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情:中国军工向伊朗敞开大门?

来源:观察者网

2016-01-24 13:55

席亚洲

席亚洲作者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本周,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沙特、埃及三国。《美国之音》跳出来说中国要在中东“布局”,要“挤兑”美国啦!被美国人的双重标准逗乐的同时,我们也会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伊朗购买中国军事装备的大门会就此敞开吗?事实上,关于伊朗准备采购俄罗斯,甚至法国武器装备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了,那么中国能在伊朗这个陡然向世界敞开的大市场上分一杯羹吗?我们结合最新的消息和伊朗军工业现状来分析一下。

另外,对岸的“小朝廷”又折腾上了,据消息,民进党急不可耐地在选举之前就跑到美国谈军购,这回他们要买的是AV-8B“鹞”式飞机。可以预料,台湾媒体很快会把“鹞”式吹捧成天上有天下无,“8架鹞式消灭解放军海军”的神物。那么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在台海战场上到底有没有用呢?

中国伊朗军事合作,新的黄金时代?

回顾历史,伊朗也曾和今天的沙特一样是个“有钱任性”的国家。基本上就是跑到西方国家去,看见什么好买什么,而且一买就是一大堆。其采购的武器装备的代表就是F-14“雄猫”战斗机和“基德”级驱逐舰,即使到了今天,F-14仍是一种相当强大的战斗机,而“基德”级驱逐舰则被台湾海军当做了“神兵利器”。可见当年这两件武器的技术有多先进。而当初伊朗采购这些武器装备的价格就更是天文数字,“土豪”范儿完全不亚于今天的沙特。

不过在稍后爆发的两伊战争中,伊朗的先进武器受到了很大的消耗,尤其是坦克损失惨重。当时伊朗就向中国购买了大量的69式坦克,他们的死对头伊拉克却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于是就出现了那个著名的故事——伊朗和伊拉克的谈判代表被安排住在同一个宾馆里,互相假装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而坦克工厂里则是单日生产的产品给伊拉克,双日生产的给伊朗……

中国向两伊提供的69式坦克数量之多是惊人的,伊拉克的69式坦克历经残酷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现在还有能加入打击ISIS作战的,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提供了多少。

库尔德人从伊拉克政府军那里搞到的69式坦克,依然活跃在打击ISIS的战场上

那段时期经常被说成是中国军工的“黄金时代”。但随着两伊战争烽烟渐息,这短暂的“黄金时代”也一去不返。其实朝鲜、俄罗斯、法国这些两伊战争中主要军火卖家应该也一样非常“怀念”那段时光——两个几乎无法自行生产大型武器的国家用石油美元买武器来进行一场“超豪华”战争,而作战方式却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水平。这简直就是军火商梦中才会有的情景。

时至今日,这个局面在中东似乎又隐隐有再现的架势,目前打击ISIS的战争看来正在变成一场同样旷日持久,耗资巨大,让整个中东地区涉事国家都欲罢不能的消耗战。而伊朗正在这场冲突的漩涡中心。

此外,同样众所周知,现在伊朗和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正隔着波斯湾进行一场“小冷战”,沙特、阿联酋等国几乎是没完没了的一个大订单,又一个大订单地从美国、法国、俄罗斯、中国购买先进武器。可同样“趁”石油的伊朗,却因为国际制裁,只能干看着,靠国际制裁收紧前购买的少数先进装备和本国有限的工业实力来应对,基本处于被动地位。

这也就是近年来为何伊朗总是靠PS图片、制作模型等手段来夸大宣传自己的军事技术的主要原因。

其实伊朗自身也是有一定军事工业实力的。某种程度上来说,伊朗有点类似中国70年代的状态,即大致完成了当初美国人出售的武器装备的测绘逆向仿制,还在这基础上搞了一些小的创新。

比如,伊朗现在已经能够仿制包括发动机在内的F-5E战斗机,而且还研制了在其基础上改为双垂尾的型号(虽然改进用意不明);伊朗现在还拥有一款仿制美国“标准1”的防空导弹,并将它装在了外形看起来类似“爱国者”的倾斜式发射箱里……

