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一周军评:中国核潜艇“国之重器,要大发展”

来源:观察者网

2018-06-17 08:30

席亚洲

席亚洲作者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习近平主席视察海军核潜艇部队的新闻中,官方媒体首次公开报道了093A\B型核潜艇,其中还出现了093B型首艇(419艇,长征16号)簇新的鱼雷舱画面。此外还有习主席视察声呐兵训练教学现场的画面。习近平主席视察后,指示核潜艇是“国之重器,要大发展”,“海基核力量,要大发展”,潜艇部队“要有一个迅速的提升”,这对于我军未来潜艇及水下作战的发展,是一个殷切的期望,也表明,在我军海军技术最大的“短板”方面,奋起直追的时候,到了。

另一方面,本周新闻联播关于海军新型潜艇和驱逐舰首舰对岛屿目标进行打靶演练的报道,首次证实我军新一代对陆攻击巡航导弹,鹰击-18陆攻型终于列装部队并形成作战能力。这种导弹与俄罗斯“口径”(“克拉布”),美国“战斧”导弹具有相似的性能。不过,这也只是我海军提高对陆攻击能力的第一个小目标而已。关于这方面的话题,本周军评我们也来聊聊。

核潜艇,要大发展

“潜艇,作为一个国之重器,要大发展。我们的海基核力量,要大发展;寄希望于你们在这个时期,使我们的海军,使我们的潜艇部队有一个迅速的提升。”

这是6月15日习近平主席视察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部队时站在419号艇甲板上,对潜艇军官们的讲话内容。

这次视察活动,也可以说是簇新的093B型核潜艇的首次正式公开亮相,央视甚至给出了习主席视察鱼雷舱的画面,可以很清楚看到弹药架上的鱼-10新一代热动力重型多用途鱼雷和鹰击-18潜射反舰导弹。

此外,093B型从建造的时候就出现的,关于该艇指挥台围壳后方“小龟背”内鹰击-18陆攻导弹垂发装置的传闻,在此前一天关于该艇进行导弹试射的新闻中也得到了证实,这个我们稍后再说。

指挥塔围壳后面可见微微隆起的“小龟背”

我国的潜艇、尤其是核潜艇,始终笼罩在神秘面纱之下。但毋庸讳言,我国在核潜艇技术方面,在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当中,排名靠后。

而进一步说到我国的整个潜艇技术,乃至水下攻防对抗技术,目前都是需要急起直追的阶段。

这一点,其实对我国相关领域技术多少有点了解的朋友都是知道的——当然了,网上把093B说成095的某些“自媒体”,可以继续沉浸在他们给自己编造的美好幻想之中,反正看人挑担不吃力,对于他们来说,键盘上噼里啪啦打几下就啥都有了。

此前习近平主席视察部队的新闻大家也看过很多了,但核潜艇部队这一次,却是气氛最沉重的。

主席在视察后强调,我们的潜艇部队,还要大大的发展——背后的潜台词不言而喻。

我们的潜艇差距在哪里?

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首先是我们的潜艇壳体制造技术,比美俄还有较大差距,大直径耐压壳还没有得到实用、像俄罗斯最新型核潜艇上的单、双壳体结合技术我们目前也还只能羡慕……

然后是动力系统,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国的常规潜艇动力系统技术有了较大的突破,目前已经用上了全世界最靠谱的AIP动力,“小核艇”技术也有突破的希望,但是具体到093、093A、093B,其核反应堆技术水平仍然落后于美俄先进水平,不仅仅是噪音问题,更重要的是输出功率方面也还不够,限制了水下航速进一步提升和吨位的进一步扩大。

美国积累了几十年的舰艇核反应堆技术,想赶上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第三是全艇综合降噪技术,仍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常规潜艇方面,我国先是在039型(“宋”级)上用了类似西方的弹簧、连杆式降噪系统,但效果并不理想。引进“基洛”级后,获得了俄制潜艇的橡胶浮筏减震系统技术,这让039A、039B、039B第二批次等型号的常规潜艇在安静性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

但对于噪音水平天然高于常规艇的核潜艇来说,问题还要更复杂一些,093A、B的噪音水平目前被认为接近于美国“洛杉矶”级的水平(传闻110分贝,相当于“洛杉矶”后期型和俄“阿库拉”级水平),尚不敢说达到最先进水平。而094型,经过努力后,噪音水平也要达到120分贝,隐蔽性并不理想。

