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雪及其团队3个月研制北斗卫星载荷 卫星抗干扰能力提升1000倍

来源:观察者网

2015-06-25 07:24

近日,新华社刊发一系列长篇通讯,介绍国防科大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飞雪及其团队。文中提到, 2007年4月,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曾在亚洲某一区域受到复杂电磁环境干扰,卫星通信发生阻断。关键时刻,王飞雪和团队在3个月内研制成功了具有强大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将卫星抗干扰能力提高了1000倍。

“在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上,决不能含糊。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用超常的努力实现超常的赶超。”王飞雪说。

王飞雪和其团队研究工作

2007年4月,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进入亚洲某一区域时,受复杂电磁环境干扰,卫星通信发生了阻断。如果这一难题在3个月内不能解决,不但下一颗星不能发射,即将组网的十数颗卫星发射将无限期推迟。

情况十分危急!数十位专家齐聚北京商讨对策。多数国内同行倾向于技术难度小的“躲”,因为“躲”已有先例,但这样一来,国家就要蒙受数十亿资金损失,且电磁环境一旦再有变化,卫星还要“躲”个没完;如果选择“抗”,耗费资金少,但技术难度极大、风险高。

临危之际,王飞雪再次请战。“3个月内,我们一定拿出‘抗体’!”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惊人的战斗力,不到3个月,他和团队拿出了具有强大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一举攻克强干扰环境下高精度测距这一世界难题,使卫星抗干扰能力提升1000倍,避免了国家巨额损失。

在验收评审会上,平时不苟言笑的王飞雪难得诙谐地说,我们利用剩余时间还做了修正航天指标数据的副产品。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介绍,我国自2007年4月开始发射北斗2号系列导航卫星,其中第一颗导航卫星发射后,直到2年后的2009年4月15日,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才发射升空。这期间的2年时间,除了对北斗2号系列卫星的设计和在轨运行能力进行检验外,很重要的一项改进就王飞雪和团队研制的改进型抗干扰卫星载荷。在此之后,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发展全面加速。在2010至2012年间,中国又连续发射了14颗北斗2号系列导航卫星。2012年12月27日,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正式版1.0正式公布,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王飞雪正在与他的学生们一起探讨业务

今年3月30日,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首颗实验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在这项任务中,王飞雪和团队承担了30余项任务,是国家唯一同时承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体制、卫星载荷、地面运控、测试评估和装备应用任务的团队。

王飞雪和团队先后研制出世界领先的监测接收机、精密测距码模块及注入系统、主控站测量及通信系统、RDSS业务信号收发分系统、时间同步注入站、星载上行 测距终端等地面设备。在最近一次针对实用商业化全球系统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源功能测试中,他们研制的产品以95分的高分雄居榜首。

不久前,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导航论坛上,俄罗斯导航产业界的领袖们在探讨全球四大导航系统发展水平时,一致把中国北斗排在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盟伽俐略之前。王飞雪在会场上静静听着,内心波澜起伏:20年的奋斗,北斗排名从第四上升到第二。回国后,他对前来迎接他的同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下个目标就是拿第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责任编辑:施佬
北斗卫星 北斗导航 高分卫星专项 北斗二代 北斗 北斗系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