。对于军事领域而言,一个很传统的问题就浮现了出来:到底什么样的“自主”才是真正必要且合适的?

说起自主,最常见的自然是有关“国产”的争辩,毕竟对于一件武器装备而言,能否在本国制造是至关重要的,但对于国产这一概念的定义本身,却有着太多太多的复杂和深度。正如中国能够国产苏-27系列战机与印度能够国产苏-30MKI在其背后所代表的工业体系和技术实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即使同一个国家的所谓国产,在不同时期代表的概念也各不相同。

新中国历史上引进生产或者仿制生产的各类装备,从燃气轮机、柴油机、到空空导弹乃至航空发动机,也大多存在着持续时间不短的“混装”阶段,让生产部门有足够的时间循序渐进,将国产化率逐步提升到满意的程度。对于这类国产化,解放军的一般原则自然是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追求尽可能高的国产化率,以便后续的进一步扩大生产和装备。

这种混装的武器在我军多个历史时期都有存在

但在这样的国产化过程中,又有其他的问题出现。那就是这样的国产化很多时候并没有完全摆脱来自外国的元器件,特别是一些军民通用,可以在民品市场上采购到的元件,出于可靠性、使用寿命等因素考虑,目前有不少会倾向使用进口产品。

这其中曾在军迷圈里流传很广并一度引发广泛讨论的,就是国产红旗-9地空导弹使用日本松下公司的行程开关问题。这类元器件到处能够采购,一般情况下的进出口也不受限制,而且国内也能够制造同类产品,之所以在平时选用进口产品,主要考虑的是进口产品的质量更好,寿命更长,便于减轻部队的维护压力。

红旗-9地空导弹上的日本开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类进口产品在国内装备的“国产化”上长期以来并不受太大的重视,毕竟此类设备军民都有,理论上不存在买不到的可能,笔者之前也曾在国内某电子设备研究所展出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雷达处理芯片所使用的外设产品中发现了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产品,虽然他们也承认此类设备换成大陆产品不存在问题,但在正常生产中,总是效费比更优秀的产品能够赢得订单。

除了这些常见的硬件问题之外,软件的国产化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相比于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在解放军开始信息化建设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各类国产的专用软件层出不穷,但他们所依赖的操作系统平台仍然是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而就在差不多十年以前,给军用电脑安装360杀毒软件甚至还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攻击手段……

虽然这样的描述看起来令人震惊,但确实反映了国内军用计算机软件和操作系统发展的历史之短和起步之稚嫩。对于解放军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和民用操作系统及其相应的程序一样,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和大量使用和测试的经验构造出来的软件环境。而出于国家安全在这样的环境里寻求全面的独立自主,自然是一件极为重要,而且不能马虎的事情。

相比硬件,解放军在软件上要走的路也没有容易到哪儿去

从软件角度来说,比起需要遵循商业规则的华为而言,解放军在这一方面的掣肘要少很多,绝大多数软件都无需在意。对于硬件的“断供”来说,华为采取的是大量的囤货以及一整套完整的“B计划”,使用包括国产芯片在内的一整套替代产品,保证在最坏情况到来后,能够使用完全自主研制的产品维持产品线和技术的正常更新;而对于解放军来说,那些在和平时期看起来不那么好用的国产化产品,这时候就要担负起让解放军各种装备运转起来的重任,也许性能有缩水、也许维护性要打折扣,也许极限状况下的表现要受影响,但至少在上战场这件事情上,它们仍然能履行自己忠实的职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施佬
航母战斗群 航母 美国航母 国产化 国产芯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