换言之,目前093A\B型在航速比“洛杉矶”和“阿库拉”级低若干节、吨位小一个档次的同时,与其噪音水平相似。而美国已经有了“海狼”级、“弗吉尼亚”级、俄罗斯也有了“亚森”(885型)和“哈士奇”(尚不清楚代号)级核潜艇,噪音水平更低,设计水平更高。可以说我们在核潜艇方面确实是需要大大发展,大大追赶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核潜艇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091、093型多次完成赴印度洋护航任务,也曾引着第七舰队到处溜,这已经比当初“三岛潜艇”(小平岛、栲栳岛、葫芦岛,基本就是在船厂附近水域转)、“水下火车”有了巨大的进步了。当然,这个进步,对于和强敌对抗而言,还是远远不够的。

此外,在水声电子对抗技术领域,由于我国起步晚,积累少,我国这方面的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

在习近平主席视察部队的新闻画面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主席亲自关心声呐兵训练的画面,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潜艇声呐显控台的外形和一些显示界面内容。

从这次视察中声呐兵的操控界面看,我军至少在训练中,没有用声纹数据库对比来辅助识别目标——在屏幕上只有一个“瀑布”界面,而不是两个,用于对比(其中一个是数据库)。因此识别目标性质,主要靠声呐兵的头脑。

习主席视察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声呐目标识别训练器的学员端画面,只有一组“瀑布”画面,当然因为这是一套训练系统,所以可能只是没有显示用于对比的“瀑布”图像画面,实艇上或许会有。如果有的话,声纹库的对比图样应该是显示在图中这一组“瀑布”画面上方的空白处


美军声呐瀑布显示器画面,可以看到上下有两组“瀑布”,其中一个是声纹库的资料,一个是实际监听到的信号分析,两者对比可以确认目标性质,顶上则是标尺,用来读出目标浆叶转速等数据


在更早的时代,则是有两个瀑布显示器来分别显示声纹库数据和目标数据,美军在水声对抗领域的积累,那不是几年十几年,而是几十年持续不懈


声呐瀑布图的简单看法,横轴是频率,纵轴是时间,较为稀疏的条纹可以显示螺旋桨转速,而较为稠密的纹理显示的是转速,当然,可以辨识的特征不止这些,这就需要受过训练的眼睛来看,耳朵来听了

当然,这毕竟只是训练用的设备,也可能只是进行基础训练时使用。高级训练和实艇上会有不同。

建立声纹数据库,尤其是假想敌的声纹数据库,是一个需要漫长时间积累的事情,因为每一艘敌方舰船,在不同环境,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水声特征也有变化,还要考虑经过水声传导后的变化情况。建立起能够用于辅助识别比对的数据库,可能不是几年内就能完成的,最近美国国内“声纹库泄密”案闹得沸沸扬扬,如果中国真的获得了这方面的数据,那对于我军潜艇部队来说,可以说在水声对抗方面直接少奋斗十年是起码的。

不过这方面国内已有一些新的,创新性的研究。我们前面提到的声纹识别,其实在外军和我军一样都是靠声呐兵来完成的,因为如果要使用电脑自动识别,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泛化”功能,在实际信号和声纹库信号有一些微妙差别的时候,能够判断究竟是否属于同一目标。目前即使是美国,也要靠声呐兵来完成这一任务。

而中国,至少我们看到的论文显示,2012年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展开利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技术来实现对目标自动识别的研究。这也就是去年美国人也曾在报纸上大肆渲染,认为可能改变水下战形态的AI辅助识别系统了。

目前在水声对抗方面,中国主要的短板是敌方水声信号积累方面,硬件方面差距反而是比较小的。

声纹库的威力在哪里呢?根据国内的论文资料,在掌握敌方目标完整资料进行对比的情况下,可以在20公里外发现噪音100分贝的目标,但如果不完整,识别距离降低到9公里乃至6公里。

换句话来说,就是完整的声纹库可以大大增强对弱信号的识别距离——在现代核潜艇噪音都开始朝着海洋背景噪声(90分贝)努力的当前,这一技术的价值不言而喻。

这个内容笔者在前几天公号文章里介绍过,就不多说了。

此外,习主席还提到了大大发展海基核力量,这就更是得提到当前我军战略核潜艇的重要短板——巨浪2导弹射程不足。

受限于耐压壳直径的限制,094级核潜艇的“龟背”比092级更加高耸

目前,我国巨浪2导弹射程还只能达到8000公里左右,如果要攻击美国本土关键目标,最安全的是北上,突破日本海,到靠近北极的海域发射导弹。不用说,对于水下噪音较大的094型核潜艇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任务。

