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评:苏57迟到了,总比不到好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2-25 10:00

席亚洲

席亚洲作者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俄罗斯空军两架苏-57战斗机前往叙利亚,让许多人感到惊讶。回顾冷战时代,把最新战机部署到战场上是美苏两家的常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57到叙利亚不是太早,而是迟到了。然而,对于英雄迟暮的俄罗斯,正应了那句老话:“迟到总比不到好。”

此外,印度继续在本周军事领域的世界新闻内占据一席之地。“三哥”又遇到了什么不高兴的事情,让人可以高兴一下呢?我们也来聊聊。

“迟到”的苏-57

本周,俄罗斯两架苏-57战斗机出现在叙利亚的视频一出现,引起一片惊呼。包括笔者,看到视频的时候也是颇感惊讶。

当然,目前还不清楚这两架飞机究竟仅是经停赫梅明基地,还是将在这里驻扎一段时间,并参与实战,支援正在激战中的大马士革东古塔区行动。

苏-57作为俄罗斯最新战斗机,该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成国家试验。虽然从2015年开始,就有俄罗斯高官不停说“今年会完成第一阶段国家试验”,但是由于俄罗斯的“完成国家试验”就相当于我军的“定型列装”,真正表示完成国家试验的标志,是战斗机要交付给作战部队,但实际上至今为止,苏-57仍只有驻扎在阿穆尔共青城基地的测试部队装备。这次前往叙利亚的战斗机,虽然尚无具体消息,但根据俄罗斯在车臣让卡-50、米-28投入实战测试等任务中的情况来看,很可能仍是由测试飞行部队驾驶的。

卡-50在车臣进行实战测试


米-28不仅投入了车臣作战,还光荣负伤了

虽然尚不能确认苏-57前往叙利亚究竟是否标志该机真正完成国家试验,或者这次实战飞行本身就是该机国家测试的一部分。但这不是什么要紧的问题,至少,让苏-57前往叙利亚,本身就表明该机已经事实上具备了可以进行实战飞行的能力,俄罗斯方面对其可靠性,乃至初步作战能力是有一定信心的。而且,如果机会合适,派尚未完成全部试验的飞机参加实战,苏、俄也是有传统的。

1973年,苏联将4架崭新的米格-23战斗机(2架米格-23MS,2架米格-23UB教练机)送到叙利亚,准备参加第四次中东战争。不过可惜叙利亚、埃及输得太快,等这4架米格-23组装完成,驾驶员做好战斗准备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

米格-23MS虽然是出口型,其航电设备与苏联自用的米格-23M完全不同(米格-23原型机连外挂点都没有,只能使用机关炮;早期生产型米格-23S主要用于测试,使用的雷达是和米格-21MF相同的型号,并不具备参加实战的条件,米格-23MS使用的是米格-23S的航电系统)以色列方面如获至宝,成功一窥这种苏联最先进机型的秘密,发现其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如雷达工作模式比较简单,缺乏雷达告警装置,易受电子干扰影响等。

1972年才首飞的米格-23M是苏联第一种“真正的”米格-23战斗机


虽然是“猴版”,但米格-23MS在当时也是苏联能提供的最先进战斗机了

从这件往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叙利亚在苏联心目中那真是“亲儿子”的地位。甚至于,也可以想象,苏-57在叙利亚的部署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其实,苏联,乃至今天的俄罗斯,在电子系统、战斗机总体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在当时的环境下,保密对于苏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毕竟当年的苏联是准备着和西方随时要开战的,作为苏军预定大量装备的主战机型,提供米格-23M当然是不可能的,即使只是米格-23MS,上面也是有一些敏感设备的,如此急切的给到叙利亚手里,也是有风险的。

苏联如此急切让米格-23MS去叙利亚,或许是因为苏联技术部门实在太缺少一个实战环境,来检验作为苏联第一种全盘考虑电子系统、导弹和战斗机结合的机型——米格-23的实际水平。

