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亮:刘欣和翠西的“好”,我们可能还认识不足

来源:观察者网

2019-05-31 17:18

余亮

余亮作者

资深情怀党,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余亮】

CGTN刘欣与Fox翠西·里根就中美贸易战的“辩论”引起世界范围的瞩目。在辩论前,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认为围观者没必要激动,淡然处之。我相信我所认识的刘欣也一定会举重若轻。交锋前几天,中美两位女主持每天都在继续制作繁忙的日播节目,顺带准备“辩论”,都表现出了职业精神。

作者朋友圈截图

相比之前翠西的剑拔弩张,昨天的16分钟交锋显得高举轻放,波澜不惊。国内多数观众肯定刘欣的表现,也有人觉得意犹未尽,一种代表性观点是:刘欣没有进行任何反问,缺少辩论的实质。

看到事后刘欣接受采访,原来这是她有意的策略选择——“我可以提问,但我选择不提问。FOX电视台的观众,很多对中国有很大的不满和误解,如果我再咄咄逼人,不断地想要求胜,那么我在他们眼中的形象一定是非常负面的,对中国两国人民间的沟通完全没有好处。”

能够审时度势做出这样的选择,我认为远远比一场表面上的辩论胜利更能体现出中国媒体人的成熟与气魄。相比很多为了一战成名而不惜危言耸听的媒体人、自媒体人,这样的责任感和决断能力显得多么难能可贵。这个选择也体现出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抓住主要矛盾,不被名分束缚,把一件事办成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比如把“辩论”变成了宣讲。

刘欣和翠西,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过今天我只想谈谈这两个人。

我所认识的刘欣,是那种会负重前行,做英雄之事的人,却不是那种会为了满足大众期待,而去表现英雄名分的人。

她多次来过复旦大学,每次都是轻轻地来,不带一朵云彩。

2016年夏天,一群青年传媒人来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交流。饭桌上坐着知名大学者,旁人当然争相请教问题。我注意到一位衣饰素雅的女士,一直凝神听别人说,从来不抢话,每当自己想提问的时候,都有一种淡淡的犹豫神情,但是说起话来很清晰很沉稳。然后我第一次知道这是一位叫做刘欣的电视媒体人。

后来就有了CGTN的“欣视点”节目。经常有大牌学者去她的节目对话,她也经常点评外媒的节目。

刘欣访谈林毅夫等中外学者 图片为作者本人收藏

刘欣早已颇有名气,也一直保留着那种“淡淡”的犹豫和那种孜孜讨教的谦逊姿态。大约两年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微信公众号里发了一篇评论文章,觉得标题不好,就给她发消息提意见。她马上回复:我也觉得这标题不容易看懂,第一次写政论性文章,谢谢建议。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以研究和传播中国话语著称,去年邀请刘欣来分享经验,只不过这次她是以老师身份。发言时候她先顽皮了一下,说“我得好好做个自我介绍,因为我觉得我还不太有名。”大家一起哈哈笑起来。她不常常幽默,其实挺会幽默。她不常常犀利,其实挺会犀利。我过去觉得她不够犀利张扬,后来越发觉得,这是她善于控制自己。审慎,是现代人越来越缺少的美德。滴水穿石,这是中国人的宝贵精神。

对于个人,包括我这种普通教工,刘欣都会自然保持一种谦逊的姿态。但是在涉及国家利益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的据理力争。作为涉外媒体人,她绝不像我们有些专家和媒体人,面对国内听众往往咄咄逼人,一到西方人面前就自动换挡成学生见老师的姿态。刘欣不是理论家,也不擅长(不喜欢)煽动,全凭诚意来发挥。仅仅是做到这样,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关注。这提醒我们,只要有一些基本的自信,中国媒体人在国际上就能提高影响力。可是,现今这样的中国媒体人还不多,看似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不容易做到?

曾经和很多编辑记者交流过,其中不少人表达“自信”的方式往往是这个画风:我紧紧跟从西方媒体,一步也没拉下,我自豪!

