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令予:习主席访美 外媒关注“东化”进程

来源:观察者网

2017-04-07 10:10

徐令予

徐令予作者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系研究员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徐令予】

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前往美国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举行首度会晤。但《金融时报》首席外交评论员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说,世界的权力正在朝相反的方向转移。

拉赫曼远不是中国问题专家,他也不是中国崛起和西方世界衰落的最早的预言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对今日乱世的事态发展提供合理的解释。他认为中东的无政府状态、西方的民粹主义政治家的兴起、怀旧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所有这些都可以上升归纳为“东化”理论,并可用它来指导和处理国际事务。

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中美首脑会议前夕,拉赫曼先生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着重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东化”理论;

2)中国主宰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世界;

3)如何理解特朗普主义,特朗普政府如何加速“东化”进程。

1)

东化(Easternization)是西化(Westernization)的对应词,东化和西化原本是有关西方文化习俗的影响和认同,东化这个词也不是拉赫曼首创。但是拉赫曼首先把东化用在国际政治中,他的新书起名《东化:亚洲的升起和美利坚的衰落—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以后》(Easternization: Asia's Rise and America's Decline From Obama to Trump and Beyond )该书获得许多好评。2016年他获得奥威尔奖(Orwell Prize ),这是英国含金量很高的政治写作奖。

拉赫曼的“东化”概念强调的是:随着经济中心转向亚洲,国际政治的权力必然会倾向东方。拉赫曼对亚洲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最有信心。他认为东亚将生产世界上最多的商品,更多的世界贸易将发生在那里。中国在未来30年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经济力量毫无悬念(原文如此,此种表述似乎太保守了一点)。

由此可知,拉赫曼的“东化”指的是经济和政治权力重心的地理位置的变化,它不是文化方面的概念,与我们常用的“西化”一词基本无关。按照他的意思,Easternization 译成“东移”可能更为确切。

估计拉赫曼并未受过严格的数理训练,他的思维有点模糊,他指的是东亚,但总是在讲中国。在他的那本专著中有两章专谈日本和韩国,但字里行间充满了中国。那为什么不干脆把“东化”改成“中化”?我不知道他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关于中日韩之间关系,拉赫曼写道:“在二十一世纪,亚太地区各国之间的对抗将塑造全球政治,正如欧洲国家在公元1500年以来不停的争斗塑造了近五百年的世界事务。”我觉得这个观点还是颇有水平的。

2)

中国主宰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世界?这是《大西洋月刊》采访报道的标题,也是拉赫曼谈话的重头戏。以下是拉赫曼的一些主要观点。

中东实际上进入无政府状态,美国已经失去控制力。土耳其领导人说:“我们已在许多方面拒绝西方。我们想重新发现我们的伊斯兰根源。我们想发现奥斯曼腹地。我们认为你(西方人)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而你不再是我们的榜样。”

即使是美国的坚定盟友以色列,他们的政治领导人也非常看好印度和中国的经济机会,部分原因是他们认为印度人和中国人不会在“人权”问题上给他们施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一位助手对拉赫曼说:“我们和中国人有很好的会面,一共有十二个小时。你知道他们在巴勒斯坦人问题上花多久了吗?“他告诉拉赫曼:”才二十秒钟。他们对此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与我们的商业交易,这适合我们。“

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澳大利亚时明确表示:“我们不想看到你们在美国和中国的争端中站队表态,像冷战时期所发生的那样。请保持中立。”这一招太绝了。澳大利亚的资源市场在中国,他的经济发展更多的依赖于中国,要他在中美争端中保持中立,他真能吗?这句话实际上是说给美国人听的。

欧洲人和澳大利亚人开始认为:“现在,我们必须在中美选边的赌注上开始做对冲。”中国现在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越来越对抗德国,尽管德国一直以来是北约和欧盟的中心,他还是会开始思考:“是否北约仍然真正存在,在十五年后我们与北京的关系可能比我们与华盛顿的关系更为重要。”

随着“东化”的进程,现行的一些国际机构,无论是北约、世贸组织、世界银行、甚至是联合国,它们可能还不会被正式废除,但很可能会被空洞化和边缘化。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平行的结构,像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世界银行的另一种选择,而它们可能比一些老机构的权力更大。

3)

特朗普的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实质上就是对抗和延缓“东化”进程。特朗普认为全球主义者所做的是在亚洲催生出中产阶级,而同时摧毁了美国的中产阶级。特朗普反驳了克林顿和布什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他的前任们认为中国崛起尽管提出了挑战,但基本上还是一件好事,它将为美国创造经济机会,并将世界束缚在一起以减少冲突。但特朗普却认定:在鼓励亚洲经济崛起问题上,美国人犯了一个大错误。

“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本质是落后的怀旧政治,这种政治上的怀旧情绪早已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流传,并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拉赫曼是英国人,他说:只要看看我自己的国家,在英国投票退出欧盟背后的原因和情绪中,就有一种非常强大的怀旧感。有人告诉我:“许多选民认为我们曾经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现在我们只是一个有28个国家的俱乐部中的一员。卢森堡这样的小国都有一票否决权,这点我们不能接受。我们想回到曾经的路上。”我认为,英国已经开始了一个相当危险的尝试。

英国希望“让英国再次伟大”,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口号也可以是“让俄罗斯再次伟大”。哪么法国的玛丽娜·勒庞要什么呢?“使法国再次伟大”。她确实像特朗普一样认为全球主义是一个腐蚀国家的力量。

特朗普如果专注于他的核心支持者的利益——那些只会在制造业讨生活的中产阶级——特朗普一些特定的经济政策也许会给他们带来暂时的增长。但即使这样也值得怀疑,因为保护主义从长远来看从来没有成功过。而中国工人失去的工作,美国工人未必会得到,抢走工作的很可能是机器人。拉赫曼不认为特朗普可以逆转“东化”的进程,即使是在相当有限的领域里都难以得逞。

特朗普的所作所为很有可能加速“东化”进程,拉赫曼认为中国也是相当聪明的,当特朗普把美国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中脱离开来,中国正创造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新的自由贸易区。

在特朗普当选总统之后的关键时刻,中国的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发表重要讲话。拉赫曼当时在讲话现场,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现在是美国极力反对的全球化秩序的捍卫者”。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当然会捍卫目前的制度,因而这并不奇怪。”

一位欧盟官员说:“当英国主导经济时,它是自由贸易的推动者。当美国占主导地位时,它是自由贸易的推动者。现在中国是自由贸易的推动者,你可以感受到历史轮盘的转动。”

一百多年前,英国等西方国家强行推动自由贸易不惜发动战争,中国成为了列强们待宰的羔羊。没有多少年,中国转眼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成了全球自由贸易的推动者。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几代中国人的奋斗和牺牲,他们值得全世界人的尊敬。

拉赫曼在谈话中最后说到:“我认为最可能的是,我们在30年的时间里将看到一个更强大的中国,但我们不知道在中国政治上会发生什么。”确实,今天已经没有任何一种外在力量可以左右中国,中国的前途完全决定于中国内部的政治稳定和制度建设。西方化是一条穷途末路,这是西方学者们的共识,而“东化”应该也不是中国的目标和追求,衷心希望中国能开创出全新的制度,并把眼光投向远方,引领全世界走向光明。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责任编辑:宙斯
习近平访美 特朗普 美国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重庆通报“燃气费异常”:燃气集团党委书记被免职

“伊以都在降调”,国对国直接打击结束?

以色列“有限复仇”:选在了伊朗核计划中心

以色列“报复”开始:伊朗多地传出爆炸声

5.3%,一季度“开门红”能转化为“全年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