但相形之下,今天俄罗斯派出的却是货真价实的苏-57,而不是什么提供给出口的“简化版”——这可能更多考虑其出现在叙利亚战场上所带来的政治含义和示威意义,或许这方面的考虑压到了技术保密方面的考虑,再加上,今天的俄罗斯也没有真的到和西方剑拔弩张随时开战的程度,才会出现把苏-57派去叙利亚的事情。

还有一点,从苏联到俄罗斯,这把最新战斗机派去对抗前线的“彪哄哄”的传统,或许应该说是他们的民族性格使然吧。

而美国方面,对于苏-57的部署的评论,既可以说是“霸气侧漏”,也可以理解为外交套词。“我们不把苏-57视为敌人”,你既可以理解为“在F-22面前苏-57就是个弱鸡”,也可以理解为“美国与俄罗斯在反恐问题上保持一致,美军不把俄军视为敌人”。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话语的艺术了。

时隔50年,俄罗斯最先进的战斗机又在叙利亚首次投入实战


正在笔者写作此文的时候,又有两架苏-57飞机据传抵达叙利亚

苏-57战斗机究竟如何?

今天的军迷们往往有一种“全盘否定”的错觉,认为一种装备存在某方面性能上的不足,它就一定是“垃圾”,“没用”,“炮灰”。但事实上当然不是这样,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任何一件武器装备都是在它特有的历史阶段发挥作用的,很多时候,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武器,未必就是没用的东西。不然苏联的T-34坦克对比德国的虎豹,是不是就应该丢掉算了?

苏-57战斗机现在看来,也多少有点“田忌赛马思维”的意思。俄罗斯塔斯社去年公开报道中表示,该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达到0.4米²。而我们此前也曾报道,据曾与俄方交流的人士提供的消息,俄军内部的一些模拟实验中,也反映出该机很多时候相比歼-20、F-22乃至F-35,算不上真正的“五代机”。但这并不表明苏-57就是没有价值的装备。

事实上,苏-57的隐身性能的缺陷也是一种妥协的结果——你指望设计之初要求价格在7500万美元(当然放到现在,成本可能也已经大幅度超过这个数字,估计约为1-1.2亿美元左右)左右的飞机和设计之初成本预计就要大幅度超过1亿美元的歼-20、F-22(F-22因为已经停产,其价格永远停留在了当年的1.37亿美元,有美国相关文章认为,按照汇率和相关材料涨价幅度大概计算,如果今天生产F-22,应该有2-3亿美元水平)这样的战斗机全方面的比性能,本身就不科学。


战斗机这东西,终究是一分钱一分货,想要价格上比人家便宜一大截,性能还超出,那是很难做到的

苏-57实现“准隐身”的同时,在飞行性能上,能够达到四代机水平,航电设备在俄罗斯自身的机队当中,也已经是前所未见。不论怎么说,压制所有现役三代、三代半飞机还是毫无问题的,什么欧洲“两风”、什么“阿拉斯加鹰”,乃至作为友军的的苏-35S、歼-10C这些,都没法和苏-57相提并论。即使是F-35,能否和苏-35空中过招,也不好说——毕竟F-35的隐身性能和苏-57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水平,且飞行性能方面,还远不如苏-57呢。如果说F-35有什么方面大幅度超过苏-57,可能也就是在信息融合技术方面的优势,让它依托美军强大系统作战时的实际作战效能更高。

至于网上天天说的苏-57“不能开弹舱”,也属于以讹传讹。苏-57只是可能在一些特定飞行姿态下,难以正常通过弹舱发射R-77-1导弹而已,并不存在“不能从弹舱里发射R-77”这样的事情。更不能单凭几张苏-57外挂导弹飞行的照片,就认为它不能使用内置武器。

虽然到现在为止没有苏-57从弹舱发射导弹的图,但我还是相信俄罗斯军方关于改机已经能从弹舱发射R-77-1的说法吧……图为挂载多枚FAB-250炸弹进行试飞的苏-57

这样看来,实际可能和苏-57过招的对手里,也就是F-22对苏-57有优势。当然歼-20对苏-57也有优势,只不过除非苏-57被出售给印度,否则俄罗斯也没有理由要用苏-57和歼-20对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我国FC-1战斗机比历史上早10年诞生,国内对它会是什么态度?