以伊朗坦克为例,我们来解剖麻雀,看看伊朗本国军工在制裁解除前所面临的窘境。

伊朗目前装备的坦克种类很杂,有革命前引进的英国“酋长”,有美国50年代的M47、60年代的M60A1,还有后来引进的中国69式,而其性能最好的坦克则是21世纪开始引进的约200辆俄制T-72坦克(具体来源不明,其中包括较先进的T-72S,也有T-72M),传闻伊朗有仿制T-72坦克的能力,但具体生产数量等信息不详。不过即使真有的话,生产数量也应该很少,不然的话伊朗就不会对M47这种老掉牙的坦克还“敝帚自珍”了——2015年伊朗还展示了一款在M47坦克上安装类似“佐勒菲卡尔”坦克炮塔和105毫米火炮,并搭配南斯拉夫M-84坦克火控系统的新型坦克,称为M47M,其技术水平大概相当于我国79式坦克(59II坦克的火控系统没它好)。

被戏称为“迷你佐勒菲卡尔”的M47M坦克,大概相当于我们的59II或79式

伊朗研制国产主战坦克的努力持续了十多年,从90年代开始,前后搞了三代样车,分别是佐勒菲卡尔-1、2、3型。早期国际观察家根据伊朗公布的照片一致认为,这是一种安装有T-72坦克主炮,M60坦克悬挂和动力系统,总体设计部分接近美国M1的“混搭型”坦克。

然而最近“佐勒菲卡尔-1”坦克样车被公开展出,同时2013年,佐勒菲卡尔3坦克终于在运输途中被拍摄到清晰照片,从样车的细节可以看出,该坦克其实使用的是英国“酋长”坦克的120毫米L11线膛炮,而非国外一直认为的俄制2A46滑膛炮,英国L11线膛炮由于穿甲能力差,在国际上使用的国家已经很少。可以说,此后国际上就没人再重视“佐勒菲卡尔”了,这顶多算是伊朗自行研制主战坦克的一个失败尝试罢了。(所谓:坦克就靠一杆炮,《坦克世界》诚不欺我……)

如果横向比较,“佐勒菲卡尔”或许可以算是印度“阿琼”的难兄难弟吧。我们这么形容一下:“阿琼”是“长得像‘豹2’,其实是用‘酋长’炮的加长‘豹1’”,而“佐勒菲卡尔”则是“长得像M1,其实是用‘酋长’炮的“拍扁M60”……

佐勒菲卡尔-3坦克的清晰照片

伊朗有一部分性能较好的T-72S坦克

国产主战坦克如此不靠谱,怪不得2002年伊朗获得T-72后就开始积极组织自行仿制生产了。

近年来,伊朗也在寻求改进T-72坦克,例如近期的一张照片显示,伊朗可能和巴基斯坦、乌克兰合作,研制了一种改进型T-72坦克,采用了类似T-80UD的焊接型炮塔和6TD发动机。其实,研制这样一种坦克,还不如直接向巴基斯坦要求提供MBT-2000坦克,然而那样就需要从中国进口一些重要设备,恐怕很难绕过国际制裁了。相比之下,以乌克兰近年的经济状态来看,它显然是不会在乎国际制裁的,只不过,至少到2014年,这个合作项目似乎就没下文了,因为乌克兰没法再提供更多6TD发动机和T-80UD的炮塔了。

装有类似T-80UD炮塔和6TD发动机的新型T-72坦克

今年1月,有消息称,伊朗当时就已经开始同俄罗斯商议除了S-300防空导弹之外的更多军购项目。当时曝光的正在谈判的内容,仅在坦克方面就包括:引进俄制T-90坦克,同时要求俄罗斯帮助伊朗提高生产T-72坦克的能力。

