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评:“以岛制海”的正确姿势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5-06 08:30

席亚洲

席亚洲作者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美国开始炒作“中国在南海岛礁部署导弹”,并且声称这些导弹将严重“威胁南海航行安全”——或许吧,对于不怀好意的“自由航行”来说这也不过是多了一种威胁手段而已。有意思的是,其实几年前开始,日本和美国就开始考虑效仿他们所想像的“区域拒止/反介入”战略,在第一岛链部署导弹,“还治其人之身”——这能有用吗?岛屿能战胜舰队吗?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另外,本周笔者的一篇关于火箭弹跨海峡攻击的文章意外引爆台湾舆论场,连新任“国防部长”严德发都出来回应。其实,对于整天念叨“资讯作战”、“数位化”的台军而言,真正的弱点,又何止是火力不足呢?本文第二部分我们延伸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以岛制海?关键其实不是火力

本周,解放军在南海岛礁部署导弹成了热议话题。但其实早在2016年,解放军就已经将鹰击-62反舰导弹和红旗-9系统部署到了南海。这次只不过是据说美国人从卫星照片里认出了“鹰击-12岸舰导弹”,于是赶紧又借着鹰击-12“航母杀手”的名头炒作一番。

美国《防务周刊》杂志还画出了两张红旗-9导弹和鹰击-12导弹覆盖区域的图片,看着是“触目惊心”啊,红旗-9是按照200公里的半径画的,而鹰击-62则是按照对固定目标攻击的最大射程600公里画的,反正是连越南和菲律宾的部分领土都被纳入了鹰击-12的射程范围。

美国人当然说你这是对南海航行安全的威胁咯——虽然大家心里都知道,受到威胁的其实也就是美国海军的“自由航行”吧……

但问题是美军在南海的“自由航行”早就在中国南方部署的东风-21D导弹威胁之下了嘛……要不然为啥2016年广东那边东-21D一竖起来,美军气势汹汹要和中国南海大演习打对台的行动就怂了呢?

就在有些国家的媒体莫名惊诧时,他们的军队其实已经……怂过一次了

所以这次关于南海岛礁的导弹部署,本身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不过是他们“中国威胁论”的又一轮炒作罢了。当然,对于那些总是怀念在全世界海域肆无忌惮的“老牌帝国主义怀念者”们来说,中国的任何发展都是“威胁”嘛。

然后这中间还夹着个澳大利亚,大家都知道去年朝鲜导弹试射后,澳大利亚报纸大呼小叫讨论朝鲜导弹威胁, 今天一听说中国国防部正式公布东风-26已经列装,以及美国媒体惊呼中国在南沙部署导弹,澳大利亚报纸居然直接说:“不要再担心朝鲜的导弹了,真正可能打到澳大利亚的是中国的东风-26啊……”然后说要引进陆基宙斯盾系统来进行防御……说的好像澳大利亚真是亚太地区真正重要的国家一样。

当然,在对亚太地区供应奶粉这件事情上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国家

不过这些“戏精”的表演我们不必真正在意,真正让人想要说说的,还是南海岛礁的真正重要价值。

首先笔者要说一个很多年前大家就已经在说,但从来很少真正当回事,而且媒体也不怎么在意的话:现代战争是信息战。

事实上,信息从来都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我们不说远的,冷战时期苏联的反航母作战,要想成功实施,首先就需要卫星进行普查式定位,通过主动雷达、被动无线电侦听(USA/USP系列海洋侦察卫星)卫星首先确定敌方航母舰队的位置和动向,然后用Tu-142“熊”式等海上侦察机,进行跟踪定位,同时将其动向信息通过数据链发送给纷至沓来的Tu-16,Tu-22、海军水面舰和核潜艇。只有先做到这一步,接下来才有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导弹。

苏联USA型核动力海洋监视卫星——型号缩写恰与监视目标的国名一致

而美军航母编队的对抗手段,也是要以机动、干扰、打击苏联的侦查手段为开端的。

其措施包括,用一艘大型船只——夜间利用补给舰或者一艘巡洋舰打开各种雷达,发送大量无线电信号,而主力舰队和航母则开足马力,保持无线电静默一路跑。这种手段在苏联USA海洋雷达侦察卫星大批量部署之前,是十分有效的,足以让苏联人惊讶的发现,找不到美国航母了。