以当时我国周边紧张程度和解放军手头装备的情况,解放军空军完全可能装备一批这种飞机。并且国内一定会把它吹上天,“枪挑F-22”的主角肯定就得是“枭龙”了。能理解这个,相信就能理解为什么俄罗斯媒体对苏-57如此大加吹捧了。

想想当年歼-10出来的时候,网上也曾激烈争论到底它能不能算“三代半”。

即使到了今天,国内外军迷,乃至专家都还在吵吵“歼-20到底能不能战胜F-22”呢。苏-57作为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围绕它的争论和不客观的评述满天飞也是毫不奇怪的。

苏-57相对于俄罗斯现役的四代和四代半(中国标准三代和三代半),都有其优势,那俄罗斯军方说它是“五代”机(中国标准4代),如果仅仅和本国的飞机纵向比较,那也没问题嘛。至于说它比不上其他国家的四代机,就是另一回事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57到叙利亚,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是“来迟了”——如果苏联不解体,或者俄罗斯综合国力在上世纪90年代不经历那种跳崖式下坠,那苏-57本来应该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出现,而且可能性能还比现在要好得多——但不论如何,“迟到总比不到强”,在F-22如日中天,歼-20旭日初升的这个时代,苏-57为俄罗斯,争得了世界战斗机排行榜上的一席之地,已经算是完成了使命。俄军也肯定不论如何,会装备上一批,用来撑起大国门面——如果不和美国大打出手,苏-57欺负欺负别的对手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嘛。而且,正如我们以前一直说的,要搞军事技术革命,要搞信息化战场,总要有一个真正实现信息化的革命性核心装备,光靠苏-35S,那显然是还不够“革命”的。

只是,俄罗斯天空的未来,或许要把希望寄托在普京已经点名要研制,但还没有正式立项的全新“5.5代”(如果苏-57算第五代战斗机,那和别的国家五代机相当水平的飞机,算5.5代也没问题)战斗机身上了。到底这种飞机会是什么样子,或许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供想象的话题了。


5.5代战斗机啥样呢?现在也只能想象一下了

印度的开心和不开心

本周,印度在军事领域,也有一些开心的事和不开心的事,我们来说说,让大家也开心开心。

第一是他们继续进行密集的导弹试射,本周内发射了“烈火2”和“大地2”导弹,这也是本月内印度发射的第五、第六枚弹道导弹,此前他们还在本月内发射了“大地2”(算上本周的这枚印度发射了2枚大地导弹)、“烈火1”、“烈火4”、“烈火5”导弹各一枚。


印度在2月21日首次在夜间加注试射“大地-2”弹道导弹——虽说是夜间,不过天还没全黑


这样密集的试射,印度似乎是想要发出外交信号。目前中印关系虽然有一些问题,但似乎没有到印度需要用连续导弹试射壮胆的程度。不过印度的外交和军事配合向来“想到一出是一出”,到底是怎么回事,各界也众说纷纭。

不过印度的这一轮密集试射,对于他们自己国内政治可能有着特别的意义,配合在马代问题上的立场,鼓舞一下本国的民心士气或许也有用。

不过从军事角度而言的话,这一轮试射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意义,看不出来什么“威慑”效果。

目前,印度实际装备作战部队的只有“大地”系列,使用导弹的部队是333、444和555导弹群(团级建制),据报道每个群装备有约75-100枚导弹。其333团驻地位于海德拉巴附近,该部队此前曾被发现部署到旁遮普等靠近巴基斯坦的地点。

由于“大地”导弹射程仅为150-350公里,实际上仅是一种战术导弹。在昌迪普尔发射这种导弹要威慑谁可能有点说不上——印度要真想用“大地”威慑北方邻国,不如把333、444、555拉到北方的高寒山地来转一转更有意思,当然他们以前从来没这么干过。