在制裁解除后,伊朗很可能将放弃失败的“佐勒菲卡尔”项目,转为生产T-72坦克。

然而,国际坦克市场上风头正劲的中国哪去了?毫无疑问,中国也想要在这个当代世界上难得一见的新兴军火大市场里分一杯羹。

可以想象,中国可以向伊朗推销坦克,或者进行技术合作。然而——别忘了伊朗2002年的T-72S坦克是哪来的,大家可都还不太清楚呢……如果伊朗此前已经和俄罗斯在坦克方面有相当的合作基础,又岂会轻易改弦更张,与中国合作?中国和伊朗的关系好像还没有中国与巴基斯坦这样亲密吧。

事实上,如果制裁再持续几年,现在乌克兰的生产科研能力几乎已经瘫痪的前提下,恐怕伊朗将不得不通过巴基斯坦与中国寻求某种间接合作。但现在制裁没有了,伊朗转向与它已有的装备更接近的俄罗斯,并不奇怪。

这就可以看出,在没有制裁限制的情况下,中国很难成为伊朗的第一合作对象。

据传,目前已经出现的伊朗对外采购军事装备的名单还有:俄罗斯SU-30MKI或者法国“阵风”战斗机;俄罗斯“宝石”反舰导弹等。

此前,中国帮助伊朗改进F-4D,安装歼-8F电子设备的传闻已经众所周知,而同时伊朗也一直以仿制中国C-802导弹为荣。

伊朗的F-4可以挂载多种中国反舰导弹

然而,如果伊朗决定引进三代半战斗机,改装老旧的F-4D可能就意义不大了。就连中国目前的拳头出口产品FC-1“枭龙”,恐怕也不是伊朗人未来主力战斗机的首选,除非他们打算通过与巴基斯坦合作,把本国仿制F-5的飞机生产线转为生产FC-1,就像埃及现在的想法一样。而反舰导弹方面,倒是可以期待伊朗继续引进C-802系列导弹的后续型号作为陆攻巡航导弹使用,但在反舰导弹方面,恐怕C-802以后只能给“宝石”打下手了。(伊朗是否同时考察了中国的先进战机和超音速反舰导弹,目前尚不清楚,上述说法还有待商榷。)

虽然几乎可以肯定伊朗会向中国采购一些重要军事装备,尤其是俄罗斯现在已经完全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的防空指挥控制通讯系统、C4I指挥控制系统、数据链等;但从现在传出的伊朗采购新武器的名单可以看出,伊朗并不会如很多人期待的那样,一解除封锁就步巴基斯坦后尘,全面用“中国制造”的整套“军工套餐”作为本国的主力装备。这其实可以理解——即使是巴基斯坦也会购买一些美国军火,以平衡与中美的关系,更何况雄心比巴基斯坦大得多的伊朗。

而且,伊朗恐怕还有一项重要的顾虑,就是中国与沙特的关系可能比中国与伊朗的关系更紧密。毕竟沙特是购买了中国DF-3导弹,传闻还拥有DF-21导弹的国家。伊朗可没这样的待遇,他们研制“泥石”导弹的技术据推测也不过是从巴基斯坦手里弄来的DF-11导弹的部分技术罢了。这也可能勾起伊朗当初和伊拉克同时向中国订购坦克时所感受到的不快回忆……

某种角度来讲,做军火商,中国的资历太浅,早年间也颇有一些“毁名声”的事情。想想也知道,伊朗人会对和伊拉克同时采购中国69式坦克有什么好印象吗?而后来中国向伊朗出口的歼-7战斗机和霹雳-7导弹,也给伊朗空军留下了中国货质量不可靠的印象。

虽然今天“中国制造”很多时候确实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名声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扭转的。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恐怕还是要靠持之以恒,用产品说话了,相信对于刚刚被允许进入世界军火市场的伊朗,只要他们还保持客观的态度,在比较一圈后,相信最后还是会青睐中国制造的——这年头,“良心”的军工出口国可不多了哦。

AV-8B是“本岛决战”神器吗?

最近台湾媒体曝光,民进党在此次台湾选举前就派代表团去美国接触相关人士,谈购买AV-8B的问题。而现在更是已经计划到2019年开始采购。

为何台湾对这种美国海军陆战队即将退役的老机型如此念念不忘?2005年台湾就考虑过购买AV-8B,但因为性能不能满足台军要求的原因放弃,如今时隔十年,怎么又转了回来?