而如果编队已经被定位,那么接下来就是放出自己的舰载机,驱赶和消灭试图靠近的苏联飞机。

苏联的对应方法则是派出“跟踪群”,直接来两艘驱逐舰跟着你的航母,这可不是在你周围兜会圈子就要走的,而是可以一直跟着……就算在战时美军迅速击沉驱逐舰,其航母的位置还是会在第一时间被暴露出来。

那么到了今天,中国的对海监视手段,一方面是卫星,目前主要还是用光学、红外侦查卫星进行详查,无线电侦听作为普查手段。因为光学卫星侦查监视效率较低,需要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的话,其实是颇为吃力,需要数量非常多的卫星,才能在一片较小的海域内实现时刻有卫星盯着的效果。

关于中国现在究竟有多少卫星,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有消息说,目前已经能够做到在中国周边海域维持每半小时有详查卫星过顶的水平。

而未来,中国的卫星数量会继续增长,同时,我国也正在进行主动雷达海洋监视卫星的试验,搭载这种试验装置的,当然是一个大型航天器,是谁呢?大家自己猜吧。

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无控飞行状态下,近乎打脸地于南太平洋上空再入销毁,让炒作“中国空间站砸向地球”的外媒都闭了嘴。我们迈向星辰大海的道路还在继续,而天宫一号也早已后继有人

不过这个试验平台目前的轨道对于执行侦察任务来说并不理想,它更多的是一个试验目的,一旦其技术成熟,随着长征5号重型运载火箭的成熟,我们可能很快会看到这类卫星的大量部署。

相比之下,目前俄罗斯的USA侦察卫星已经全部坠入大气层烧毁(毕竟冷战后没有继续发射),USP卫星老旧不堪,原定今年入役的整合USA和USP功能的新型卫星,到现在还没动静。

当然,现代我国和苏联相比有个优势是我们的三军一体化信息链路,已经能够做到直接将卫星发现目标的信息转化为攻击坐标信息,发给导弹部队,必要的时候这样就直接可以打了——只不过可能需要发射较多的导弹,覆盖一片较大的海区才能确保命中。

而要真正准确有效的发起导弹打击,还是需要用一种更为精准,实时的侦察手段。

“跟踪群”这样的手段,其实是一种无奈的行为,毕竟即使是苏联海军,两艘驱逐舰也不是随便挥霍的兵力,就这么拿出去送掉,确实只能说是无奈。

而且驱逐舰也不总是够用,这个时候就得上民用船只来跟踪了

这时候岛礁的价值就出来了。南海岛礁,尤其是岛礁上的机场,可以将中国有人/无人侦察机的搜索范围外推很远,尤其是诸如“翔龙”(EA-03)这样的大型战略长航时侦察无人机——当然了,目前由于选用发动机的问题,EA-03的留空时间和美国的“全球鹰”还不能相提并论,但如果出发基地更靠近目标海域,那宝贵的留空时间自然可以下降。

只要能够精确探测到目标,那么其实用什么手段实施打击,在现代战争中反而是其次的问题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中国来说,阻断和破坏敌方的侦察手段也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虽然美国新太平洋司令戴维森前几天在国会作证时哭穷说太平洋方向的侦察监视兵力严重不足,但与中国相比,美国在这一地区的侦察监视兵力仍然是非常强大的。

尤其是我国长期以来缺乏P-3C或者P-8A这样的远程海上警戒飞机——虽然大家平时经常说P-3C是反潜巡逻机,主要执行反潜任务,其实并非如此,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这种飞机最大的价值不是那套并不怎么靠谱的空投声呐系统,而是机上的高性能对海搜索雷达,它对于大范围内掌握海上信息非常有用。

至于下一代的P-8“海神”,功能就更强大了

相比美国及其盟友,尤其是日本在亚太部署的数百架P-3C飞机,我国早期只有海军的少数运-8海上巡逻机,其中有一些装的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80年代从英国买的“搜水”雷达。

好在这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随着大批“高新6号”反潜巡逻机的出现,中国缺乏海上巡逻机的问题正在迅速改善。笔者住在上海宝山区,以前经常伴着海军大场基地起飞的运-8海巡机踏上上班路,现在则经常抬头就看见高新-6号的“大尾巴”,对此也是感触颇深。

高新6号的“尾巴”是磁探测器

南海岛礁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听到过不少关于美国“全球鹰”受到这些岛礁上干扰设施干扰被迫返航的消息。而最近我国官方媒体也发出了关于南海岛礁电子对抗部队立功受奖的消息,表明他们在那里也是辛苦了,为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以说,南海岛礁确实是一道“海上长城”,能够很大程度上有效阻断美国窥视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的空中之眼。