迄今为止,印度“烈火”系列导弹都没有正式装备部队,印度仅是宣称这种导弹从昌迪普尔发射场的发射是由军方人员完成。但实际上这些导弹并不具备实战构型。

也就是说,它们没有装备在可以机动部署的车辆上,也没有相关配套的伺服保障车辆,实际上只能从昌迪普尔的发射场进行发射。

相比之下,具备实战能力的导弹是什么状态,大家从中国二炮部队早年的东风-2、东风-3、东风-4导弹上就可以看到。

东风-3、4导弹都有完整的运输、保障车队,车辆都是专门设计的,在作战时,部队可以机动到预定发射场,展开,完成发射。而东风-4更是我国第一种专门建设了发射井,可以处于较高战备状态部署的导弹。

在现代环境下,在发射场发射导弹,这玩意有多少实战意义非常可疑。比如说,如果印度要用“烈火”导弹攻击中国,那么中国的卫星在几十分钟内就可以发现印度发射场的异动,如果双方处于紧张局势下,那么完全可以用部署在西部地区处于战备状态的火箭军东风-26导弹实施预防性打击,一举解决问题。这就和美国电影《红潮风暴》里,美国部署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到北太平洋,准备在掌握了弹道导弹的俄罗斯叛军发射导弹前用“三叉戟D5”导弹首先将其摧毁是一样的。

“烈火”-2号称有2000公里的射程,一吨的载荷,然而不论射程再远载荷再高,打不出来就没有任何意义

印度并非不知道自己处于这样的劣势地位之下,但坚持从昌迪普尔进行这样毫无威慑力的试射,到底图个啥?或许也就是检验一下自家的弹道导弹都处于能够发射的状态吧?

说起来,印度的航天技术其实还不错,其研制的PSLV运载火箭技术水平接近于中国长征2号,而其新一代重型火箭所用的S-200大直径固体助推器技术水平在世界上也算排的上号。

但在弹道导弹技术领域,印度却长期处于这样尴尬的地位——导弹技术水平还赶不上巴基斯坦——或许这应该是现代世界的导弹、核武器技术防扩散体系还有用的一个活证据吧……

毕竟印度在这方面引进技术的门路还不如被全世界封锁的朝鲜多,而自行开发这些技术……还真不是印度这样的投入水平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所能追求的。

单甭管咋说,这回印度导弹六连发,还都没“布朗运动”,也是一个不小的成就,他们且得庆祝一阵儿。

而另一件事估计就开心不起来了。

印度国防部本周宣布,已经进行2年的“单发战斗机”竞标算是告吹了。他们接下来就要回头重新招标,这次允许双发战斗机参加竞标。

但是如果我们回头看看当年的MMRCA竞标,这事儿就特别有喜剧色彩。

MMRCA竞标的提出,最早是由于其自行研制的“光辉”轻型战斗机被空军认定难堪大用而引起的。

“光辉”的牛皮吹得震天响,可印度空军却不买账

印度本来折腾了二十多年,就想着用“光辉”(LCA)来顶替其空军装备的米格-21战斗机,但最终印度空军就算捏着鼻子也只肯接收2个中队。

这样一来,印度庞大的空军规模就维持不下去了。随着事实上构成其空军半壁以上江山的米格-21和米格-27已经到了“续不下去”——2000年前后,印度找俄罗斯改造了一批米格-21BISon战斗机,也曾试图给米格-27装上强大的AL-31F发动机来“续命”,但最后的结果,这两个项目都被证明效果不好。

现在,又经过十多年使用,即使是这些米格-21BISON,也到了该退的时候了。毕竟当年改造的目的,也只是在“光辉”到货前,给空军临时应应急而已。

在没有后续新机的情况下,印度空军只能是不断能缩小规模,如今已经缩减到31个中队。而按照其当初雄心勃勃的目标,是要扩充到42个中队的。

俄罗斯的苏-30MKI虽然是好,但印度认为太贵了。这种战斗机当初价格是约5110万美元(2007年价格),印度方面嫌贵,但大家都知道,随着汇率变动、俄罗斯经济形势,在印度和俄罗斯谈判后续购买苏-30MKI的过程中,售价不减反增。到了2014年,印度HAL公司给出的一个说法是,该公司对苏-30MKI进行翻新维修的价格是1921万美元,这个价格大约是该公司生产新机的三分之一,换句话来说,此时苏-30MKI的价格已经达到了5765万美元。(俄罗斯自用的苏-30SM造价约合3000万美元)如果在此基础上,由俄罗斯在苏-30MKI基础上,研制符合印度要求的“三代半”战斗机,价格估计就要照着苏-35去了,卖给中国的苏-35价格约为8500万美元,卖给印度的价格可能会达到接近1亿美元了。即使是印度海军购买的“档次”较低的米格-29K,价格也要达到合5300万美元。