因此目前我军虽然装备了多艘094型战略核潜艇,并且据称已经实现了带弹巡航,但实际上,目前为止,094型还是不能实现设计时在南海堡垒海域直接威慑美国的预想的。因此至少在短期内,我国的核威慑主力依然是陆基弹道导弹。

这就要等射程提高到12000公里以上的巨浪3导弹了,这种导弹要在重量、尺寸不大幅度超过巨浪2的前提下研制,难度较大。但我们看另一边,陆基的东风-41已经连续进行第10次成功试射,东风-41导弹的技术水平至少不亚于美国人的三叉戟D5,说明我国弹道导弹上可以实用的先进技术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这个角度去想,或许巨浪3的进度也不会太慢。

当然,未来我们还可以期待射程更远的新型潜射导弹以及更大的新型核潜艇。习主席此次强调海基核力量发展,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得到增加,也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目前美国有14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还有4艘改为巡航导弹潜艇),未来可能保留8-12艘新一代“哥伦比亚”级;而俄罗斯拥有6艘“德尔塔IV”(667BDRM型)和3艘北风之神(955型),未来可能逐步替换为12艘“北风之神”级。当然,这是美俄根据STARTS条约规定框架内保留的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但也可作为未来我国核潜艇部队应该保持多大规模的一个参考。

先进的核潜艇与战略核导弹是俄罗斯的战略底牌,再困难也要搞好,因为在冷战后的艰难形势下,普京经常要摸一摸这张牌

毕竟,传统上,我国“最低限度核威慑”战略的基础是,俄罗斯先和美国进行核交换。但如今看,这个前提,实在是不可靠。所以我国新时代的核力量,应该具备不指望俄国的,对美国可靠的威慑能力,那么,海基核力量作“最后保底”的核武器,是必须大大发展的。

正如前提到,我国在潜艇的动力、耐压壳制造技术、部分艇上设备制造、以及全艇的安静性、航速、水声对抗等方面存在短板,那么我们有没有乐观的方面呢?

当然也是有的,这就得说咱们的潜艇的强点——火力了。

绝密中的绝密

昨天知名自媒体扬基帧察站的公众号里有一句话:“弹”是绝密,“雷”是绝密中的绝密

这就体现了鱼雷在现代军事技术体系中非常独特的地位。

事实上,各国鱼雷技术的差距,远比他们在导弹,乃至战斗机上的差距还要大得多。

别的不说,就光说潜艇用的重型鱼雷的动力,美国Mk.48鱼雷可以算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杆,这种鱼雷是美国1967年开始研制,1972年完成。在该型鱼雷之前,美国海军使用的鱼雷分反潜和反舰两种,反潜的是电动的Mk.37,反舰用的是Mk.14蒸汽鱼雷,射程、航速、制导等方面不理想。Mk.48采用了革命性的热动力技术——这种技术非常特殊,除了鱼雷以外,在别的领域几乎没有实用的案例。基本上现代热动力鱼雷可以理解为一种水下工作的火箭发动机,区别只在于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用来驱动涡轮机,再带动螺旋桨,而不是直接喷射出去驱动鱼雷前进。

“洛杉矶”级核潜艇上的MK.48鱼雷

采用了热动力技术的Mk.48在航程、航速方面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在55节航速下,最大航程38公里;40节时,航程50公里——当然由于鱼雷的航线不是直线,尤其是反潜的时候,经常要打着转,边转圈边搜索敌人目标,所以实际射程,按照美国海军的表述,是“大于8公里”,应该是指在对付先进核潜艇的时候的射程(留下较大的余地,到这个距离差不多是这种鱼雷的“不可逃逸区”了,敌方潜艇不可能凭机动性躲避攻击)。

同时,Mk.48又采用了线导技术,大家都知道,潜艇战是“捉迷藏”作战,往往声呐探测目标的位置有一定偏差,采用线导技术就相当于把鱼雷变成了一个遥控的水下航行器,可以随时改变航线,修正攻击航线,甚至可以在敌方目标位置与最初探测位置有较大偏差的前提下,仍能让鱼雷命中目标。

相比之下,苏联同期的反潜鱼雷和欧洲一样,用的是电动技术,航速慢,射程短,对核潜艇攻击效率低。而且苏联也很长时间内都没搞出线导鱼雷,对潜艇攻击很多时候是碰运气。

这让美军在整个冷战期间都对苏联拥有着鱼雷武器技术上的优势。

苏联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才研制出赶上Mk.48的新型鱼雷。

中国上世纪70年代,为091型核潜艇研制了鱼3型电动自导鱼雷,这种鱼雷既没有线导,也没有热动力,技术较为落后。而且其研制也相当不顺,实际上到80-90年代才真正具备作战能力。

