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峰会刚落幕 这家中企进军东欧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5-15 21:59

【观察者网TMT频道/王一鸣报道】5月15日,举世关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圆满闭幕。为期两天的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家参会,例如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等。

“一带一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走出去。那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对于这个问题,或许可以听一听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的看法。15日晚,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赶赴北京,与来京出席峰会的克罗地亚外交和欧洲事务部副部长玛利亚(Marija Pejčinović-Burić)见面会谈。

沈晖和克罗地亚外交和欧洲事务部副部长玛利亚

一边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一边是工业基础不错的前南国家,中国企业威马和克罗地亚究竟会擦会何种火花呢?业内人士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未来有望纳入中国制造企业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除了中国企业出走去,还有国外技术走进来,这将为“一带一路”带来更丰富的含义。

除了技术输出,更有技术接入

曾几何时,不少国外媒体习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走出去,中国企业除了能源基建合作,还有什么机会?中国政府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是花钱买名声吗?

此次峰会期间,观察者网注意到,各国商会和大使馆牵线搭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领导人借参会频频与中国企业家见面,成为峰会期间亮点。例如,媒体报道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与比利时副首相克里斯·皮特斯、白俄罗斯经济部部长季诺夫斯基峰会期间进行见面。

而此次克罗地亚与威马汽车的战略会晤也离不开具有165年历史的克罗地亚商会的推动,今年6月商会还将在上海设立其亚洲第一个代表处,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种种新闻释放一个信号,“一带一路”绝不只是中国产能输出,除了技术输出,更有技术接入,不只是沿线国家实现共赢,更是为“一带一路”正名,也是未来全球化应有的模式。

以威马汽车为例,作为中国新兴造车势力的一员,自带互联网属性和全球化基因,同时由于创始人是从传统车企走来的原因,极为重视产品质量要求。与蔚来等互联网汽车制造商选择代工模式不同,出于对大规模量产后的产品质量的关切,威马一开始便选择自建工厂,其位于浙江温州的工厂一期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接近67亿元人民币,有望在17年年底建设完毕。

众所周知,在动辄数十亿的造车项目面前,互联网企业更倾向以轻资产为主,将生产制造环节外包,以缓解资金链难题。但威马董事长沈晖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这套逻辑,宁可选择风险系数更高的建厂模式,“代工模式在我国的环境下很难实现,想要保证品质必须自己掌握生产制造环节,并且把所有问题在这个环节解决掉”。

据悉,为了扶植企业价值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威马汽车准备成立了一支120亿规模的全球产业基金,而此次在“一带一路”峰会期间与克罗地亚方面接触,内容和后续动作令人遐想。

克罗地亚向东看:中国企业有很好的科技和IT水平

克罗地亚是个拥有迷人海岸线和蓝宝石般海水的国家,它和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出生于克罗地亚的探险家和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来到中国,写下影响整个欧洲的游记并开创出从中国返回欧洲的海上之路。

而现在,这个440多万人口的国家和中国的再续前缘。就在此次一带一路峰会召开之前,基塔罗维奇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在中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合作,深受克罗地亚和周边国家欢迎,我们把中国看作‘非一般的朋友’‘可靠的伙伴’”。

15日晚上,在谈到为什么挑选威马时,克罗地亚大使科哈罗维奇·奈博伊沙对中国媒体表示,克罗地亚是个小国,需要选择他们认为最好的,中国企业威马拥有很好的科技和IT水平。“在于中国企业威马的会谈中,克罗地亚感受到互相尊重,互惠互利。”

克罗地亚外交和欧洲事务部副部长玛利亚和驻华大使哈罗维奇·奈博伊沙

克罗地亚在“一带一路”上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处于东欧的中心位置,至欧洲各主要城市只有2~3小时的航程,是进军中东欧的“桥头堡”;同时拥有七个可以停泊大型远洋轮船的海港,其中里耶卡港是一个可以停泊任何船只和任何货物的深港,经此港到达整个欧洲,还能比走汉堡等北大西洋港口,缩短7到10天的行程。