比如曾听某地一位外文频道编辑说:“西方媒体做metoo运动报道,我们也紧跟着做了,我们国内也有metoo,我们是和国际接轨的。西方人应该平等看待我们。”然而这家媒体几乎没有什么国际影响力。因为你只知道跟从对方的议程设置,对别人的议题没有任何反思,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气势,而且隐隐只把别人看作国际,自视中国不是国际的一部分,甚至是有示范作用的一部分,那别人为什么要看得起你呢?希望通过跟从别人而获得别人的承认,结果只会是徒劳的。They don't care . 反而是刘欣这种有礼有据的批评,他们才会不断注意。

在刘欣的节目面前失态的西方媒体人,翠西不是第一个。十九大的时候,针对西方记者抱怨在中国采访被拒,刘欣做了一期视频,以一个西方记者为例。那位记者喜欢跑到中国的党代会会场,直接伸出话筒问代表们与大会不相干的问题(比如怎么看待金正恩),那当然会被拒绝了。刘欣犀利地评论了一句:“无法完成采访这件事就是他要的新闻”。

没有点名,但是那位涉事记者坐不住了,在推特上叫板:“刘欣,我不知道你在哪,但是你给我听着……”大约就是这个口气。 那次刘欣没有理睬,而这次接了翠西的茬,除了CGTN从上到下更加自信的缘故,我觉得也是因为她俩有点对上眼缘了。

对于西方受众,我略微有些奇怪的是,看节目就知道刘欣不是一个标新立异、刻意张扬的人,虽然有犀利之语,总体温文尔雅。就只是这么比较自信地与西方媒体较真,就会让一些西方记者very angry 。可见有些西方媒体人在话语的塔尖待得太久,已经被宠坏了。俄罗斯RT以西方记者风格还治其人,结果被英美封杀,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刘欣选择的朴实友善风格倒是更容易被西媒正视,虽然他们依然带着不乐意的表情。

翠西在之前的节目中用一些粗鲁的词汇攻击中国,而且对中国误解太多(比如认为人人都是党员),很多中国人对她印象不好。不过我觉得,还是要全面看待翠西的工作。

翠西女士爱谈论国家利益,这没有问题,但是煽动美国人民“为了生存只有一战”,这种绑架爱国主义的极端民族主义在中国是不受待见的。她应该听一听华为任正非的话,不要煽动民粹主义。她说刘欣对她的“攻击”就是对美国女性的攻击,这也很不符合美式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要求。但她确实是那种典型的美国白人“女孩”,血色鲜红,喜欢张扬。看她的人生经历,名校毕业,选美冠军,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中比较本分,符合美国保守主义价值观。

她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全摆在明面上,没学会白左那套装腔作势、阳奉阴违。真正老奸巨猾的美国媒体人,可以根本不理睬你中国媒体说什么,因为全世界主流的话语权还在我手里,我可以无视你的声音。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但是翠西却愿意接招,算是比较开放的姿态了,即便她只是为了收视率,我认为也得感谢她一下。

她一开始看上去气呼呼的,最后表现也尚有分寸,而且希望以后可以续写和刘欣的故事。她不掩饰自己的喜恶,有那么一点耿直girl的样子。毛主席说过,相对美国的左派,他比较喜欢美国的右派。这话我非常理解,我就挺喜欢美国的右派女性。

翠西之前说“我们美国女孩就是这样的”,她可能没意识到,自己表现那么张扬,可能也是为了满足美国人的期待,而并非她本人一定要如此。都21世纪了,还有一个公开宣称要让他国接受不平等条约的总统,这让忠于国家的美国媒体人很不好做啊,有时也得和总统一样装疯卖傻。为他人表演多了,是会累的,所以我猜,翠西心里面其实蛮向往刘欣这种温文尔雅女性的。

我觉得如果翠西能放下那些偏见,不做美国政客的工具,凭其本心,和刘欣是可以成为好朋友的。那将是中美民间交往的一个典范。

昨天节目一结束,我就发朋友圈建议这两位女士应该多连线。今天她俩果然表达了这个意思。但是我有些担心,美国老大哥会允许翠西这么做吗?只能祝福这对CP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朱敏洁
央视 辩论 中美贸易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我们美国说要做的事,中国人已经做到了”

荷兰“拼了”:阿斯麦,别走!

“嫌犯从乌克兰获大量资金和加密货币,有确凿数据”

美方对俄隐瞒了部分信息?克宫回应

这条中马“一带一路”重点铁路项目 “或延伸至泰国”