拿这么贵的飞机去替换米格-21和米格-27,以及即将退役的老米格-29、幻影-2000……印度还真没这么多钱。

正是因为印度给出的报价太低,MMRCA项目参加竞标的就只剩下“阵风”“台风”、F/A-18、F-16和米格-35了。

MMRCA计划招标的最后结果,是法国“阵风”中标,但印度实在无法和法国谈下来价格的问题——法国再怎么也不可能赔本赚吆喝啊,印度你想拿金融危机前的价格来买现在的飞机这怎么行呢?结果印度就绝望地看到,“阵风”实际成交价比当初MMRCA项目竞标的目标价涨价100%,达到接近8000万-1亿美元。

但既然莫迪都和法国人签字了,而印度也实在是没有新战斗机可用,最后只能买36架“阵风”先顶一顶。

接下来,印度人就脑洞大开了。前任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认为,既然你有两台发动机的“阵风”要卖8000万,那如果我买一种只有一台发动机的飞机,是不是价格就能降到一半了呀?

……

怎么说呢,这还真是有希望——如果这个招标在2007年进行的话。

当时瑞典向泰国出售的JAS-39C“鹰狮”价格为4750万美元,差不多是“阵风”价格的一半——法国2011年“阵风M”战斗机飞离价格7900万欧元(合9712万美元)

作为三代战斗机中最为袖珍的型号,“鹰狮”的价格可能也是三代战斗机的底线了

看一下瑞典近年来卖“鹰狮”的案例,可以发现他们喜欢连带后续几十年的服务一起卖,因此价格都是在1亿美元左右一架,但如果按照印度HAL公司那个“翻修价格相当于新机价格三分之一”的算法算一下,再去掉弹药和其他维护费用,那么价格在4000-5000万美元之间还是可信的。

但是瑞典向巴西出售“鹰狮E”战斗机,连带25年维护费用的价格,算下来相当于1.5亿美元一架。也就是说,瑞典参加“单发战斗机”竞标的“鹰狮E”的价格,早已不是4000-5000万美元能搞定的了, 算他涨价三分之一,那就是5200-6500万美元——也就是说和印度继续造苏-30MKI的价格差不多……

至于美国F-16 Block 70的价格,看看美国把它出售给阿拉伯国家的价格,动辄1.2亿美元朝上。国际上有没有便宜的F-16呢?有的,美国卖给东欧一些国家的二手F-16,就相当便宜。但印度买这种二手飞机——印度政府大概会表示丢不起那人。

这样一看,单发飞机其实也并不便宜。

其实这事情很简单,世界上甭管是哪个国家的军火,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有些国家自用的装备或许算是很便宜,但拿到国际市场上卖,如果比竞争对手便宜太多,那自己岂不是也吃亏?印度人似乎没搞清楚什么叫“买的没有卖的精”。

要淘便宜货,秘诀也是有的——学学泰国、缅甸等这些国家,讲究一个“眼明手快”,看准了,立刻下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像印度这样,被人忽悠半天,然后再回忆回忆自己到底要买的是啥来着……然后议会再就价格问题吵上几年……最后好不容易决定买了,卖主一摊手:不好意思我给你的那价格是十年前的了,现在可是连个飞机毛都买不起咯……

这还淘个啥便宜货啊。

其实按照印度军方和政府的要求,这个事儿还是有解的,自己开发啊……

只是,“光辉”的情况大家也都看到了。

所以,这事怎么说呢,其实和上面我们说导弹的情况类似。印度的雄心,和它在国防科研方面实际投入的经费和力量,远远不能相称,更何况还没有“制度”优势。所以,印度的这个“崛起”啊,恐怕也和他们的军购一样,就只好继续“将”下去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于宝辰
四代机 俄罗斯 印度 印度军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