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启动月球雷达站项目?靠谱吗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8-22 16:52
昨天,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称,中国委托一批科学家研究在月球上修建人控雷达站的可行性,不过内地许多专家质疑这个项目的性价比。
据报道,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上获知,这个政府项目于今年早些时候启动,启动经费为1700万元人民币。
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家说,拟建的这一设施可能包含航天员生活的营房以及一个至少50米高的大功率雷达天线阵,对地球的监控面积超过现有所有卫星。
报道称,该基地将用于科学研究和防御监视,由于雷达站发射的高频微波不仅能够穿透云层,还能穿透地表,因此可以实现对陆地、海洋及地下的监视,拍摄出更有效、更清晰的地球图像。
月面基地如此科幻,我们真要建了吗?
面对这样的消息,网友反应不一。
有的认为,国家层面要提出一些高端的、领先的、甚至是概念性的课题和项目,为国家科技队伍加压,设置高难度任务。
有的则类比历史,称星球大战再临:“先来1000亿,美国跟不跟?”“这真是一个互相忽悠的时代啊。”
有的就事论事,质疑为什么要放月球上呢?“如果是一个雷达,可以放在地月系统的第一拉格朗日点(L1),比月球还能近一点。”
许多网友想起美国大片《独立日2》里中国的月球基地,但大部分还是持怀疑的态度。
《南华早报》并非没有失据,报道称,“上个月,该团队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为期两天各抒己见的献策会”。
但观察者网查询发现,其实会议是在6月召开的,而非7月。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官方网站报道,6月23日至24日,由遥感地球所郭华东研究员申请成功的第566次香山科学会议“月基对地观测前沿问题”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执行主席为郭华东、严俊、李明和林杨挺研究员。来自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科技部高技术司以及20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南华早报》为何会搞错时间?
也许是因为7月初,《中国科学报》刊载了关于此会议的报道,题为“月基对地观测对研究地球有什么帮助”。
“人畜无害小白兔”的形象还能维持多久
至于“修建人控雷达站”,“包含航天员生活的营房”,“对地球的监控面积超过现有所有卫星”,“将用于科学研究和防御监视”等语言,引发了网友最多的争议。
就遥感所本身的报道看,港媒内容并非研讨的重点: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邹永廖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孙泽洲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贾根锁研究员分别就“月球探测现状与月基对地观测基地”、“月基对地观测平台与传感器技术”和“月基观测地球环境的研究”三个中心议题作了评述报告。
遥感地球所施建成研究员、吴炳方研究员也受邀就“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计划”和“植被科学卫星计划”议题作了专题报告。
其中,主要内容是观测技术方面的,基地是否有人、是否用于防御监视,至少没有专题讨论。
这也符合技术发展的常识,从无人到有人,从简单的遥感观测到复杂的,要循序渐进。过多地往间谍卫星和监视方向联系,无助于客观看待中国科技的发展。
比如该报道中在引用其他研究人员的质疑时,也首先强调,在月球上建造这样一座大型设施,其成本甚至“高过用间谍卫星布满整个天空”,后者的成本只是前者的一小部分,效果却是一样的。
还煞有介事地说,“由于这一问题的敏感性,这位科学家拒绝透露他的姓名。”
报道还称:“尽管一些专家表示担忧,但是中国主管科研的部门对于兴建月球雷达基地的前景似乎很乐观。”
其实,中国机构对月球探索的规划是脚踏实地的,既没有冒进,更没有转向军事。
就在今年5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2016年工作会。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介绍了相关工作总体情况,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和VLBI测轨分系统分别汇报了型号任务研制进展情况。
显然,各系统都在有序推进。相比之下,香山会议只是非常初步的探讨,而且学者之间分歧也不小。
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一位雷达技术研究者说,地月距离是地球与最高轨道卫星距离的十倍,会造成极大的科技难题。他说:“要么雷达的功率非常大,要么天线非常大,否则无法接收到地球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
至于军事方面,中国政府多次重申,将始终恪守《外空条约》所确定的各项基本原则,坚持一切探索和利用外空的活动都应为全人类谋福利,力主防止外空武器化。
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常”都没有签署《月球协定》,但从中国政府关于两极、外空等的开发立场看,和平利用仍将是主题。
媒体报道时,为何不用普通读者读来“科技感”更强的遥测站,而要用“军事感”更强的雷达站呢?
