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彬:学术共同体如何应对“长江学者”评选的乱象?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7-11 08:10

徐开彬

徐开彬作者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开彬】

“某某整个学术生涯发表的C刊论文不超过5篇,居然入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了”。

“某某净发C刊扩展版,居然入围青年长江了”。

“某某总共才了发了几篇四大刊,也入围青年长江了”。

......

代表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学术水平的“长江学者”评选,其入围名单最近在学术圈传开之后,笔者听到了本学科多位知名学者包括几位长江学者的吐槽。在知网一查他们提到的某些不合格的入围名单,果然如此,惊呆了。笔者回国近四年本已封笔不写评论,也实在忍不住要说几句。

由于在海外学习和工作时间较长,自然对国际上本学科的杰出学者评选较为熟悉。

以美国传播学会(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简称NCA)为例,其“杰出学者”(Distinguished Scholar)在学术界的地位,类似于中国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它的评选,先由一定数量的往年选拔出来的“杰出学者”共同提名,在提名信中陈述被提名人的主要学术论著及学术贡献,然后由全体“杰出学者”投票,取票数最多的2-4位被提名人。被提名人无需做任何事,无需填表,更无需吹嘘自己的学术贡献。在这期间,无论是提名人,还是被提名人,都不会去找往年的“杰出学者”们游说,否则是很掉价的事。

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简称ICA)的Fellow评选,也是按照这种办法进行。这种选拔杰出学者的机制,做到了把学术界的事务,交给学术共同体。尽管如此,近来也有学者们抨击这一制度的问题,例如美国传播学会的很多会员认为,学术精英把持了杰出人才的评选,应把杰出人才的评选,交给学会的所有会员,由所有会员投票选举。

再反观中国的“长江学者”评选,真可谓问题多多,漏洞百出。

首先是推荐人选的问题。

由于“长江学者”的帽子与教育部学科评估挂钩,各大学为了政绩,往往大动干戈地要求每个学院都上报候选人,找不到合适候选人的,院长和副院长们只有自己申报,所造成的后果是,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申报“长江学者”的人,绝大多数是各校的院长和副院长们。由于最终能入选的名额非常有限,使得他们把大量的时间白白浪费在了这上面。而且,候选人需填一堆教育部的表,要用好几千字大谈自己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对学者而言这是件很尴尬的事,用几千字自吹自太难为情了。

其次是评审人员的问题。

“长江学者”的评委会构成缺乏透明度,学术共同体无从知晓是谁在评审候选人,只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十几个人和有关系的极少数人清楚。最近笔者才了解到,至少有四位长江学者没有受邀参加评审(本学科的长江学者总共只有十几位)。其造成的后果是,评委会无需为评选结果对学术共同体负责;了解评委会名单的极少数人利用这份名单去公关,会极大地损害评选的公平性。

笔者也听到一些公关手段,比如有人到处去拜访评审人,如果自己不够辈份则让导师或领导去打招呼;有的评委主动告知候选人其评审材料在自己手上,表示自己会支持他,这样待候选人入选“长江学者”后,在将来的评审中可以为自己、其弟子或朋友获得回报。

第三个问题是评选标准不清。

“长江学者”设立的初衷,是选拔学术水平最高的代表性学者。而本轮“长江学者”的评选,弄成了学术、教学、服务的混合物,但均没有提出明确的标准,这使本已模糊的评选更加没有规则可循,造成了灰色评选,才弄出本文开头提到的学术界人士的吐槽。

据了解,申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候选人里,有不少人比入围的某些候选人学术更为优秀。某知名70后学者,发表过30来篇A刊四大刊论文,居然连入围青年长江学者的资格都没有获得。某海归学者,发表过十多篇英文SSCI论文(在国内的认定高于四大刊)和几篇国内四大刊,也没有入围青年长江。而那些才发表几篇A刊甚至基本没有发表过的人,却有好几个入围了,完全令人无语,“长江学者”的评选丧失了其应有的公平性。

第四个问题是评审中的公关等不正之风。

虽然教育部明文规定不能打招呼、搞关系,但有关系门路的候选人拜访评审人请客送礼的现象,却非常严重。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不拜票反而成了不正常。笔者也听到了各种拜票的事情。作为从海外回国的学者,非常不适应这套,这是很掉价的事。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教育部和学术共同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改进“长江学者”的评选机制。

第一,推荐人选可以由以往选拔出的长江学者提名(例如,获得3位以上长江学者共同提名即具备候选资格,出于提名的严肃性考虑,每位长江学者每年只能参与提名2人),无需候选人申报和填一堆的表,这可以省去劳民伤财的事,以便学者们专心学术。

第二,组成合适的评审委员会。一种办法是仅由以往选拔出的所有长江学者组成。另一种办法,考虑到长江学者数量较少,可以扩大评审人员构成,由上一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以上学校名单的所有该学科教授投票,这样做的好处是,候选人很难搞定这么多投票人(多找人打招呼也容易被传开),学术共同体的这么多教授,在判断上会有基本的共识。

资料图:视觉中国

第三,制定提名和入选的基本标准。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不得不设定基本的硬性指标,比如被提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人选,应发表25篇以上A刊论文(新闻传播学科四大刊及SSCI论文);被提名“青年长江学者”的人选,应发表12-15篇以上A刊论文(四大刊及SSCI论文)。四大刊和SSCI期刊审稿比普通C刊严格,更能反映学者的学术水平。中国的很多普通C刊都是靠关系发表的,缺乏参考价值。这种硬指标,至少可以把那些不够资格的人挡在门外,选拔出的人不会太差。

总体上来说,由于教育部要考虑不同学校间的人选平衡,第一点可能难以实施。但是,第二点和第三点操作性强,实施起来容易,即使只做到了这两点,也可以让“长江学者”的评选更加客观,更具合法性。否则,就会闹出本文开头提到的笑料。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李泠
长江学者 评选 学术论文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