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忍畊:伴随新中国成长的工业人才摇篮——哈工大的60年
来源:观察者网
2018-10-17 08:32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吴忍畊】
标志我国工业人才教育起步的一张老照片:1955年校领导和苏联专家与机械系55届毕业生合影留念
第一排左起:李家宝(机械系主任),吕学波(校党委副书记),马大猷(教务长),卡布钦科(锻压),阿特拉申科(管理),高铁(副校长),李昌(校长),谢普钦(零件),包布利科(机制),邱纳也夫(铸造),赫利科夫(机床),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刀具)
第二排左起:刘有汉、许守亷、冯晓曾、任天庆、汤生業、宋万良、陈秉二、袁盛治、潘忠正、何启蕃、叶琪根、王膺福、朱日璋、费开、刘患生
第三排左起:翟东升、孙序樑、谭以津、姜佩新、吴锡友、姜以宏、徐溥滋、 项 富 、叶文柄 、黄善鈞 、孙延明、王焕德
第四排左起:曹 鵾、侯作勳、魏从武、黄家宝、李树文 、杨荣福 、特木尔巴图、穆世昌、陈墨耕、唐克嵘
提起老照片的起因
李庆春老师给我寄来这张老照片,信中写道:
吴忍畊:你好!
你是位热心肠的老教师,我这里保存一张非常珍贵的老照片发给你,是55届机械系毕业生与校领导和苏联专家的合影。上世纪90年代我去莫斯科参加国际会议,探望铸造专家邱纳也夫时他送给我的,我将这照片刊登在我主编的《哈工大铸造专业发展历程》一书,200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图中任天庆(二排左4),唐克荣(后排右2),陈墨耕(后排右3)留在铸造教研室工作。
请你将此照片转发给55届机械系毕业的老校友,请他们将每个人的姓名标出来,留给校博物馆,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李庆春于1952年机械系毕业,1954年铸造研究生毕业,是中国铸造教育事业奠基人,他建议识别老照片中55屆机械系37名老同学的任务,喜由荣国浚、曹 鵾、谭以津等学长热情参与,全部如数认识了。正如国浚所言:
如此看来,此项工作完成了。感谢各位做了一件好事。我心里觉得很痛快!不由得说道:母校真好!师恩难忘!同窗情深!友谊长存!祝各位健康长寿!
为什么说这张老照片非常珍贵
为什么说这张老照片非常珍贵,因为照片标志着我国工业人才教育起步那一段历史年代。马洪舒在《风雨哈工大》一书中对这段历史做了详细的阐述。笔者摘录一些段落来说明。
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党组《关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改进计划”的报告》上报中央。中央政治局毛泽东、朱德、陈云、李富春同志先后传阅过教育部党组报告。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对哈工大办学方针作了重要批示,并委托李富春副总理办理。刘少奇同志在批示中着重指出:“办好这样一个大学,很有必要。”“改进计划”进一步确定了哈工大的办学方针和任务是:“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具体办法是每年抽调各大学理工学院讲师、助教和教授共150名,入哈工大参加教学研究组,在苏联教授帮助下研究深造,以代替派大批学生去苏联留学的办法来提高国内大学理工科师资水平。“改进计划”对哈工大科系的设置作了明确指示。
1951至1957年末,哈工大先后聘请了古林、克雷洛夫、罗日杰士特文斯基、卡岗和马依奥罗夫等5批62位苏联专家和3名捷克专家来校工作。1957年以后,又聘请12位苏联专家,至1960年,哈工大共聘请77名外国专家在校工作。
哈工大是全国理工科院校中最早学习苏联先进科学技术、先进教学经验的。1951至1957年,苏联专家直接培养或指导结业共608人(研究生班结业235人,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本校五年制毕业生373人)。
由于哈工大的教学制度是通过学习苏联高等教育经验建立起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由专家指导,教师队伍主要由苏联专家培养出来的青年教师组成,同时也由于哈工大从创办以来长期以俄语教学,积累了丰富的俄语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材资料等,这些都是哈工大能够很快地应用苏联办学经验的有利条件。
1956年1月30日,学校举行隆重仪式,高铁副校长代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赠予哈工大苏联专家组组长罗日杰士特斯文斯基“中苏友谊纪念章”,代表高等教育部杨秀峰部长赠送了感谢状。(见照片中前排右一:罗日杰士特斯文斯基)
1951年5月,政务院第85次会议批准教育部长马叙伦在会上所作的《教育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大力加强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从此,哈工大承担起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改革旧教育制度的使命。
苏联专家帮助哈工大培养研究生和进修教师,为学校的改建和扩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筹备设立研究生班。
第二,苏联专家来校开始培养研究生。
第三,研究生在学习中参加教研室的改造与新建工作。
第四,研究生边学习专业知识边掌握教学过程。
第五,协助工矿企业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对生产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是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良好的开端。
第六,及时交流学习苏联教学与科技的经验,举办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会议。
苏联专家指导教师进行科研 图片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
1954年,教育部杨秀峰副部长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已基本上改造成为采用苏联先进教学制度的新型大学,这一点应该肯定。哈尔滨工业大学是起了旗帜作用,全国高等学校也承认。今后要担负起培养忠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工程师,培养高等工业学校师资的重任,还应深入地学习和创造性地运用苏联高等工业学校的经验,以指导其他高等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对全国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也应起指导作用。”
1956年,哈工大发展成为土木、机械制造、电机、机械工艺、工程经济、仪器制造、动力机械七个系,27个专业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哈工大成为国防工业大学
1958年9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同志来哈工大视察。和小平同志一起来校视察的有中共中央政洽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同志,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李雪峰、刘澜涛、杨尚昆同志,中共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蔡畅同志以及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等同志和省市委领导同志。
小平同志一贯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倾注了毕生心血。他特别关心知识分子的成长,关心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听取李昌同志汇报过程中,小平同志问:“教师的情况怎么样?”