对于任何可能被国际舆论利用的报道,都应长个心眼,率先将月球“军事化”的锅,我们中国不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以下为此前关于香山月基观测会议的两篇报道全文,供读者参考。
香山科学会议“月基对地观测前沿问题”召开
6月23日至24日,由遥感地球所郭华东研究员申请成功的第566次香山科学会议“月基对地观测前沿问题”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执行主席为郭华东、严俊、李明和林杨挺研究员。来自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科技部高技术司以及20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主任燕琳首先致欢迎辞,回顾了香山科学会议的发展历史,指出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提出质疑,并期望与会专家通过思想碰撞取得丰富的成果。
郭华东代表执行主席讲话,感谢香山科学会议提供了自由的学术讨论平台,并作了题为“月基对地观测科学概念”的会议主题评述报告。报告介绍了对地观测发展前沿与挑战,提出利用月球作为对地观测平台的设想,并系统性地阐述了月基对地观测的内涵、特点及潜在探测领域。他指出,月球是一个稳定的自然天体平台,能够提供全球尺度、多传感器、长期一致的对地观测数据,对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月基对地观测还面临众多科学技术问题的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站在更高的视野来规划月基对地观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邹永廖研究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孙泽洲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贾根锁研究员分别就“月球探测现状与月基对地观测基地”、“月基对地观测平台与传感器技术”和“月基观测地球环境的研究”三个中心议题作了评述报告。遥感地球所施建成研究员、吴炳方研究员也受邀就“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计划”和“植被科学卫星计划”议题作了专题报告。
与会专家经过两天的集中交流,达成诸多共识,一致认为月基对地观测是前沿创新方向,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其他科学研究及经济建设领域均有重要价值。会议建议应进一步关注月基对地观测的科学问题,用“破坏性创新”的理念,积极探讨前沿技术的发展,拓展月基对地观测概念,做好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并特别提出需要加快相关研究速度,以便推动各国家与组织间的相互合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是一个高学术水平、高创新价值的科学会议。
郭华东最后作会议总结,归纳并凝练了相关科学问题,提出应加强的战略方向,并指出在月基对地观测研究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应循序渐进;在月基对地观测组织方面,科技项目、国内合作、国际合作应依次展开。
月基对地观测对研究地球有什么帮助?
近日,科学家提出,作为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月球是一个长期运转的稳定平台,具有观测长期一致性、整体性、稳定性及对一些现象观测唯一性的优势,有可能真正实现从地球系统科学角度,对全球多圈层相互耦合的关键科学问题给出新的解答。
会议申请人及联合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郭华东指出:“虽然目前星载—机载—地面观测平台可观测大气、陆地和海洋较大尺度现象,但尚难以保证全球尺度上的时间一致性和空间连续性,因此还需提高大尺度对地观测能力,开拓新的对地观测平台。”
随着我国深空探测的深入,在月球上布设遥感器建设对地观测平台的“月基对地观测”引发了科学家的关注。长期从事对地观测研究的郭华东认为,与人造卫星相比,对宏观地球科学现象进行月基对地观测具有明显优势。“月球正面的一个观测台站只需要很小的视场角就可以观测到地球整体现象。”他说。
同时,月基合成孔径雷达对地观测具有与星载雷达相当的分辨率和测绘带幅宽,将成为监测固体地球动态变化的有力手段。而月球地质构造稳定,能放置多种传感器系统,可在同一成像条件下对从电离层到地表和次地表的地球圈层进行归一化观测。此外,月基平台的寿命是人造地球卫星不能比拟的,能够提供长期、精确校准的时间序列数据。
基于上述优势,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月基对地观测是前沿创新方向,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地球宏观科学现象的探测具有重大意义,在其他科学研究及经济建设领域会有重要价值。
最后会议建议,用“破坏性创新”的理念,拓展月基对地观测概念。同时,在月基对地观测研究领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应循序渐进;在月基对地观测组织上,则可依次开展科技项目、国内联合、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