卫星照片:渚碧礁上的笼状天线阵列

而美国和日本从2015、16年就开始讨论要利用自己掌握的岛链,部署导弹来封锁中国海军,乃至攻击中国本土的可能性。事实上,美国还曾以此威胁中国,试图让中国加入“中导条约”。

但问题是,一方面,美国在“中导条约”限制之下,打算在这里部署的只能是用MLRS发射的短程导弹,射程不能超过500公里,这就大大降低了其作战效能。至于日本、乃至台湾的岸舰导弹,不过是一些普通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就连“雄3”这类技术较老的超音速飞航式导弹在解放军舰队眼里也不是什么难以拦截的目标了,更别说亚音速。所以实际上恐怕只有一点对于他们自己的安慰意义。

就算美国打破中导条约,也不要忘记一个问题,美、日是以岛屿与大陆对射,中国的导弹部队和军事设施可以依托复杂地形,广阔空间,有效实现打、躲、藏,而美日所控制岛屿上的发射阵地基本只能是固定部署。

从信息战角度来说,固定部署的目标实在是太容易被定位和攻击了。

所以即使美国日本在“第一岛链”大量部署中程导弹,也很容易被解放军“先发制人”所消灭,这和当初美国利用德国、土耳其部署能够公路机动,难以消灭,随时可以直接攻击莫斯科的“潘兴”、“战斧”中程导弹给苏联造成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部署在岛礁上的导弹,机动范围很是有限,这一点对于“岛链”上的美日军来说也一样

正是因为我们在中程导弹问题上吃定了美国,所以压根不会和它去搞什么中导谈判。

而且,中国的战略也不是什么“区域拒止\反介入”。美国人所臆想的,是中国以防御态势,阻止美军向亚太增兵,并最终压倒中国的战略——然而,中国实际所想的,只怕要比这大胆得多,谁规定我们只能防御的?美国人所设想的,那种逐步削弱向亚太增兵的美军的战略——恐怕是日本人“九段渐减作战”的翻版吧?或许,这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把解放军当日军对付的亏还没吃够,还想再吃一次吧。

我一个民间的军事观察者,怎么就“文攻武吓”了?

本周,笔者晚上更新微信的时候突然想到之前关于前第一集团军火箭炮旅跨海射击演练的文章的解读还没有说过实际攻击的具体目标,于是就重新深度解读了一下那次演习,并推测演练攻击的目标应该就是新竹空军基地。

没想到这篇文章因为“指名道姓”,而且“详尽标注新竹基地各重要目标位置”而引起了台湾媒体的“全省惊诧”,接着有媒体就拿着个问题去问了台湾“国防部”,“国防部”发言人的回应非常传统,“尽在掌握,绝不屈服”什么的,而倒是新任“国防部长”严德发,或许是因为台军陆军对于解放军相对他们压倒性优势的平时感受就比较明显,所以就痛快的承认“这不新鲜”,还表示“以和为贵”。

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严“防长”这样的表态倒是让我难以继续“文攻”了呢……

你想,我再说一个,东风-16钻地弹头能轻松击穿“恒指部”,对面就说是啊,我们早知道了呀……

再说一个, 东风-16钻地弹头精度高,威力大,最主要是采用M型飞行路线,最终攻击时是垂直下落,完全不受“中央山脉遮挡”影响,可以轻易炸塌“佳山要塞”的出入口,使之变成上百架F-16的大坟包……

对面说“我们早就知道啦”,可是“这只是对面鹰派的个人观点”……

等到那时候,你修多少“防爆墙”都没用啦!

唉……所以说只要对方认怂到底,继续“伤害感情”还真不好下手了。

有意思的是呢,台湾《旺报》今天出了一篇评论,说:“近期大陆对台政策‘过硬’,目的无非是示警蔡赖当局,更告诫美国……就大陆对台政策看,习近平是知台派亲台派,也是大陆首位提出‘两岸心灵契合’的领导。中共十九大后虽强化‘操之在我’,但更软惠台政策,已显示‘融合代替统一’背后的两步走路线;面对台独,则比过去强硬,如今去除模糊空间,开始在国际间不含糊地打击台独背后含美日等支持力量。……既是如此,武吓言论就只能视为是大陆不爽蔡赖的‘鹰派’人士有的放矢,既非国策,也非当前政策。”

这个评论的味道——让人联想起很多旧中国的往事。看得出来时隔这么多年,在台湾苟延残喘的“旧中国”依然有着很强的“弱‘国’无外交”的意识,命运不论如何操之在人,而我又无论如何不愿意接受对方的条件,那就只能这样“鸵鸟”下去咯——不论大陆军力再如何对台湾有压倒性优势,你总不可能把我消灭两次吧?