据报道,主要原因是台军终于“认怂”,意识到美国起码20年后才可能向台湾出售F-35B,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首先满足台军对短距垂直起降飞机的“需求”再说。

美军的AV-8B

然而这就让人禁不住要问:AV-8B对于台军的防御作战有用吗?

我们看看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发展历史就会明白了。

历史上最早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想法,可能来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纳粹德国,由于当时德国本土遭到美英等国的战略轰炸,为了能够减少从机场起飞截击的时间,开始考虑研制火箭助推起飞的截击机。

Me 163火箭截击机,被称为“六分钟真男人”

Triebflügel垂直起降战斗机

而这一想法到了冷战时期,进一步得到发展。北约方面担忧苏军使用战术导弹,乃至核弹摧毁机场,而喷气式飞机对机场的要求远高于二战时代的螺旋桨飞机,很难使用野战机场,可能会导致其空军迅速丧失战斗力。苏联方面在了解到西方开始考虑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后,也产生了开发自己的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念头。

用火箭强行发射F-104

贝尔公司的X-14

洛克希德公司的XFV-1

海因克尔、梅塞施密特和波尔科联合开发的VJ-101C

垂直起降版的F-104

于是,从50年代开始,各国开始积极研制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最初投入实用的是把飞机当做防空导弹,用助推器强行发射升空的“零长起飞”技术,但这样的发射方式让飞机和飞行员承受巨大的震动和过载,很可能危及安全。后来美国又借鉴德国二战时期的思路,研制过机身垂直向上,用大直径螺旋桨拉升,再改为平飞的技术。再后来,又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出现。例如在飞机上安装垂直向上的升力发动机,或者使用推力矢量技术,向下喷气……等等。

雅克-36

雅克-38

雅克-141

歼-6升力风扇方案 制图:白玮

但很快,设计师们就发现,不论哪种设计方案,在现代技术条件下都将因为垂直/短距起降而浪费掉很大一部分性能,从而使垂直起降战斗机的飞行性能赶不上同时代的普通战斗机。

另一方面,上世纪60、70年代,新技术的发展开始让垂直短距起降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例如,快速修复跑道的技术得到了发展,可以比较迅速地恢复跑道;同时北约国家的空军基地的防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非遭到核攻击,否则也不会轻易被彻底摧毁。再加上,此时出现的变后掠翼技术,襟翼吹气,高效增升襟翼等,都可以降低飞机的起降距离,同时战斗机的推重比更大,也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起降距离。

这样一来,垂直/短距起降的必要性就没有那么迫切了,大部分国家停止了相关项目的研究。

在“全民皆兵”方面最为出色的瑞典对于提高自己空军的生存力有独特见解,他们研制的JAS系列战斗机都考虑了使用遍布瑞典全国的野战机场,这些野战机场一般利用公路作为起降跑道,同时设有机场使用的加油、挂弹设备,有的还有防弹机堡。他们的战斗机都具备多用途性能,可以执行侦察、轰炸、攻击、制空等多重任务,即使只有一支规模很小的空军部队幸存下来,也可以保持相对完整的战斗力。应该说,这样的思路即使到现在也不过时,是在强大对手面前维持一定空军作战能力的正确思路。

JAS-39战机在普通公路上起降

而英国的“鹞”式,实际上是因为英国在矢量喷管方面的积累较多,于1969年服役了,其主要任务也不是空战,而是作为一种承担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的攻击机。不过正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原因,它在这方面的地位很快就被同时期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取代。如果不是因为下面提到的一个转机,“鹞”式可能就会如流星一样在航空史上划过,留不下太多痕迹。

真正让“鹞”式起死回生的,是70年代英国发明的滑跃甲板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让鹞式战机实现从航母甲板上携带大量弹药短距起飞,然后再利用垂直降落能力降落到没有阻拦索的航母甲板上。这让原本已经没落的轻型航母(因为无法起降常规起降方式的喷气战斗机)恢复了生机,英国“无敌”级航母和“鹞”式飞机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的出色表现更是成了“鹞”式的活广告。