李昌同志说:“基本上是苏联专家培养的青年教师。”
小平同志又问:“平均年龄......"。
“30岁以下”。李昌同志答道。
“年轻,好啊!”小平同志高兴地称赞道,室内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中央领导同志来到校机械制造厂,参观了机床加工车间。
小平同志问厂长李树毅:“这个工厂有多少人?"
“固定工人有175人,同学参加劳动的 1061人。”李树毅答道。
小平同志笑了笑,对李校长说:“按照马克思的标准,这是个大厂啰!"
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正在研制的专用电子计算机旁,听见这台计算机正在讲话:“犯规啦!”、“请您走!”讲解员讲解道:“这台专用电子计算机能够下棋。性能如果好,最好的棋手也下不过它,而且每逢摆好棋子时,它会自动地说‘请您走!’当你犯规时,它会立即说‘犯规啦!'......”这时,全场大笑。
小平同志问道:“你们同它下过棋吗?”
“没有,还没有调整好。”一个教师回答。
“什么时候能调整好?”小平同志关心地问。
“‘十一’以前,我们准备拿到北京献礼。”
“那太好了!”小平同志显得特别高兴。
小平同志来校视察。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敏感和对教育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对李昌校长说:
大厂大校要关心国家命运,高等学校要成为突破科学技术的基点之一。
还说:
只搞勤工俭学,不搞尖端,就是生产一个亿,也不算完成任务。
新中国第一台能说话、会下棋的计算机
1958年9月下旬,中共黑龙江省委召开会议,贯彻执行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讨论哈工大建设新专业问题。会上传达了第一机械工业部赵尔陆部长的指示:“哈工大要搞尖端,要增加一些新专业。”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根据国家需要,学校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陆续创建了航空工程、工程物理、工程力学、无线电工程、自动控制等系和一批尖端专业,并调出了一些专业。哈工大逐步走上了由民到军转变的新阶段,成为培养工业技术和尖端科学技术人才并举的工业大学。
1961年2月,哈工大划归国防科委领导。
1962年,学校由民到军的转变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了门类齐全,学科互相配套的专业体制。哈工大已成为为国防工业和科研服务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1963年8月31日下午,哈工大隆重举行1963 ~ 1964学年开学典礼。参加开学典礼的有全校师生员工一万多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上将向全校师生员工作了重要讲话。张爱萍同志在讲话中说:“哈工大在外边的名声很大,因为哈工大历来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十几年来哈工大在党的领导下办得很好,所以我们把它划归为国防工业大学。你们学校有好几方面专业,如机械、电机、仪器等,都是很有基础的,而且培养出很多优秀于部。这是一所好的学校,同学们能够考上这所学校,应该说是幸福的,应该感到高兴和自豪。哈工大现在是一所国防工业大学,所以意义就更大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由民转军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正在为培养高质量的国防科学技术干部,办好国防工业大学而奋斗。
国防建设中的哈工大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哈工大育人和科研进程表明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具有战略眼光。哈工大人为国家国防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在中国航天大舞台上,始终活跃着哈工大人的身影。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哈工大已经为航天事业输送了八干余名毕业生。他们见证着中国航天的历史,也创造着中国航天的未来。
在“绕月探测工程”3位主帅中,有两位哈工大校友,他们是总设计师、卫星专家孙家栋和总指挥、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4位副总指挥中也有两位哈工大校友,他们是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马兴瑞和原总装备部副部长胡世祥。载人航天工程5人领导小组中有3位哈工大校友,他们是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现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的李继耐以及栾恩杰、胡世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两位副总经理许达哲、马兴瑞也是哈工大校友。还有“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袁家军,“神舟”六号总指挥尚志和总设计师张柏楠, KM6总设计师黄本诚,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总经理于登云,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庄逢辰,“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范瑞祥,“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帅孙敬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原主任李元正、副主任刘庆贵等新老40多位校友,江阴远洋航天测控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上海航天八院等院所、各航天基地的众多航天校友。他们与中国航天共同成长,共创奇迹。他们是哈上大的骄傲,也是祖国的骄傲。
笔者特别介绍哈工大的两位代表人物:马祖光和刘永坦。