台湾方面对于大陆对台政策的认识,其实在大陆这边一些学者的口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只不过我们这边当然不会说的那么好听,什么“融合替代统一”,说白了这就是“北平和平解放”模式。

然而,台湾现在的“鸵鸟政策”,用各种愚蠢的理由自欺欺人的同时,一部分“台独”分子继续使劲搞台独——别忘了当初傅作义接受北平和平解放,也是有陈长捷挨240毫米要塞炮垫底的(关于这门解放战争中这门颇有传奇色彩的“巨炮”的故事,施老会写出来的)。

所以关于打不打的问题,笔者觉得应该说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那么另一方面,其实大陆对台打击的火力,从21世纪开始就已经不缺了,而台湾方面也一直在试图搞自己的“反制”力量。

但可惜到目前为止,他们最有效的“反制”措施,依然是F-16飞过来扔250公斤炸弹——哦,还有“万剑”反跑道撒布器,实际上根本没啥用。台军还是专心考虑导弹打过来的时候怎么保命最现实。

当然台军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美国海军会从精神上支持他的

这就涉及大陆和台湾在实力上根本存在“层级压制”的问题了。

作为大国,大陆有战时建立完整,绵密对台湾几乎24小时不间断的全面侦察监视能力,真正是“尽在掌握”。而相比之下,台湾方面基本只能看到自己周边一小片海域的情况,而对大陆的侦查,主要靠的是“军情局”低效率的“人力情报作业”,在80、90年代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这种“人力情报作业”曾经相当有效,但时过境迁,到了今天,即使是有少数为了金钱不惜出卖国家利益的败类,搜集情报的效率也是十分低下的——毕竟你总不可能把你的特务改装成终结者,脑袋顶上装个卫星天线,实时回传他看到的各种信息吧?人力情报搜集的信息往往是又少又慢,虽然能搜集到一些技术情报所不能搜集到的信息,但对于战术行动而言,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但大陆方面对台湾的监视可就不同了,且不说战时纷纷飞过海峡的各种无人机,如今经常在海峡里潇洒的一掠而过的侦察八爷,现在也够让他们蛋疼的,因为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来啊……这和卫星还不太一样不是么,而现代技术改装下的“八爷”,侦察手段当然也不光是光学相机那么简单。

其实现代战争条件下,任何固定目标在对方掌握侦察监视优势的情况下,都难逃在第一时间就被摧毁的命运,除非这个目标被加固到超级坚固——但那又很贵,势必难以大量建造。这也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基地近年来所面临的难题,兰德2008年的报告就曾认为美国如果要在关岛建设足以防御解放军常规导弹攻击的机堡和基地,那每处设施耗资可能都会达到10亿美元,肯定没有这个钱。

把这么多家底放在关岛,本来是觉得这里挺安全的,结果呢……

而台湾方面,在大陆刚刚研制成功核武器那阵儿,造了一些地下工事,还造了不少坦克掩体、藏兵洞这类的简单设施,主要考虑的是防御小当量核武器的冲击波。这些玩意在现在面对精确打击,那就成了一个个坟包。

可以说台军面临的问题是,“深挖洞”——没钱,“广积粮”(储备大量武器装备准备长期抗战)——不可能,同时也没钱(台湾没钱就不说了,美国不卖也很重要,你看台湾买标枪导弹,总共200来发,“陶”也不过千把发,其各种弹药都是按照一两个基数为标准储备的……根本不具备长期作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称王”是最容易做到也最省钱的——那就是安分低调,不要去挑战大陆的底线,可是现实中呢?……

所以长期来看,台湾的“防卫能力”那是必然会继续步步下降的,这靠向美国买几辆M1A1坦克是解决不了的。其实我相信严德发“防长”自己也清楚这个问题。

所以呢?早日接受和平解放,彻底结束内战,或许是台湾方面最好的出路——如果不出意外,这也可能是唯一的出路,要不然呢?那就打一仗?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于宝辰
南海局势 台湾军事 导弹 中国南海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

“以色列精心策划俩月,但严重低估了伊朗反应”

美国胁迫下,阿斯麦CEO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