马岛战争中的“海鹞”

美国也引进了“鹞”式在其两栖攻击舰上使用。80年代中国也一度考虑引进“鹞”式飞机,为研制本国的轻型航母做准备。80年代,美国和英国还分别研制了AV-8B和“鹞II”、“海鹞II”飞机,提高了“鹞”式飞机各方面的性能。这种飞机也成为世界上很多国家研制轻型航母时的首选。其中英国海军的“海鹞”飞机加装了火控雷达,在空战性能方面有所提高,后期型具备了发射AIM-120空空导弹的能力,在对付技术水平较低的对手时,可依靠先进的空空导弹取得不对称优势。而美国21世纪后将F/A-18的火控雷达加装到AV-8B战斗机上,研制的AV-8B PLUS飞机实际上也和英国后期“海鹞”飞机相似。

无独有偶,苏联方面在研制航母时也首先看中了垂直起降飞机,他们研制的雅克-36、雅克-38虽然在实现垂直起降的方式上与“鹞”式不同,但在任务定位方面也是侧重于对地攻击,兼顾舰队防空。而后来的雅克-41更是在采用了全新技术后具备了接近米格-29的空战能力,能够使用R-77空空导弹。

简要回顾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人们一直期望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能够作为一种在跑道被毁情况下维持空军作战能力的装备,但实际上这种构想每次“死灰复燃”都会迅速被现实条件证明是“胡思乱想”。

必须指出,攻击跑道以瘫痪敌军机场,那是1967年以色列突袭阿拉伯国家机场的时候干的事情。因为当时还没有精确制导武器,攻击面积较大,固定不动的跑道显然要比炸毁躲在掩体里的飞机更容易。

但到了现代条件下,攻击跑道早就不是对付机场的唯一选择,用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直接击穿加固机堡,炸毁里面的飞机才是现代战争中的首选方案。而解放军现有的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数量、精度和威力都足以完成这个任务。战争爆发时管你机库里躲的是AV-8B还是F-16,一样都炸个粉碎,有没有短距垂直起降能力根本没区别。

GBU-39B击毁机堡瞬间

而如果在战争爆发前就疏散,那就会形成类似1999年轰炸南联盟时的情况,当时南联盟空军米格-29大部分时间东躲西藏,躲避北约空中打击,无法大机群出击,只能偶尔悄悄单机起飞。然而只要一起飞,就会被E-3预警机盯上,接着就是无数立功心切的北约空军飞行员蜂拥而至,面对飞蝗般的导弹,南联盟飞行员技术再好也逃不过迅速被击落的厄运。

这还是米格-29,正经的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AV-8B作为一种亚音速飞机能好到哪去?

最后,美国可能出售的AV-8B飞机主要就是90年代进行过改装延寿的一批,共计72架,如果台湾空军要买,料想会进行价格高昂的维修升级,或许还要换装APG-66火控雷达。虽然届时台湾媒体很可能又要吹嘘这种AV-8B是专为台湾研制,比美军自己的还要好——然而别忘了替换这些AV-8B的可是F-35B。

其实就算美国给了台湾F-35B又有什么区别呢?面对性能上远远优于自己的歼-20,就连美国空军的F-35A也没有对抗能力,更何况为了垂直短距起降性能大大下降的F-35B呢?

至于民进党为什么要搞这个花样,除了买剩余物资为美国排忧解难外,最主要的用意可能是配合美国国会里那些“喜欢”台湾的议员们,有这么一个悬而未决的采购要求在,就可以让这些满脑子冷战思维的老家伙鼓吹对台湾扩大军售,“不惜影响与中国关系”,而且推动这个议案成功的阻力要远小于争议很大的F-35。不过,奥巴马现在倒是不必担心这件事了,不管是谁接任下届总统,这个锅最后还是要扣到他或者她头上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丙探
伊朗 武器 出口 军工 台湾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