鱼-3电动鱼雷长期以来是我国潜艇主要的反潜鱼雷

我国在上世纪80-90年代,以MK.46轻型鱼雷为参考,搞定了热动力技术,但研制的鱼-5是一种反舰鱼雷,并不能用于反潜作战。所以当时出现了混合装备鱼-5和鱼-3两种鱼雷,用鱼5执行反舰任务,鱼3执行反潜任务的组合方式。

后来,我国随俄罗斯“基洛”级潜艇,引进了电动线导鱼雷TEST-71,加快了突破这方面技术。

结合了热动力和线导技术的鱼-6鱼雷,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终于完成研制,稍后成为我军最为重视的新型潜艇鱼雷武器。

在鱼-6搞定之前,国内的军迷们还在幻想传说中的“超静音电动重型鱼雷”之类“剑走偏锋”的技术……但说实在的,大家低估了我国鱼雷发展的速度。

如今,鱼-6已经确定将随出口型潜艇,提供给巴基斯坦、泰国等友好国家,也意味着中国新一代的鱼雷,已经出现了。

这次,习近平主席上艇视察所看的鱼-10鱼雷是我国在重型鱼雷领域的最新进展,它的热动力燃料有了新的进步,从原来的单组元燃料,进化为三组元,能量大幅度增强。同时其探测系统也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技术,总体水平,已经超过了美国2008年试射、如今成为主力的Mk.48 Mod7,可以达到英国“矛鱼”鱼雷的技术水平。

习近平主席头顶上的就是鱼-10鱼雷,那么左边的是什么呢?

这成为了目前我国093B和美国“洛杉矶”级对抗时候的一个优势。

此外,稍早前,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条关于我国新型驱逐舰首舰和新型核潜艇首舰使用导弹攻击海岛目标的消息。

这是鹰击-18陆攻导弹首次在文宣当中公开。

有人要问我们不是已经有了空军的AKD-20,陆基的“长剑/东风-10”巡航导弹,为什么还要一个鹰击-18陆攻型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AKD-20、东风-10的外廓尺寸太大,不适合潜艇的要求。

鹰击-18陆攻型导弹具有从533毫米潜艇鱼雷管发射的能力——这是为了适应没有垂发系统的潜艇使用这种导弹。

而通过习主席的视察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在093B型上,是采用了鱼雷管和垂发系统共同装备鹰击-18导弹的方式——通过鱼雷管发射反舰型鹰击-18导弹,垂发来发射陆攻型导弹。

不过,我们注意看一下093B垂发系统的设计,就会发现它并不是单纯用来发射鹰击-18导弹的,因为它的发射筒尺寸应该大于533毫米鱼雷管水平——这就让人联想到了即将首先在055上进行装备,未来在052D上也可以使用的一种新型高超声速反舰导弹,这或许是这种垂发系统最大的价值所在。

从我国潜艇的发展来看,可以发现,这是我国先进军事技术发展特点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集中体现——凡是20世纪末以来出现,冷战结束前美俄自己也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的最新一代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导弹、鱼雷等弹药技术领域,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小。

反过来,凡是那些要依靠数十年技术积累,才能有所成就的领域——甭管是航空发动机、核潜艇耐压壳体、水声数据库、潜艇和航母的核反应堆,都会有很多麻烦的地方。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很多类似这样,讲究“技术底蕴”,“积累”的领域,我们也有突破,甚至可以说是异军突起式的突破——比如柴油机,尤其是坦克发动机、航空母舰电磁弹射器、无轴泵喷、以及高超声速……

技术,说到底,长期坚持的高投入、高积累,持续不懈的坚持发展,只是基础性的前提条件,是必要不充分条件。只有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一些领域,在某几位杰出技术领军人物的带领下,出现“奇迹”,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而我国在核潜艇方面,长期以来的投入并不是那么充足的,回顾第一代、第二代核潜艇的发展历程,投入相对少,是个不可忽视的大背景——毕竟不同的时期,海军投入的重点领域肯定也是不同的,过去十年,我们重点建设了一支强大的水面舰艇部队,那么下一个十年,是否以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视察为契机,让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也迎来吃饺子的好时光呢?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于宝辰
核潜艇 强军 中国海军 导弹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明年开工!越南总理:确保中越铁路顺利对接

“若我们曾抱一丝幻想,中国半导体发展不会如此迅猛”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12年造20公里,这条日本承建的越南地铁终于投运

沙利文放话:特朗普跟中国谈不成“大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