克罗地亚本身的技术优势也不容小觑,作为前南斯拉夫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基础良好,还拥有旅游、造船和制药等产业。

克罗地亚军工企业从实际出发曾开发出多种型号的扫雷、排爆机器人,表现良好。为本国排除一战、二战、内战留下的地雷历下汗马功劳,并出口美国、俄罗斯、瑞典等国。

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克罗地亚看到可以助推经济增长、提振贸易、还能最新技术成果和吸引投资。

西方恐怕没想到,中国要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国外媒体习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除了揪着能源基建合作不放外,就是简单理解为“中国政府在花钱买名声”,更有观点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威胁论”关联起来。

此前,位于比利时的智库“卡内基欧洲”曾发布名为《中国的“一带一路”终点在欧洲》的文章,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对改变世界地缘政治,称欧洲国家应该保持警惕,加强在沿线国家的存在感,以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扩张。该文观点令人大跌眼镜。

在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庄严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他强调,“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习近平进行主旨演讲

15日晚,中国民营车企威马与欧盟国家克罗地亚领导人进行会面,并商谈合作,强有力地回应了国际舆论中一些浅显幼稚的看法,并积极响应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呼吁。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看来,中国本来就该博采天下之长,因为中国有着巨大的制造能力。梅新育向观察者网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用资金换技术有助于节省发展的时间,还可以规避贸易壁垒,换取了品牌和销售网络,一举多得”。

可以预见,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东欧国家在某些领域积累的先进制造技术纳入中国新一代制造业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中国和这些国家可以在技术资金上有着更为紧密的合作。

威马董事长兼CEO沈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汽车是特别适合走出去的产业,我们可以把克罗地亚的技术引进来,也可以把产品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有很多合作的契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占我国对外投资的五分之一,总体产业特征却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日本相比,我们现阶段更早地实现多元化,已不再侧重于资源能源类投资,而是向制造金融服务发展”,他认为,“中国对外投资是为了实现共同发展,而不只是中国一国的经济利益或者政治利益,这就需要发现和创造新理念新战略新机制。”

中国模式的机遇

事实上,参与进来的国家远不止克罗地亚一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已有上百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截至发稿,有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参与进来的中国企业更多,中国企业阿里云在香港、新加坡、迪拜、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数据中心,其自主研发的大规模计算操作系统“飞天”也一同出海;浪潮已经涉足埃及、埃塞俄比亚、南非、加纳、吉尔吉斯斯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IT培训和交流,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了10000余名技术专家和官员;中兴通讯的无线网络已经覆盖了65个“一带一路”国家中的52个,来自“一带一路”国家(中国以外)的收入占比已达中兴收入的15%-20%。

钟飞腾认为,经济大国向外投资是一个规律性现象,既是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也与开放性国际经济体系有关。就此而言,中国成长为对外投资大国是必然。

瞭望周刊社经济新闻部高级编辑王健君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实质就是中国版全球化,中国给出了另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

中国海外走出去模式,摆脱了西方基于中心—边缘思路的剪刀手式的掠夺模式,技术和资本几乎同步外溢,更具备人类发展的平等道义。

王健君指出:“中国曾经是怎样从西方主导的产业链和金融链锁中挣脱,不会继续西方模式再强加到目前的发展中国家中去,而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要想真正和平稳定发展,也无法继续西方那种‘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发展道路”,他补充说,“至于缺点,大概就是费力不一定讨好,需要长久的战略耐心”。

中国当然有这样的耐心。随着一个个合作的达成、项目的落地,“一带一路”正逐渐从蓝图变成现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军对观察者网表示“一带一路”有着良好的开局和基础,中国在基础建设领域经验丰富,并且具备雄厚的资本优势,以及类似高铁这样一流的技术。

钱军同时也告诫,中国要有开放的心态 ,以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到“一带一路”之中,实现公开公平的竞争,在西方民粹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之下,使中国真正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合作、全球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典范。

未来期待中国可以参与更多国家更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建设和发展,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共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一鸣
一带一路 倡议书 克罗地亚 中外合作 双边合作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