马祖光(1928.04.11-2003.07.15),中科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光学界著名专家、国际激光领域知名学者、哈工大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系首席教授。马祖光长期从事激光介质光谱、可调谐激光、非线性光学及应用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首次在世界上实现钠双原子分子第一 —— 三重态跃迁发射谱,发现蒸汽二聚物激光, 在国际上首次在光谱学中提出间接光泵跃进机理。马祖光研究组首次发现了13个新荧光谱区,4种非线性光学现象,其中“钠双支超喇曼散射”可以反映出我国激光光谱研究的新水平。他们还得出3种新激光,并以崭新的激发机理发现了钠双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跃迁近红外连续荧光光谱,实现了科学家们多年的宿愿。这一发现在军用、民用上均具有重要意义。他致力于发展具有国防应用价值的新激光技术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担任国家“863”激光领域第一批领域专家、顾问。1986年至2000年担任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马祖光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崭新精神风貌。不论是教书育人,还是搞科学研究,马祖光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在各项事业中的中流砥柱和伟大道德情操的光辉榜样,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永坦(1936.12.01-),中国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省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雷达被称为现代战争中的“千里眼”,对战争的进程和胜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的突出贡献是创建新体制雷达。完成高精度高频雷达信号处理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工作频段和工作方式的特殊性,使其在对付目前雷达的四大威胁:隐身技术、电子干扰、反辐射导弹和超低空突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较之于预警飞机等,造价低廉,非常适合国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沿海面绕射传播的特性,可实现对数百公里之外的海面舰船目标和超低空飞行目标进行超视距探测。这些是普通雷达无法企及的优势,在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大气噪声及电台干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站。刘永坦在逆合成孔径雷达研究中,发展了运动补偿理论,并针对大宽带信号提出了全系统的补偿技术,成功的实现了对运动目标的雷达成像。刘永坦曾任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无线电系系主任,现任哈工大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哈工大研究生院院长。
我们有幸成长和生活在那个年代
2008年,我撰写了《怀念张吉人老师》一文。张吉人老师和李庆春老师同是哈工大1952年机械系毕业留校的同班同学。他们娴熟掌握俄语,又有很好的机械制造专业基础,学习苏联创办新专业的历史重任,自然地落到了他们的肩上。他们一边向苏联专家学习专业,一边配合苏联专家进行新专业的创建,既完成了研究生班学习,同时创建了新中国急需的新专业。张吉人成为中国金相热处理教育事业奠基人。李庆春成为中国铸造教育事业奠基人。
我的成长与我国创建金相热处理专业同步,1956年毕业后被送往苏联留学后回校从教。
马洪舒在《风雨哈工大》书中特别写了一段话:
“50年代初,年仅30多岁的苏联金相专家奥尔洛夫在学校工作期间,为了教学工作需要出差到沈阳,不幸患病,经医治无效,为哈工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让我们深深怀念这位苏联友人!
之后,金相热处理专业相继又来了4位专家。张吉人与他们中的每一位专家都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1955年,苏联专家离开中国之后,金相热处理专业继续建设和本科学生的培养重任,都落在张吉人及其同事团队的肩上。
1956年,哈工大培养出了我国首届五年制金相热处理专业的建设人才。这些人都成为中国的专家。从此以后,每年都有一批金相热处理的专门人才,输送到祖国各个部门,为我国机噐制造业确保钢铁零部件的安全性,奠定了人才基础。至今他们中间有院士、教授、高级工程师,都成为栋梁之材。
不久前,笔者阅读强文义撰写的《怀念张武祖教授》一文。文中写道,航天仿真装置是航天部重大项目,实验系统很庞大,要攻克很多难关,张武祖成功研制了网纹镜成像系统,担任项目总师,负责全系统的研制和联调。经过5年多的努力,这个国家的重大工程项目圆满成功。他参与小卫星的研制,是真正的技术顾问。神光-Ⅲ是我国着手研制的激光核聚变的重大装置,张武祖在上海航天八院科研协作时病倒,检查出患有肝癌。
张武祖学长的事迹让我感动!我把《怀念张武祖教授》转载到博客上,并附上一张56届老同学毕业后30周年回母校欢聚的老照片,并写下了一段话:
张武祖教授是1950年我们同乘一专列火车从上海赴哈尔滨工业大学上学的老同学。1986年,我们大学毕业后的30周年,各地老同学回母校欢聚。下面这张照片中前排右三就是张武祖。
1986年56届老同学毕业后30周年回母校欢聚
我站在后排左五。前排右一是戴宗恕,中排右七是姚枚。我们都是同车来自上海,1956年毕业后都留校当老师。至今,2016年,经历了整甲子六旬,现在我们都耄耋之年。照片中多位老同学已经从人生列车下车离去。今日,读校主管科研前副校长强文义撰写的《怀念张武祖教授》,让我回想起年轻时代同学的许多往事。我们生活在祖国开始复兴的那个历史年代,为国家工业化打基础培育建设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奉献一生;张武祖为祖国国防建设做了重大事情,让人敬佩,让人缅怀。我们无愧于父母和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养育和培养。每一代人应当完成时代赋予的国家任务,为着圆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回忆60多年已往的过去深深感慨:我们很幸运成长和生活在那个年代!
两张老照片,弥足珍贵,往事历历在目,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刚刚起步的那个年代!
【本文为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