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晓:在加拿大,我们已无法“两耳不闻窗外事”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3-30 08:50

叶春晓

叶春晓作者

加拿大女王大学留学生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叶春晓】

如果不是“孟晚舟事件”的话,国人大概不会将如此多的目光倾注到加拿大身上,而身处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们也不会如此有“存在感”。

作为加拿大安大略省某高校的留学生,我发现自“孟晚舟事件”发生以后,我这个中国留学生的身份总是能引起身边人更多的关注。当别人知道我是中国人时,总是愿意和我多聊几句。

在某次社交活动中,我的加拿大朋友这样问我:“你知道华为的首席财务官在加拿大被逮捕了吧?你觉得这件事会影响到你嘛?”

我有些惊讶,竟突然语塞,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之所以如此惊讶,原因在于“孟晚舟事件”非常敏感,然而我的加拿大朋友似乎并不避讳什么,直接向我开问。更关键的是,我并没有想好如何作答,毕竟我还从来没有和加拿大人公开讨论过这件事。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2日,加拿大温哥华,在获准保释后华为CFO孟晚舟在安保陪同下出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这位朋友倒也没有“恶意”,似乎只是有许多想法不吐不快——

他对我说,他认为加拿大的做法有些冲动,非常担心这样会破坏中加两国的关系。要知道,留学加拿大的中国学生数量众多,中国留学生所缴纳的学费,已经成为了大学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中加关系持续僵化,可能会导致留学生数量减少,相应地,大学财政怕是要吃紧了……

经过这样一番交流,我忽然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也渐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我曾经认为,两国之间的冲突会影响到我作为一个留学生(相对的弱势群体)在加拿大的生活,于是尽量避免谈论这样的敏感事件,避免因为不同意见导致我和加拿大本国人之间发生争执。而和朋友的这次聊天,让我有机会了解到了一部分加拿大人的想法、态度以及立场。也许,对于相关问题并不需要如此刻意地默不作声。

同加拿大朋友的这次闲聊,让我产生了对“孟晚舟事件”的更多关注,我也开始同身边的朋友、同学探讨此事。作为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纯文科生,我曾对此事并不感冒。但和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朋友们聊天后,我发现大家的看法和态度非常多样化,也很有启发性。

我身边一些从事理工科研究的朋友,多是认为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完全是美国对中国科技制裁的另类手段。这和国内一些平台上的“网友留言”基本是一致的。华为的通信技术现属世界领先地位,出于对中国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忌惮,美国便通过加拿大将孟晚舟逮捕,将此事升级到了政治事件。而“孟晚舟事件”,也恰好折射了欧美国家对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限制,美国似乎并不希望中国的科技水平迅速发展。

我的一个朋友是在加拿大做半导体研究的,在他看来,这种科技制裁在半导体行业更是常见。因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研究本就相对缓慢,而欧美等国一直限制将本国的半导体技术或产品出口到中国。

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西方国家半导体行业在业界的垄断趋势越来越强。掌握半导体技术和生产半导体设备的巨头们甚至开始组建产业联盟,企图扼制发展中国家的半导体技术发展。

其中的一个手段是打价格战。举个例子:美国生产MOCVD设备(MOCVD是制造LED芯片的设备)的制造商,曾以2000万的价格将该种设备卖到中国。而当中国的企业开始投资研究、甚至即将成功制造出这种设备的时候,美国制造商便压低价格,将设备以600万的价格买到中国。这样的价格战直接导致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下游公司去购买已经降价的设备,而不会支持中国本土公司花巨大成本生产出来的设备。这对中国本土的半导体行业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他们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没有收获相应的市场支持。类似的“套路”使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会失去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整个行业的发展令人堪忧。

除了价格战,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西方国家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设备垄断持续恶化产业环境,进而封锁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有时候,做的真的很直接。1996年缔结的《瓦森纳协定》(The Wassenaar Agreement)把中国列为限制出口敏感产品和技术的对象,旨在向中国封锁技术,营造不友好的行业环境,再加之中国企业在国际采购设备受到抵制,中国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在近十几年始终没有很大的突破。更为恶劣的是,半导体行业还受到国家层面的强势干预。美国政府就多次阻止中国企业对美企的收购,禁止技术的流动。

类似于半导体行业的例子不胜枚举,核电发展、合成材料、计算机科学等很多领域都有许多或隐性或显性的限制,更不消说华为的5G技术已经领先欧美国家了。可以说,西方国家的科技制裁与恶性竞争使得中国本土的科技产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举步维艰。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11日,加拿大温哥华,法庭继续召开对孟晚舟的保释听证会,民众在法庭外举标牌呼吁释放孟晚舟。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的法官宣布,准许孟晚舟女士获得保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孟晚舟事件”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引发了留学生们的关注,也在双边事务和国际法律等方面触发了激烈的讨论。这种讨论是从留学生内部的观点分歧开始的——在我身边,有一部分留学生认为,加拿大警方逮捕孟晚舟以及后续的审理和引渡,都是符合法律规范的;而中国将一位加拿大毒贩判死刑,反而是将此事升级,让这位毒贩成了“孟晚舟事件”里中国同加拿大政治博弈的替罪羊。然而,还有一些同学则认为,加拿大逮捕孟晚舟,美国要引渡和起诉孟晚舟,本就是不合理的。中国因此向加拿大施压无可厚非……

暂且不讨论这两种意见各自的立场问题,但通过这次事件,留学生们普遍意识到,大家虽生活在加拿大,但对相应的法律条款所知甚少。最尴尬的一点是,在对这一事件的讨论中,并没有来自法学院的同学可以提供较为专业的见解和分析。因此,大家对很多细节和事件进展的看法只能是囫囵吞枣的,对许多问题也只能是交流些一知半解的想法。

尽管每年有许多中国人去加拿大留学,但大多数是进入了理工科院系,多数都分布在土木系、机械工程系、化学系等等,进入法律系的中国学生屈指可数。在我留学的这几年里,几乎没有听说有中国留学生是学法律的,法律系里为数不多的亚裔面孔,也基本都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

加拿大大学的法律系非常难进,究其原因,首先是它的进入门槛非常高,即便是加拿大本国人,也未必能够轻松通过筛选;其次是它的培养非常严格,后续的一些资格考试难度很大,有些学生中途就会转专业。这样一来,很少有中国留学生可以获得法学院的学习机会。长此以往就导致了法律领域专业人才的缺失。不禁要问:中国缺少精通欧美法律的人才,该如何与之谈判,又该如何发声?但如何培养法律以及相关领域的人才,这似乎是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毕竟,无论是公派出国,还是自费留学,大家都倾向于进入商学院、经济学院、工程系等较为“实用”的学科进行学习,人文学科、社会科学总是备受冷落,这又何谈相关人才的培养呢?

眼下,“孟晚舟事件”的热度渐渐下降,留学生们对“孟晚舟事件”的讨论仍在继续,大家也十分关注事情接下来的进展。文明的冲突,总能让我们对于西方、对于我们自己的了解更深一步。就留学生群体而言,大家可以放下心中的负担与顾虑,以更积极、更开放、更加理性的心态去看待加拿大的一切。对于许多国人来说,加拿大也不再只是一个红叶翩飞的浪漫国度。而历史,又将如何书写中美加在二十一世纪发生的这个插曲呢?这一点,目前还不得而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吴立群
孟晚舟 半导体产业 加拿大 留学生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

国防部表态: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关于ASML出口管制,荷兰首相在华表态

警惕!“隐秘”的调查暗藏国家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